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皇城有嘉人(正文完) >

第103部分

皇城有嘉人(正文完)-第103部分

小说: 皇城有嘉人(正文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妃嫔听了这番话,不免觉得皇后严厉,亦觉得和亲霸国的公主真的很惨。她们明白皇后这是为了宜珍公主好,都没有说话。赵箐箐此时无比欢喜当年不顾自己的名声搞坏,也要留下唯一的女儿不去和亲霸国。她承认她自私,她宁可别人说她自私,宁可太后、皇上对她不温不火,也要为了女儿,她只能这么做。如今手上拿着折子,牢牢握紧,仿佛它是有多么的重要。

    赵箐箐如何想的,皇后不知道,但皇后看的出她的脸色,比方才好了许多,便能猜出她是如何想的。可皇后并不介意,宜珍远嫁之事并非全是她的错……只有宜珍远嫁,他才不会忘了他们。

    悲剧的开始,导致的终究是悲剧的结局。可明知是一场悲剧,仍旧要朝着这个方向走,一步一步的走,没有回头路,更不可能重来。只希望下辈子不要嫁入皇家,这一世,够了! 

第三章 终生大事(3)(二章 到)

    皇后没说什么,挥挥手,让众妃嫔跪安,众妃嫔依次出了凤朝殿,待最后一位石选侍出殿,前面的妃嫔你一句我一句似有争执,所有妃嫔都被堵在凤朝宫门口,看着这一场好戏。

    愉贵姬许妙玲才出凤朝殿,迫不及待的笑说,“谦妃娘娘,拿好您手上的折子,可千万别掉了。按说啊,您现下该偷着乐了,宜欣公主不用和亲霸国,还会嫁给名门望族的子弟。宜珍公主就没这样的好了,现下正受着官员的罚呢。我说谦妃娘娘您也太贪心了,既希望公主不要和亲霸国,又希望她过及笄之年再议下嫁之事。我说谦妃娘娘,您会不会太不知足了?不是所有好事都能轮到宜欣公主的。”

    这话是很多妃嫔想说的,太不知足。可很多妃嫔敢想不敢说,不敢轻易得罪妃位上的娘娘,谦妃娘娘不仅膝下育有公主,且与庄贤妃、懿文夫人关系亲密,亦不算太失宠。

    石选侍石念忆有些焦急,旁人喜欢看戏,她可不愿看戏,等下还有太医为她把平安脉,迟了不大好。无奈之下,便开口:“几位娘娘,可否让婢妾先行,等下太医还要去婢妾的醉浮轩请脉,若是迟了……”

    话还没说完,赵箐箐一把打断她的话,本就没处发火,便冲她发了好一通火,“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让本宫让你,你以为你是谁啊,不要以为你仗着腹中的孩子便能为所欲为?!你的孩子什么时候来的,阖宫都知道呢。”

    “那你又算什么?仗着什么在凤朝宫发火?你眼里有本宫这个皇后么?”皇后由子青扶着站在凤朝殿门口,“石选侍说的也没错,既然你们这些妃嫔要在凤朝宫门口堵着看戏,那就要先让旁人,让旁人先行,已经出了凤朝殿没必要按位分依次出宫。”

    众妃嫔回眸,连忙请安道万福,赵箐箐忙不迭认罪。皇后却不理,让石选侍先回去,又训斥道:“你们既然要看戏,请出了凤朝宫,凤朝宫不是戏台子。不管石选侍腹中的孩子什么时候来的,石选侍的位分高低,她腹中的孩子永远都是皇嗣,不是你们可以编排的。”又接一句,“谦妃啊,有什么不满别冲别人发火,别人不欠你的。”

    太后今儿好兴致出寿康宫赏景,走着走着便到凤朝宫,想起刚才宜珍跑入寿康宫哭诉的事,决定听听皇后的意思,没成想听得这样一出好戏,从头听到尾,着实过瘾。直到现在才出声:“哟,哀家很少来凤朝宫,这一回倒是看得清楚。皇后,与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往后谁敢在凤朝宫闹事,不管何事一律在安逸宫自省,无诏不得出。”

    众人连忙请安,太后免了礼数,由皇后扶着站在廊下,“谦妃留下,既然你有所不满,那便一次性解决所有事情罢,来人啊,把皇帝和宜欣公主请来。其他妃嫔都退下罢,老老实实呆在宫里,这样热的天还是不要出来了。”

    “是,臣妾等告退。”众妃嫔一一退去,只留下太后、皇后和赵箐箐,赵箐箐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太后未曾理会她,径直去了殿里,皇后连忙跟上去。

    沈嘉玥匆匆回宫,用了午膳,陪着女儿玩了一会子,又哄了她午睡后,也在榻上迷迷糊糊睡着了,待醒来时,已日落西山,心里想着赵箐箐的事,便命锦织去问,锦织去后半刻,懿文夫人傅慧姗到来,两人行了礼数后坐下,聊起上午那事,各有各的看法。

    傅慧姗想起早上的事,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道:“这箐箐也真是,即便心中有火也不看看那是什么地方?平素也就罢了,这种事皇后娘娘都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但如今那人是石氏,皇后娘娘再如何都会说罚她的,如何也要拿出中宫威严来。何况,皇后娘娘没准因着公主一事气恼箐箐,她可倒好,人还没出凤朝宫她便发火,颇有争对皇后娘娘的意思。”

    沈嘉玥也觉得这次赵箐箐做的太过火,又遇上太后,太后本就对赵箐箐不想让宜欣公主远嫁一事耿耿于怀至今,如今允她不远嫁已是格外开恩,可赵箐箐所求太多,这下又不满宜欣公主早些下嫁,太后自然觉得赵箐箐为人太过贪心,不知足,赵箐箐心中有气却冲着有孕妃嫔发,还在凤朝宫里发火,谁都知道太后最喜欢皇后,恐怕这次凶多吉少,再如何太后都会惩罚她的,不会轻易放过她。

    沈嘉玥轻轻叹一声,“她一心为女,却忘了有些事不是她能决定的,更忘了有得必有失之理。宜珍公主如今所受的责罚,宜欣到底是不必受了。方才子青入殿禀告时连我都听得心疼,皇后娘娘是她的母后,如何会不心疼,只是没有办法而已。”

    顿一顿,“箐箐到底没有体会皇后娘娘的处境,才处处不知足。宜欣比起宜珍公主已经好上许多了,为女儿也不是这么个为法,为她铺平所有的路,反而让她失了一些能力。

    公主该靠自己的能力去赢得不去和亲的命数,而不能靠母妃。

    说起这个,我倒是真的佩服柳氏,为了长巧公主,下的去狠手,就是希望她赢得父皇的宠爱,而不用去和亲,柳氏却如何都没为长巧公主不去和亲而争宠,这一点值得本宫佩服。”

    傅慧姗说起公主,想起了她的女儿,恪慧公主,有些黯然神伤,不想扰了兴致,提起精神头来说:“可当初你收长巧公主为养女时,她不是说过省得往后和亲了么?这…你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可后来因着那事,养母不是换了慎敦皇贵妃了么?再说,宜珍公主的母亲还是皇后娘娘呢,不也和亲霸国吗?皇家根本不会因为公主母妃的位分高低而决定公主是否和亲的,说到底还是宜欣好福气,有一个自愿和亲的妹妹。不然,十有*便是宜欣和亲了。”

    “这倒也是,”傅慧姗露出几丝无奈,神色微微不宁,“也不知道箐箐如何了?当真让人担心。”

    沈嘉玥也担心赵箐箐,“我已经让锦织去问了,有宜欣在应当没什么大事的。”

    两人随便聊着,直到渐渐黑下来,快用晚膳时锦织才回来,禀告事宜,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贤妃娘娘、懿文夫人,奴婢去外头打听,一开始什么都打听不出来,直到后来,才打听了一些,是宜欣公主身边的侍女告诉奴婢的。

    宜欣公主喜欢…喜欢皇后娘娘的侄子姜少爷,有一回他随他母亲,也就是皇后娘娘的弟妹入宫探望皇后娘娘,宜欣公主远远看见了他,很喜欢他,希望皇上和太后娘娘成全她,让她嫁入姜家。

    谦妃娘娘倒没说什么,但皇上和太后如何都不同意这桩婚事,还明确告诉了宜欣公主:姜少爷已经有喜欢的女子了。宜欣公主却一心要嫁给姜少爷,皇上逼急了,训斥宜欣公主。

    让她死了这条心,非要逼着她要嫁给新科状元,没有商量的余地。若她不从,谦妃娘娘就赐死。宜欣公主为了谦妃娘娘,只好答应婚事。听说皇上明天就会下旨,将宜欣公主指婚给新科状元。

    另外,指婚之后新科状元需拜见公主的皇祖母、父皇、母后及母妃,故而谦妃娘娘暂未受到责罚,太后娘娘说过了这段日子,再去安逸宫自省。”

    沈嘉玥不免心惊,相比箐箐,她更担心现下的宜欣,“这…这,未免太快了吧。那宜欣岂非要哭死了,不是你情我愿的婚姻,如何是良缘呢?”

    “姐姐,世上有多少婚姻是你情我愿的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也说了有得必有失啊。”傅慧姗倒不惊讶,轻声道:“你敢说皇上迎娶皇后娘娘,便是心甘情愿的么?你敢说皇家人一定会觅得良缘么?”

    沈嘉玥一时没了话,皇上迎娶皇后娘娘必然不是心甘情愿的,若他是心甘情愿的,又怎会冷落新婚的皇后娘娘呢?皇家人也未必会觅得良缘,看看礼王和昭意长公主就是了,他们是皇家人啊,可他们的婚姻确是如此的不幸,礼王常年与王后吵架,膝下无所出;而昭意长公主常年在边境,不得驸马所喜,膝下也没有子女,身子也不好,一辈子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一场孽缘,哪里是良缘了……

    皇家人要担起皇家的重担,挑起庆朝整个江山,他们个人的幸福在江山面前,根本无足轻重…… 

第三章 终生大事(4)

    次日,皇上下朝后颁旨:朕之长女宜欣公主指婚与今届新科状元田哲明,待金钗之年议下嫁之事,命礼部半年内选定宜欣公主府址。

    又过了三日,正值八月初一,阖宫妃嫔觐见皇太后,另新科状元田哲明入宫拜见公主长辈,众妃嫔也想瞧个过眼,好似约定一般皆早早齐聚凤朝宫外,欲晨昏定省,再由皇后引领往寿康宫行觐见之事。

    皇后自然知道众妃嫔那些个小心思,早早梳妆得宜,传召众妃嫔,一番请安行礼后,象征性问候了两句,一声令下,浩浩荡荡往寿康宫而去。众妃嫔安安静静候在寿康宫殿外,片刻后,太后传召众妃嫔,众人依着位分高低依次排列在皇后之下,齐齐入内,一阵珠钗翠环铃铛声旋于殿中,久久不散。

    众妃嫔行礼道万福,太后免礼赐座,众妃嫔谢恩入座,这都是老规矩了,也出不得甚错处,一切事宜都合乎礼数。

    待众妃嫔坐定,太后今儿欲见孙婿,心情极佳,难免开玩笑,“你们今儿来的倒早,可是都想着开开眼,见见公主驸马?”

    皇后一向都吃得开,乐得为众妃嫔讨个是,笑称:“可不是嘛,等下大驸马便要来寿康宫拜见母后。众姊妹自然想见见大驸马,大驸马可是新科状元,必然才学出众,听皇上说人品贵重,与宜欣公主甚为般配。臣妾们也想开开眼,母后便允了臣妾们罢。”

    众妃嫔纷纷附和,太后心情尚好加之皇后这样说,自然应允。虽说妃嫔不得见外男,但宜欣公主已指婚新科状元,自然是一家人,众妃嫔算长辈,也没什么不可的。

    殿里一派喜气,只是不知是哪个作死的妃嫔说了一句,殿中气氛一时尴尬与诡异的静谧,“到底是谦妃娘娘好福气,这样快便见到了女婿,宜珍公主的驸马不知何年才会入宫拜见皇后娘娘呢。”

    远嫁霸国的公主指婚后,远在霸国的驸马是不可能在指婚后立刻入宫拜见长辈的,一来路途遥远,二来不过是指婚,并非正式迎娶公主,故而远在霸国的驸马要等到真正迎娶公主的那日才会正式拜见公主长辈。而霸国的驸马不算尚公主,却是迎娶公主;公主亦并非下嫁,只能算嫁,如平头百姓家一般嫁娶,故而在霸国没有庆朝公主的公主府,公主皆随夫君居住。

    太后眉间微微愠怒,大好日子都不会说话,没一点子眼色,会得宠才怪?瞧了坐在一旁的皇后,见她低着头不言语,更是心中不适,却不想坏了方才的喜悦,“往后宜珍的驸马来了,哀家可要好好考查一番,要是不符合哀家心中孙婿的标准,休想迎娶宜珍,如此哀家还能多留宜珍几日呢。往后若得了机会,去霸国游览游览那儿的风光,再去瞧瞧几位公主。”

    姜不愧是老的辣,太后一句话解了尴尬,恭妃杜旭薇连忙接上,“太后娘娘所言极是,到时太后往霸国游览风光,可别忘了将臣妾也一同带去啊,臣妾也想游览霸国风光呢。”

    “哎呦喂,皇后啊,你瞧瞧恭妃这张嘴,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以往哀家怎么没发现啊,这东宫旧人一个赛过一个,不缺会说话的主儿啊。”杜旭薇是皇三子生母,之前又生育过一个小皇子,其他妃嫔不比她尊贵,加之她未有夺嫡之心,太后也愿意给个好脸色。

    话毕,皇后尚未说话,殿外的小宫女入内来报,众人以为是大驸马来了,却是二位公主在殿外回廊候着。太后笑眯眯让她们进来,她再不喜谦妃的贪心,宜欣都是她的亲孙女,何况先帝和太后也疼宠过这个孙女。

    宜珍公主着了一身绿衣,神色间有些躲闪,见到太后身边坐着的皇后微微缩了缩脖子,显然有些害怕。而身边比她高些的宜欣公主着了一件大红衣,今儿是她驸马入宫拜见长辈的日子,也算她的好日子,合该穿大红衣裳,可近日来她一直躲在闺房哭泣,眼睛红肿,原本这种场合,她不该出来,可宜珍非要拉她来,说是要见见大姐夫,磨不过宜珍,这才和她一起来的。二位公主先是请了安,又说明来意,太后一向娇宠公主,加之宜珍贯会撒娇,明知这不合适,也答允下来,让她们悄悄看一眼。

    皇后有些生气,一听便知是自己女儿的主意,不顾这是在寿康宫,便发了火,“宜珍,这是你的主意,对不对?母后不是说过不让你随意入宫的么,你怎么又入宫了?这才几天,又不老实,不怕螽斯宫的官员罚你么?”一见宜珍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知她要说什么,直接堵了她的话,“你可不要告诉母后,因为今儿你大姐姐的驸马入宫拜见长辈,教习官员让你休息一天啊。这种说法说不过去,母后也不会信的。你就不能学学你的大姐姐么?安静一刻行么?”

    宜珍嘟着嘴没话说,她这母后是越来越严厉了,早知母后也在,她不来寿康宫了,直接找父皇去好了。

    宜欣一路上听了不少宜欣的抱怨说是母后对她越来越严格了,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