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

第79部分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第79部分

小说: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权泽点点头,对于小儿子这段时间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的,看来傅瑶说的还真是,傅谦其实早就长大了,只是他们一直太保护他,不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罢了。
现在,给了他一片天地,他真的做的很好。
?那就请他们吧!你跟他们谈的时候带上你舅舅,他在这方面有些经验。?
之前琼州的房子也是他们自己盖的,在建造房屋方面虽然不是很精通,但基本的一些还是很清楚的。
傅谦颔首。
于是,第二天开始,傅家所有人就正式开始了建造酒楼的过程。
先是要将现在的铺子全部推倒,家里人商量后决定后面的院子可以不用重建,只需要划出一定的区域来,只盖三层的酒楼就行了。
因为女儿和周兰几个女孩子还住在后院,所以,傅权泽又带人将前面和后院的地段砌了一堵墙隔开了。以防前面干活的工人偷偷蹿到后院去,这样对她们的名声也不好。
傅瑶这段时间早就将自己的设想用图纸画了出来,所以也跟着施工的人交流了一下,大部分是按照她的设想建造的,小部分需要专业调整的就改了。
傅权泽见女儿这么聪明自然很欣慰,他在前面忙碌,很多事情都会回来跟傅瑶商量一下。
傅瑶当然没有忘记窑厂的事,她借着自家也要买瓦片,正好可以借故去一下水家窑厂。
只是自己的这个方案还在摸索阶段,所以暂时没必要告诉给家里人,不过买瓦片却是可以说的。
傅瑶跟傅谦说了一下,买材料这样的事情本来是可以交给施工的人负责的,但见妹妹这样说了,傅谦还是同意了跟她一起去看看。
甘州暂时只有水家开的窑厂,所以很好问,请来盖酒楼的人都知道。
这里说的是窑厂,其实主要烧制的还是瓦片,少量的会烧制青砖。
古代建房子,多是用木头,一般是使用木骨架涂上一层泥土,做房基用的是条石,房顶上铺上一层瓦。不过大户人家或者是世家大族,家里的建筑物会用上青砖,这种青砖比较昂贵,不过也只是在靠近地面承重的部位用上青砖。
总的体系还是木结构。
这种结构其实一点都不安全,古代没有电,用的都是烛火,一旦发生火灾后,房子很快就能烧着。而他们救火的能力又很差,完全是靠着人力泼水。木头本身就是易燃物,这样房子不烧光才怪。
不过要是全部用上砖瓦砌成的,那就不一样了。
傅瑶敢肯定,如果自己制作出了红砖,最起码在火灾上可以预防很多,更何况价格也很便宜,很适合平民百姓。
上面的这些都是她最近买的书上看到的,有的也是问了施工的人,基本的雏形已经在她脑子里了。现在就是看具体的窑厂构造了。
趁着铺子还没拆完,傅瑶赶快拉上傅谦,又找了周敏一起准备去水家的窑厂看看。
家里牛车马车都有,为了方便观看,傅瑶决定赶牛车去,反正傅谦周敏都会赶。
出了西门,顺着傅谦的指引远远便见远处一根高耸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他们一直盯着烟囱走,顺着大道走了两里。再转上通往烟囱方向的土路,即便现在天气晴朗,那泥土小路依然坑坑洼洼,行起来颠簸异常。
好不容易捱到烟囱下方,傅瑶跳下牛车揉揉差点儿颠散架的胳膊腿儿,顺便观察这窑厂的状况。
这窑厂依山而建,窑洞几乎是从山体上挖出来的,挨着一串过去三个窑洞。每两个窑洞之间一根烟囱,应该是两窑共用的!每个瓦窑都是直径三四米、深四五米的大圆筒,与她记忆中的样子差别不大,就是不知这里的技术发展了到了什么地步?
可惜那三个窑洞都被高高的围墙围了起来,傅瑶站在外面。只能看到窑洞的上半部分,不知下部又是何种状况?那些工人瓦匠们又是如何个制作流程?
几人来到围墙正面的大门前,此时大门紧闭。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里面应该正在开工。傅瑶问:“四哥,是这里么?”
傅谦四下看看,点头道:“说的是西门外这边方圆几里,应该是这里没错!”
“四哥,等下让我来说好吗?”傅瑶道。
自从傅瑶说要亲自来窑厂买瓦,傅谦就知道她肯定是有事情过来的,所以也没有反对,点了点头,冲周敏说:“先去敲门吧?”
周敏上前,咚咚咚的用力捶着大门,直到几分钟后,里面传来一阵不耐烦的声音:“来了来了,敲什么敲?”
半晌后,大木门吱嘎吱嘎打开一条缝儿,一颗白胖白胖的脑袋露出来,将周敏上下打量几遍,“干什么的?”
“叔叔,我们要买五万匹上等瓦,有吗?”傅瑶抢先走过来开口。
白胖脑袋立时呆住,待看清后面的傅瑶,审视的打量她几遍,“你要买瓦?”
傅瑶笑眯眯的点头:“当然,不过我们只买上等瓦,坏的碎的一片不要!叔叔,不知你们的瓦属几等啊?”
说话时傅瑶故意将傅谦袖里的钱袋掏出来。在白胖脑袋眼前抛几下!里面银子的碰撞声让那人眼前一亮,立刻变脸笑眯眯的搓着手道:“上等上等,我们这儿的上等瓦绝对是全甘州最好的!不信小的可以给小姐看样品!”
“样品啊!”傅瑶眼珠一转:“样品就不用了,咱们想看刚出窑的,有么?”
“这个…”白胖脑袋回头看上一眼,犹豫道:“小姐。刚出窑的有是有,可咱们窑工正在干活儿,院子里乱得很,万一伤着小姐……,不如咱们去那边的会客厅,在下取些刚出窑的给您验货如何?”
傅瑶看他指的方向,他说的会客厅是旁边一个格局不错的小院子,与瓦窑厂是另外分开的。看这白胖脑袋畏畏缩缩的样子,傅瑶总觉得这院子里有些异常,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他越是这样,傅瑶越感兴趣。就是想进去看看,最后还是傅谦塞了一两银子给白胖脑袋。这家伙才勉强答应。不过却千叮咛万嘱咐,只能靠墙走。不要多话,不要多管闲事。
白胖脑袋把门缝儿开大些,将傅瑶傅谦放进去,周敏在外面看着牛车。
傅瑶一进大门,顿时感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像突然跳进蒸笼一般!
她停顿片刻,本能的抬头扫视一圈,顿时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只见偌大的院子里,全身漆黑的瓦匠、工人们打着赤膊,只穿条宽松麻布裤依着监工的指示在瓦窑间穿梭来去。
有的在院中制作土胚、有的将刚刚成型的瓦片往瓦窑里搬、有的将烧好的瓦片从瓦窑里搬出来,还有的劈柴、送柴禾等等等等。除了那看火的大师傅,其他所有工人几乎都是在监工的鞭子下被迫干活,稍有迟钝,那刷刷响的皮鞭就飞来了!那么重的力道,一下去就是一条深深的血痕!
几人惊讶不已,却在白胖脑袋的示意下噤声跟着他沿墙缓行。一路往里,空气更热,工人被鞭笞的情况更多,若有倒下的,立刻被拖到墙角,监工上前狠狠抽上几鞭,吐上两口便骂骂咧咧的走开,任凭那人自生自灭!这情形相当血腥残暴,让傅瑶想到了奴隶。
傅谦担心妹妹,走了几步就停下来道:“五娘,算了,咱们还是出去吧!”
白胖脑袋立刻停下来道:“是啊,小姐,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出去吧!”
傅瑶点点头,一行人往外走。
“这位叔叔,请问您如何称呼?”
“哦,在下姓黄,排行老三,大家都叫我毕三!这位小姐怎么称呼?”
“黄三叔,我们家刚好想开个大酒楼,也不知五万匹瓦够不够?不过现在酒楼还没盖起来,正是准备材料的阶段,我们打算四下看看,谁家的好就用谁家的,当然价格还得合适。以后不够的再来下定就是!”
“三层楼的酒楼啊!那…五万匹肯定不够!小姐,要不……”
“黄三叔,先给咱们看货吧!上等、中等、下等的都要,最好是新近出窑的!还有,青砖我也想看看。”
“哦,好好,稍等啊!”黄三站起来对着院里吩咐了几声。
“黄三叔啊!这里是水家的窑厂吧?”见黄三又坐回到了椅子上,傅瑶喝了口杯中的茶,漫不经心的道。
“是啊!整个甘州城,就咱们水家有窑厂。”黄三像是很自豪。
傅瑶心里撇撇嘴,看来水婉琳说的还真是的,水老二不仅苛待工人,而且根本不管人家的死活。这样的人怎么没人治治他?
她继续闲散的问:“那你们这烧窑的大师傅都是从哪儿找来的啊?这么厉害!”
一提这里,黄三立刻警觉起来,他怀疑的上下打量傅瑶几遍,似乎想从她身上看出些什么来。傅瑶笑笑:“黄三叔别见怪,我就是比较好奇罢了,刚才进去看了好像也没什么难的。怎么甘州别的人家就没想到开窑厂呢?”
黄三哈哈大笑,果然放松了警惕,“你以为这窑厂谁都能开的起来的,不仅要找到好的技术工人,还得跟官府打好交道。没有一定的财力是办不成的。”
说到这里,一个老汉抱着几匹黑瓦走进来,将瓦片往桌上一放,然后又一句话不说摇摇晃晃的出去。
黄三将三叠瓦片往傅瑶面前一推:“傅小姐请看,这个虽是下等瓦,卖相、韧度依然不错,就是份量重了些,但绝对比外面普通瓦片好用;
这个是中等瓦,所用粘土都是筛选过的,比下等瓦轻巧耐用,城里许多中等人家、门面铺子都用这个!
然后,这个就是上等瓦了!您看看,这卖相、这质地,啧啧,都快赶上瓷器了!来来。您摸摸看,手感多细腻啊!……”
黄三噼里啪啦一阵介绍,说实话,这些瓦确实相当不错,质量绝对好。这工艺真的远远超乎傅瑶的预期。
看来人家也不只是苛待工人,也是有真本事的人的。
又过了会儿,刚才进来的人又搬了一块青砖进来。
“你再看看这青砖,”黄三将瓦片说完,又将那块青砖拿到傅瑶面前。
青砖很重,黄三要用双手才能拿起一块,可见这青砖做的也很好。
“既结实,密度又强,耐火耐高温,万年不坏的。”黄三又是一通解说。
青砖,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保持空气湿度,耐磨损,万年不腐。选用天然的粘土精制而成,烧制后的产品呈青黑色,具有密度强,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的特点。
这是傅瑶最近看书看到的关于青砖的描写。
看不出来,这水家的窑厂还是有实力派的,刚才看过的瓦片和青砖制作的都很好。
那么…只要能找到懂这工艺的瓦匠。让他按自己的要求改进改进,定能做出结实耐用不风化的红砖,到时候…这绝对是笔超级划算的大生意!
傅瑶压下心里的激动,调整好表情,“黄三叔,这瓦片和青砖的价格都是怎样的?”
黄三笑呵呵的搓着手:“呵呵,这瓦的品质小姐都看到了,咱们这东西品质好、卖相好,价钱自然贵些!这个下等瓦…”
傅瑶见他眼睛咕噜咕噜直打转,做生意这么久了,自然能看出这人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在想报多少虚价了,她抢先开口道:“黄三叔,我们是诚心来做生意的,知道甘州就您这一家窑厂,可是隔壁的临县可不止一家窑厂吧!我们要的数量多,来去临县也就是一天的路程,如果价钱差的太多的话,也不怕耽误这点功夫的。”
黄三连忙道:“哪能啊!我说的都是实价,这下等瓦一文十二片,中等瓦一文八片,上等瓦一文三片。只是这青砖烧制比较麻烦,所以价钱相对的要贵很多,一文五钱一块。”
傅瑶垂眸,这个价钱倒也不算太贵,之前她虽然没有去临县,但是特意跟那些盖酒楼的工人询问过,价钱倒是跟这个差不多。
不过,该还的价还是要还的。
然后,二人讨价还价几轮,最后以中等瓦一文六片成交,定下了五万片。至于青砖,最后谈成了一文钱一块,傅瑶也定下了一千块。那个酒楼地契房契都是自家的,自然要盖好点。
最后,傅瑶从傅谦袖子里取了银子,付了十两银子的定金,又写下契约。约好十天后来拉货。
“五娘,你想干什么啊?”牛车走出了窑厂好一段距离,傅谦才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现在有个想法,只是还没有把握,等以后确定可以实施了再告诉你,”傅瑶拖着下巴道。
心里却琢磨开了,现在缺两样,一个是钱,盖了酒楼后家里的钱就不多了,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办窑厂。另外一个就是师傅,烧窑的师傅一定要找好,自己也要跟着学。然后再创新出红砖的烧法来。
可是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
一路思考中,牛车进了城。
从后院进了屋后,傅瑶就又趴到炕上看起了自己好不容易买来的书,上面也写满了自己从别人口里问来的注解。
她真想自己烧制看看,如果光是在书上看,什么也做不出来。
对了,要不去琼州问问看,琼州的军户里面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说不准就有会烧窑的呢!而且琼州家里的地方足够大,就是自己建个小点的地方先试着烧窑也是可以的。
还有就是以后咱家的窑厂建立了,可以帮陈指挥使解决很多用工问题,也能让好多人为家里添一份口粮,相信陈指挥使肯定会帮忙的。
等等,管这种军户的档案的不就是自己的爹吗?
傅瑶眼睛亮亮,恨不得立刻就拉着她爹赶回琼州去。
“我跟指挥使司请了十天的假,现在还不能回去。”
兴冲冲地跑去问她爹,得到的就是这句话。
看着女儿嘟着小嘴,傅权泽只好道:“你要回去干什么?咱们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先将酒楼建起来,别的事情先放一放。”
傅瑶这段时间上蹿下跳的,他自然是知道这个女儿又在捣鼓新东西了,只是现在家里的银子有限,只能先稳着来了。
见女儿还不高兴,他只好放软了声音,“阿爹答应你,等酒楼开业后,有了进项,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可以了吧?”
傅瑶这才破涕为笑,“那我先回去,反正我在这边也没什么事。”
现在先去把各种基础研究好,等以后有资本了就可以立马开了。
“让你大哥跟你一起回去吧!刚好私塾快要开学了,他也要回去教课了。”
私塾办起来后,傅琇就辞去了刘百户家,专门管理私塾。刘百户也将儿子送去了私塾,这样很多孩子一起念书,学业倒是长进了不少。
现在的私塾请了两个先生,束脩都是由傅家出,傅琇是主管私塾的所有事,有的时候他也教书。
文德也被他拎着去了私塾,孩子多了,他的玩性也大了。为此,方氏常常头疼不已,总是羡慕关氏生了莎莎这样一个可爱又听话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