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孤星传奇 >

第4部分

天孤星传奇-第4部分

小说: 天孤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感到眼前已越来越模糊,突然间,眼前的景象变了,他仿佛置身在一个房间里,房中满是红的桌布、红纸、红蜡烛,而贴在墙上、窗上的红纸上有个大大的双喜,一转头,新娘正提着红盖头,坐在床沿,他缓缓走过去,揭开了盖头,“是玉儿”他心中轻轻的道。他望着美丽的新娘,眼中充满了温柔的眼光,而新娘却一直害羞的低着头,忽抬起头来,四目交对……突然,画面又变了:自己正焦急的等在一间房外,突听到“哇哇”的啼哭声,他冲了进去,一个接生婆模样的老妇对他道:“恭喜李大哥,是位千金。”他抱起孩子,又向妻子望去,只见妻子脸色虽很苍白,却是满脸的喜悦之意……突然,画面再次改变:一个月亮很圆很圆的夜晚,妻子安详的倒在血泊之中,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恐惧,走出门外,满村的人都倒在血泊之中,突然,倒在血泊中的那些熟悉的面孔都慢慢站了起来,从四面八方一步步向他逼来,口中似乎还在叫道:“是你连累了我们,还我们命来……”李啸龙大喊道:“不是我……不是我……”
  “师父,你怎么了,师父……”李啸龙从梦境中惊醒,只见李剑英正拍着自己的肩膀,道:“师父,您没事吧?”李啸龙一抹额头,满是冷汗,苦笑道:“没事……”
  正在此时,店门口又走进来两个人,这两人长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其中一人的左额上有一条不太明显的刀疤,李啸龙一眼就知来人是“鲍氏双英”,有刀疤的是哥哥鲍文英,另一个则是弟弟鲍文杰,只听鲍文英冲着掌柜的叫道:“快,快,准备两间上房,好酒好菜快快上来,他妈的,今天算是你运气好,我们今天是赶不及到镇上了,只能来照顾你的生意了。”那掌柜的连连道谢,忙吩咐小二去办,对鲍氏双英极为恭敬。
  鲍氏双英在大堂中间一个桌旁坐下,李啸龙与这二人有过一面之缘,自己名声太响,怕被二人认出,回转过头,背对着鲍氏双英,那鲍文杰先向四周扫视了一圈,看到李啸龙这边时稍有停留,但目光最终还是移开了,显然并未认出李啸龙来,李啸龙师徒装扮的很普通,既不华丽,也不破旧,只有这样普通百姓的装扮才真正不会被注视。
  待酒菜齐上,鲍氏双英已开始谈了起来,李啸龙只是闷声喝酒,一开始也并未留意二人的交谈,待听到鲍文硬说道:“此次一年一度的英雄会不知有什么内容?”李啸龙心中一动,这才想起一年一度的英雄会即将举行,英雄会是由河北有名的巨富郑德隆举办,而郑德隆的“仁义会馆”便在离此不远的镇上。郑德隆天生爱武,但资质不佳,那些名师皆不肯收他,因此他只得四处求学,所学甚杂,在他暴富之后,便开了这家“仁义会馆”,招揽了一些武功高强之士,近年来更是举办了这一年一度的英雄会,凡是受邀之人,均是在江湖中有一定名望的,以李啸龙的威望,自然每年都是首要的受邀之列的,而鲍氏双英今年却是初次受邀。
  只听鲍文杰接道:“听说今年可能要联络武林,追查沧云龙与张万诚一家惨死之事……”李啸龙听到张万诚竟然也遭灭门,自己二人连日赶路,竟未听说有这等事,只听鲍文英道:“这张万诚也算是当世一流高手了,又是富甲四方,庄客无数,怎的竟会被害?”鲍文英道:“听说他死时毫无察觉,凶手形如鬼魅,只一掌便将他打死,据说……”忽压低声音道:“据说凶手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魔教教主宋玉清!”
  “宋玉清!”李啸龙听到这三个字时大惊,心中极为复杂,鲍氏双英随后说的话也没心思听下去,当下向李剑英使了个眼色,示意回到房中。
  回到客房,李剑英问道:“师父……”未等他说完,李啸龙打断他道:“不必多说了,王元霸的事咱们先放一放,明天便是英雄会的会期,咱们便去看他个究竟,今日天色已晚,早点睡吧!”也不待李剑英回答,和衣倒在了床上。
  李剑英知师父定有难言之隐,也不多说,吹熄了油灯,也和衣而睡……
  第二天,将近午牌时分,师徒二人已来到仁义会馆前,那仁义会馆建的极有气势,并不如万云山庄那般奢华但却显得更加气派,似乎还透着凛然正气,此刻大门敞开,参加英雄会的人络绎不绝,向门内走去,遇到相识的便相互寒暄,不识的就点头致意,很是热闹。
  李啸龙与李剑英早已换了装,他们没有请柬,但这英雄会本不禁出入,只是有请柬的郑德隆会隆重接待,师徒二人于是混在人群里走了进去,守门的庄仆也没认出二人,二人各取了个假名。
  此刻大堂之中更加热闹,有百人之多,这些都是被邀请来的,都是在江湖中颇有名望的,其中也不乏一流高手。
  过了一柱香工夫,一名衣着华丽的庄仆来到大堂,高声道:“馆主到……”整个大堂顿时都静了下来,望向门口……
  只见一名四十上下的男子从边门缓步而入,这男子身形微胖,肚子微凸,脸上表情极为庄重,看起来颇有正气,这当然便是仁义会馆的馆主郑德隆,只见他来到大堂正中,扬手向大堂中人一揖,朗声道:“感谢诸位豪杰赏光来赴这英雄会,郑某这里有礼了。”说罢又向群雄长揖为礼,群雄纷纷还礼道“馆主客气了……”“不必多礼”
  待群雄静一些,郑德隆道:“今年这英雄会仍与往年一样,分为三项:游园、论武、英雄宴,诸位远道而来,便请来到偏厅休息片刻,再由下人带诸位到园中游览,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在下新收了四名婢女,分别粗通些琴棋书画,还请诸位方家指教一二。”说罢一拱手,道声“请”,便从旁门走了出去。
  这偏厅也是极大,可容纳四五百人,群雄来到这里一一坐下,又开始谈论些武林故事(故有之事),李剑英与李啸龙二人则坐在偏厅的一角,李啸龙简略的将与会的成名的武林人物以及这郑德隆的来历、威望等讲给李剑英,这其中大部分武林人物李剑英均是只闻其名而不识其人,李啸龙这一讲,他遍将这些牢记在心。
  群雄正说之间,只见一青衣小婢从门口走了进来,这小婢约莫十六七的年纪,并不算得太美,但身形苗条,眉宇之间也颇有神,气质极佳,这小婢并无忸怩之状,只听她脆声对群雄道:“主人已经吩咐了,命婢子带诸位英雄游览全园,诸位请随婢子来。”这小婢不卑不亢,面对这许多雄踞一方的豪杰却毫无惧色,也没有少女应有的羞涩,群雄不禁为她所吸引,目光都望向她,那小婢看到这么多人看她,也没有不好意思,笑道:“婢子长的丑,有什么好看的?等一会婢子带诸位要看的四位姐姐,那才是真正的天仙一般的人物。”这小婢非但不丑,且可算得是美人。群雄中许多人听了她的话都不禁开始想象那四大婢女如何的美貌,有的已迫不及待想走了,李剑英不知为何,并未去想那四大婢女的样子,而是在看这小婢若论美貌,这小婢不如师妹李月玲,但不知为何,他对这小婢却有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正在此时,旁边李啸龙忽道:“像她……真的像她……”李剑英奇道:“像谁呀,师父?”李啸龙忽又道:“不是,不是她……”李剑英大奇,不知师父所说的“她”是谁,此时李啸龙心中道:“不是,只是有点像,她哪儿有‘她’那般美丽,差的远了……”
  那青衣小婢已走在前面,群雄随后而出,李啸龙师徒二人也随在人群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不想去的,便留在偏厅,看起来是为明天的“论武”保存精力。
  这郑府的花园建的既有气势,又雅致别具,群雄之中也有诸多文武全才之人,看到这里的布置均赞叹不已,而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当朝的文士显要的足迹,更使这里成为名扬天下的花园,是郑府的一大宝藏,据说连当今皇上也曾来此一游,并赞赏不已。
  群雄大多只知舞枪弄棒,肚里没有多少墨水,既看不出这花园布置有什么好,也看不出当朝名家留下的墨宝的精妙之处,那小婢一直在前领路,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里的景致,有几个客人实在听不下去,已经哈欠连连,当下道声“失陪”便回偏厅去了。
  再好再美的东西看多了也就厌了,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这郑德隆当然也明白这个,因此请高手匠人专门布置这郑园,这郑园的景物每年不同,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也不同,以使每年都能有新意,每年都能吸引一些达官贵族的眷顾。
  李啸龙师徒读书虽不多,但却也喜欢欣赏美景,因此颇有兴趣,那小婢的解说也十分精彩,还不时引来众人的笑声。
  那小婢突然指着此园的今天的另一座花园的入口,道:“那边的园子是今年新建的,里面的景观更加别具匠心……”顿了一顿,笑道:“更重要的是,里面便是那四位姐姐的献艺之处,侍琴、侍棋、侍书、侍画,个个貌若天仙,技艺高超,不少王公贵胄争欲一见而不可得呢。”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听到此,大多数“英雄”已是按捺不住,急于一见这“四大美人”。
  见那小婢不再说什么,许多“英雄”已向那园中奔去,那小婢却并未跟去,李啸龙突叹了口气,转身欲循原路而回,被那小婢看见,不禁有些奇怪——不知为何这二人听了她的话非但不奔过去反而竟要回去,忙叫二人道:“两位侠士请留步。”看见李啸龙并未回头,忙奔上去,又说了一遍,李啸龙这才停了下来,叹了口气道:“姑娘有何见教?”那小婢道:“不敢,只不知两位侠士为何听了婢子的话反而要回去?这‘游园’实则才刚刚开始。”李啸龙道:“我有些乏了,想回去休息休息……”说罢不再理她,大步往回走,李剑英望了望那小婢一眼,加紧脚步跟在师父后面。
  李啸龙忽转身对李剑英道:“剑英啊,你如有兴趣就去看看吧,年轻人多见见世面也是好的。”李剑英忙道:“步,我不去。”李啸龙呵呵笑了笑,道:“没关系的,去吧,师父这里很好。”李剑英道:“那师父您……”李啸龙道:“我只是有些乏了……”
  看李啸龙神定气闲的样子,谁也不相信他是“乏了”,是的,他的确“乏了”,他的心已“乏了”,因为他不时的回忆起他的爱妻,以及那段快乐的日子,又想到那生死未卜的女儿,以及那段共享天伦的时光……但现在,这些都已成过去,都已破碎了,剩下的,只有深深的记忆,在回偏厅的路上,他感到越来越乏了……
  李剑英并未再说什么,他理解师父此刻的心情,因为自己也有类似的心情,他知师父现在需要一个人静一静,他承载的太多了,望着李啸龙的背影,李剑英也叹了口气,转身走向那另一座花园。
  那小婢十分高兴,与李剑英走在一起,李剑英偶一转头,看见小婢浅浅的一笑,也抱以一笑。
  二人一边走一边聊着,李剑英自称叫李矛乙,那婢子姓凌,名雪儿,这雪儿虽是一名婢子,但李剑英丝毫不以为意,雪儿叫李剑英“李大哥”,李剑英就叫她“雪儿”,二人渐渐的聊了起来,这雪儿虽比李剑英小,但懂的事却是不少,李剑英与她是越来越投契,不知怎的,二人心中都渐渐的有了些异样……
  李剑英问雪儿道:“你怎么会给郑家当丫鬟呢?”雪儿一呆,随即黯然道:“唉,我本是个孤儿……李大哥,你不会嫌弃我吧?”李剑英也黯然道:“怎么会呢,其实我也和你一样是个孤儿……”雪儿奇道:“那刚才那位大侠是你的……”李剑英道:“那是我师父,我从小就被师父收养,教我做人,教我武功,我没见过亲生的父亲,但我感觉,他就像我亲生父亲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李剑英竟会对这小丫鬟雪儿毫不隐瞒身世,雪儿听了后,道:“真的吗。但我看的出来那位大侠真的对你很好,你们就像亲父子一样!”李剑英问道:“你是怎么来到郑府当丫鬟的?”雪儿想了一下,道:“我被一对夫妇收养,几年前他们死了,欠下了不少债,我辗转被卖到这里为婢。”她说这话时转过了脸,李剑英没看到她的表情,李剑英叹道:“原来你的命运比我还要苦……”
  二人正谈之间,忽然不知从哪儿传来几声琴音,琴声忽而低转悠扬,忽而高亢雄浑,忽而似静夜私语,忽而如霄汉直冲,忽而慷慨激昂,忽而又柔情似水,高起低落,错落有致,极为动听。
  雪儿一笑,道:“李大哥,你们可真是有耳福了,侍琴姐姐弹的这首曲子可是她亲自谱曲,专门为这英雄会而作的“英雄柔情”曲,今天可是她第一次为郑府以外的人弹奏呢。”
  二人来到声音之源,见到一座假山旁有几级石阶,通向一亭,此亭建在小丘之上,这亭子也极为雅致,亭上一匾,曰:“伯子亭”,是借伯牙子期的典故。亭旁围着许多人,看来大多都是懂些音律之人,死也能听出曲中之意,均自凝神倾听,几乎连呼吸声都听不到,没有人有哪怕抬抬头的意思,连动都不想动,犹如定住一般,四周也很静,除了琴音在回旋,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李剑英与雪儿悄悄走到亭边,也没有人发现二人的到来,因为琴音仍在他们耳畔回响,忽然,其中的一段琴音透过李剑英与雪儿的耳朵传入二人的心里,二人都不禁望向对方,心中不禁有些奇怪的感觉……
  亭中坐着一位少女,一位正在抚琴的少女,穿着淡青色的连裙,颇为素雅,此刻她的眼睛并未望着古琴,而是望向远方,似在等待她的“英雄”的归来,她目光所向,没有人挡住她的视线,似是因为没有人敢正视她纯美的面容。
  少女的手指在轻柔的拨动琴弦,美妙的旋律便随着手指间的空隙飘了出来,竟分不清宫商!琴声几个转折,又转低扬,似在哭诉,接着,漫漫停下来了……不过,琴音虽停了,而这种旋律,却经久未绝……
  等到群雄回过神来,月亮竟不知何时占据了夜空,竟已到了晚上。只见那亭中少女站起身来向群雄福了一福,莺声道:“献丑了。”
  正在此时,人群中缓步走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