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

第106部分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第106部分

小说: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嘻嘻!自家也能站稳一点了。
“下雨是老天爷的事,我们还真的没办法解决,不过若是早先做好防备,或许灾情没现在这么严重。”傅瑶道。
叶荣两指磕在桌子上,眸光睨视了她一眼,“那该如何防备?”
“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就能很好的缓解干旱,而且开挖渠道还能抵抗洪涝,还有什么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能把河水送进渠道里,自然不会受灾像现在这么严重,这是工部的事了,我不大懂。”傅瑶简单的道。
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欠缺的,知道的这些不过就是历史课本上写的,再就是前世看古装剧上瞄了两眼。可以说,她说的是现代每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应该知道的常识了,再深入的,她也不懂了。
云熙和叶荣却是别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尤其是云熙,那点深意里仿佛还包含了别的意思,只是傅瑶看不懂。
“就算这些方法能行,也得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难民的事情还是无法解决。”叶荣泄气的道。
也不一定,傅瑶心道,只是她现在不会说出来,既然想好了要让她爹挣这个功劳,自然不能告诉别人。
傅瑶不免内疚的看了眼云熙,跟她爹比起来,他也是别人。
云熙被她那眼神吸引过来,傅瑶心虚的再次埋头喝茶。
正好这时,楼下有敲铜锣的声音,还有说话声,“对子还是之前的对子,凡是对出来的,酒菜全免,送黄金百两。”
傅瑶轻眨了下眼睛,这算是醉香楼招揽生意的招数吗?她好奇的站起身往窗口探去,只见那个掌柜的,把个红对子唰的一下拿出来,上面写着: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这上联暗含了十四个药名。
傅瑶瞅着嘴角抽了下,难怪赏金这么高,扒光了她的脑瓜子都想不出来,只得恹恹的坐了回来。
叶荣看着她,“五弟不试试?”
傅瑶摇头轻笑,“没那个本事。”
云熙举着酒盏,“那对子出来已经半年时间了,对不出来不足为奇,就是翰林院不少大臣也试过。”
傅瑶眨巴了下眼睛,心下了然,要是太简单了,黄金百两,醉香楼还不得亏死。她不知道这样的机会每半个月才有一次,这会儿耳朵竖起,细细听楼下的动静,气氛踊跃,却没人对的上来。
这个醉香楼的设计很独特,如果把窗户打开的话,可以很清晰的听到下面人的谈论声,想来也是为了这个对联而特意设计的。
看来京城跟甘州还真是不一样,自己以后要多在这上面花些巧思了。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见没人对上,掌柜的正想敲锣结束。突然出来一个丫鬟模样的人,递给了掌柜的一个纸条。
掌柜的一看纸条,脸上就出现了惊喜,随即说道:“有人对上来了,大家请听:?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声音一落,皆是一片赞叹声。
这下联也暗含了十四个药名,倒是极其工整。不过看这内容,应该可以猜出是一位女子对出来的。傅瑶心想。
果然,那掌柜的问了丫鬟后就是一脸失望之色,看来还真是女子。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让人家出来了。这更让在座的好多客人兴起了更大的兴趣,想一睹佳人的风采,可惜佳人在二楼的包厢里始终不出来。
而更让众人神往的则是:当掌柜的拿出了一百两金子时,丫鬟说了,她家小姐说不要这些,拜托掌柜的将这些金子折合成粮食送给城外的灾民。
这一举动更是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这个时代女子最看重的就是德,这名女子不仅有才而且心怀大众。
傅瑶却是忍不住冷笑,怎么沽名钓誉的人哪里都有啊!
她敢打赌,等下这名德才兼备的女子的名字肯定会在人群中流传开来,否则怎么对得起人家的一番造势呢?
“好了,吃东西吧!”叶荣也不是傻瓜,当下也没了兴趣,刚好饭菜全部上桌了,他还不如填饱肚子的好。
云熙也拿起筷子,看不出他的情绪。
傅瑶在家里的时候吃饭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只是在外面,别人家的规矩多,通常是不能说话的。而且,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一个知道她的身份却看不出情绪,一个傻里傻气的跟她称兄道弟,看来闷头猛吃是最好的选择。
以为她真的很饿,叶荣倒也放过了她,云熙吃饭的时候不喜欢聊天。
一顿无声无息的饭吃完后,下面真的如傅瑶猜想的流传出了刚才女子的名字:拥有才女称号的苏大学士的女儿苏子箐成了所有人交口称赞的对象。甚至有些文人墨客当场写了好多赞美诗歌颂她。
傅瑶暗笑一声,看来这样的伎俩还是很有效的。
几人没再提这个话题,饭吃完了,傅瑶也要告辞了,她站起身道:“谢谢你!”
这话虽然没有说是对谁说的,但他们都知道是说给云熙听的。而傅瑶也相信云熙能够听得懂她的感谢。
感谢他在皇帝面前建议赦免她爹,感谢他为了她们家奔波。
云熙还是冷冰冰的,却点了点头,示意他领受了。
傅瑶这才告辞离开。
叶荣并不是蠢笨的人,他总觉得今天的气氛有点怪怪的,就是他这个表兄,脸上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面瘫脸了。可是叶荣也不敢问他,开玩笑,该问的和不该问的他可是很清楚的,这个表兄,可不是善茬。
傅瑶带着翠柳坐上马车后,又换回了女装,自己的这个样子是绝对不能让她爹娘看到的,要不然肯定不会这么自由了。
回到院子里,傅瑶摆手让翠柳赶快去吃饭,她可是个有人情的主子,要不是刚才跟云熙他们在一处,她是不介意让翠柳一起坐下吃饭的。
刚坐到凳子上,一碗菊花茶搁在手边,傅瑶捧起,闻着幽幽茶香,心底幸福的叹了口气。
这个莲蓉,实在是个人才。
王氏已经为每个院子备齐了丫鬟婆子,傅瑶这个院子里配备了八个丫鬟,三个婆子和一个管事的。其中两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其余的都是做粗活的小丫鬟和婆子。管事的就是这个莲蓉,她负责管理和教导各个丫鬟和婆子,算是除傅瑶外芳花园里最大的领导者了。
莲蓉是傅瑶的三姐傅珊特意买了送过来的。
据说这莲蓉是一户官家的通房,只是因为当家夫人容不下她,所以才想发卖了。刚好这家夫人跟傅珊还算是认识,傅珊听说后想到自己娘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刻意观察发现这个莲蓉不仅心思灵巧,而且做事很妥当,尤其是对主母很尊敬,虽然主母对她不够好。这才正经将她买了下来派人送到了傅府。
王氏自然是相信大女儿的,见莲蓉的确不错,干脆就安排在了傅瑶屋里,想着女儿还小,有这么个稳妥的人帮衬着也让人放心。就是以后,傅瑶成亲的时候也可以跟过去做个左右手。
傅瑶对自己母亲的安排就没有不满意的,看她才来了几天,可自己身边整个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如今一回家,简直就是掉进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福窝里。
傅瑶现在越来越觉得,莲蓉对身边的丫鬟婆子,就象是如臂使指,有时候都不用她这个中枢大脑下达命令,“身体”就能迅速的做出反应。
待她喝下第二口茶,把茶杯放下,被莲蓉训练有素的另一个丫鬟青竹过来问。
“小姐,要不要换衣服?”
傅瑶点头,自己刚出去转了半天,大热的天的确应该洗洗了。
洗澡水早已打好了,傅瑶干干净净的洗了个澡,起身挑了件藕荷色锦缎袄儿,玉台金盏凌波裙,外面罩了一件碧霞云纹孔雀绿锦衣。头发挽着如云的流云髻,只用了梅花玉簪和珠花,末了,再以珍珠耳坠呼应点缀。
小脸莹白如玉,胭脂只淡淡的打了一层,让她瞧上去有种娇柔病怯之美。这装扮,估计她娘最喜欢了。
“书房已经弄好了,请小姐赏脸过去略瞧一眼,要是有什么不满,也好再换。”莲蓉道。
这么快?傅瑶略有些诧异。不过书房近,就在隔壁,抬脚就过去了。
“真好!比我想得还好!”
这不是敷衍,是真心赞美。傅瑶又不是什么饱读读书的才女,她要书房主要是为了处理事情,所以当初提要求时,只说了要以方便舒服为主,不必太过高端大气上档次。只没想到,她们会弄得这么合她心意。
书房不大,以竹制家具和粉色布艺装饰为主。清新中带着柔情,精致中带着文雅。既与外面的竹林搭调,又很适合傅瑶的身份和年龄。
左边那面墙是个书柜,旁边的窗前安了软榻,可以方便的窝在那里看书。右后方有一张大书桌,后头的椅子上还放着新做的坐垫和靠枕。是傅瑶喜欢的小动物造型。一只粉色的可爱猫咪,一眼就把人萌倒了。
莲蓉并不居功,笑道,“这里大半是丫鬟们的功劳,我只出了点主意。”
嗯!傅瑶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走到书桌前坐下感受了一番,就更满意了。
不仅布置得样子符合她的喜好,许多小细节也考虑到了她的习惯。
傅瑶满意的看完后,才离开院子去了主院。
院子里面,王氏与两个媳妇正在说三娘傅珊的事情。
“听说有了七个月的身孕了,过几天,咱们去看看她。哎!要不是她们家规矩大,我早就想去看看了。”王氏惆怅道。
“有了身孕就好啊!这都几年了,三娘也总算可以放松点了。”方氏安慰道。
傅珊嫁到赵家三年了,尤其是刚嫁过去没多久傅家就遭逢变故,自己又没有孩子,王氏都不敢想象她这几年在赵家的日子。
傅瑶进屋之前估计是已经有人往里禀报过了,等她迈进门槛,屋里已经没有说话的声音了,王氏招手对她道:“五娘过来坐。”王氏独在一张长榻上坐着,媳妇们在底下坐塌上分序坐定,傅瑶乖乖的先给方氏和关氏行礼,然后才很习惯地跑去坐在王氏身边:“阿娘,又在想三姐了?”
王氏叹道:“是啊!不知道你三姐怎么样了?”
“阿娘,要不咱们过两天递个帖子过去,请三姐过来玩。”
赵家跟康王不清不楚的,但是让傅珊到她们家应该没事的吧!
“要不,晚上跟你爹商量一下?”王氏有点心动。
傅瑶点头,看来她爹还真的得快点攒些功劳,要不然做什么事都顾首顾尾。这要是以前,想她姐直接遣人去接就行了,哪用像现在这样麻烦。
“阿爹,现在朝廷上是不是都在为赈灾烦恼?”
吃完饭后,傅瑶直接跟着傅权泽进了书房。
傅权泽在书桌旁坐下,看着面前站着的女儿道:“也算是吧!不过主要还是以太子和康王之间的较量为主。”
傅瑶皱眉,还真是这样。
“阿爹,我觉得皇帝肯定很担心灾荒的,咱们家现在缺的就是功劳,要不阿爹就将这赈灾的任务接下来。”
“这……”傅权泽犹豫,“灾民越来越多,而且据说好多都涌到京城来了,我要是接了这个担子,要是完成的不好的话,恐怕不好收尾。”

☆、【135】进宫出主意

难民都集结在城外了,虽然关了城门,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到时候难民越来越多,很可能就会引起民变,更困难的是国库没有太多的存粮了。
“阿爹,我有方法应对这次的灾荒,”傅瑶道:“先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城,然后主动退出去。”
傅瑶这想法让傅权泽怔住了,她可知道灾民有多想进城,只要进城了,有粥吃了,谁还出去?
刚好傅琇进来,也听到了傅瑶的话,向傅权泽行礼后就道:“城门口堵着多少人呢?城门只要一打开,那些灾民肯定会涌进城来的。”
傅瑶白了傅琇一眼,“若是一样的粥,自然不会有人出去了,若是城里的粥跟清水一样,而城外的粥清香四溢呢,谁还愿意待在城里?”
傅琇怔愣了片刻,轻点了下头,这法子不错。
傅权泽坐在桌后用手敲着桌子,认真的听女儿说话。
“其实我觉得最难的还是让这些灾民回家,不能总在外面啊!还有粮价什么的也要扼制,其实一到灾荒时期,那些粮价就会暴涨,好多本来可以养活家人的人最后都变成了灾民……”
“最好提议朝廷鼓励生产,”傅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税收方面可以酌情降低,总要给老百姓一点希望才是。”
父女几人又在书房议了半晌,傅权泽最后道:“折子我会上的,只是不是现在,过几天再说。”
傅瑶也就不再多管了,她爹的能力她还是很相信的,自己只要出个主意然后当甩手掌柜就好了。
不过目前看来是不适合找铺子了,只能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说。
三天后,傅瑶从王氏那里知道,城外的灾民越来越多了,大有引发动乱的势头。王氏再三让门房注意,不能让外面的人混进来,也不能让里面的人出去。傅瑶更是被严令不准踏出家门一步了。
傅瑶觉得她娘完全是杞人忧天了,这里是天子脚下,别说这几千难民了,就是再来几万人,也挤不破城门,京城的城门可是很结实的。不过这样一来京城就等于是被困在里面了,影响还是很大的。
眼看灾民越来越多,傅权泽适时的上了折子,请求为主分忧。
皇帝立刻准了他的折子,心里在庆幸,幸亏将傅权泽招回来了。其实这些天皇帝早已焦头烂额了,更让他生气的是民生这么凋零了,朝堂上的人还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没考虑过外面的事情。现在傅权泽接了下来,他也能安心了。
傅权泽的动作很快,虽然国库的粮食不多,但是熬粥的粮食还是有的。他当下按照傅瑶的法子先将城门打开,然后,成千上万的难民涌了进来。
傅权泽先在城门口安了五十口大锅熬粥,熬的粥自然是稀少的,而那些难民吃不饱想抢东西也不可能。因为云熙带领的兵骑营将靠近城门的地段都给围了起来,难民是过不去的。这样才使得京城里的人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同时,傅权泽又吩咐外面的人在离京城几十里地的地方也架起了五十口大锅,但是熬的粥却浓稠了许多。渐渐地,得到消息的难民慢慢往那边跑去,两天后,京城内外无一难民。
当然,这还不算完。
那些赶到几十里地去的难民也要想办法安顿,最好是让他们尽快回家。
这个节骨眼上,太子的母亲丽妃娘娘忽然传召王氏和傅瑶进宫。
“你大哥现在是太子的中书舍人,皇上也多次提出让我以后辅佐太子,康王和贤妃娘娘虽然得势,但其心可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