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三途志 >

第122部分

三途志-第122部分

小说: 三途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沉浮就这样走了,满身魔气的他出了郑台郡的国界之后,雨也停了,只见那连康阳早已备好了马匹在等着他。三个多月后,一封神秘的书信接到了他的手上,紧接着,他二人重新出发,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却是蜀中仙门山,烈阳之下,两匹快马飞奔。

路人却不知,这两人即将会给天下带来多大的浩劫。

第一百四十六章盼长生为魔下篇

秦沉浮肉身成魔,至此万劫不复,而他体内的魔,正是由心而生,而在上一个时代的那个时候,其实受心魔所困的确并非只他一人。

还有一人,却在仙门山之上。

道长行云,年轻时本是个蜀中砍柴的樵夫,名为曹念云,此人本是官宦之后,其父因在官场上错得罪了王侯,随后召到了杀身之祸,树倒猢狲散,他娘亲因为怕仇家借此机会报复,所以便抱着还在襁褓之中的曹念云逃到了蜀中避世。

在别人的眼中,这对母子同一般逃荒之人没什么区别,甚至他们要比当地的人过的更加清苦,因为那曹念云的母亲享受惯了财富,所以一时间难抵这苦难的日子,外加上因为心结所以积劳成疾,好在哪曹念云历世早,八九岁的时候就能帮母亲分担沉重的家务。

日子虽然过得苦,可曹念远十分孝顺,不管砍柴换来的食物有多少,都先要孝敬母亲,而说的是他二十多岁时的一个冬天,山下的空气阴冷潮湿,他的母亲忽然染了风寒,一连数日下不了床,眼见着自己的母亲身子越来越差,那曹念云心中万分焦急,可苦于没有银钱请大夫医治,所以只能在床边眼睁睁的望着自己的母亲却没有办法。

而他的母亲瞧他这副模样,便费力的伸出手抚摸他的头发,然后慈爱的对他说自己没事,只是想吃些肉。

曹念云望着眼眶塌陷的母亲,心中这才想起原来这些日子自己一直没有进山,家中喝的都是糙米稀粥,母亲怕是饿的实在不行了才会有此要求。

而这可能是她最后的要求,曹念云又怎能不去照做?

所以他擦了擦眼泪,然后拎着套索和柴刀进了山,只想运气好能够套到些野味,也好让病重的母亲能够吃上一口肉,可是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天不开恩,由于当时的天气很差,那些野兽们又贼的惊人,大半天的光景过去,他依旧两手空空一无收获。

而曹念云急得直哭,他当时不断的指责自己的没出息,要知道母费力亲养他成人,可他现在居然连一顿肉都无法让母亲吃上,在思前想后之下,他终于决定了要再往山谷深处去碰碰运气。

他家屋后的那座山山势险恶,且常年云雾缭绕,相传深山幽谷之中多有猛虎出没,所以山下的樵夫进山砍柴顶多只敢走到山谷边缘,再往里却不敢前进,而话说当日曹念云因为顾及自己老娘的心愿,所以咬着牙也进了那谷。

那山谷由于常年没有人来,所以生长着齐腰的杂草和荆棘,脚下的路十分难走,而曹念云装着胆子已柴刀开路向前摸索,过了一阵之后,他忽然瞧见那前方的草丛之中冒出了一个人,由于杂草太高,所以只能瞧见那人的头,那人背对着他似乎正在方便,而曹念云见此地有人心中登时安慰,他料想这可能是个猎户,于是便对着那人打招呼道:“老哥,前方可有野味?”

那人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过来吧。”

曹念云心中大喜,于是连忙摸索着朝那人走去,可他刚走到近前,忽然瞧见那颗头颅猛地一缩,随后一条斑斓猛虎居然自打那草丛中朝他扑了过来!那猛虎如同黄牛般大小,瘦骨伶仃两眼血红,最恐怖的是它的尾巴居然穿着一个人头!

原来,这山中猛虎活了多年,正属于即将变成妖魔之前的阶段,这老虎心窍初开,变得更加狡猾,而那颗人头便是这畜生多年前吃掉的一个人,当时猛虎吃掉了他的身子之后把头留了下来,之后日夜已自己的口水舔舐以保人头不腐,平时更将那人头穿在尾巴上作为诱饵引诱其他的猛兽和人接近。

方才它所说的话,就如同鹦鹉学舌一般。

而曹念云哪里见过这等妖物?在见到猛虎扑来之后,曹念云吓得魂飞魄散,他转身想要跑,可他两只脚又怎能跑过那四只脚的老虎?所以他当时刚一转身便被那猛虎扑倒在地,一阵腥风传来,那猛虎张开了嘴巴,口涎滴在了他的脖颈之上,吓得曹念云忍不住放声惨叫。

而偏也是他福大命大命不该绝,就在那猛虎即将要咬下他的额头之时,却见天上忽然落下了一位老道士,那老道士见这猛虎伤人,便手起刀落,一剑将那猛虎斩成了两半。

而曹念云劫后逢生,蜷缩在那里望着眼前的这道士说不出话来,那道士见他吓得不轻便问他从何而来,为何要到这么危险的地方?

曹念云好容易平复了一下心情,见眼前道长手持长剑道骨仙风,简直就和传说中的山中剑仙一模一样,于是便将自己为何到此的前因后果说给了他听,那道士听完他的话后,似乎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于是便同他聊了起来。

而这个道士便是那古阳道长,他这次下山,正是为收徒而来,要知道斗米观虽不入世,但却也需要有人传承,古阳道长当时见这曹念云心地善良又有孝心,观他眉目便也知此子造化,所以便动了想收他为徒的心。

而在听完那古阳道长的话后曹念云却迟疑了,他不是不心动,只是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所以便将此事回绝,而见他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之后,那古阳道长反而更加的欣赏这个有情有义的年轻人,于是他便随手猎了一些野味赠送与他,并同他一齐回家。

曹念云回到了家后,满心欢喜的煮了一锅肉给自己的母亲吃,可是万没想到,吃了肉后的母亲居然无福消受,本已油尽灯枯的她没过一会儿便死去了。

曹念云守着自己母亲的尸体痛哭流涕,那是他头一次接触到死亡带来的别离,原来这种滋味是如此的痛苦。

死去的亲人尸骨渐渐寒冷,而活着的人则要继续走下去。

于是,之后曹念云便正式的拜那古阳道长为师成了第十三代的大弟子,道号行云,并随他来到了仙门山的斗米观开始了正式的修行。

正如同那古阳道长所料,行云的天资果真聪慧,而且修行也十分刻苦,那古阳道长看在眼里,只觉得自己当真没有选错人,这孩子日后定成大器。

而行云为何如此刻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吧。

记得在上山的时候他曾经问过自己的师父,他们为何修道。

而当时行云道长望着自己的徒弟笑着说:“道即是真,真既是永存,只要我辈潜心修炼,日后除了造福天下苦难百姓之外,更可飞升成仙得长生永存。”

原来修道能够长生,那当真是太好了。

行云望着远处的天边,心中无限憧憬,他确实渴望长生,因为他明白死亡带来的痛苦是多么的难熬,每一次午夜梦回,他总是能梦见自己母亲临死前的模样,母亲这一生实在太苦,什么福都没有享到就这样去了,他多希望能够再一次的握着母亲的手多尽些孝道啊。

可是,等他醒了之后却发现母亲当真已经走了,他在这世上再也没有了娘。

人生为何如此短暂?而人死了,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种滋味,饥饿还要恐怖一万倍。

我不想死,不想再受那痛苦的折磨。

黑暗中的行云只能默默的流着眼泪,然后在自己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念道。

他母亲的死对他的影响甚大,当时的行云初入道门,心中所念自然会深深的影响后来的修为,而这颗种子,便是那时埋下的。

而后来,那古阳道长又陆续收了七名弟子,并分别以他们各自的脾气赐号,正是‘风云雾幻,颠笑痴狂’这八个字。

他们八人日常一齐修行生活,虽不是亲兄弟但感情却胜过亲兄弟,而行云身为他们的兄长,无论是在生活还是修行上都以身作则,深得众人的钦佩。

当时行云虽然已经中年,可心中对于‘道’的狂热依旧,他每天都苦心修炼,只盼能够早日脱离肉体凡胎,摆脱这生死的束缚。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还觉得这事并没有多难,但越深入此道心中却越是恐慌,是啊,自古以来修道者成千上万,其中又有几人能够飞升成仙呢?

咱们前文书曾经讲过,尽观整个斗米观的历史,除了开山祖师幽幽道长能够飞升而去之外,再无其他任何一人可以修成正果,而斗米道术虽然可以延年益寿,但终归还是难逃一死。

行云不想死,而他只有拼命修行一条路,他只有这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追随了他半生光景,直到后来古阳道长病危之时。

厄运来了。

当时的行云已经是新一代的斗米掌门,可他却并不快乐,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他想要的是长生,是成仙,又怎会因为成为一个连二十人都不到的门派掌门而快乐呢?

终于,在古阳道长阳寿将近之时他绝望了,因为单从道行而论,这年以百岁之多的古阳道长远比任何人都高,但即便是这样一位道法高深的人都未能成仙,要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苦修多年又能如何?

在那段日子里,行云的心中一直受这个念头所困,直到一夜他终于忍受不了,所以才来到了那古阳道长的卧室之中希望能够得到师父的开导。

而当时的古阳道长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他在得知这行云的困惑之后,便对着他笑着说道:“痴儿,我辈深修一世,又怎能妄自执着?殊不知命里有时终须有,有些事情强求不得的,所以,还是放下吧。”

“你叫我如何能够放下!?”在听到了这番话后,那连日被梦魇心结困扰的行云终于忍不住吼了起来,只见他含着眼泪对着那古阳道长激动的吼道:“你骗我,你在我刚上山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只要我们肯努力,还是能够成仙的,可是,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要死了?!”

其实总结成仙的规矩后我们可以得出,人确实可以通过修行和努力而成仙,但是这需要机缘,更重要的是,需要自身的‘悟性’,想成为仙人,必须要有一套足以当得起仙人这二字的‘感悟’,不管是对天地还是宇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仙之所以能够为仙,正因为他们有着常人没有的思想和‘道’。

而行云哪里知道,自己一味追求仙道,却早已在这条修真的路上渐行渐远,天下大道殊途同归,[小说网//。。]又有两面,一面为正,一面为邪。

虽然当时古阳道长不知那行云究竟为何如此一反常态,但听完了他的话后,却也隐约明白自己这最喜欢的大徒弟已经走偏了路,要说当年上山之时,他为了安慰这徒儿,便随口对他说了修真的好处,可却没想到,当年自己的一句无心的话却滋生出了行云的心魔。

于是那古阳道长咳嗽了几声之后,有些吃力的说道:“行云,你这念头乃是不正的执念,长久下去必出祸端,听为师的话……还是早早的打消了要好。”

“你骗我!你骗我!!”行云当时的情绪已近崩溃,只见他对着那古阳道长哭喊道:“究竟你哪句话才是真的?!为什么不能成仙,你说啊,你说啊!?”

而古阳道长瞧他这副狂态,也明白自己这徒弟是被心魔占据了神识,如果放任不顾的话,以后一定会惹出大麻烦,所以他当时也顾不上自己的身子虚弱,只见他吃力坐起身,想要运功帮那行云重塑正念,可由于年迈气衰,他刚一坐起便感觉到浑身无力,之后身子不受控制再次的倒在了床上。

而这一幕看在那行云的眼里,瞬间勾起了他掩藏在心中多年的那副景象。

当年母亲不也是这样死的么?

不要,不要这样!行云道长发狂似的扑了过去,他不停的对着那古阳道长哭喊着,可是古阳道长心中郁气,只恨自己无法帮助自己的徒弟,急火攻心之下,竟然真的就这样死了。

整个斗米观陷入了一片哀思之中,大家在师父的坟前痛哭,行云也不例外,他跪在那古阳道长的坟前,一边哭一边暗自立誓:

师父,您放心,我们一定可以成仙的,哪怕付出任何代价。

哪怕付出任何代价。

其实行云在接任斗米掌门的时候便已经开始行动了,为了成为不死仙人,他借助着自己掌门之便,终日在那经楼没日没夜的翻阅着蛛丝马迹,就在古阳道长死前,他终于受那当年异家帮幽幽道长留下的记录中得到了启示。

异家身为上一代乱世三杰的跟班,自然要将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一一记录,而后来天下平定之后,那异家的祖先便将这份记录抄写两份分别留给了幽幽道长和言浅和尚,不过云龙寺的那份记录在百年前云龙寺大火时同那《飞天海会歌》的轻功一齐焚毁了,所以当世只有孔雀寨的异夜雨以及斗米观才有这上古记录。

而正是从这份记录中,行云找到了端倪,他在熟读了这篇记录之后,心中登时涌现出了一个疑惑。

那幽幽道长之所以能够成仙,会不会也是因为那乱世的关系?

而且根据这记载,当年那乱世的三件法宝中有一件就是‘门’,这门岂不是仙门?

一定是这样,只有乱世才能出现机会,想想古时武王伐纣的封神一战不也同样如此么?

如果乱世可以成仙的话,那只要乱世重开的话,我等就又有机会了?!

一定就是这样,太好了!那行云在想到此处之后心中狂喜,可转念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知道他并未如魔尚有心智,也知道这乱世如果重临的话会连带着多重的代价,到时天下会陷入苦难民不聊生。

而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这升仙一事当真无望,面对着他的将是同那古阳道长一样虽然有绝世的本领,可到最后却只能在深山之中默默无闻的死去。

他不想这样,所以才会深陷心结之中。

而古阳道长的死,似乎将他这个心结完全解开了,那一刻他再没了任何顾及,只希望能够尽早达成夙愿,所以他更加用心的去研究上次乱世的记录,终于,一个计划慢慢成形。

话说上次乱世,也是由天道运转失误的产物造成的,话说自打世间出现凡人之后,由于凡人食用五谷杂粮,所以滋生出了许多负面之气。这些负面之气包括‘尔虞我诈’,‘欺善怕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