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花田喜事 >

第35部分

花田喜事-第35部分

小说: 花田喜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起一些事情,对他而言,可能并不一定是祸事。

“不算今天,以前你看过别人结婚吗?”

小远摇了摇头,“我真不记得了,或许吧。”

看来要从最简单的说起了,江心儿略一沉吟道:“民间婚姻基本是大同小异,除却一些地方的特殊规矩不提。一般的程序是说媒、相亲、过礼、择期、铺房、开脸、戴绒花、穿凤衣戴带、吃和合饭、障面、搬谷豆、迎亲、拜堂、婚宴、交杯喜酒、花烛之夜、闹洞房、开箱礼、回门。”说到这里,江心儿略一停顿,看了看小远做的笔记,发现他记得很快,几乎是她停了,他的笔也停了。而所记的内容虽然字迹凌乱些,却是一丝不漏,不由得心里暗暗赞叹。

小远失忆前,肯定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上面所说的都是具体的操办程序,我就暂时不细说了,现在最主要的便是要告诉你,凡是做媒,凡是成亲,必须要遵循‘三书六礼’的规则,三书是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而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此为三书,记好了吗?”江心儿又顿了顿,小远的笔也在不久后停了下来,便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立刻解决免得以后记不住。”

小远想了想,也挠了挠头,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便道:“心儿你继续说吧。”

江心儿点了点头,便继续道:“所谓之六礼便是纳采、问名、纳吉、纳正、请期、亲迎。所谓纳采是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问名则是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纳吉,又叫过文定,指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就初步议定了。”随后,江心儿又将其余三礼详细说清,而小远也一一记着,六礼解释完毕后,江心儿又问着小远有没有疑问。

这次小远是眉头微皱,很认真的想了一会后才道:“心儿,你说婚嫁必须要严格按照三书六礼的规定办事,但今天王府和赵府的婚礼安排,好像与这三书六礼有点出入呢。”

江心儿挑了挑眉,厉害,这么快便发现问题所在了:“三书六礼固然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规矩,但规矩是人定的,我们做媒子的也要依不同客人的需要相应制定不同的程序,力求满足所有新人的心意。你也知道王大小姐的要求啦,求的就是个与众不同。因此王府和赵府婚事是极例外,极个别的。他们所不用的规矩,其他人还是会用到,你我还是要搞懂才行。当然也可能再次遇到不喜欢传统的,我们便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些创新,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意。”

小远不住的点头:“赵府和王府的婚事是心儿操办的,心儿真的很了不起。”

江心儿笑了笑:“过奖了,其实王府和赵府的婚事操办起来很是冒险,稍一差池的话便会成为千古笑话,毕竟传统的东西已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轻易把传统打破,是要有好大勇气的。今天的事情,只是兵行险着罢了。”

“就算是兵行险着,也是需要你这样会动脑的人才能做到,我真的非常佩服。”

江心儿脸上微微一红:“没想到,你个老实人也会说好听的,再拍马屁我可不教你了。”

小远立时慌了神:“好好,我不说了,你别生我的气。不过我真的不是拍马屁,我是说真心话的啊!”

江心儿被他惊慌失措的样子逗笑:“我哪有这么容易生气,吓唬你的呢。玩笑归玩笑,我刚才说的事情,你记着了吗?”

小远点了点头:“都记下了,心儿,我要不读一遍给你听?”

江心儿摇了摇头道:“不必了,这点我信得过你,既然记下了,明白了,现在我便说说那些基本程序,首先从说媒开始……”

“心儿你先慢着。”未等江心儿说下去,小远却打断了她。只见他放下毛笔,跑回了厨房,没一会便拿了个茶壶出来。原来是怕江心儿说了那么多话口渴,特地进去泡茶了。

他给江心儿倒了一杯出来,柔声道:“心儿,先喝口茶吧。”

江心儿心里一暖,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虽不是上乘的茶叶,茶香倒也清淡宜远,入口甘甜。

再加之泡茶之人如此有心,自己又真的是说了太多太多的话,直觉得此茶味如天上甘露,喝下去后全身说不出的满足和舒坦。

“心儿不要急,喝完茶后先休息一会再说吧,看你说得口都干了。”小远话语言行间透着淡淡的担忧,江心儿心里的那股暖意正慢慢升温着。

“不妨事,这算什么,若是真正要到外面做媒,说一整天也不知道能不能喝一口茶呢。”江心儿放下茶杯,清了清喉咙道。

小远眸里闪过一丝心痛,却也不敢说什么,只是默默替她再倒上满满一杯。

江心儿笑了笑,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轻轻舒了一口气道:“来,继续上课。”

听到‘继续上课’二字,小远立刻正了正身子,手里拿着笔,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看着江老师。此举惹得江心儿微微一笑,这小远学起东西来还真有股倔劲。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必须要经过媒人说合才能够结成连理,若是没有媒人的说媒便成亲的,那便叫‘无媒苟合’,为世人所不认同的,媒人可以主动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正因为这样,所以私媒便产生了,金百合媒馆就是一家私媒馆。说成之后,如果是娶亲,便有男方给付谢媒礼,如果是入赘,便是女方支付。谢媒礼的钱数由主家的经济状况决定,而且必须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私媒一般是靠这红包来生活,金百合馆子是靠红包来定业绩的。”

“媒人有分官媒和私媒之分,官媒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官方的媒人,古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而私媒便是我们这些,私媒做成的婚姻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这便是官媒和私媒的区别了。”说到这里,江心儿又顿了顿,拿起茶轻轻抿了一口。

看了一眼小远的本子,记得相当的有条理,笔迹还相当的清秀,心里暗暗佩服,改天有时间定要向小远讨教一下书法。

接着,江心儿又大略给他讲了相亲、过礼等程序,听得小远不住点头。

————————————————————

收藏啊,票票。。。感谢星星一路支持到今天,真的很感动

正文 第六十五章 999朵玫瑰

说到这里,江心儿不觉停了下来,感叹了一下。作为现代人,讲究的是感情,对于这种依八字成亲的习俗十分反感。也有现代人讲究迷信,找那些算命的去合了八字,万一听到些不好的说法,却又还是结了婚,以后的婚姻生活不免蒙上阴影。

察觉到江心儿脸色不妥,小远疑惑道:“心儿,你怎么了?怎么不说了?是不是今天太累了,唉都是我不好,不该拖着你那么性急想要学。”

江心儿摇了摇头,不知道小远以前性格如何,更何况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古人,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八股拘泥的思想。此刻若是她把心中想法说出来的话,只怕小远会认为这一番言论也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一点,有些东西还是慢慢灌输给他,也可以容易接受些。

“是累了,而且今天也讲了好些了,要是一下子都灌输给你啊,你就算是电脑也记不住那么多。”

“电脑?”

“呃,小远,我还有个事情跟你说。我这个人吧,有点异想天开,有时候会冒出些莫名其妙的话来,你完全可以忽略,不用管我。”

“哦,好吧。”

小远挠着头,又露出一副似懂非懂的神色。

忽然他很是担忧地问道:“心儿,你说过礼这环节很重要,但若有些男子家里贫穷,拿不出这些东西,礼过不成,是不是就不用成亲了?”

江心儿轻轻一笑,其实小远言下之意她是明白的。小远所说的有些男子当中,包括了他自己,他至今记不起自己的身份,只能在这里打工,收入是非常微薄。小远肯定是担心自己贫穷,拿不出那些礼数之物,那便结不成婚。

“这只不过是传统规定下来的程序罢了,我觉得两人感情若是深厚,那是根本不用在乎这些繁文缛节的。”

小远一喜,连忙点头,嘴动了动,似乎有满肚子的话想要说,却始终也说不出口,最后把头一低道:“心儿,我都记下了,后来还有些什么不?”

江心儿暗自叹气,小远的情意表现的很是明白,只是她只能装傻,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过礼后,接下来的程序便是择期了,要挑选一个所谓的黄道吉日才行。都说结婚日子的选择能关系到以后夫妻双方是不是能和和睦睦白头到老,所以择期也叫“择吉”。这个日子一般由算命先生完成,也有自己家看黄历的,等日子定下,就可以请亲戚朋友发请帖之类的啦。”

接下来,江心儿又一一说了接下来的程序,小远认真的听着,记了满满几页纸。江心儿一口气说到拜堂,猛喝了几口茶道:“拜堂和婚宴这两道程序甚是繁琐,今天是不能说了。你回去好好消化一下刚才我所说的内容,两天后我可要考试的,待这些内容你背过了,我检验过,合格了,才仔细告诉你拜堂和婚宴的详细过程。”

小远点了点头:“是啊,再多我也没法记住了。多谢多谢江先生,今天这么累还肯给我讲到现在。放心吧,我也不贪心,这些内容我回去好好念诵,待背出记住了,再来让你考。”

江心儿微微笑道:“你背这些东西的时候最好找个隐蔽的地方,让别人听到可就不好了,我不想惹什么麻烦,最怕的是那些长舌的听到了又说出什么难听的来。”

小远点了点头道:“心儿你放心,我一定会躲着人看这些,背也不会叫人听了去。我今天打扰了你太久了,不早了呢,你快去休息吧。”

古人睡觉都早,要不是今天江心儿操办了新式婚礼心中兴奋,哪里有精神给小远讲那么多东西,早就该去见周公了。

睡意上来,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眼泪都快要出来了。对小远挥挥手,嘱咐他也早点休息,便转身往自己的卧房而去。

静静的站在树下看着她窈窕的背影远去,小远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仔细的把资料收好,放在怀内,还轻轻的拍了拍这才放心。

当江心儿第二醒来时,才发现外面热闹得要命。去过街上的媒婆带回来的消息,说小镇上炸开了锅,昨天赵王两家的婚事,已经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大新闻,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事。虽然各有褒贬,但总体来说都是说好的比说坏的多,不少人直夸那婚宴有意思,竟是把一直‘恶名昭著’王家大小姐王若儿给震住了。

不错诶,这里的人还挺能接受新事物的嘛,江心儿不由得笑了。

杨红莲一直陪伴到婚礼最后,等一切忙完都半夜了,被赵家留在了客房休息。今天一早才回到金百合来,那叫一个笑容满面,容光焕发,就像她身旁四周都挂满了金元宝银元宝一样。

杨红莲也不瞒着徒弟,告诉她说赵家给了丰厚的媒人红包,还大大夸赞了金百合办事得力。

后来话越传越玄乎,说这红包的数目,可以满足金百合馆子一年的开销了,柳秀颜高兴地逢人就说杨红莲能干,江心儿聪慧。

又有人说,这事如果换做是吴仲琴师徒来办,断不能这么成功,听到风言风语的吴家师徒,简直气了个七窍生烟。

由于江心儿走得早,婚宴后杨红莲又搞了些传统的小活动,凭借着她三寸不烂之舌,让原来幸福不已的小夫妻更加乐上眉梢。虽说那些新点子不是杨红莲的主意,但江心儿乃是杨红莲的徒弟,名师出高徒,众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若是杨红莲亲自操办的话那便更加厉害了。

一夜之间,杨红莲的名声大震,刚回来不久,已经有不少人跑到了金百合,全部都是点着名让杨红莲说媒的。

杨红莲心头得意,脸上也是朵朵花儿开。给柳秀颜上缴完了指定的额度后,取了自己该得的银两来找江心儿。

“师傅,你这是?”看着手中的银两,足足有十两之多。

十两啊,可不是小数目了,可以让她接下来好几个月的时间里过得很是奢侈了。

“哎呀心儿,我真的是捡到宝了,赵府和王府给了不少红包。我给馆里都多交了些儿,剩下的你我师徒分一分。呃,这次婚事虽然你出了很多好主意,但你还没有满师,用的还是我的名义。这十两不算多,你且收着,等以后你自己接了生意,就谁也抢不走,都是你的了。”

江心儿微微一笑,也没作多推搪便收了下来。诚然,师父已经是借着主办的名义得了大头了,自己拿十两也是应当应分的,再说家里贫穷,多攒一点钱拿回去,能让父母弟弟都过得宽裕些。

两师徒收好了银两,随口说着闲话,郑向丹大大咧咧过来了,一边走一边扯开嗓门道:“心儿丫头,你们俩师徒可有面子了。你师父得了大红包,给馆里扬了名,你也不差,有人给你送礼物来了,东西就在前头大厅里。”

江心儿一愕,问道:“什么人给我送礼物啊,是什么东西?”

郑向丹一脸春光无限,一向直率的她这次竟是有些遮掩,好像那个礼物让她很不好意思说似的:“丫头,你就别问这么多了,你去前厅看了不就都知道了吗?”

郑向丹说着话,脸上竟是泛着丝丝红霞,江心儿看傻了眼,郑大媒婆没事吧?咋有着发/春的迹像?

有人给她送礼物,郑媒婆脸红成那样做什么,真是遇到了怪事。

杨红莲懒得动脑筋,不耐道:“心儿,别猜了,快去前厅看看吧,连郑大婆子都羞成那样,看来心儿你是真有好事到了。”

几个人脚步匆匆,刚来到前厅门前,就闻得一阵花香之味扑鼻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