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一等妒后:重生之锦衣天下 >

第22部分

一等妒后:重生之锦衣天下-第22部分

小说: 一等妒后:重生之锦衣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嫣然这番大度的表现成功的把很多注意力从燕莘的身上的分散了,燕莘也不自觉松了一口气,带上面具说话做事,她重生后的那一刻就学会了,灿烂一笑,举起酒杯回敬道“嫣然是个善解人意的,有了嫣然的理解它若有所感知定会觉得荣幸。”

    有了这一小插曲,太后和底下众人的距离拉近了一点,一时间御花园里气氛融洽,每个人都在品酿、赏花、把酒言欢,就连太后和林贵妃都是一派和乐。眼见气氛轻松,燕莘正想着用个什么借口离开一步,眼角瞥见有人影正往御花园这边过来。

    正纳闷着,就听得一声尖锐的高唱“皇上驾到!”明黄色的衣袍从燕莘眼前一晃而过,赶忙和一干人等从桌案前起立,来到中央,双膝跪地,齐声高呼“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林贵妃已从高座上下来迎接,径直走到皇帝面前,盈盈施了礼“臣妾参见皇上。”说完便被皇上牵手带了起来,五皇子也下了台阶“儿臣参见父皇。”说完便衣袍一撩,单腿跪了下去。

    “吾儿免礼!”皇帝的声音是醇厚低沉的,对于这位前世可以称之为父皇的人,燕莘印象中没有太多的记忆,只依稀记得那人下旨赐婚后便让她和周湛去宫外太子府居住,没有过多接触。

    皇帝来到太后面前,“给母后请安。”台庄斤扛。

    “皇儿怎么有空过来御花园,今日母后办的群芳荟你也想来参加不成。”太后这充满揶揄的话让气氛顿时轻松了。

    “都平身吧,朕刚好路过御花园,想起今日就是群芳荟的日子,就顺便进来瞧瞧。”皇帝这话没有说从哪来也没有说要到哪去,乍看之下是临时起意,但谁都知道皇帝还没有空到会顺便来参加宫中女眷的宴会。

第49章 般配

    “皇帝,哀家好不容易让这帮丫头放松点,你一进来,弄得大家又拘束了。”太后这话里没有多少真的责怪的意思。倒是更显得母子间的亲厚。

    “是朕的不是了,朕还有事要与国师去御书房,那就不扰母后的雅兴了。”

    “看看。当了皇帝连母后都说不得你了,赶紧走吧,你在这,她们这些个丫头连头不敢抬了。”太后边说边笑,好以整假地看了看皇帝。

    国师?皇上刚刚提到了国师,要去御书房。这么说,国师是和皇上一起过来的,只不过碍于女眷过多。就没进御花园来,在外候着了。

    “皇上,既然都来了,那就多留一会,难得母后、湛儿都在,您就留下和大家一起用点膳。”想必燕莘,林贵妃更想留住皇帝,自然而然地开了口。这话她于情于理都要说,这才是一个贤惠温婉的贵妃该做的。

    林贵妃永远清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也是她能在后宫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一个聪明的女人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正确揣摩男人的心思。

    “贵妃盛情难却,那朕就多逗留一会。”皇帝等的就是这句,“来人,去给国师传话,就说朕会晚一点再去御书房。”

    燕莘这会已经有点坐立难安了。国师就在离她不远处,这么好的机会若是措施了不知道下次会是什么时候。

    皇帝也加入了群芳荟,这五皇子的长辈亲人都在了,为了五皇子的终身大事,这宫里的人再没有这般待遇了吧。

    皇帝看着底下这些与自己儿子一般大的女孩,真正能与自己儿子般配的也不多,论身份也就李尚书家的李嫣然和燕王府的燕莘。

    李嫣然他有一次在太后的宫里见过,“听说燕王府家的今天也在这群芳荟?”他决定试试这燕莘。

    听皇上点名燕王府,燕莘赶紧站起来回话,“臣女正是燕王府燕莘。”全程很恭敬却没有怯懦,也没有第一次见到九五之尊的慌张。

    “不愧是燕王爷的女儿”皇帝惜字如金,他没有说燕莘的什么地方让他觉得不愧是燕王爷的女儿,是气度还是修养抑或是其他,这话足以引起所有人的猜测,也为她在无形中树了不少敌。

    “燕莘不敢当”面对皇帝的话。燕莘不能像对待周湛时那样口不择言,冷唇相讥,只能硬生生吞下他给她带来的一切。

    皇帝打量着燕莘不再说话,燕莘也没有坐回原位,就那么俏生生地站着,也不焦急,太后很满意燕莘的反应,林贵妃亦然,她需要的儿媳不光家世上要能助湛儿一臂之力,她本身也要够优秀才能与湛儿相匹配,当好贤内助,将来湛儿的当家主母必然要像燕莘这样。

    看着燕莘一个人站着,最先沉不住气的倒是周湛,“父皇,燕小姐您已见过,让人家一直站着可不是我们天家的待客之道啊。”

    “哈哈哈,看来湛儿也懂要怜香惜玉了。”皇帝的这番话犹如丢下了一个惊天雷,如果不是顾着规矩在,底下恐怕早就炸开了锅。

    相信不出明日,朝堂上下都会知道燕莘第一次进宫就得了五皇子的亲睐,数次为她解围,化解尴尬。

    周湛的自作主张成功将燕莘推到了风口浪尖,他难道不知道女人的嫉妒心是非常恐怖的吗,今天出席宴会的小姐们从本质上来讲其实都是情敌,只是有的人胜算大,有的人胜算小,但纵使胜算再小,也不妨碍人家拿着那么一丁点的胜算满怀希望。

    这个男人,前世亲眼看着她死,今生又亲手把她推进了一堆充满嫉妒心的女人中,怎么人活两世都逃脱不了和这个男人的纠缠,还是要遇到这么狗血的事情。

    周湛其实并无此意,当听见他父皇的揶揄他才醒悟过来,他好像给那小刺猬惹上麻烦了,估计下次在宫外再见,又不会给他好脸色了。思及此,周湛不经苦笑连连,也怪自己一遇到与燕莘有关的事情就不淡定,就是不由自主想为她挡住一切的伤害。

    “皇儿,你自己的儿子你还不清楚吗?”太后终于看不下去,毕竟和燕老夫人交情匪浅,总不能让故友的孙女在宫里受了委屈,“莘儿,回座吧。”

    “谢太后恩典。”燕莘谢恩落座,人是坐下了,这心却要一直吊着,冷不防就怕高座上的那几位又把话题对准她。

    还好,那几位都不在把注意力放在燕莘身上,除了周湛,那隐约瞟过来的眼神,真是想忽略都不成。燕莘本以为能借着此次进宫的机会能找到重华,谁成想,却还是错过了。错过了就错过了,大不了再重新找机会。只是,今天这趟宫进的,真的是得不偿失,她应该已经成为众官家小姐的众矢之的了,毕竟周湛这块香馍馍是很多人都妄想得到了。

    “皇儿,再过几日就要到我们宣国一年一度的朝圣节,届时,皇儿今年会与民同乐吗?”太后提起的朝圣节是宣国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也是宫里的人一年中得以看看宫外世界的日子,得到恩准的人可以跟着皇帝前往城墙,看着百姓们洗象、朝圣,也就是太后口中的与民同乐。

    但自从三年前有人想趁着朝圣节行刺,虽然行刺未遂,但这次行刺事件牵涉甚广,查了三年都没查到幕后主谋是谁,对方组织性极其严密,应该是培养的死士,当行刺计划失败的时候,参与行刺的人都咬破了事先藏在牙齿中的剧毒,纷纷自尽。从那之后,皇帝就决定一日不查出这幕后主使就一日不出席这朝圣节了。

    “母后,君无戏言。”皇帝这话的意思就是今年仍旧不会出席朝圣节了,“不过,国师可以代替朕替我们宣国在朝圣节当天祈福。”皇帝如是说。

    “让国师代劳也不是不可,只是皇儿你都三年没出席朝圣节。”太后这声音里有着略微的失望,这朝圣节对宣国来说的重要性不亚于过年,所以太后才会如此重视。但事关自己儿子的人身安全,她的儿子又事关国家社稷的未来,经不起一点闪失,所以也就不强求了。

    国师会出席朝圣节?!这对燕莘来说,恐怕是今次进宫得来的唯一的好消息了。冷静下来,皇宫确实不是一个可以说话做事的好地方,现在见不到国师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以免在皇宫一不下心就掉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父皇,不如等朝圣节那天,就由儿臣带皇祖母去城墙登高望远?”周湛还未娶亲,虽已战功赫赫,但留在京城过朝圣节的机会并不多,十岁起就跟着镇国大将军南北征战。今年太平,又到了该娶亲的年纪,遂会留在宫中一段日子。

    “难得湛儿一片孝心,哀家这把老骨头有生之年还能再去一回朝圣节。”有了太后的出席,那宫中女眷能出席的机会也很大,有了宫中女眷,那么朝中大臣的女眷也势必会作陪,这对燕莘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其实周湛本就打着这个主意,这样一来,燕莘作为燕王府的大小姐,必定也是会出席。只是,若是他日后知道是自己将燕莘和重华牵线认识,导致给自己使下了诸多绊子,会不会悔得肠子都青了。

    该品的酿品了,该赏的花也赏了,该出席的人也都出席了,这群芳荟终于在一个时辰之后告一段落。众小姐都准备各种回府的时候,燕莘被太后留了下来。

    在太后的寝宫,太后今日在群芳荟已耗费了大量的心力,这会正由宫女在给她按摩舒压,微微闭起了的眼睛,乍看之下还以为已经舒服地睡着了。

    “到底是年纪大了,精气神都不够用了。”徐徐开口,倒像是在与燕莘闲话家常,“你祖母近来可好啊?”

    “承蒙太后娘娘记挂,祖母一切都好。”燕莘的祖母燕老夫人与太后年轻时是闺中密友,后来一人嫁了外姓亲王,一人嫁了皇室子弟,一道宫墙就这么隔开了一对好友,虽说燕老夫人偶尔能进的宫来稍作陪伴,但她们都要为各自的未来奋斗,时光终究带走了往日的亲密无间。

    “哀家与你祖母好久没见了,你回去转告声,她若有空就进宫来看看我,都是半只脚跨进黄土的人了,还能见上几回。”从太后的嘴里说出这话,再平凡的话都会透着深一层的意思,这是要宣祖母进宫来?

    燕莘祖母本身就属意五皇子,两位老人一碰头、一琢磨,估计就一拍即合了。

    “是,燕莘会转告祖母。”始终还是说不贯拍马溜须的话语,短说不出您会活到千岁之类的话,这世上有哪代皇帝是可以活到万岁的呢?说些虚伪的话反倒容易引起反感。

    “哀家看的出来,你是个心思通透的人儿,你祖母养了个好孙女啊。”

    “太后谬赞了!”

    “今日你在宫中已经耽搁的够久了,哀家这就让人送你回府。”太后一边说着话一边又把眼睛闭上了,今日的群芳荟真的是累到了这位高高在上的人,或者说这位祖母为着孙儿的婚事也是付出了诸多的心力。台庄斤血。

    “谢太后恩典!”燕莘谢过恩之后便随着宫女出了太后的寝宫。带燕莘转身离开的时候,那闭着眼睛的太后缓缓睁开了那双已经有了岁月痕迹的眼睛,意味深长地盯着燕莘离开的方向。今日周湛在群芳荟上的表现她全看在了眼里,自己这个孙儿素日里总是揣着一副生人勿近的面孔,今日两次为燕莘解围,恐怕这里面的原因也只要他自己知道了。

第50章 回府

    送燕莘出宫的宫女还是原来带着她进宫的那个,只是出宫的路明显比进宫时的“短”了很多,这让燕莘更加肯定,是受人指使以至于带着燕莘绕了很大一个圈子。

    受谁指使也是不言而喻。这太后宫里的人不是谁都有胆子去买通的,指使这个宫女的人必定是掌权者,那么这个人不是太后又是谁呢?

    太后最后与她说的那句说她是个心思通透的。想必也料到了她能想通整件事,可对方是太后,用意也明显,就是为了试探。思及此,燕莘不免觉得好笑,本来想借着进宫的机会看看能不能试探道重华。她自己没试探成功结果却反被太后试探了一把。

    出了宫门,坐上来时的马车,燕莘回到了燕王府。台庄斤巴。

    一下马车就来到了正厅。一大家子人都在等着燕莘回来,这感觉怎么像是燕莘进宫去领赏了一般?

    “回来了,回来了。”燕莘刚进正厅,母亲王芝含就迎了上来,深怕燕莘此次进宫会回不来一样,看见燕莘的同时两行清泪也随之落下。两手紧紧地握着燕莘的手,不停地颤抖着。

    “莘儿给祖母、父亲、母亲请安。”略安抚似的拍了拍母亲的手,燕莘来到老夫人和燕明面前拜了一礼。

    从燕莘进门的那一刻,柳姨娘就瞪大了眼睛,没想到燕莘进宫一趟,有些人还把自己的诰命霞披也拿出来了,这是想为她女儿保驾护航啊。

    本来要是能顺利除掉这母女俩,这一品诰命夫人的身份就是她柳媚儿的,所有的计划都被燕莘这小贱人打乱不说,还让她的清儿在王府里连个“二小姐”都不是,这口气要如何咽下去!但此刻她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莘儿今日可有见到太后啊?”老夫人问燕莘。这话的意思当然不是问燕莘有没有看见太后,而是太后可有找她说话,如果说了,又说了些什么。

    “回祖母,今日宴会结束后,太后娘娘把莘儿叫到了寝宫,其用意就是想让莘儿代为转达她十分想念祖母。”燕莘看着老夫人说道,只见老夫人一听她的话,眼眶急速泛红,终究不是冷血无情的人,大概也是想起了年轻时和太后的情谊了。

    “都多少年没见了,祖母也甚是想念。”说完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燕莘,她当然知道燕莘这话还没说完。

    “太后还说了,让祖母有空就进宫去陪伴她。”这才是重点。

    “好,好。好。”老夫人一连说了三个好,这次是喜极而泣了,“瞧祖母,一把年纪了,都不要小辈们笑话。”说完还用帕子拭了拭眼眶。

    “莘儿,太后除了这些就没说别的了?”燕明按耐不住试探地问道,这次群芳荟有几个意思,大家都明明白白。

    “别的?”燕莘装傻似反问又似在努力回想,“太后在御花园设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御花园里,也就做一些雅俗共赏的事,没别的了。”最后是肯定语气了。这让燕亲王略感失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