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玄松道 >

第179部分

洪荒玄松道-第179部分

小说: 洪荒玄松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彩光华受此一激,再不迟疑,挟雷霆万钧之势向那桂花枝桠靠去。旁边嫦娥见此情况,赶忙将双手芊芊玉指骈成兰花状,虚空中望那红袖球上的两条红线一抓。

众人一阵欢呼声传来,原来那红袖球上一阵七色霞光闪过,象征着白素贞与张百忍的姻缘红线已经连在了一起,没有一丝缝隙。至此,大事终定。先天灵宝红袖球也终于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嫦娥将那火神枪取了下来,归还给红孩儿,看着那红袖球上的万千姻缘,皱着眉头对李松道:“老师,虽然你以大法力成全了白素贞张百忍二人,但白师妹体质终是太弱,承担不了太多,长此以往下去……”

嫦娥的话,李松自是懂得。张百忍前身姜尚,乃是那九阳之体,天下万阳之首,而白素贞不过一普通小妖罢了,如何承担得了?李松虽有大能可庇护白素贞一时,却终究改变不了白素贞的体质。

李松遥望那虚空一眼,道:“此事当也有解决之道,不过现今未逢其时罢了!”

话说那地界大宋,为防止唐末五代十国以来掌握兵权的节度使乱政之祸,行那“强干弱枝”之举,即挑选驻守各地的厢军中精锐入选中央禁军。长此以来,厢军便只剩下了老弱残疲,豪无战力而言;而禁军却因为久处中央枢纽,很少经战事锻炼。战力也是每况愈下。

有外敌入侵时,军情紧急,从中央调取禁军已是来不及,因此只能就地取材。从有战事之地紧急招兵买马,入选厢军。如此一来,虽大宋在对外战争上屡战屡败。可军队人数却越来越多。

大宋行的乃是儒家治国,儒家崇教化,尚礼仪,但对解决军队问题却是毫无办法。因此,大宋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已是数十倍于大宋建国之初。再加上宋真宗年间,大宋与北俱芦洲辽国大战,签订“澶渊之盟”。每年赠“岁币”与辽国,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大宋财政年年亏空。

有那宋神宗赵顼,乃是奋发向上之主,对大宋现状深感忧虑。神宗自幼喜读法家经典《韩非子》,对书中“变法强兵”之策尝击节而叹。神宗执政后,便思变法图强。

那玄木岛嫡系弟子法家王安石与儒家司马光来得地界后,以两人身份之高,学识之广。自是很快便居得庙堂之高。

神宗闻得王安石为那玄木岛法家亲传。更是欣喜,连夜召见。神宗问曰:“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

王安石答道:“以择术为始。”

神宗复问王安石:“若行此术,又以何为先?”

王安石慨然曰:“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正所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神宗深为所动。两人一拍即合,后神宗提拔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丞相)。正式行那变法之事,史称“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内容主要有: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保甲法、裁兵法、置将法等等。

王安石久处三山岛求学,在地界处政经验不够,错误的估计了地界大势。地界早非春秋战国时期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了,那时众家学派纵论时策,各有所长,谁也占不到绝对优势,因此韩非法家一出,便打得其他学派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儒家占得七分天下,儒家学子“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者比比皆是。儒法两家本就观点针锋相对,王安石新法更是与儒家教条格格不入,自然一石激起千重浪。

反正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大夫。因此儒家学子也不怕掉脑袋,纷纷指责王安石新法中的不当之处,并因此而怠慢执行。儒法两家成立以来,一直嘴仗打个没停,两家利弊几乎是路人皆知,因此,儒家学子地指责倒也引经据典,法家自唐武则天时期衰落以来,在三山岛上争不过儒家,在地界就更别论了。

但王安石乃是玄木岛法家亲传第四代弟子,威望颇高,算起来地界这些儒家学子都是王安石的晚辈,儒家既重礼仪,自然无人敢正面对憾王安石。

这时,一众儒家学子便想到了和王安石一同出岛的司马光。于是便纷纷团结在司马光周围,高举儒家大旗,反对新法。

司马光左右为难,遂写书三封致王安石,列举新法弊端,劝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乃是性子执拗之人,回书道:“若君责我无作为,则我知罪;若君劝我守前为,则我不同。”

两位心心相惜之人就此划地绝交,儒法两家正式决裂,号称新(法)旧(儒)两党。新旧两党在朝堂、在江湖纷争不断,后来事态越来越不受控制,流血事故也时有发生。

法家变法讲究的是“一令既出,上行下效”,行事雷厉而风行。然则如今地界被儒家主导,消极怠慢,许多法令便执行不下去,因此变法也就去不到应有效果。不仅没有“富国强兵”,反而“扰民不断”。

玄木岛上,李松、孔宣、韩非三人相对无言和,静静地坐在玄木府内,远方三仙岛上儒法两家之争随风隐隐传来,偏生又清晰的钻入三人的耳朵,儒诺大一个玄木岛此刻似是潜潮暗涌。

李松望着那一脸黯然地孔宣韩非二人,突然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无力感。自己在道祖鸿钧天道进程里,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一直以来,李松因为熟知历史,所以事事料敌所为,占得先机。虽有玉帝化身刘邦这样的大事,李松也是率领玄木岛一脉黯然度过,甚至还因势导利,为玄木岛谋得了最大的利益。包括收那至尊宝为徒,儒法西进之事,便沉重的打击了佛教。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松在大宋以后,很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那自己熟知的地界非常不利的局面。

妖族有女娲圣人为后盾,早北俱芦洲翻云覆雨,在如今量劫将至情况下,李松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和女娲闹翻,去阻止妖族复立。

妖族并没有直接出面,其属下辽国的凡人兵马与大宋对抗,就借此夺得大宋气运,说到底还是因为法家不兴,大宋军备落后,让辽国有机可乘。为此,玄木岛也只有派出法家一脉,振兴大宋。

此时,韩非出关,率领王安石晋见李松,偏生这王安石在三仙岛上与司马光交好,并在玄木府内提将出来,李松为儒法两家总管,自也不能偏私。

地界发生地一切便如那水到渠成,没半点可钻空子之处。其结果自也是李松知道的那个结果,没有半点偏差。

李松不是没想过如东周末年改秦立齐那般,凭借宝贝法力强自行事。但那次后果也是显然可见,玉帝化身刘邦一击又让历史重回了轨道,反而差点整得玄木岛全军覆没。

一个玉帝便有如此大能耐,如今又近量劫,李松实在不敢想象三教四圣打着玄木岛逆天的幌子,要如何的“替天行事”。

有时候,不知道是一种刺痛;但有时候,知道了,更是一种苦楚;最让人难受的是,是知道了,而又无力改变,这是一种折磨。

“玄木一脉,荣辱与共。怕是如今玄木岛门人多了,许多人都不记得这玄木岛归了。”李松面无表情,淡淡的对着孔宣韩非二人道:“儒法两家共治天下,一力打造了大汉雄风,大唐盛世,为地界千百年来称颂。如今倒好,一个劲的将对方往死里整!”

李松这话儿说得有些重了,孔宣韩非赶忙离座而起,向着李松拜道:“孔宣(韩非)知罪!”孔宣虽千万年来与李松号称兄弟,实际上亦弟亦徒,与弟子无异。

李松看着诚惶诚恐的两人,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心道此事也怨不得孔宣韩非两人,儒法之争乃是天意,别说是两人,便是自己也强压不得,只是这时机也赶得太不巧了。

第二三节 鸿钧闭关

 李松道:“你两人久处玄木岛上,不知地界百姓疾苦,今日便离岛而去,在人间走上一遭,看你等儒法两家给地界百姓都带来些啥?”

孔宣韩非二人自是不敢违背李松之言,两人齐齐对李松唱了一声诺,辞别李松,变幻了模样,便望那地界去了。

李松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只喃喃道:“有些事情,也该是去说个明白了!”说罢,一道青光闪过,身影已是消失不见。

如今李松已是第三次前往这娲皇宫外了,第一次乃是巫妖大战后为了还那红绣球与女娲;第二次乃是玉帝下凡时为了求救于女娲;而这一次,李松却是要与女娲一起商议那尊自己为圣父圣母的人族的未来。

李松也明白女娲的为难之处,就像现在地界的儒法之争,李松帮了谁都不好。但地界进入大宋以来,李松每每想到自北俱芦洲辽国侵犯以后的千年间,那个古老民族的深重灾难,就心中腾起了一股冲动,李松再难旁观下去。

妖族是棋子也好,是未来大大势也罢,李松终究有自己坚定的态度。

李松来到娲皇宫外,却是见娲皇宫大门紧闭,只有哪吒童子站得门外,朝李松行礼道:“哪吒见过老爷,老爷金安!”

李松点点头。却见哪吒一脸歉然道:“老爷,娘娘在十太子陆压与妖师鲲鹏去那北俱芦洲后,便吩咐小人在此守候,说是娘娘需要闭关,量劫之前不见任何人,您阅。读的电子小说来自ωωω;ūmdtxt;Còm还请老爷万勿见怪!”

哪吒受李松再造之恩,自不愿李松因此与女娲心中生隙,因此“巧妙”的讲出女娲闭关的缘由。

其实即便哪吒不说。李松也是懂得。

李松当下思得片刻,对着哪吒道:“哪吒,你便请转告娘娘说:玄木也知道娘娘的为难之处,但玄木的立场想必娘娘也是清楚的很。若玄木岛度不过此次量劫,一切自当罢了;若玄木岛侥幸度过了此次量劫,玄木必定要出手整顿人族!有些事情还请娘娘当断则断!”

说罢。李松朝那娲皇宫遥遥拱手一礼,头也不转的便回去了,耳边风啸声中,似觉有那一丝若有若无地叹息传来。

虽吃了个闭门羹,但总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好过大家见面不知道如何开口。

李松正欲飞回玄木岛间,却是又想起了一事,只身形闪动间,望那道祖鸿钧紫霄宫中飞去。

还真凑巧。李松也是第三次来这道祖鸿钧的紫霄宫了。紫霄宫却不如娲皇宫,道祖鸿钧若是想见你,那大门便永远的为你敞开着;道祖鸿钧若是不想见你,你便是翻遍了三界地每一个角落,也发现不到紫霄宫地方所在。还好,今日李松能得道祖鸿钧一见。

李松抬头望了那古朴的“紫霄宫”三个大字一眼,径直往里走去。依然是穿过那条小弄,来到大厅后院。

道祖鸿钧永远是那千万年不变的容颜,世界万物尽挂在脸上。又彷佛那世界万物与其毫不相干。

李松向道祖鸿钧行了一礼。道:“玄木见过道祖!”

道祖鸿钧缓缓地将目光望过来,却是李松在与道祖鸿钧眼光相接处,李松突然发现,道祖鸿钧今日的眼光哪里是以前那般看尽天下苍生的透彻?反而有一种李松说不出的疲惫。

李松一怔,暗道道祖鸿钧超脱物外,闲云野鹤,自己三番四次的来搅扰。却是鲁莽了。

道祖鸿钧脸上有了一丝笑意。示意李松坐下来。

“天地一切,皆逃不过缘法二字。你能在我闭关之前到来,便是你我之间的缘法。”道祖鸿钧语气中似乎有种解脱,“你来找我,定是遇见了大难题。说吧,能回答的我便回答你!”

李松听得道祖鸿钧竟然在这量劫到来之际宣布要闭关,那到时候量劫将三界打得个天崩地裂怎么办?因此,一时讪讪间倒忘了说话。

“这三界,早已不是大哥盘古开辟出的那个洪荒了!”道祖鸿钧彷佛是看穿了李松的心思,道:“三界被你们打碎了,我终还有办法维持;可若是毁灭了,我也只有追随大哥盘古而去了!”

毁灭?这么快?李松心中一阵悸动,形势是越来越复杂了。魔祖罗便有如此厉害么?竟然能在下一量劫后便出世,还要逼得道祖鸿钧闭关应对!

那我李松又要如何处之?李松只觉得天地间好像有一股无形地压力在向自己袭来,玄木岛一脉的安危,人族的生死,天地的存亡,一层一层的将自己包裹住,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昔日天地尚是混沌之时,我与罗一战,两人尽皆身受重伤,我手中开天斧化成四大先天至宝,而罗手中的开天凿却是被震碎,由此可见,当时我的修为应在罗之上!”道祖鸿钧静静道:“然大哥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罗一直苦修不断,虽有大哥的封印限制,却也日积月累。而我这亿万年来,远古三族之争、巫妖之争、封神之争、佛道玄木岛之争,没有一天省心过。此消彼长间,如今罗的修为,怕是不在我之下了!”

李松回过神来,想起了此来地初衷,虽然听得道祖鸿钧如此一说,自己心中已经肯定了大半,但终究还是有几分疑惑,当下道:“贫道在玄木岛期间,发现那地界耶稣默罕默德二人,甚是特别,却不知与那魔祖罗有何牵连?”以道祖鸿钧之能,天地间地事情自是一经提起便了然于心,也不要说得太多。

道祖鸿钧闻得李松之言,脸上似有几分欣慰,道:“你能关注到此二人,倒也不亏为先天五行齐聚之人!这事却是说来话长。”

道祖鸿钧接着道:“先天五行齐聚之人,皆是拥有那开辟宇宙,化身万物之能力。宇者,指空间的无界限也;宙者,指时间的无穷尽也!两者相互对立,却又能互相转化。在这一原则之下,世上万物皆是如此。”

“昔日我等混沌三兄弟中,大哥盘古最先得道,同时掌握宇宙两项本领!便是那包裹大哥盘古出世的创世青莲的两片莲子所化成的开天斧、开天凿。大哥盘古也正是凭借此两大法宝,才开天辟地,诞生了这个宇宙时空!”

饶是李松修为,也是听得目瞪口呆。李松后世知道那天地的所有组成与法则皆是在那时间与空间地运行范围之内,却没想道时间与空间竟然是这等来历。

李松知道道祖鸿钧还有下文,因此也不搅扰,只静静地听着。

道祖鸿钧看了李松一眼,道:“大哥盘古本体混沌青莲乃是鸿蒙中第一株生灵,占尽鸿蒙混沌之气。而我之本体黄中李与罗之本体五行果却是比不得混沌青莲了,因此我与罗的本领也就比不上大哥盘古。但我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