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

第19部分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第19部分

小说: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景道:“宝二爷方才过来没一会儿。姑娘是怎么了?”她还在疑惑贾宝玉的“又”从哪里来,明明她家姑娘来了贾府之后基本没哭过。
林黛玉道:“没什么,方才一阵头晕,我蹲下缓一缓,哪里哭了。”
她双眼没有一丝儿红肿模样,当真没哭。贾宝玉关心道:“头晕是气血不足的症状,林妹妹可要好好保养才好。”
林黛玉笑应了:“恩。我先回去歇一歇,宝二哥哥自便。”
辞别贾宝玉后,冬景向林黛玉说起贾宝玉的异状,林黛玉心里不免又是一番猜疑,但见贾宝玉神情分明迷茫懵懂,便抛在脑后了。
原本林黛玉在家里看看书、练练字、画个画、偶尔做个针线活,当然大多数时间都在陪树奴,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没有了树奴使劲闹腾消耗她精神,竟不知干些打发时间才好。
林黛玉第三回扎到手,挫败地放下那件绣了一半的天青色肚兜,拿起一本书看。
五个大丫鬟凑在一团略担忧地看着自家姑娘,有心劝她去修息,偏她不肯,真叫人担心。
眼瞧着过了一刻,林黛玉手里的书还在初时那页,冬语终于开口道:“姑娘,昨儿个您说让林管事把锦衣阁旁边铺子的地契拿来,现在他正好来了,您要不要见一见?”
林黛玉愣了愣神,才反应过来冬语说的什么,道:“好,让林光远去花厅略等一等。”又向冬柳道:“给我准备出门穿的衣服。”冬柳应声去了。
林黛玉将书一合,因为要出门,心里终于雀跃了些。兄长和弟弟都不反对她出门玩耍,反而怕闷坏她常劝她出去,以前她从没单独出门过,今日算是破例了。
林黛玉换好衣服去了花厅,看了林光远拿来的地契和钥匙,道:“这地契要卖给琼儿,钱一分都不少给。”
林光远身上兼着管理林家京中庄子和铺子的职务,闻言忙推说不敢,林黛玉道:“琼儿当初答应过爹爹,他开铺子不费家里一分银钱,男子汉言出必行,我做姐姐的也不能坏了他的誓。”她笑一笑:“这件事林管事不许往外说。”
林光远忙道:“奴才晓得,若有人问起,奴才就说那家店盈利少、赔的多,奴才才回了主子卖了。”

☆、第36章 名扬京内的阅书馆

林黛玉头一回感到随喜所欲给她带来的好处,这种感觉,就像久被禁锢的小鸟终于意识到鸟笼的门只虚掩着,早已不是一直认为的坚不可摧,它可以随意地探出头、飞出去,去吃一直向往的那颗葡萄架上甘甜的果子。
林黛玉哼着一首活泼俏皮的江南小调,一对小笑涡这让她看起来有些活泼俏皮,灵动极了。春景从没见过自家主子有那么大的情绪落差,她确信之前林黛玉的眼眶确实红过,现在却高兴至极。
春景不懂她家姑娘为何如此,她也不敢问,姑娘现在高兴就够了。
林黛玉先是去了锦衣阁,孙信看见赶车的小厮是林家的,早在门口恭敬等着了。如今天气逐渐转暖,已无多少人再买羽绒衣,因此锦衣阁并无多少客人。
林黛玉没有戴帷帽,在这里汉人家对闺阁女子约束繁多,满人家倒不在乎这个。
锦衣阁赚钱后修葺了一番门面,看起来更加宽阔亮堂。一楼卖成衣,二楼订做,孙信引着林黛玉欲上三楼雅座,林黛玉却说不必,她不多留。
孙信笑道:“好容易姑娘来一趟,不看看衣服样子,好做几件新衣服?”
林黛玉道:“我衣服已经够穿了,再说,还没出孝,先这样吧。”虽说离出孝只一个多月时间了,她念及亡母,到底不敢轻狂。
孙信忙道:“是奴才说话欠考虑了。”
“无妨。”
孙信于是引林黛玉去了后院一小间算账的屋子里,林黛玉将放着地契的匣子给孙信,嘱咐他改日将银子送去林家老宅,孙信连声应了。
林黛玉道:“我只是闲来无事充个跑腿的,如今事情完了,我便走了。”
孙信忙说:“姑娘一个人出的门?奴才让陈大牛兄弟俩送您回府?”
林黛玉道:“不必,我刚出门,想去阅书馆看看。”
孙信道:“那也得找两个牢靠的小厮跟着,不然让二爷知道了,非得扒奴才的皮不可。”
林黛玉想说自己带了小厮出来,但话到口边又咽下了。孙信无非是担心她,跟自己带了多少人出来无关。
孙信见林黛玉应了,忙打帘子出门喊“陈大牛,陈二牛!”
两个铁塔般的壮汉忙应,朝孙信走过去,身后还跟了一堆大大小小吵闹不休的孩子。
陈大牛兄弟几步便走了过来,孙信忙道:“别再莽莽撞撞往这走,冲撞了姑娘怎么说?”
陈大牛兄弟已从帘子缝里看到屋内亮色,慌忙跪下给姑娘请安。
林黛玉从屋里走出来,笑道:“都是自家人,没什么冲不冲撞的。”她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掏出里头的饴糖挨个递给那四五个小孩儿吃。
春景忙去摸自己身上,发现自己身上没带糖果,去马车上拿也晚了,她家姑娘身上带的估计是平日哄三爷的糖。孙信想拦,被春景用眼神制止了。
陈大牛讷讷道:“家里小孩儿们调皮,别把姑娘身上弄脏了。”
林黛玉笑笑,掏出帕子帮最小的一个男孩子揩拭脸上的眼泪鼻涕:“我家里有个最小的幺弟,带他久了,就见不得小孩子哭,一哭就慌神了。”又问:“这孩子多大?看着真壮实。”
陈二牛忙回:“是奴才家的小子,三岁了,还没取正经名儿。”家里人都喊他屎球儿,陈二牛虽然不聪明,好歹知道不能把这名儿说出来污了姑娘的耳朵。
孙信忙说:“今儿他有造化见到了姑娘,若姑娘不嫌弃,就给他起一个名字吧。”
那孩子眼巴巴看着林黛玉的荷包一言不发,只比树奴大了一岁,但黑黝黝的很壮实,双颊上被北风吹得皴裂起皮,手上也是。林黛玉拍拍他身上的土,心道若她父亲一朝失势,若上次扬州的事情四爷没有查清楚,她的幺弟过得可能比这孩子还不如。
“什么造不造化的,我年纪小,若你们不介意,我便给他起一个。”陈二牛忙说不介意,林黛玉笑着对那孩子道:“我给你起一个‘守’字,陈守,你愿不愿意跟我走?我有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弟弟,你可以跟他玩。”她早想给精力过剩的树奴找个同龄的玩伴,只是家奴里没有同龄的,今儿倒碰上了,日后树奴大了也有个知根知底能用的人。
被命名叫做“陈守”的孩子懵懵懂懂,不知自己幸运地被赋予了陪伴主家少爷的使命,只单纯地觉得面前的女子面容白皙漂亮,会给她甜甜的糖吃,便点头了。
“好。”
林黛玉有些惊讶,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怕生,很少会对初识陌生人开口,这孩子倒是个胆子大的。伸出手:“跟你父亲告别。”
陈守的脏兮兮的小手在袄上蹭了又蹭,才小心翼翼放进林黛玉手心,扬唇对陈二牛一笑:“爹,大伯,哥,姐,我走了。”
幼子有了前途,陈二牛铁汉般的心也颇有些感触。曾经世道艰难,他一个九尺汉子难的连自家父母妻儿都差点养不活,现今终于时来运转,做人不能忘本,他一直记得谁把他拉出困境的。
林黛玉拉着陈守的小手再度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去阅书馆,赶车的小厮应声,轻车熟路驶着马车朝阅书馆行去。
林黛玉小心摸了摸陈守脸上,问他:“这皴裂虽是小伤,却也会疼的,你父母怎能如此粗心?”
陈守只说不疼,笑呵呵地吃了满口的点心果子,春景一个劲叫他慢点吃。
阅书馆和锦衣阁都是林琼的产业,因此门口挂的匾额上都有个形状奇怪的标记。阅书馆紧挨着一家书铺也是林琼产业,但这书铺显然是附加的,论格局修葺都不如阅书馆漂亮大气。
阅书馆建的也很阔朗大气,三间一样的铺子打通,门口一副俗之又俗的对联,上为“南北东西皆能入内”,下是“男女老少来者不拒”,横批“免费”,这副对联字画清婉秀闰、十分秀美,乃是仿自卫夫人的书法。很明显,阅书馆的主子是个极为不拘世俗礼法的,他直白地表示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不论男女都能入内看书,而且是免费的,不得不让人侧目。
阅书馆内除了第四层据说全是孤本,其他三层都是对外开放而且免费的,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放在书架上,从门口望去那一排排一列列,书架也高,几乎快够到屋顶了,有时找一本书还要踩着梯子找——林琼要的就是这感觉。只要不损坏书籍,不论是读书人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在这里看书。
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书极为全面而且丰富,从读书人最为推崇的儒家至理到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还有一直被批判为旁门左道的奇技淫巧之术、西洋那边的书还特意开辟了整整一层楼放置。并且林琼还差人源源不断地搜集书来填满这里,甚至门口贴了一道集书告示,空书架不断被填满,用来看书的桌椅空间在不断地缩小。
棕褐色的书架、随意挂在墙上的名家字画、充斥在鼻间的墨香气,都让人对这里充满了敬畏,连高声说话都不敢了。
这座阅书馆建的十分及时,一开春便开张了,给今年进京赶考的举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阅书馆在短短两三个月内便名扬京内,而神秘的馆主博得了极大的美名。
林黛玉拉着陈守下了马车,吩咐小厮们在门外等待,便走入阅书馆内,立刻里头氛围吸引了。

☆、第37章 阅书馆内再遇康熙

阅书馆内鸦雀无声,尽是埋头于书本内,供人看书用的桌椅上坐满了人,剩下的人只好或站或倚在书架上。这些人大多数都穿着读书人喜欢的长袍或者加一件马甲;却也有些人穿着短打,一看就是识字但非科举出身;甚至还有零星几位姑娘家——京里不乏有家境普通或者有权势的满人女子抛头露面,得空来阅书馆也不稀奇。。
这里的书有许多市面上从未见过的,也不知馆主从哪里找来,吸引了很多爱书人来看。
正如林琼曾经说过的,女子来不会引起多大反应,林黛玉方才信了,但也不在门口多做停留,带着陈守和春景很快去了三楼。据说三楼有林琼淘来的西洋书,她一直想看看。
跟一楼相比,三楼一个人都没有,静悄悄的,正合了心意。林黛玉放下心来,轻声嘱咐春景带着陈守,不要大声说话,自己去寻些书看。
让林黛玉气馁的是,这里的西洋书她全都看不懂,那种歪曲扭八的字简直不能让人理解它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琼儿难道不会找人加个批注吗!
林黛玉自弃般地加重脚步,走到临窗一处座位上,垂着头默默生自家二弟的气,决定回家之后一定要欺负他解气。
今日的天气格外的好,从开着的窗户里照进来的阳光刚好撒在林黛玉身上,在这个春日的上午极为和煦温暖,美好极了。林黛玉身上暖洋洋的,心里那点小小的怨愤在阳光下也很快消失不见了,闻着好闻的墨香,有些昏昏欲睡。
春景和陈守在书架另一边的座位上等待,她知道自家姑娘看起书来不喜有人打扰,因此只安心等着,还不知她家姑娘都快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靠后的一处书架突然窸窸窣窣地有了点动静,然后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响起,慢慢朝南边窗户走来。林黛玉处于似睡非睡阶段,半合着眼睛脸朝阳光,似乎还未觉察。
那脚步声一下一下,稳稳当当又合乎规矩,走了十几步之后顿了顿,又重新响起。
越来越近的声音终于让林黛玉有了反应,她抬起半垂的眸子,下意识朝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
胤禛道:“林姑娘。”
林黛玉顿了顿,才想起来眼前这人是当朝四阿哥,忙行礼问安。
胤禛将手里拿着的书随手放在一张桌子上:“林姑娘不必多礼。”刚才看见这里坐着位姑娘的时候,他是想走的,但看见是林姑娘,就走过来了。上次她对自己书法的盛赞,胤禛不得不承认,他有点小得意,所以对林姑娘有点惺惺相惜之感,虽然林姑娘还只是个小女孩。
林黛玉看见他手里那本天书,惊诧道:“四爷看得懂?”那尊是太厉害了。
胤禛摸了摸鼻子,实在很不想承认:“不是,只能看懂一点而已。”大部分还是不懂的。
“那也很厉害了。”
胤禛疑惑道:“林姑娘看不懂吗?”
林黛玉很是坦诚:“一点都看不懂。”
胤禛带着点疑惑地多看了林黛玉一眼,道:“是小师弟说洋人的学问很有其可取之处,我觉得有道理,才开始学的。”小师弟对洋人颇为精通,甚至还懂些洋话,说是姐姐教的。
小师弟叫林琼。
林琼打破头都想不到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他足不出户的宅姐竟然走哪都能碰上四爷,他只是觉得自家姐姐博学多才,才顺手把自己会洋话这点推到她身上的。
林黛玉丝毫不知把亲弟卖了:“有道理。”
林黛玉扬着很大的笑意:“看来我得好好学一学才能看懂这些书。”
胤禛点头:“这里的书不止有一种文字,有英吉利语,法兰西语,还有一种叫拉丁文的。除了一些虚无的神,他们对格物之学的研究很有道理,连我都从没听说过。”
林黛玉认真看着他。
胤禛接着道:“有个人提出一种说法,他说我们脚踏的的地名叫地球,它是一个球形,围着太阳旋转。”
“那倒真是不可思议。”林黛玉想了想,发现还真有可能,笑了,“还有呢?”
胤禛道:“我才刚开始学,只知道一点点。”以他只浅薄地知道一点点西洋学,只说一句便不肯卖弄了。
林黛玉点点头,笑眯眯打趣道:“原来四爷也只有半瓶子墨水。”
胤禛立刻回嘴:“五十步笑百步?”
“怎么能这么说?”林黛玉奇道,“我一点都不懂这个呢,四爷说五十步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胤禛笑起来,于是林黛玉又一次看到四爷破功而露出的小小犬齿。
在林黛玉惊奇地注视下,胤禛慢慢抿起嘴,略懊恼自己方才的失态。
胤禛认洋文认的头昏脑涨,随意坐在一处离林黛玉不近不远的座位,微阖双目揉着太阳穴。林黛玉垂眸端坐,一时无话。
但两人如此相对静默下,竟无一分尴尬,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林黛玉等了一会儿,觉得时候不太早也不太晚,便说:“奴婢家中还有事情,请容告退。”
胤禛笑道:“林姑娘慢走。”
林黛玉轻呼一口气,轻手轻脚往楼梯处走去。
巧的是林黛玉刚喊了春景还没到楼梯口,伴随着蹬蹬的脚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