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234部分

龙骑战机-第234部分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有扎实的歼…15舰载机经验,常规的起降操作并不会成为大问题,林默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垂直起降。

虽然曾有驾驶着P…51垂直降落航空母舰,可那是利用气流变化的一种对抗平衡操作,与拥有垂直起降功能的战斗机完全没有相似之处。

英国“鹞”式战斗机也是一款垂直起降型战斗机,可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控制方式,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也存在相当高的危险性,习惯于助跑起飞的飞行员往往会因为习惯问题而出现误操作。

20世纪70年代,英国某支“鹞”式中队接连发生要毁人亡的事故,“鹞”式获得了“寡妇制造者”的绰号,一直流传至今。

第一批“鹞”式AV…8A几乎近半在事故中坠毁,而改进型AV…8B也有近四分之一坠毁率,虽然“鹞”式拥有无可比拟的特殊机动优势,天生的舰载机,可是“鹞”式的A级事故率简直堪称天文数字,每10万小时至少32起,飞行员简直是拿命在拼,比同期其它军种攻击机或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还要高。

吸取国外前车之鉴的沈飞在歼…18的垂直起降安全系数上煞费苦心,与自动系统相配合,精减操作模式,采用动态重心平衡技术,配合二元矢量推进引擎,提升机体的稳定性能。

虽然歼…18“红鹰”与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同样可进行垂直起降的F…35B型战斗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沈飞则更进一步,机载计算机性能强大,可以进行更多的细节运算,便于飞行员操控。

或许垂直起降用到的场合并不会太多,可是至会拥有出奇致胜的妙用,林默至少花了三天时间全都放在了模拟飞行上。

“东风三级,多云,地面温度24度,气象条件良好,空气污染度一级,无高空湍流。”

坐在歼…18“红鹰”驾驶舱内,林默的“龙将”战术航空头盔内传来了地面空勤组人员汇报气象监测的数据。

“龙骑士收到!系统自检正常,开始垂直起飞操作。”

轻轻推进节流阀,歼…18“红鹰”已经完成了预热,机体一震,可以明显感受到震颤感加剧。

歼…18的垂直起飞并非完全意义上的90度角直升,而是有一定的角度,通过辅助升力发动机和两台二元矢量推进器实现三点支撑的上升动力。

引擎轰鸣声缓缓增大,林默很小心的控制着节流阀,一点点放大输出,跑道上的灰尘一下子被吹飞,附近的草叶和灌木枝叶呈向四周辐射状倒伏。

这是他第一次操作歼…18的垂直升空能力。

“干得好,拉稳一点,就像我以前带你开武直12一样,其实就和直升机没什么区别,注意别摇晃,直升机可以摇,但是战斗机摇晃角度太大,会碰到地面。”

林默的耳边传来了空勤组组长老潘的声音,语气和缓,仿佛一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在指导着自己的学生进行第一次实验。

“明白,以直升机角度进行操作,我想我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林默拉着操纵杆,飞行自动控制系统提示机体状态良好。

猛然间一轻,看向驾驶舱舷外的地面开始移动,那是机体正在缓缓升空。

“你已经飞起来了,高度1米,2米,好的,不要太着急,这里是山谷,不会有太大的气流,慢一点就行。”

直升机操作还是老潘偷偷教给林默的,不过对于龙骑士而言,并不算特别高的难度。

飞行员的战绩是用击落数来体现,而飞行经验则是用升空小时数来表示的,不论飞行员跑到哪里,都有一份升空记录数据跟着走,空勤组那里就有一份记录表记载林默的飞行时间数。

通常情况下积累到一定的模拟时间,就意味着可以拥有实际驾驶的资格。

这架全新的歼…18“红鹰”重型战斗机迎来了第一次首飞。

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挂载副油箱,也没有填充太多的燃料,只灌入了够林默飞行30分钟的航空燃油。

如同水流般在空气显现出波纹的热气流肉眼可见,托载着歼…18仰起机头,从水平状态拉起15度的仰角,缓缓爬升高度。

标尺准星超过了跑道尽头的山坡时,林默开始进一步提升动力,平空获得升力的歼…18猛然开始爬升,二元矢量推进引擎喷射出与歼…20相同的纯蓝色环形尾焰。

西安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5X“峨眉”涡扇发动机爆发出单体18吨最大推动力,双引擎爆发出来的36吨推力将装载燃料后的17吨机体以惊人的高速推向高空。

第383节 冒充F…22

强劲的过载负荷将林默的身体压在了座椅上,若是换成普通人,恐怕此时不仅呼吸困难,而且连手指都抬不起来,可是林默却依旧稳稳地握着操纵杆,对如此巨大的过载毫无所觉。

作为能够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对推动力需求比常规滑跑助推升空的战斗机更高,高机动高爬升力的快感是歼…10和歼…15上是无法体验到的,更不用提那架老爷机P…51“野马”。

调整到45度仰角全速爬升的“红鹰”在距地面1000米的高度,第一次撕裂了音障,爆发出一声清脆的爆响,音爆云环一闪即逝。

放开节流阀,减小引擎输出,“红鹰”的速度慢了下来,在小迎角状态快速拉杆到底,机头猛地抬了起来,一直达到110度,仅仅保持了5秒后就恢复了正常,飞快得做完了一个眼镜蛇机动后,林默验证了这架战斗机的过失速性能,然后关闭了失速保护设置,直接在1000米高度做了一次失速改出测试。

虽然在说明书上对这架飞机介绍的非常详细完整,老练的空骑士却非常注意自己的手感,哪怕是偏了一毫米也是失之毫厘,误之千里,在空战中,哪怕一点点误差都是不允许有的,否则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此在真正的战斗机上,操纵杆的感应灵敏度是非常高的,远远比一般的家庭游戏摇杆更加敏锐,飞行员也能利用这种灵敏度和机体的性能做出各种极限姿态。

林默控制“红鹰”再次做了几个高难度战术机动后,重新返回山谷机场,依旧垂直着陆在跑道上,还顺带着在半空中进行滞空转向等特殊姿态。

“干得好!真是完美!不愧是我们的王牌!”

老潘亲自开着牵引车前来迎接,在他用高倍望远镜的目光中,歼…18“红鹰”不论起飞还是着陆,或是空中机动,仿佛经过了上百个小时的驾驶经验,非常流畅自然,“红鹰”的机动性能似乎比原来的歼…10更胜一筹。

“还行,这架飞机的性能非常出色,灵敏度也非常高,正适合我使用。”林默的目光移向了机库内仍未完工的“妖孽”,若是把它造好了,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这让他非常期待。

是时候把两台F119…PW…100提出来了,正好可以趁机向沈飞寻求点赞助,他们既然希望借助自己这个ACE之手打破歼…18僵局,自己这个他山之石可不是白白让人使唤来攻玉的。

似乎外界都不知道几大飞机制造厂正在拼死命研发自己的战斗机和实验机抢订单的时候,中国西北部某支特勤大队包养的一名飞行员却悄悄的做着同样的事情。

“这可真是好,刚才冯大队长还在问我,你们空勤组新到的战斗机什么时候可以形成战斗力呢,这下我可终于有交待啦!”

老潘边说着边利索地亲自动手把牵引车的挂件锁住了歼…18的前轮。

“又有任务?”

林默眉毛一扬,“暗夜”已经不是第一次尝到有战斗机支援的甜头,强有力的空中打击能够给地面部队节约很多力气。

甚至有些时候无需出动地面部队,直接向指定目标轮一圈大米就可以完事儿,速度和效率的提升,意味着成本降低。

一来一回算算,那点儿油费和战斗机损耗的成本,甚至比出动战斗人员还要便宜。

“那可不是,你自打阿富汗没回来的这段时间,几个中队可算是叫嚷坏了,都说不适应,每回出动都非得带上重武器才行,特别难啃的硬骨头,冯大队长都不得不申请借调附近的航空师派战斗机帮忙。”

“我不是跟附近几个航空大队的人打过招呼了吗?不会借不来人吧。”

“说是这么说,你还要考虑申请审批的时间啊,谁让咱们陆军和空军又不是同一隶属的,配置陆航的部队又不多,审批起来麻烦死了,人家又不能随便乱动,我可是知道飞行员要是擅自飞出巡逻区那就得挨导弹,往往战机就这么错过了,再说请别人帮忙也是欠人情的,先不说还不还得上,欠多了人家也不是有求必应,毕竟没什么好处,功劳又占不到的事儿,谁愿意这么帮忙。”

老潘拍了拍林默的肩膀,让林默上车,两人一边坐在牵引车上,拖着歼…18往机库的方向开去。

“我没在基地的这段时间里,可真是苦了弟兄们,光是机枪和火箭弹,也够难为他们的。”林默当然清楚几个战斗中队的通常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任务。

为了快速反应的特勤部队一旦出任务,所携带的也多是轻武器,不可能真的拖上一门火炮或开着坦克去跟敌人作战。

“暗夜”的空中支援也就只有空勤组的武直12的火力支援和米…17携带士兵展开神兵天降。

可是直升机也有直升机的缺陷,不能携带大当量大威力的弹药,机动力弱,如果连续被毒刺导弹击中,武直12就算再先进,也难逃被击落的份。

特别是地形复杂的环境下,没有来自空中的火力支援,战斗中就会遭受到相当大的阻力。

完全可以理解林默刚返回空勤组的时候,一进入机库就听到老潘在喊检查弹孔的吆喝声,恐怕空勤组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小,只要林默的新战斗机能够升空作战,“暗夜”特勤大队的战术就会更加多样化。

毕竟有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不论对空还是对地,都拥有绝对的优势,速度和高度是战斗机出奇致胜的法宝。

幸好有沈飞的新型战斗机支援,否则林默就只能考虑临时使用歼…8和P…51执行任务了。

“这是一个侦察任务,完成确认目标位置后,将由参谋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第二天,林默驾驭着“红鹰”穿梭过厚厚的云层,在两万米的高度进行1。2倍音速巡航,脑子里依然还想着昨天下午在战术平板电脑上接到的新任务。

侦察?

只是侦察吗?

这对于一个王牌飞行员和一架歼…18来说,似乎太大材小用了些,这样的任务应该让一架无人机,哪怕是挂载了侦察吊舱的歼5也能轻易完成啊。

难道只是让自己初返回基地,拿一个低难度的新任务练手吗?

可是自己从未荒废过飞行训练,不存在手生的说法。

上级的心思可真够难猜。

冯大队长给了自己一个经纬坐标,说明目标就在这个坐标的半径50公里范围内,似乎是东突组织藏在这里的一个军火库。

“喂!呼叫龙骑士,呼叫龙骑士,我是虎斑猫,我已经到达汇合地点上空,请问你在哪儿。”

早已经开启的无线电保密频道内传来了呼叫声。

对了,除了这个侦察任务外,还得带上一个新人。

在任务副注里留有冯大队长的备注,这是还附近航空大队的一个人情,或许这个任务的真正目的是让自己这个王牌ACE带新人。

好吧,带新人就带新人,早点完成这个简单的小任务,可以早点接下一单活儿。

侦察目标什么的,实在是没什么难度。

“呼叫虎班猫,我是龙骑士,我已经发现你了,我在你的西面,距离25公里,高度2000米,十分钟后汇合。”

林默在驾驶舱内开启的光镜术已经发觉了那个新手,一架歼…8,看样子还真是个新手。

国内大部分歼…10飞行员基本上都是从歼…8过渡过来的,林默也非常熟悉这种机型,当初在7759大队时,高拟真模型器上的歼…8模式玩得也不算少。

“啊!这么近了,龙骑士,我的雷达上怎么看不到你?”

无线电里传来“虎斑猫”惊讶的声音。

“打开IFF敌我识别,开启战场共享数据链,接入卫星定位系统,卫星临时识别号108…237…05F。”

对方在雷达屏幕上看不到林默的歼…18,这非常正常,歼…18本身就是设计为空中杀手级的高隐形战斗机,甚至采用了类似于美国F…117隐身战斗机上使用的隐形吸波涂层,自然不可能会出现在歼…8这种旧式机型的雷达上。

通过歼…18连线军事卫星的信号,采用卫星定位获取移动坐标,倒是用这样的方式把身形显示在友军的雷达屏上,但这已经不是雷达扫描的结果了。

“哦……我看到你了,你开的是隐形战斗机吗?”

“嗯!”

这个飞行员话似乎有点多,不过一旦升空后,林默就不太愿意多说话。

“是什么型号的?大哥!”

“F…22!”

林默信口胡乱报了一个型号。

“F…22?……”

看来对方被雷得不轻,然后面空中汇合区域,两机开始编队的时候,自动退到了右后方僚机位的歼…8飞行员却是被自己的临时长机给震撼到了。

“这,这还真的是F…22……”

·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第384节 还人情

“……可别吓我,我可胆子小的很。”

歼…18力求以超越F…22为目标,在气动力设计与确实与F…22有些相像,那些从未见过歼…18的人确实会有可能把它当作美国当前现役的主力战斗机来看,而且两者之间的隐形性能也相仿。

不过在位于太空中光学军事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的监控下,开启了信号源的歼…18完全在军方的掌控之下,一点也不用担心因为其隐形性能超过了国内许多领空监控设备而有失控的危险。

“逗你玩的!”

林默听到歼…8飞行员“虎斑猫”一副快要抓狂的样子,忍不住结束了玩笑。

“那究竟是什么?”

“保密!”

“呃……好吧!”

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问得太多,“虎斑猫”一下子沉寂下来。

“现在开始保持无线电静默,高度保持21000米,十五分钟后重新开启无线电!”作为长机,林默在频道内传达指令。

“21000米?是不是太高了,歼…8的作战高度只能达到19000米。”

频道里传来了“虎斑猫”迟疑的声音,作为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歼…8已经是列入逐批淘汰的战斗机,尽管设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