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25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25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琛看一群妃嫔围着柳絮,品头论足,怕柳絮害臊,欠身,想解围,有太后皇上皇后在,不好插嘴,干着急。
    还是周太后慈善,笑着解围道;“好了,你们都别围着她了,让人笑话我们后宫的人没规矩,把人家姑娘看害羞了。”
    柳絮任人相看,垂头,娇羞不语,永熹帝看她全无一丝惊慌胆怯,静如娇花照水,很有好感,偏头对儿子道;“嗯,这份沉稳就难得。”
    赵琛对柳絮一向有信心,对柳絮的大方表现不感意外,他的柳絮与别的女子是不同的,笑吟吟卖弄道;“父皇,她若是一般平常女子,儿臣怎么能看上。”
    太后皇上和皇后都笑了。
    周太后拍两下手,进来一个老嬷嬷,周太后吩咐道;“带柳絮姑娘去后面。”
    “是太后。”老嬷嬷答道。
    柳絮躬身告退,跟在那老嬷嬷身后,往后面偏殿去了。
    行到偏殿,那老嬷嬷关上殿门,说了声,“冒犯姑娘了,请姑娘脱去衣衫。”
    柳絮在一个老嬷嬷面前赤身*,心里不自在,那老嬷嬷看她没动,又正色说了一遍,“请姑娘脱去衣衫。”
    柳絮知道皇家的规矩,这是例行程序,迫于无奈,只好脱掉身上衣裙,满面含羞,站直。
    那老嬷嬷先用手捏□□,然后凑近她腋下嗅,又看她肚脐的形状深浅,从袖子里摸出一把尺子,量她肩膀的宽厚、腰围、腿长度,试她臂的弹性,看大小腿肤色、手掌十指、脚板平凹与十脚趾的颜色,检查耳、鼻、齿、眼、眉,头发浓密及颜色,又让柳絮说句话,以检查声带发音。
    最后吩咐柳絮躺在榻上,柳絮明白,倍感羞耻,踌躇一下,无奈只好走去卧榻,躺下去,分开双股,任由那老嬷嬷检查。
    柳絮阖眼,直到听那老嬷嬷说,“好了,姑娘请穿上衣裳。”
    柳絮长嘘一口气。
    柳絮穿戴整齐,跟着那老嬷嬷回到慈宁宫正殿,周太后朝那老嬷嬷望着,似乎询问,那老嬷嬷微笑,“柳絮姑娘是奴婢见过的身材最标准的,没有一点瑕疵,肌肤光滑如缎,浑身上下连个疤痕都没有。”
    众人笑着看赵琛,赵琛从未看见过柳絮身体,柳絮跟他在一起,从来领口扣子都系得严实,听闻,咧嘴傻笑。
    周太后身边当红的一个姑姑笑道;“王爷笑得嘴都合不拢。”
    一干妃嫔宫女太监哄堂大笑。
    赵琛诞着脸对太后讨好笑道;“皇祖母,既然柳絮这关已过了,孙儿的婚事就早早办了吧!三日后娶亲,皇祖母说可好?”
    周太后笑着指着他道;“你看他猴急的样子,别说三日,就是三十日也不够,准备婚礼,还有好多事要办。”
    赵琛一听,有点急了,“不用准备什么了,皇祖母和父皇母后赏赐下来,备轿子抬过王府,拜堂入洞房。”
    一屋子宫妃笑得岔气了,柳絮这回脸上绷不住,这厮说什么入洞房,丢死人了,羞臊得无地自容。
    永熹帝维持帝王尊严,忍住笑,正色道;“皇家娶儿媳妇,怎可草率,婚姻大事,就是平民百姓,也讲究个三媒六聘,选个良辰吉日,你一年都忍了,还差这几日。”
    赵琛略急的口气道;“儿臣怕夜长梦多,早娶进门踏实。”
    “朕下旨意,金口玉言,还怕媳妇飞了不成。”永熹帝不答应。
    柳絮看后宫一干人等憋不住偷乐,暗怪赵琛口无遮拦。
    郭皇后一直未说话,周围热闹,郭皇后却另有心事,六皇子争太子之位,又去了一个劲敌,看梁王在女色上用心,自己对他大可放心,不然皇上对梁王偏疼,若不是梁王生母出身低微,慧妃娘家无人,没有母家可依靠,说不准皇上把皇位传给他,现在好了,他娶了这柳姑娘,沉溺酒色,哪还有心思争夺储君,郭皇后想到这,心情大好,笑着道;“母后回头找人查一下黄历,挑一个最近的日子成亲。”
    赵琛欣喜若狂,赶紧离座,跪倒,“儿臣谢母后成全。”
    又拜太后和皇上,太后和皇上都面带笑容,对梁王妃极为满意,也就不拦着了。
    柳絮被送回柳府。
    赵琛陪着太后皇上皇后,用过午膳,方出了慈宁宫,走在宫中甬道上,午后长长的甬道无人,宫保凑近小声道;“皇后娘娘今很高兴,王爷让皇后娘娘安心。”
    赵琛抬头望了望高高的红墙中间一块天空,唇角噙着笑意,“对本王来说,没有比娶柳絮更重要的,其他的事看天意。”
    柳絮一回柳府,老太太的贴身丫鬟等在中门,柳絮进了垂花门,那□□雁的丫鬟赶上前笑着道:“二姑娘,大太太和二太太姑娘们都在老太太屋里等着姑娘。”
    柳絮跟着春雁直接去老太太上房,柳老太太和大太太对自己更多是从家族利益去考虑,至于亲情,十几年都没见过面,一下子怎么能培养出来。
    柳絮一进门,柳老太太看柳絮神态,就知道婚事顺利。
    二太太马氏快言快语,“怎么样柳絮,见到太后和皇上了?他们怎么说?答应婚事了吗?”马氏跟连珠炮似的,不容柳絮回答。
    柳老太太嗔怪地看了二太太一眼,“你等你侄女喘口气,一进门,就听你问,都插不进话。”
    马氏被老太太数落,把肚子里的话憋回去,讪讪地解释道;“我这不是关心二姑娘。”柳旺德受了家法,马氏早抛开对三房的怨愤,现在一门心思盼着柳絮入选梁王妃,柳明珠今年已及笄,该说婆家,水涨船高,堂姐嫁进王府,堂妹的婚事,身价倍涨。
    柳老太太忙命丫鬟;“快给二姑娘看座,拿蒲扇扇扇风,一路走热了。”
    大太太高氏抢过话茬道:“老太太,媳妇一早命人煮了绿豆汤,拿冰块镇上,给二姑娘取一碗来喝。”
    柳明珠看大家奉承柳絮,嫉妒她,巴望她落选,阴阳怪气地道:“哎呦!我怎么看着像是当上贵妃的架势,梁王妃是不是有点低就了。”
    柳老太太听这话,阴下脸,呵斥道;“休得胡言,你二姐姐能入选王妃,就已经是我柳家的荣耀,柳家出了王妃,光宗耀祖,你有本事选个王妃试试。”
    柳明珠被柳老太太一顿抢白,堵得说不出一句硬气话,她不敢较真,自己就真没那本事当上王妃,连个侧妃都捞不着。
    柳明月神色淡淡的,让柳絮打脸,她堂堂大房嫡女,父亲是嫡出,三品侍郎,结亲公爹也是三品官职,柳明月没有柳絮比着,很满意,未婚夫婿是嫡长子,平庸了点,不过忠厚可靠,现在看着未婚夫没什么本事,考个举人考了三年未考中,柳明月心里稍许失落。
    柳絮坐下,丫鬟端上冰镇的绿豆汤,柳絮喝了一大口,早起不敢喝粥,怕进宫见驾,万一忍不住想出恭,多难堪。
    天热,口渴,她端起碗把一大碗冰凉的绿豆汤都喝了,高氏吩咐丫鬟道;“在给二姑娘盛上一碗,二姑娘一路走渴了,大概在宫里没敢喝水。”
    柳老太太忙阻止道;“那东西凉,她姑娘家,少喝些凉东西,省得一会闹着肚子疼,把那温热的茶水喝上一盅,解解暑气。”
    老太太和大太太看柳絮面带□□,早猜到结果,不追着问了,二太太这半天没说话,还是忍不住,道;“二姑娘,到底怎么样了?见到太后皇帝怎么说?”
    柳絮喝口茶水,微笑道:“太后和皇后慈祥,皇上仁厚,一点没难为我,说查查黄历,找个黄道吉日成礼。”
    柳老太太没想到这么快,喜道;“太好了,原来说明年大姑娘的喜事,我柳家借着机会热闹热闹,没想到今年喜事就来了。”
    又命大太太道;“你先把手里的事都撂下,专心准备二姑娘的婚事,筹备嫁妆,可不许给我省钱,柳絮这是嫁到皇家去,不能让皇上看我侍郎府太小气了。”
    高氏高兴地道;“那是自然,媳妇从哪里省钱也不能从这上头省钱。”
    次日,宫里太监到柳府传旨意,册封柳絮为梁王正妃,即日完婚。
    阖府在老太太带领下,朝南叩头,谢主隆恩。
    太监传完旨意,对柳文龙笑着道;“梁王催着皇上,皇上被梁王缠着无法,挑了一个最近的日子完婚,本来皇上的意思是上秋,天凉快把婚事办了,梁王不依。”
    柳文龙脸上有光,次日上朝,满朝文武,当面道贺。

  ☆、第147章

宫里派来一个春姑姑,教授柳絮宫里礼仪、宫规,同时从旁考察她,柳絮认真听,牢牢地记住,宫里的规矩一点不能错,有之前蔡嬷嬷教授的底子,学起来丝毫不觉得吃力。
    赵琛和柳絮的婚事,定在一月后,大太太这阵子异常忙碌,柳絮的嫁妆现准备,时间仓促,没办法,只好把为大姑娘柳明月准备的嫁妆,先给柳絮做嫁妆,大太太想,反正大姑娘出嫁是明年,等忙完柳絮这宗喜事,腾出空在给大姑娘置办。
    柳明月看母亲一门心思张罗柳絮的事,把自己的嫁妆都占用了,心中不悦,只是不好说出来,她的个性不像二姑娘柳明珠顾三不顾四的,有什么话不藏着掖着。
    柳絮知道了,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对大伯母高氏道:“梁王知道我家情况,当年我们三房连饭都吃不上,他也没嫌弃,嫁妆多少,王府不在乎这个,大伯母把我大姐姐准备的嫁妆给我,让侄女怎么能心安,时间仓促,大伯母准备面上必须的几样就行。”
    高氏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这话说的,皇家金山银山,是皇家的,我们柳家陪嫁是柳家的,这也是你大伯的意思,你不用操心了,只管学规矩,等着做你的新娘。”
    柳絮为难,这两日,柳明月姊妹几个听说皇后派来宫里的姑姑教授柳絮规矩,站在一旁听,柳明月脸色冷落落的,明显不悦,柳絮心想,自己嫁人,以后小生子、柳芽儿和宝儿几个留在柳府,不能跟过去,因嫁妆的事惹柳府两房人不高兴,对小生子他们不好,可是自己手里又没什么钱财,为这事犯愁。
    柳絮闷在屋里,玉钗和碧珠看着姑娘呆坐想心事,不知为何今没练习。暗自纳闷。
    一个小丫鬟跑进来,道;“二姑娘,梁王亲自来府上送东西。”
    柳絮随意地问;“送什么东西?”
    “听说是几篓子阳澄湖大闸蟹,特意从江南船运来的,都是活的,个大肥美新鲜。”
    梁王赵琛特意来柳府,巴巴的送螃蟹来,送完东西并不急着走,柳文龙何等精明,猜出梁王心思,这是想见柳絮,不好明说。
    柳文龙趁着梁王跟身旁太监交代什么事情,赶紧招手招呼一个下人,俯身低声吩咐,“回内宅告诉大太太,带着二姑娘去花园,到通往外院的角门口,等着,千万别走。”
    那下人赶紧走到中门上,招呼一个婆子去内宅传话。
    内宅里,听说梁王送东西过来,俩房的人都聚在老太太屋里看送来什么好东西,老太太派个丫鬟去前厅探听消息。
    一会那个丫鬟回转,“回老太太,梁王送到几篓子阳澄湖大闸蟹,梁王说孝敬老太太、太太,二姑娘平常爱吃,特意着人用船运来的,放水里养着,螃蟹都是活着,个大体肥,奴婢看着每只螃蟹少说能有七八两重。”
    柳明月像是不经意瞟了柳絮一眼,心下暗道,她哪里来的福气,众星捧月,自打柳絮来了以后,自己的婚事无人提及,就连嫁妆都让给她了,好像自己的婚事不重要,没人放在心上,就连父母亲都捧着柳絮。
    柳明月脸色不善,身旁的柳明珠小声嘀咕,“看人家真是好命。大姐,你定亲,大姐夫家里何时送来过东西,你那里比她差,人比人,气死人。”
    柳明月哼了声,“我不稀罕。”掉头走了。
    柳絮知道柳明月心里不痛快,跟大伯母说,嫁妆不用准备太多,可是大伯母顾忌脸面,怕她陪嫁寒酸,丢柳家的脸,柳絮为难,三房一文钱都没有,嫁妆全靠柳府置办,三房若有私房钱,不用公中的,或是来不及置办,拿银子补给柳明月,柳明月不至于生这么大气。
    二房看三房归回来,动用柳府公中账上的银钱,马氏本来就不是个大方的,背地里抱怨大嫂拿公中的银钱送人情,当柳絮的面,拿话敲打,柳絮暗想,自己嫁去王府,小生子几个已认亲,上了柳家族谱,定然是要留在柳府,大房二房若通通得罪了,小生子几个日子难过,苦于想不出办法。
    柳絮有心事,没心思在这里凑热闹,走回房去。
    这里,柳老太太乐呵呵地吩咐大太太,“你叫人晚膳蒸上,吃个鲜,剩下就不好吃了,阖府主子聚在一块,也趁机热闹热闹。”
    大太太答应,吩咐下去,让大厨房晚膳做上,另外备几桌酒菜,借花献佛,给二姑娘贺喜,庆二姑娘册封为梁王妃。
    屋里人多热闹,这时,一个婆子溜边进来,来到大太太座椅旁,附耳说了几句话,大太太高氏听那个婆子说大爷交代,让她带着柳絮去花园角门,高氏问;“老爷是还陪着梁王在前厅吗?”
    那婆子道:“是,老爷陪着王爷,让人送进信来。”
    高氏立刻明白丈夫的意思,梁王以送东西为名,是想见柳絮,不然大老远的用船运来螃蟹,这是借个由头,来柳府,若是就想送东西,直接派下人,不用梁王亲自过来,这未婚小夫妻,成亲前是不能见面的,老爷这个主意不错,让她二人在花园通往外院的角门看上一眼,解解相思之苦,高氏想着,自己倒笑了,自己年轻时何曾不是,高柳两家通家之好,柳文龙偷着让下人传递东西给自己,俩人快成婚时,他总是想法子老远看上自己一眼。
    高氏的目光在屋里四处寻找柳絮,看柳絮趁人不备走了,招呼贴身丫鬟过来,说了几句什么,那丫鬟去三房传话。
    柳絮听大太太的丫鬟说大太太找自己,便走去大房。
    高氏让丫鬟趴窗子盯着,看二姑娘来了,告诉自己一声,丫鬟看见柳絮进了上院,赶紧知会高氏,“太太,二姑娘来了。”
    高氏理了一下衣裙,故意做出要出门的样子,从堂屋里出来,走到台阶上,正碰上柳絮上正房台阶,高氏笑道:“柳絮,你怎么这会过来了,晚膳花厅摆酒,我怕你先走了不知道,特意让丫鬟告诉你一声。”
    柳絮行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