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42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42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屋里还有自己立足之地吗?想了想,对巧儿道:“明你偷着托人去医馆求点止血的药。”
    二日,巧儿托门上相好的小厮弄来药,素云姨娘服下去,到晚间,果然,血流少了,沥沥拉拉又流了半月,这是后话。
    立秋后,天高云淡,风清月明,吵了一夏的蝉鸣消失了。
    大周朝三年一考的乡试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在江南贡院举行。考三场,每场三天。
    汝阳城里人渐渐多起来,外地赶考的举子提前到省城,把客栈住满,满大街都是头戴儒巾身穿白袍书生打扮的应试举子。
    散去一夏的燥热,早晚有几许凉风,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大,白日仍然很热,加上天晴少雨,秋老虎肆虐,暑气逼人。
    柳絮这几日搁心里盘算,陆志文应考乡试,贡院里上万间号房,每间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狭小闷热,考生进去后,号门关闭,上锁,三日后打开,不分昼夜,一场下来,不知遭多少罪,寻思做点清凉解暑吃食。
    琢磨几日,决定做些小点心,秋季,桂树飘香,邵府后花园里有几棵桂树,满枝头桂花,远看像一片白雪。
    柳絮闲来无事,去小厨房跟杜婆子学做桂花糕,杜婆子自打上次立功得了五两银子赏钱,着实感激柳絮,把手艺传悉数传给她,柳絮试着做了几回,杜婆子赞不绝口。
    八月六日,黄昏时分,柳絮等在剪刀胡同口,这是陆志文下学必经之路,遥遥地看见陆志文和小生子往这厢走来。
    小生子最先看见她喊了声,“姐”便跑过来。
    陆志文看见她,意外惊喜,也跟着跑过道,二人面对,柳絮看着他笑,陆志文嘿嘿傻笑,憨声道;“姑娘在此处是等我吗?”
    柳絮朝他瞟了一眼,心想,这呆子不完全不解风情,抿嘴笑,“公子后乡试,都准备好了吗?”
    陆志文一说学问,一反刚才呆样,满脸自信,“放心吧!上乙榜有十成把握。”
    柳絮倪了他一眼,嗔怪道;“自古大意失荆州,公子答卷时要提起十二分精神,沉住气,仔细看题,千万别慌。”
    陆志文憨厚笑着,像个小学生,听柳絮絮叨,柳絮看他傻样,扭过脸,捂嘴想笑。
    少顷,柳絮掉过头,问;“公子什么时辰到贡院,我在贡院门口等公子。”
    陆志文眼睛晶亮,“姑娘若能去,就太好了,正考前一日入场,差不多就是这个时辰,我一定不辜负姑娘,不让姑娘失望,。”
    柳絮不敢耽搁他太久,同他分手,领着生子往胡同里走。
    陆志文走几步,停住脚,回过身,朝她挥手,“我等着你。”
    柳絮转过身,笑了,招招手。
    小生子道:“陆大哥这次若能考上,是不是就能帮姐从邵家赎身。”
    柳絮想想道:“姐也不能确定,看姐做工的人家放不放姐,不过姐尽力争取。”
    小生子道;“姐要是赎身,嫁给陆大哥是吗?”
    “你希望姐嫁给陆大哥吗?”
    小生子点点头,柳絮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陆大哥还有父母,不知他们是否同意,要是不同意,我嫁不了你陆大哥。”
    “姐,舅对我们好,上次我被关在书院,舅派人去找我,第二天,寺院方丈和山长都来给我赔礼,让我跟舅美言几句,说舅是王爷,求舅手下留情,放过寺庙。”小生子闷声道。
    柳絮道;“舅是舅,我们不能依靠舅生活,你要像你陆大哥用功读书,长大有出息,书院都知道梁王是你舅,你不能因此高人一等。”
    小生子点头,“姐,我知道,有不少同窗知道梁王是我舅,亲近我,从前打我的那些人掉过头,巴结我,一群势利小人,我表面不得罪他们,远离他们。”
    柳絮摸摸他的头,笑说,“生子懂事了。”
    乡试考生于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柳絮头晚便告假家去,第二日,头午,煮了一锅绿豆汤,放凉,做好桂花小点心,装上食盒,绿豆汤用瓦罐盛上,装在篮子里,和小生子提着雇轿子去江南贡院。
    贡院门口,人头攒动,应试的举子排队入内,贡院大门口,有兵丁把守,考生入场携带考篮,内装笔墨食物。为防止夹带,要进行严格的搜检,举子们需解发、袒衣,脱掉鞋袜,所带文具食物一一检查,不许携带只字片语入考场。
    柳絮姊弟到不久,便看见官道上陆志文和她娘先后从轿子里下来,陆母手上提篮,不让儿子沾手,陆志文空手,陆母一路叮嘱,絮絮叨叨不停。
    陆志文穿一身新衣,脚上新布鞋,从里到外,一身簇新,陆母叮嘱他不住点头,突然,抬头看见柳絮姐弟,柳絮朝他摆摆手,示意他别出声,把手上的竹篮交给小生子。
    低声嘱咐,“给你陆大哥送去,就说是三婶子送的。”
    小生子挎着篮子,跑过去,大声唤道;“陆大哥”
    到跟前把篮子交给陆志文,“这是三婶子做的点心和绿豆汤,让你拿着。”
    陆母一拍大腿,懊悔道;“你看我真糊涂,该给你煮绿豆汤带上,里头气闷,解解暑气。”
    又奇怪地看着小生子,“这是谁家的孩子,给你送东西?”
    陆志文眼睛瞄着柳絮,心不在焉答道,“一个书院的学弟。”
    柳絮朝他这边望,二人四目相对,心领神会。
    这时,官道上驶来梁王车架,王爷侍卫赶开路人,梁王赵琛高高坐在车辇上,朝贡院门前望去,一眼便看见人群中的柳絮,几步远的小生子正把手里东西交给陆志文,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柳絮出挑,人再多,都能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来。
    赵琛探头,吩咐车辇下贴身侍卫几句。
    梁王步下撵车,前呼后拥进去书院,今是乡试,在他梁王地盘,这么大的事,梁王不能不露面,召见朝廷派来的主考官。
    提督学政,几个主副考官,提前便进入贡院,与外界隔绝,不通消息,以免受贿、作弊,漏题。
    陆志文排在应试举子的队伍里,一点点朝前挪移,轮到陆志文,一个王府侍卫跟搜身兵丁嘀咕几句,那兵丁便把陆志文手里提着篮子接过,并未打开看,而是让王府侍卫拿去里面,陆志文急了,叫道;“我的东西,为啥给拿走了?”
    另一个兵丁,厉声呵斥,“怀疑你食物里头藏有夹带,拿去里面检验,若无夹带,给你还回来,你嚷什么?”
    陆志文气愤,终究不敢争执,焦急等着里面把东西拿出来,那是柳絮亲手做的,他一口未舍得尝,他担心万一他们不还他。
    王府侍卫提着东西进去,拿到赵琛跟前,打开,赵琛探头看食盒里面是精致的面点心,做得小巧别致,煞是好看,诱人食欲,信手拈起一块,放到嘴里,味道不错,有桂花清香,鲜香而不腻,赵琛一连吃了几块,才在宫保递过雪白锦帛上抹抹手,赞声:“不错,比王府的御厨做得还好些。”
    陆志文好容易盼到侍卫出来,把篮子交给他,他心放下,搁怀里搂住,生怕人抢了去,进门又偷偷打开食盒,看一眼,当即大惊失色,盒子里少了几块,急忙扯住方才拿走食盒兵丁,“点心怎么少了,快还给我。”
    哪位兵丁朝里面一指,“瞅着没,那个人吃了,你待怎样?”
    陆志文朝贡院院子里一看,只见柳絮的舅高高坐在凉伞下,周围众星捧月,吓得咋舌,陆志文最怕的就是柳絮的舅,噤若寒蝉,不敢再提点心少了的事。
    宫保趋近,小声道;“王爷,是不是知会一声,把姓陆这小子从榜上拿掉?”
    赵琛挥挥手,“不必。”
    “王爷,万一这小子考取功名,娶柳絮姑娘,可如何是好?”
    “娶柳絮,他问我答应了吗?”
    宫保面露为难,“这是您老的属地不假,可黎民百姓婚娶是家事,您老管不着啊?”
    赵琛胸有成竹,“谁说本王管不着,我是她舅,柳絮就我一个长辈,她的婚事,我不点头,那小子别想娶我外甥女。”

  ☆、第67章

乡试九日七晚,考试结束,号门打开,无数举子从贡院里涌出,柳絮牵着小生子的手,等在门旁,焦急朝人群张望,终于看见陆志文随着人流涌出,柳絮扬起手中绣帕,小生子大声喊:“陆大哥。”
    陆志文听见,从人流里挤过来,来到柳絮姊弟跟前,柳絮急着问;“考得怎么样,陆大哥?”柳絮不自觉随着生子喊他陆大哥。
    陆志文形容有点憔悴,精神头却极好,眼睛泛光,“挺好,都是我平常练过的题,没有生僻的题目。”
    陆志文这种古代书呆子,死啃书本,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
    柳絮看他熬得眼窝深陷,睡眠严重不足造成的,心疼地道;“回去好好睡一觉,歇息几日,养养精神。”
    陆志文笑呵呵道;“我知道姑娘在门外等我,精神百倍,姑娘做的点心是我平生吃的最好吃的,全吃光了,里面闷热得难受,不少举子中了暑气,无法考试,有的当场抬出去,我喝了姑娘煮的绿豆汤,里面加冰,喝一口拔凉,甜到心里,热汗就退了,思路比平常敏捷,这次多亏姑娘。”
    柳絮心里甜滋滋的,“公子若喜欢吃点心,我再给你做。”
    陆志文脸上焕发出神采,“喜欢吃,比我娘买的好吃,我娘给我带的馍馍放久了冷硬,干巴巴的没胃口,姑娘做的点心松软甜糯,入口香甜。”
    这里正说着,一个妇人大嗓门,“好你个忘恩负义的浑球,老娘做得饭菜不好吃,你以后别吃老娘做的,有本事让别人给你做,以为老娘愿意侍候你,不吃倒好了,老娘乐得清闲。”
    柳絮回头,看是陆志文的娘挤过来,正巧听见儿子编排她,叉腰便大声骂儿子,陆志文看她娘不顾场合,人前丢脸,忙扯着她娘往回走。
    柳絮听见她娘嚷道:“你扯着我做甚?我问问那是那家的姑娘,这么大的姑娘,主动跟年轻公子搭讪,是不是看上你了?我可跟你说,你家里可是有表妹等着你,转年上京会试,走之前,把你和表妹的婚事定了。”
    陆志文扯着他娘走,边回头看柳絮,听他娘又提起他表妹的亲事,不满地道;“娘,我都跟你说了,我不娶表妹。”
    陆母大声道:“怎么?翅膀硬了,还没做官,就瞧不起你表妹,我跟你说,这事可由不得你。”
    母子渐远,说话声听不见了。
    柳絮和小生子往回走,小生子瞅瞅她小心地道;“姐,陆大哥的娘真凶,姐要是嫁给陆大哥,会不会受他娘的气?”
    柳絮笑着摸摸他的头,安慰道;“不用担心,姐不会的。”
    心想,强悍的女人必然养出一个老实儿子和有一个听话老实巴交的男人。
    锦绣在素云姨娘屋里闹一场,还不解气,到邵老太太跟前把素云姨娘告了一桩,言说素云姨娘不满意老太太把她赏给三爷,不受她茶水,添油加醋,说素云姨娘背地里抱怨,要掌她嘴,明知道她是老太太屋里出来的,故意给老太太没脸。
    邵老太太一听,就动了气,“一个姨娘仗着怀了邵家骨血,便把我都不放在眼里,眼睛里只看见爷们,这素云小蹄子卖到邵府连爹娘都不知道,天生贱坯子,不识抬举,我还说她肚子里有你三爷的种,嘱咐你大奶奶关照她,可见癞狗扶不上墙。”
    邵老太太生气,等三儿子和媳妇来,数叨儿子,“你这妾惯得不知深浅,连我赏的丫鬟她都不待见,是仗着谁撑腰才这么大的胆。”
    邵英杰赔笑,“看母亲说的,谁给她撑腰,不过是出身卑贱,上不了台面,使小性子,吃锦绣酸醋,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邵老太太冷笑,“没人给她撑腰就好,否则,以后你房里的事,我也不敢管了。”
    邵英杰再三陪不是,朝身旁坐着的妻子递眼色,意思让她哄老太太高兴。
    吴淑真不能不卖丈夫面子,站起身,恭敬地赔笑道;“老太太错怪三爷,三爷满心孝敬老太太,知道素云姨娘行事不妥,有段日子没往她屋里去,媳妇想三爷娶我进门,又纳了锦绣,素云姨娘心里不好受,也是可以理解,情理之中的事。”
    邵老太太道;“你爷纳了锦绣,怎么没见你那样?可见大户人家小姐,跟贱婢见识不一样,从前我看素云守规矩,心里疼她几分,如今看来知人知面不知心,原来她存着这个想法,爷们不是她一个人的,一个妾竟妄想着霸着爷们,成何体统,传出去不好听。”
    邵老太太教训儿子,邵英杰不敢接话,站起身,听着。
    夫妻从上房回来,邵英杰对素云姨娘大为不满,锦绣在他跟前献殷勤,他心里腻烦,都是锦绣多嘴多舌,自己挨了老太太没鼻子带脸一顿训斥,把对锦绣几分热乎劲冷了。
    晚间,不是柳絮当值,柳絮告诉一声家去。
    刚推开院门,就见宫保站在院子当中,跟小生子在抓鸡,看见柳絮忙乐颠颠跑过来,“柳絮姑娘,老奴等你多时,总算把姑娘盼回来了。”
    柳絮看看他,“是你家王爷找我有事?”
    宫保陪着笑脸,身子往下低了低,“柳絮姑娘,是这么回事,我们王爷这几日想吃点心,让老奴来告诉柳絮姑娘做一些送到王府。”
    柳絮腹诽,王府御厨什么点心做不出来,这不是成心刁难自己,这厮既然要吃她做的点心,她就给他做,还一还他上次找小生子的人情,于是道:“做糕点费时,公公先回去吧,明一早我送到王府!”
    宫保得柳絮答应,眉开眼笑走了。
    上次做的食材剩下一些,正好柳絮在邵府花园摘了鲜桂花,用蜜糖腌制,备好一应辅料。
    次日,起了个大早,做了些桂花糕,柳絮部分给三个孩子做早点,剩下都装上食盒,提着出门。
    梁王府在城东南方向,柳絮招呼一乘经过的小轿,说去梁王府,两个轿夫上下打量她,讲好轿钱,柳絮坐上轿子。
    小轿到了王府大街,梁王府邸占了整条街道,王府建筑轩昂宏大,小轿子在离王府大门一箭之地落下,轿夫朝里招呼道;“姑娘,梁王府到了。”
    柳絮下了小轿子,看离梁王府大门有段距离,年长轿夫躬身道:“姑娘,只能在这里停轿。”
    柳絮付了轿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