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

第70部分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第70部分

小说: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黛玉倏然落泪,泣道:“你要堵人家的嘴吗?要杀多少人?堵得了嘴,堵得了心吗?改得了史书,改得了天下悠悠众口吗?”
胤禛要发火,见她一哭,就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要去哄,又拉不下面子。
林黛玉哭道:“你们积怨已久,我知道你心里有气。可是你已经赢了,就不能给人留个活路吗?”
“你为他们说话。”胤禛不快,有点儿委屈。
林黛玉与他十指相扣,娓娓道:“你为朝纲百姓日夜操劳,却有言论中伤于你,有臣子掣肘于你,我知道你委屈,我会一直站在你身边,怎么会帮别人呢。”
见他面色慢慢平缓,林黛玉道:“你是皇上,肚量应比一般人更大,放九弟他们一马吧。”
“那群乱臣贼子!”
林黛玉忙安抚他,道:“大哥二哥被圈禁久了,早就磨没了锐气;八弟九弟十弟除了一开始不服,后来他们均都低调行事了;十四弟在西北几十万大军,这两年可有什么不驯动作?他还不是安安静静呆在遵义?”
胤禛想了一会,发现并没有,他心里记着旧恨,把他们当作仇人折腾,哪管他们的反应。
“所以,你这个乱臣贼子是假话,如果他们真有造反的意思,你恐怕要比现在操劳十倍,陪我的时间就更少了。”
胤禛道:“你待如何?”他有点不甘心,本来他都打算好了,绝不会放过这些人。
林黛玉道:“你那么累,身体越来越差,我很担心。十三弟身体同样不好,不能过多劳累,很多事你只能亲劳。我听说大哥、二哥、八弟他们,能力手腕都是一等一的,谁人无错,只要知道改正,为何不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胤禛哼道:“他们才不会改。”
林黛玉道:“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你先让九弟和十四弟回来,中秋宴就是个现成的日子,就这么定了。”
胤禛不答应,亦不反驳,径自沉思。
如果是别人向胤禛说着番话,哪怕是胤祥,他都不会听,反而怪罪。但和林黛玉二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她的话,他自然听进心里去。
只要不拒绝,这事儿就成了一大半了,林黛玉笑道:“今天我不打搅你,晚上回来早些。”
**
到了中秋前两日,允禟和允禵一路车马劳顿,终于回到了京师,第一件事就是入宫拜见圣上。允誐被圈禁没多久,也放出来了。
中秋节,晚上,当今在乾清宫举办家宴,请了众兄弟及其家眷,热热闹闹一大群人。
歌舞齐备,酒好菜好,欢声笑语。但在众人嬉笑的皮囊下,不乏敬畏,犹如惊弓之鸟。
胤禛神情肃然,高高坐着打量众人,只有林黛玉劝酒时,对她是真心笑着的。别人只是怕他,却不敢看他,偶尔小心翼翼瞥一眼,小一些的孩子动都不敢动。
众人一味害怕他,不知他心里的思索。
大哥和二哥垂垂老矣,比本身的年纪看起来更加衰颓,看不出当年硕健骄傲的风姿;即便是年纪小一些的允禩和允禵,头发也见了白。
林黛玉担忧地看向胤禛,在众人看不见的桌下握着他的手,轻声问:“没事吧?”
胤禛笑了笑,拍拍她,示意放心。
宴席散后,众人接连离席。
允禩和允禟、允誐、胤禵走在一处,边走边说,没多远,不料苏培盛迎面而来,道:“四位爷,皇上请。”
四人面面相觑,跟着苏培盛走回乾清宫。
这时候的乾清宫酒宴残渣已经收拾干净,中央摆一条长桌,摆满了新酒菜。允禩再仔细看,上头有他爱吃的明珠豆腐,也有允禟喜欢的松鹤延年,允禵喜爱的豌豆黄,允礽必点的宫保鹌鹑等等。
苏培盛笑道:“爷请随意入座,其他几位爷稍后就到了。”话没说完,允禔、允礽到了,允祥也来了,先皇在世时斗得乌眼鸡似的众位均在座。
胤禛最后一个进来,已换下了明黄龙袍,穿的是一件林黛玉亲手做的松花色素袍,身上干干净净别无他饰,只有腕上一串奇楠数珠,是当年在五台山得的。
众人忙起身下跪,胤禛笑着叫起,与他们一起落座。
“我们兄弟许久没一起聚聚了,恰逢中秋,咱们今天不醉不归。”他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旬,众人面红目惺,醉倒一片,周围酒壶酒坛堆了许多。
胤禛忽熏熏道:“老八,你可有怨我恨我?”
众人神魂顿时一荡,心说来了。
允禩忙放下酒杯,欲跪,胤禛呵呵笑道:“你跪什么,今天是我们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妨肆意些,我不怪罪。”
允禩斟酌了一下,道;“按理,既为臣子,君为臣纲,不敢怪罪皇上。”
胤禛望着他,静等后续。
允禩接着道:“按情,四哥,我们兄弟相争那么多年,我不如你,成王败寇,我输的心服口服。”
允禟忙要按住允禩不让他说,可惜已经晚了,吓的大气不敢出一口。
胤禛不但没像允禟想象中勃然大怒,反而眯着眼笑了,“果然是老八,有胆有识。”
众人继续喝酒。
胤禛指着允禩向允礽道:“二哥,你可有怨恨大哥和老八?”
允礽苦笑道:“老八说得对,成王败寇,有何怨?不思己过,反怨他人,就算我入了土,也没脸再见皇父。”他旧疴新疾,即便有御医照看,也未有几天好活了。
“二哥。”允禩哭道:“是我对不住二哥。”
允礽摆摆手,“事到如今,我们兄弟还说这些做什么。”
胤禛再问:“大哥,你待如何?”
允禔大声道:“我不无辜,被老三拉下马也是活该!”他当年只顾着要弄死太子,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胤祉拉下了水。
允祉道:“沽名钓誉若许年,我之愧也。”
胤禛听着众人趁酒劲说着心底真言,抽空问允禵:“十四,你平时最话多,怎么不说话?”
允禵只顾着喝酒,听见叫他,抬头迷蒙看了一圈,道:“在皇陵不能沾酒,许久没能如此畅饮了。”
他早换了大碗,再咕咚咕咚喝一碗,叹气道:“八哥,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对付你,你和八嫂逼死了褚越儿,你承不承认!”
允禩大声道:“是我逼死了褚越,我对不住她,我不是人!”
允禵颤声道,“我想给她报仇,所以暗地串通九哥对付你,我那时真恨死你了。可是,什么时候我将褚越儿忘了,被猪油蒙了心的?我也不知道。”
允禟沉声道:“不瞒你说,十四弟,我亲眼看着褚越上吊自裁,看着她断气,也没救她……”一个巴掌拍不响,他那时觉得皇父不喜欢允禩,允禵又年少英雄,便想要换个人扶持,褚越碍事,是非除了不可的。
允禵道:“我跪在皇父灵前,有时候想,褚越儿如果还在该多好,我一定像四哥对四嫂那样对她,再也不叫她哭了。”
允祥笑了笑,拍拍允禵的肩膀。
胤禛灌下一大杯酒,道:“你们当为何皇父传位于我?”
众人一齐看向他。
“大哥请杀二哥;三哥告发大哥行巫蛊之术;十四,你以为那海东青的事皇父当真毫不知情?你们只知道千方百计除掉别的人,却不知皇父最恨兄弟相戗。”胤禛忽然提高声音,质问道:“老八,在我对你们毫无威胁的时候,你对皇后下过毒手,是也不是?”
允禩手里酒盅咣当一声掉了,惊愕道:“四哥这话从何说起啊?”他怎么会对她下毒手?
胤禛淡淡道:“哦,说错了,是你福晋。太子妃送皇后的那套东珠首饰上面的醉红花,是大内妇人用的秘药,我当年查到了你府上。”
“真是惭愧,我对不住四嫂。”允禩面带惭色。
胤禛道:“不说这个了。皇父虽不说,但我知道,他希望我能保全你们。四哥前些日子昏头了,八弟、九弟、十弟,对不住。”
三人忙摇头说不怪。
优秀的儿子太多,康熙就算痛恨他们不孝不友,到底希望自己死后,储君是个仁厚的,保儿子们平安顺遂。
胤禛面有惭色,他那日想了许久,发现竟险些辜负皇父苦心,当真打杀干净,以后怎么有脸去见皇父的面?
说到皇父,众人又哭一场。
这样一路喝一路说,竟直至鸡鸣,东边微明,天快亮了,中天那轮圆盘似的月亮,也渐渐隐去。
胤禛最后亲自端着酒壶为众兄弟一一斟满,举杯大声道:“在这乾清宫、当着先皇英灵的面,我胤禛起誓:从今日起,前嫌尽释,喝完这杯酒,我们依然是好兄弟,若敢违誓,天诛地灭!”
“好!”众人纷纷点头,干尽杯中酒。
众人相互搀扶着踉跄离开,不同之前,个个身上的郁气都散了,脚步轻快,把臂唱着歌,笑闹不羁。乾清宫的宫人看见吓了一跳,几位半老的皇子堪称失礼了。
胤禛搂着允禵的肩膀,道:“十四,我有些站不住,你扶我回去,然后看一趟皇额娘吧,她很想你。”
允禵点点头,扶着胤禛往长乐宫皇后居所走去。因为这里距养心殿最近所以被赐给林黛玉住,改永寿宫为长乐宫。
刚走到宫门口,林黛玉并一群宫人便迎上来,应该是一直关注乾清宫的事,一夜没睡也不定。
林黛玉亲自扶住胤禛,笑着向允禵道谢:“十四弟,谢你了,你自己也喝了不少酒,还扶他来。”
胤禛似乎醉得一塌糊涂,高瘦一个人歪在娇小的林黛玉肩膀上,死沉。
允禵好脾气地笑笑:“没关系,应该的,四嫂带四个区休息吧,十四告退。”
“慢着,”林黛玉转个头:“你,扶十四爷去慈宁宫皇太后那里歇着。”
“是,皇后娘娘。”
林黛玉缓缓拖着胤禛回宫休息,盘算着今天的早朝大概去不成了。
允禵转身欲走,只见一人赶上来扶住他手臂,他不虞,正要丢开,只听一个娇柔的熟悉声音道:“十四爷,我扶你。”
“褚越儿!”

☆、111|完结章

林黛玉拒绝了宫女的帮忙,好不容易把胤禛扔在了床上,端了醒酒汤回来,看到胤禛撑着头看她,毫无醉态。
林黛玉出离愤怒了,狠狠将醒酒汤往他手里一塞,“你骗我!”她费心费力把他拖回来,他竟然在装醉!想想也是,他那么精明,从来不容许自己大醉的。
胤禛笑道:“其实真的有一点醉。”
他喝了醒酒汤,抱住林黛玉亲昵了会,突然说:“玉儿,你胖了。”
林黛玉摸摸脸,“有吗?”
胤禛比划了一下腰,“有一点,等会让御医瞧瞧,是不是有了身子?”
林黛玉:“哦。你还上早朝吗?”
胤禛伸了个懒腰,抱着林黛玉滚了几圈,埋进褥子堆里,豪爽道:“不去,想抱着皇后睡觉,今日君王不早朝!”
林黛玉大窘:“听起来像个昏君,你想做唐明皇,我还不做杨贵妃呢。”
雍正二年八月十六日,皇上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身。
朝臣们正思量着一向勤勉的皇上怎么忽然怠政了,紧接着雍正的脑袋就像被门砸了似的,接连下旨:将允禔、允礽、允祉、允禩、允禟、允誐、允祥、允禵名字中的“允”改回“胤”,封胤禔直郡王,胤礽孝亲王,封胤祉诚亲王,胤禩信亲王,胤禟义亲王,胤誐敦亲王,胤禵恂亲王,命户部返还胤禵扣押的禄银。并封弘晖为太子,协理政事,封弘旻、弘昼、弘历为多罗贝勒。
另有派给官职,不一一细表。
后,信亲王胤禩以无出、逆德等理由休嫡福晋回娘家,郭络罗·凌霜回娘家不过一个月,一场疾病就没了。
皇上下旨说郭络罗凌霜曾意图谋害皇后,将当年事昭告天下,剖白说以前怕影响兄弟情分才不欲声张。
朝中景象为之一肃,虽则雍正仍在改革弊政,但那是贪官需日夜担忧的事情,剩下的臣子可以睡一个好觉,不必人人自危了。
几位亲王手段卓绝,又忠君敬上,深得雍正信任,他的改革也因此能顺利进行下去。
倒是胤禵,挂着个官职却不大去衙门,避居在京郊别院里,日日同心上人相伴,简直乐不思蜀。
林黛玉又怀孕了。
肚子慢慢大起来,圆圆的,御医说这次一定是位公主,胤禛喜不自胜。他们一家人圆满幸福,就差一位小公主让他宠着了,每每见到胤祥家的小格格,他都羡慕的不行。
林黛玉再三拉着他耳提面命,不许把女儿嫁出去和亲,胤禛点头如捣蒜,就差指天发誓了。
皇太后心事一了,也开始活络起来,对林黛玉的肚子十分关心,哪天没去看看,或者使人送去点东西就觉得不得劲。
十个月后瓜熟落地,果然不负众望是位公主。
胤禛抱着红红的小猴子不撒手,在养心殿偷懒不批折子,翻遍了诗经想给小公主取一个好听名字——头一次给孩子取大名,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苏培盛冷眼看着御案上的折子摊开了三天,那位可怜的大人的谏言皇上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最后小公主的名字终于定下来了,俗话说女诗经男楚辞,我们固伦和孝公主名字就叫念玉。
苏培盛暗地里翻了无数白眼,皇上翻了三天诗经,可最后定下来的名字跟诗经没有一个钱关系。
正当念玉公主在父母兄长和一大波叔伯堂兄弟姐妹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的时候,皇后娘娘心塞了一下。
皇后娘娘的娘家辅国公林府有位玩世不恭的二爷,都三十多了仍大龄单身男青年,侄子侄女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仍然没有任何成亲打算。
当然这不算什么,那么多年习惯了。
皇后娘娘心塞的是,皇上终于要把林二爷从粘杆处提溜出来封个统领、侍郎什么的,当然只是暂时的职位,过不几年就青云直上啊,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国舅爷,弄个位极人臣当当不成问题。
可是他不干!他还要辞官!!他竟然不要碧莲到意图回家啃老!!!
皇后娘娘能不心塞嘛。
林黛玉听了消息,赶紧把小公主打包扔给皇上,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却还是晚了一步,只看到了无奈的探春。
“刚走,就骑了匹马,一个包裹一柄剑。”
林黛玉秒懂,这是要仗剑走天涯的意思啊。
不学无术跟着一起来的弘昼出主意道:“皇额娘,赶紧把四个城门全关了,满城搜索,粘杆处全出动,一定把二舅舅绑回来!”二舅舅,说好的一起走呢!!!!!!
林黛玉不想搭理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儿子。
探春无奈,三皇子跟二叔、三叔一脉相承,不愧是舅甥。
林琼骑一匹大白马,穿一身月白衣衫快马出了京,在一条岔路口停下。白马白衣,长剑傍身,公子俊美,远看确实很像那么回事儿,如果不是秃瓢就更好了。
“马儿啊马儿,你说我往哪条路走呢?”林琼叹了一叹,掏出酒壶喝了两口,“这么一走,以后就很难回来了,毕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