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阴仙 >

第201部分

阴仙-第201部分

小说: 阴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所有的东西,都会改变,敌不过时间的流失,这是事实。
“不过,有一件事情,臣还是要说出来,告诉汉王知道。”说到一半,陆辰终于是停了下来,然后对孙子昭说道,他刚才的话,其实还没有说完,还有剩下的一部分呢。
“噢?还有什么事情,辰弟一并说出来便是。”孙子昭先是脸色一变,随即恢复正常说道。
陆辰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说起来,还是关于国运的,大和王朝,可以保三百年江山,但是三百年之中,必然会有一次大争,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臣推断了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前一百五十年之间发生。”
“大争?什么是大争。”陆辰面色有些难看,总之极为凝重,他虽然还不知道大争是什么意思,但是但看这样的神情,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了?
“莫非是什么外力?有人会早饭,觊觎江山,九五宝座?”孙子昭忍不住问道。
陆辰摇了摇头,一口否决了,说道:“不是外力,而是来自汉王你,你的子孙后代,子或者孙,更甚至,会是玄孙,当然,事情发生是必然的,只不过不知道究竟应验在谁身上。”
“来自我的子孙后代?鸿炎、鸿康,或者是他们的子嗣?以及孙辈?”孙子昭问道。
陆辰摇了摇头,说道:“究竟是谁,臣却是无法再推算到了,天机不是那么好窥探的,能够窥探到这一点,就已经消耗了臣不少的精力,只能够看到的一个大概。”
陆辰根据自己的推算,采用大和王朝的国号的话,会保住三百年江山,这是没有任何悬疑的。
当然,也不是说如果用大和王朝,就只有三百年国运,只是以陆辰现在的虚仙法力,只能够看到三百以内的东西。这个原理很简单,陆辰的速度,可以超越时光,看到未来。
他刚才短短的时间,就已经神游天外,穿越到了三百年之后,那个时候,大周王朝依旧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是十足的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美满,这也是陆辰毕生的追求。
不过那些画面,只不过是惊鸿一瞥而已,陆辰看到大和王朝在建立之后,前一百五十年时间,会发生一次大争,相当于一次劫难,应验在孙子昭的后代身上,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却就已经看不到了,如果他是阴仙,或者是震碎虚空的武神,那么就可以看到了。
只是,非常可惜,陆辰现在距离阴仙和武神,尚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无法达到,所以也无法推算到大和王朝的劫难,究竟什么时候发生?而且是哪些人在背后操纵,这是一件大事。
对此,孙子昭无比关注,毕竟事关国运,虽说陆辰已经点名,这件事情是无法影响到大和王朝国运的,但是对于孙子昭本人来讲,是他的子孙后代之中,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人,他非常伤心,也很失望,但也没有办法,因为这就是定数,即便孙子昭想要预防,也没有那个能力。
关于这个大争,陆辰不明说,孙子昭心里也清楚,他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孙鸿炎,是长子,还有次子孙鸿康,现在他还年轻,以后还要纳妾,妾还要生二女,这是必然的。
等以后孙子昭当了皇帝,他的儿子和孙子们就是皇子皇孙,以及公主郡主什么的。
作为皇帝,后宫三千佳丽,七十二嫔妃,这是必然的,每一个皇帝都是如此,不在你愿不愿意,或者有没有精力应付,皇帝就应该如此。
而关于大争,肯定就是孙子昭的皇子皇孙们,争夺帝位,各自囤积实力,相互仇视,蔑视亲情,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夺嫡,每一朝每一代,都会面临夺嫡。
各个皇子手中,有了权势,都会想再前进一步,登临帝位,这是无法避免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 陆辰封侯

陆辰的话语,极为隐晦,一直都没有直白的表达过,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不希望孙子昭难受,但是现在,目前的孙子昭来讲,状态并不是很好,他有点伤心,就因为大争一事。
大争,就说明孙子昭的子孙后代,必然会因为夺嫡,都想做皇帝,从而自相残杀,手足刀枪相向,所以孙子昭才会难受,他的心情可以理解,陆辰尽管已经很保守了,但是孙子昭还是这样,陆辰也感到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孙子昭,如何去安慰他,哪怕能够让他好受点。
但是这都是没用的,因为这是必须发生的事情,手足相残,在皇宫之中实在是他正常了,夺嫡流血,登临帝位,没有人能够避免,人说帝王无情,其实就是这样的。
孙子昭现在虽然无法接受,只是事情来得太快而已,等时间长了,他还是会明白的。
之后,陆辰护送孙子昭回到他的寝宫休息,之后陆辰才又独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开始打坐。
孙子好已经在陆辰的辅佐之下,写好了纸诏,宣告博阳省,乃至东七州各地官员百姓,甚至是更远的地方,让他们都知道,东七州要立国了,正式建立起来一个国家。
消息发出之后,陆辰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坐,因为刚才神游天外,去窥探大和王朝的国运,实在有些伤神,毕竟窥视天机,那是折损阳寿和阴寿的,对人极为不利,一般人都不愿意做。
陆辰花费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总算是把自己给调整过来了,恢复了正常时候的状态。
他照例去觐见孙子昭,会见各地来访的官员,以及处理事务等等,现在他已经是大将军了,身兼文武官职,不仅要处理军队里面的事情,就连朝中的事情,他都要处理,而且每天都要上朝。本来,孙子昭是规定陆辰可以不用上朝觐见的,但是陆辰却拒绝了,依旧每天都去。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眨眼就过年了,过完年就是开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极好的季节,大地萌发生机,小草萌芽,树木开出新的枝叶,象征的新的一年到来。
而孙子昭立国的事情,选择了良辰吉日,就是开春,正月一十五,元宵节放花灯的那一天。
眼睛一眨,就到了元宵节的前夕,现在已经是新的一年了,而马上就要过节了,也是到了正式立国称帝的时候,整个东七州都忙活了起来,各地官员,不计大小,都赶到博阳参加大典。
而早在去年,孙子昭要立国称帝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天下,不仅是大周王朝,诸如其它的诸侯国,草原王,南七州,甚至是周边的玉山国,巨夷国,还有什么高昌国,西域的火罗国,以及占据东南半壁大陆的随魔王朝,各大宗门实力等等,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那些人以及势力在知道东七州的孙子昭在陆辰的辅佐之下,要称帝的时候,都无比的震动,感到惊讶,因为许多人都认为现在称帝,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们认为,孙子昭这是忍不住想当皇帝了,所以才迫不得已,忍不住了在这个时候立国。
大部分人都还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心里想着孙子昭在这个时候称帝,肯定是自讨苦吃,结果必然会遭到毁灭之灾,就看朝廷如何收拾他们了。
实际上大周朝廷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因为保疆王现在兵马匮乏,进入了一种瓶颈的状态,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保疆王了,朝廷自己内部连自己都顾忌不上了。
所以说,大周朝廷又哪里管得了东七州的事情呢,只不过是举朝上下都无比愤怒而已,武将们义愤填膺,整天抱怨,而文官们,则是提笔写文章痛批孙子昭和陆辰为反贼。
时间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那一天,东七州,伯阳城内。
此时的伯阳城,早就已经热闹非凡了,孙子昭在陆辰的亲自服侍下,穿上了龙袍,带了皇冠。
现在的孙子昭,明显已经从陆辰推算大争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整个人看上去,已经和那个时候的他完全不一样,孙子昭毕竟是要做大事的,不会拘泥于小节之中。
在伯阳城中央,新修建了行宫,有城门,宫殿等等,俨然就是一副皇宫的架势。
而在皇宫背面,还修建了大型的陵寝,里面安葬和孙家的祖先。在陵寝附近,还有祭台,那是告天用的。所有的这些建筑,都是在去年孙子昭和陆辰确定立国之后,才加紧开始修建的。
此时,在博阳城皇宫北部,祭台下面,已经占满了人,各式各样的都有,老百姓,贩夫走卒,以及官员,商人等等,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护卫。
在大道两边,整整齐齐的两排士兵,身穿上等的黑铁盔甲,手拿长矛,犹如金刚天神一般,神情冷峻,守护在大道两旁,他们是来负责执勤的,保护整个开国仪式的安危。
从上面看下去,整个祭台附近,全是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站得整整齐齐的,形成阵列。
而如果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士兵的站立位置,以及角度,队形等等,都很有讲究,甚至是建筑的形状,都有考究,非是普通的抓住就建立的那种。
这些建筑风格,占地位置,以及那些士兵的排列,都隐隐形成了阵法,可以趋吉避凶,镇压鬼神阴邪,任何不干净的东西,都不敢轻易靠近,因为会被皇极金气所伤害。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重点,那就是这里,乃是龙脉之首。东七州有一条龙脉,虽然不如大周王朝的京城那一条那么巨大,但是也不小了。不错,京城也有一条龙脉,而且非常巨大。
这是陆辰特意安排的,而且为了不出现疏漏,整个施工过程他都亲自监督,对每个人参与建造的人,进行审核,俗称督造,要不然,陆辰这段时间也不会这么繁忙了。
而在孙子昭手底下的文武群臣眼中,陆辰前后忙活,各种操劳,他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包括陆辰在孙子昭那里的地位,他们都非常清楚,反正都知道陆辰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孙子昭的心腹,大红人,陆辰说一就是一,没人敢说二,有时候就连孙子昭,也不得不采纳的陆辰的建议,由此可见陆辰现在在东七州的名声,有多么响亮了。
而此时,陆辰身穿大袖儒服,双手握在一起,距离胸前一尺远,平行在胸前,跟随在孙子昭的身后。孙子昭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俨然就是一副皇帝的架势了。
而跟在孙子昭和陆辰背后的,则是文武群臣,个个都神情凝重,有节奏的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面前是九百九十九道阶梯,一直通向祭台的顶端,九百九十九,三个九,不仅是象征长长久久,还有至尊的意思,九就是最大的数,所以代表帝王的,一般都是九。
而九五之尊才代表皇帝这种说法,其实也存在,九九之数,两个人,那代表是圣人,没有人可以称之为九九,包括陆辰、孙子昭,甚至是大周皇帝,乃至前大汉皇帝,都不可以称九九。
皇帝不是圣人,所以只能用九五来代替,九五之尊,就已经是人皇了,人中之皇,顶级存在。
孙子昭在陆辰以及文武群臣的跟随之下,登上祭台,开始祷告苍天,宣读祭文,就是告诉老天,大和王朝正是成立了。
“驾六龙,乘风归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浩大而又铿锵的语气宣读祭文,祷告苍天,在仙班之中,给大和王朝入皇籍,以后,大和王朝就正式成立了,也是一个国家,孙子昭以及孙家,就是人皇了,孙家也就是皇家了。
而后,孙子昭又在众人的陪衬之下,祷告大地,这也是立国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祷告大地,各路鬼神等等。
告地完毕之后,还要祭祀鬼神,祭奠老祖宗,反正意义都和告天告天差不多,都是不可或缺的仪式,重要无比。
而后,孙子昭还有册封群臣,给朝中有能力,或者有贡献的人进行册封。
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获得了册封,上次官玺和蟒袍,以后他们就真正的是官员了,有名望,有俸禄的正式官员。
陆辰是最后一个册封的,陆辰建国有功,辅佐皇帝,功不可没,被同时册封文武两个要职。
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之下,孙子昭亲自宣读圣旨,而陆辰两只大袖一大,“啪啪”作响,双膝跪在地上听旨。
“陆辰见过有功,辅助朕建立国家,功不可没,且出生入死,文武全才,今朕亲自册封为忠义候,身兼兵马大将军,掌管三军,钦此。。。。。。”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愣了,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陆辰居然封侯了,是为忠义候,可以不用上朝,同时身兼兵马大将军,掌管三军,同时身兼文武要职,这在历来,都是罕见的情况,陆辰自己,都有些懵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国鼎立

这肯定是孙子昭思考了很久之后,才给陆辰想出来的,直接给他封侯,而不是先从基层的官员职位做起。以前陆辰害怕别人诟病,可近期的一些风头,以及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叠加起来,他早已不是籍籍无名的小辈了,而是孙子昭身边的大红人,拥有极其强横的能力。
陆辰的能力到底有多强悍,这个没有人清楚,也没有人敢说,对陆辰知根知底,由此可见,孙子昭在这方面也是用了心的,只为了给陆辰的封号,以及赏赐等等。
陆辰毕竟心性过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起身接旨谢恩。从现在起,他就是大和王朝的忠义候,身兼兵马大将军,权柄已经滔天了。除了封号之外,陆辰还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这些赏赐,包括伯阳城内的一座豪宅,占地数十亩,以及各色奴才家丁,以及婢女等等。
还有良田万顷,直接使用多少人人头的赋税,陆辰一个人就是十万户,十万户到底有多少呢?
从表面上看去,十万户肯定已经很多了,比如西七州的韩国楚家,掌握整个西七州,食三十万户。而现在,陆辰一个人,就有十万户,占了整个韩国楚家的三分之一。
不过这十万户看起来多,实则是因为西七州土地贫瘠,并不如中原东部和南部富裕,相对说起来,三十万户要困难的,而东七州则不同,陆辰独自享用十万户,对东七州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何况孙子昭现在营建国库,多是从财阀孙家调钱过来,大把金银,用不着担心。
经过诸般繁琐的立国大典,各种仪式,大和王朝正式成立了,孙子昭从此之后,就是和帝。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浮,似乎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消息相继传递出去,各地的人早已惊呆了,包括大周朝廷,以及各路诸侯王,反王,以及周边小国等等,都对大和王朝的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