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科幻纵览 >

第105部分

科幻纵览-第105部分

小说: 科幻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即使在这个时代,仍然有不靠高科技,而是靠传统特技加上大投资试图取胜的电影。它的代表就是1995年上演的《水世界》。它以创世界纪录的投资始,以票房惨败终。其实,这部电影在艺术上极为出色。影片描写了在被水淹没的世界上,一群群蒙昧状态的人寻找“干土”的过程。其间当然不乏追逐打斗的场面。但是,影片对原始状态生活环境的描绘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是背景,甚至演员的言行举止间也剔除了“文化”的痕迹。粗犷和蛮荒的风格贯穿影片始终。

不过,除了深海场面外,《水世界》完全靠巨资搭建实景来拍摄,甚至在暴风摧毁布景之后,继续搭制新景。这种作法似乎已显落伍。它的姐妹篇《邮差》重复走这条路,搭建了号称世界电影史上最大的人工外景——废矿场。但它丝毫未给观众以神奇感,甚至没有什么印象。《邮差》也以票房惨败而告终。这说明,科幻片自有其规律,巨资也要用对地方才是。

1999年出现的《矩阵》(通常翻译成《黑客帝国》)给二十世纪的科幻电影留下了一个出色的结尾。在这部电影里,技术和电影语言运用高度结合于一体。举个例子:在第二集中,有一个高速公路上的追逐场面。莫菲斯站在集装箱顶上,黑衣密探跳下来,两个人隔一段距离对持,蓄势待发,然后交手。这个蓄势待发的过程,主要是给观众一个情绪准备,在传统格斗电影里很常见。但在此处,导演让镜头围绕着他们,三百六十度由远到近转了一圈。静的人和动的镜头结合在一起,将“蓄势待发”这个过程在银幕上提高了一个层次。而这个旋转镜头又是在高速公路背景上拍摄的,没有电脑动画制作不可能完成。

我们可以从历届奥斯卡奖科幻片获奖总名单中,侧面看到这一波科幻片高峰的影响。直到1953年二十六届中,《星际战争》(派拉蒙电影公司)获得最佳剪接奖,这才是科幻片进入奥斯卡的开始。从那以后,零星有个别科幻片获奖。而带来突破的则是《星球大战》。1977年,它获得了六个奖项。从那以后,科幻片很少缺席奥斯卡奖。一年拿数个奖项也是寻常之事。 

在这些奖项里,“特别视觉效果奖”几乎为成科幻片的专利。1963年奥斯卡奖设置特别视觉效果奖。直到1966年,才有科幻片《炫异的航程》获奖。从那以后到1976年,十年中只有三部科幻片获得此奖。对于一种以幻想画面为专长的类型片来说,这个成绩不算突出。

但是,自1977年《星球大战》获此奖开始,到1999年《黑客帝国》获此奖为止。二十二届里面,科幻片获视觉效果奖十二次,其它类型片,包括现实题材影片和魔幻影片加在一起只获得六届此奖。余下四届空缺。可以说,这个比例正好是与科幻片第一高峰相吻合。

不过,自1999年后,科幻片在这个奖项上遇到了它的敌手——魔幻片。《指环王》包揽了此后三届特别视觉效果奖。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单靠视觉效果来赢得观众,已经不足以支持科幻电影了。毕竟这个奖项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主演,甚至配角奖相比,还是比较边缘的。直到目前,只有在1986年,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扎纳克和布朗影片公司合拍的《天茧》中,唐阿米奇获得过最佳男配角奖。这是科幻片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获得表演方面的奖项。

科幻片的技术进步,绝不仅止于制造了大批银幕奇观,它也最大程度地挖掘了电影的美学潜力。象《星球大战前传》中仙境般的“纳布星”景色,可能几十年前就闪现在电影导演和美工师的脑海里,但他们知道技术上没有可能性,估计根本不会把这种念头变成“造型阐释图”,更不用说最后表现在银幕上了。而现在,特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便把电影人脑子里的美景变成现实。

其实,这种变化并非科幻片一家如此。象中国的武侠电影,早在五六十年代,港台电影人就试图把武侠经典搬上银幕,复现那些飞檐走壁、外气伤人之类的奇观,直到九十年代才成为现实。《指环王》出版后半个世纪,电影人才有足够条件把它搬上银幕。只不过,在当代电影的技术进步中,科幻片作出的贡献最大而已。

由于计算机硬件价格呈几何级数下降,而软件性能呈几何级数上升。短短十年间,电脑动画技术大幅度普及。目前在美国大约有90%左右的影片或多或少的采用了数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尤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单片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银幕叙事圈:中国电影》40页。)这还是九九年的情况。到了今天,数字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肯定更为突出。现在,它已经不再是什么高科技,而成为一种普通的体力活:由电脑操作员耗费时间,一祯祯去制作而已。最关系的问题已不是技术,而是导演对银幕形象的创造能力。

第五卷:科幻影视概述 第三章:高科技时代(3)

第三节:科幻片的英雄们

在科幻电影的高科技时代来到前,便有梅里爱、弗里茨兰,库布里克等专门以科幻片为擅长的导演。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这类导演才大量涌现。把科幻片推向了一个新高潮。除了前面介绍过的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外,还有两个人值得纪念。

迈克尔克莱顿是这批导演中的异类。影视工作者擅长摆弄机器设备,调动画面。在文字方面也有专长的很少。据说斯皮尔伯格就是许多天不读一本书。《星球大战》、《外星人》等电影成功后,也推出过电影小说。不过,那都是电影原创的衍生产品,制片人雇人代笔的。但克莱顿却是亦影亦文,在两个领域都达到一流境界的人。本书第二卷介绍了他的科幻小说。这里介绍一下他在科幻电影方面的成绩。

1973年,米高梅电影公司拍摄了科幻片《西部世界》。提起这部电影,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很陌生了。虽然它在八十年代末曾经在大陆影院上演。后来,制作人又拍摄了它的续集《未来世界》,后发反而先致,成为文革之后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部科幻电影,三十岁以上的读者大多会对这部影片有印象。在那个文化生活单调,电视尚未普及的时代里,中国电影院不管什么电影,总是场场爆满。《未来世界》拥有的中国观众,可能不亚于它的美国观众。

而那部印象淡薄的《西部世界》,它的导演就是迈克尔克莱顿。

克莱顿的科幻处女作《安德洛默达品系》作为小说先声夺人后,于1971年被环球影业公司拍成电影。从此,他便结下了与好莱坞的缘份。作为科幻片导演,除了《西部世界》外,克莱顿于 1978年把罗宾科克的《昏迷》搬上银幕。在这部片子里,健康人被绑架并被冷冻,以便等有钱人购买他们的器官。

除此之外,克莱顿还制作过不那么出名的一些科幻片,如《逃亡》等等。

而作为原创作者,克莱顿的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终端人》、《重返中世纪》(影片名为《时间线》)等等,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从当代科幻片行列里把这些属于克莱顿的电影剔除掉,科幻片的面目几乎都要改变。

詹姆斯卡梅伦是另一位科幻片“专业”导演。虽然他是靠《泰坦尼克号》而不是科幻片创造了世界电影票房记录,但他拍摄的科幻片远多于其它题材。并且,正是科幻片里处理技术道具的经验,帮助他在银幕上表现巨轮泰坦尼克。

卡梅隆很小就写科幻小说,在科幻小说的氛围里长大。后来的《深渊》就是以十二岁时一篇小说习作为蓝本。他进入电影业后从事的第一个职业就是特技制作。后来,这成为他的专长。卡梅隆导演的科幻片有《终结者一、二集》、《异形》第二集、第四集、《深渊》等等。

第五卷:科幻影视概述 第四章:“科幻小片”的魅力(1)

第四章前言  

第一节:寓言类小片

第二节:抒情类“小片”

第三节:悬疑类“小片”

第四节:恐怖类小片

第五节:其它小片佳作

本章前言

“科幻小片”是我杜撰的一个词,而且我也不希望它将来成为流行的术语,只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澄清一个误会——并不仅仅是“科幻大片”才代表科幻片。

成本多少,特技水平如何,在其它类型片里似乎不影响到艺术规律本身,但在科幻片里,它却导致了人们对这种影片的普遍误解——似乎科幻片只是大片,用金钱制造银幕奇观才是科幻片的本质。这样不仅使得人们难以从艺术上欣赏它,也导致中国电影人望而却步。

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邵智愚曾经与美方合作拍摄了儿童科幻片《太空劫持》。他认为,    “国产科幻片长期断档的原因是现在观众和导演的眼界都宽了:盗版很发达,大片与美国基本同步。对创作者而言,看到差距如此明显,比不过还不如不比,基本放弃这一块,而专拍感情戏文艺片。”(《新闻晨报》2002年8月13日第1321期文化新闻版)。这段话或许能是国内电影人在科幻片上的普遍态度。

不过,笔者以为,“现在观众和导演的眼界”至少在科幻片这个领域还不够宽阔。他们只看到大投入、高科技的商业巨片,没有看到那许许多多小成本科幻片。为什么会这样呢?一部高投资的电影,那些金钱不仅投入在制作上,也投放到宣传上,以地毯式轰炸为手段,以确保家喻户晓为目标。于是,如果一个人并不关注科幻,只是偶尔让大众新闻里关于科幻片的消息溜进视野,那么他能够知道的,基本就只是每年的那几个经过充分炒作过的科幻大片。

其实,不管在哪种类型片里,作为一种商业电影制作机制,好莱坞电影界很少会把巨大的投资放到一个完全新颖的创意上。更为惯常的作法,是从已经拍摄的影视片中寻找受到观众好评的苗子进行翻拍。所以,许多科幻大片的前身都是小成本科幻片。但要找到这些前身,研究它们,却要花费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才行。

所以,笔者在本卷里单列一章,希望能够以大量优秀的“科幻小片”的魅力,帮助澄清那个普遍的误解。科幻片绝不仅是大成本的视觉魔术。由于这种误解基本是对美国科幻片的误解,所以,在本章中被介绍的科幻片完全来自美国。至于世界其它各国的科幻片,大部分本身就是“小片”。出现大片倒是个奇迹。笔者放到另外一章去介绍。

第一节:寓言类小片

本书第四卷里,笔者专门分析了“寓言类科幻”。在科幻电影中,这类电影也是层出不穷。由于它们并不意在渲染科学技术的奇妙,或者自然现象的宏伟,所以多半采取小片路线。

1966年,布雷德伯里的名著《华氏451》被环球影片公司搬上银幕。这部电影很忠实于原著。但它是一部典型的小片:片中只有一个幻想画面:一个车厢安置在轨道下面,悬挂运行的轻轨线路。而这处布景被搭建在荒郊野外,也显示着影片付不出高成本。不过,改编电影叙述呆板,模棱两可。既失去原著的魅力,又没有用大场面制造新鲜感,是一个失败的小片例子。

1970年,卢卡斯初出茅庐,拍摄了反乌托邦题材的科幻片《THX1138》,一举成功。这部电影投资极少。以至为片尾追跑打斗情节设计的许多构想不得不压缩掉。但它凭借导演高超的调度能力,卓越的画面设计,以及早期的数码制作,竟然有大片的效果。可谓把钱花对了地方。卢卡斯因此片而获得制片人的信任,从而得以拍摄《星球大战》。后来,卢卡斯等人将在这部影片中首创,并且《星球大战正传》三集里成熟起来的某些影视技术发展成民用设备,便以“THX家庭影院”为品牌,成为最早的家庭影院品牌。现在,“THX家庭影院”已经成为一家独立公司。

1971年,华纳兄弟公司和北极星影片公司合作,由库布里克导演,将伯吉斯的科幻小说《发条橙》搬上银幕。原著背景很“科幻”:未来的英国由类似工党的政党执政,上流社会选择移民外太空,只有底层人民留下来。这些宏大的背景被库布里克删繁就简,一笔勾消。而保留了原著的思想和情节主干,以及伯吉斯刻意设计的“那查奇”风格。于是,这部影片和三年前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完全相反,一处特技镜头都没有。但是,库布里克极好地把握了原著的思想内核,并以荒诞派手法进行表现,大获成功。事实上,只是电影成功以后,《发条橙》原著才被人们所认识。

与《发条橙》类似,心理学科幻题材主要通过演员表演来体现,所以很容易拍成“小片”。《杀人网络》也是一部心理题材的“科幻小片”。美国某秘密机构解析了人类意识的脑电波,并尝试通过输入脑电波,控制他人行为。由于这种实验违法,该机构一直秘密从事。保险公司负责人毕晓普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们的实验品。而他的妻子也是该组织的情报人员,潜伏到他身边,为了实验这种技术的极限:看他能不能在外来控制下,枪杀自己的妻子。后来,毕晓普获悉了实验的秘密,而“妻子”也因为怀上了他的孩子,决心反叛。这部电影里主要的科幻道具,就是一些内衬铜丝的帽子,受害者通过它,可以抵御外界脑电波的控制。

《斯坦弗的妻子们》(The Stepford Wives)七十年代的首版是恐怖风格科幻片。而新版则削弱恐怖、悬念色彩,渗入了喜剧风格。但保留了原著的思想核心:讲述女权运动中男人的尴尬地位。全片几乎完全是靠女演员们的表演,来显示她们被改造大脑前后的变化。特技镜头寥寥无几。

《楚门的故事》讽刺了电视传媒的强势影响。影片的情节基本发生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它巨大无比,以至于主人公从婴儿时代一直长到结婚以后,才终于走到它的边缘。但读者可不要误以为,影片本身也在如此巨大的摄影棚里完成的。那些街道、海滩、林地、晚霞等等,都是真正的外景。于是,影片似大实小,完全凭情节和摄影、剪辑等手段,形成了巨片一般的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