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山有水有点田 >

第77部分

有山有水有点田-第77部分

小说: 有山有水有点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洁霜皱了皱眉,还是摇头,声音很轻:“不需要的……”
洁霜认为,她不需要朋友。
筱雨已经起了床,洁霜唤她起床的目的便算完成了。她跑出屋去,开始做每天要做的第二件事——喂狗。
小宝又长大了一圈,或许现在是他的快速生长期,它的食量很大,每日清早它就摇着尾巴欢快地迎接洁霜的到来。小宝还是不会分辨陌生人和家人,又或者是没有机会让它分辨,毕竟来筱雨家的人屈指可数,所以它至今还没被训练出看门狗“有陌生人就要吠叫”的基本技能。
筱雨不急,小宝毕竟还只算是一只幼犬。等到了春天能活动开手脚,她会慢慢地开始训练它。就像军犬一样训练。
不指望小宝能做到像军犬一样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至少让它能成为她的“护身犬”。她要到镇上去生活,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是不能少的。
吃过早饭,初霁又捧起了《草药本志》看起来,筱雨已经将她知道的全都给初霁讲解了,她也没其他能教给初霁的了,如今初霁看书便又恢复到一个人,不再问筱雨问题。
经过这段时间和初霁的相处,筱雨从何初霁的问答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初霁的聪慧。他真是个一点即透的孩子,尤其是在医学这一门学科上,他有高于常人的敏锐力。先天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筱雨仿佛能看到初霁将来的辉煌。
可摆在他面前的也是一道很难跨过去的坎。
初霁要做一名大夫,势必要和病患、病患家属接触。如果交际能力满分为一百分的话,筱雨保守估计只能给他打五分——这五分还是看在他能很通畅地和谢明琛交谈的份上给的。
尽管初霁如今已经不会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尖叫,但不难看出他丝毫没有与陌生人交流的想法。连最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到,即便他医术精湛,又有谁能放心地将病患交到他手上?
在高兴于谢明琛愿意收下初霁这个小学徒之后,这样的担忧便又占据了筱雨的脑海。
筱雨忽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初霁需要走近人群,打开心里那把把他自己封存在其中的钥匙。洁霜需要认识朋友,人要是一辈子都没个知心的朋友,那该是件多么遗憾的事情?还有长虹,他会慢慢长大,渐渐的他能开始流利地说话,他也会开始好奇,为什么他没有爹娘……
她也一样,她要保障三个弟弟妹妹的生活,她还要尽她所能,寻找父母和兄长。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筱雨出神地想着她要做的事情,罗氏唤了她两声她才回过神来。
“三婶,有事?”
罗氏为难地叹了口气,指了指屋外,说:“元宝来了,向我们讨粮……”
筱雨朝门口方向望了一眼,门缝外面有个黑乎乎的身影。小宝拿头掀了门钻进来,靠在了火炉旁边取暖。它进门的那个时间点,筱雨倒是看清楚了元宝的脸。
她“哦”了一声,声音里没多少感情地问:“问我们家要粮,他们家的粮那么快就吃完了?”
一个“我们家”,一个“他们家”,楚河汉界划分地非常清晰。
罗氏低声道:“一整个冬天他们都没进项,家里的粮食那也是吃一碗米就少一碗米,这等开了春还不知道他们要怎么过日子……”说着罗氏暗自算了算,咦了一声,道:“今儿个好像是元宝的生辰。”
元宝比初霁小一年,比洁霜大一年,若是今儿又满一岁,刚好是整十的岁数。
秦家村对整十寿很重视,毕竟古语有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之类的话,那也是按照人的年龄分的。十岁是初始寿数,一般人家对此也很看重。十岁之前要是称为黄口小儿,那十岁之后便要改口称为少年了。
想到元宝今日便到了十岁年龄,罗氏有些不忍:“要不,匀一点儿粮食给她?她十岁生辰也算是大日子,不过是个孩子……”
筱雨不置可否:“三婶拿主意就好,不过要拿粮食,你从你们那份里拿,别拿到我们姐弟几个的口粮了。”
罗氏无奈。
筱雨家和秦招寿家的粮食是搁在一起的,粮食堆一块儿了哪里分得清楚哪粒米是谁的。筱雨平时从来不计较这些在她看来细枝末节的事情,偏偏在涉及到秦家老屋那边儿人的时候她总能将这件事提出来说,转眼就将他们的关系划分地清清楚楚。罗氏已经摸清楚了筱雨这种时候的脾气,她点头道:“三婶知道的,就今天这一次。”
罗氏想着毕竟是侄女的生辰大日子,给他们一天的口粮也算她这个做婶子的心善。岂知她装了一袋米递给元宝,元宝接过后却说这袋米不够。
罗氏愣了愣,吐了口气,转身搁了几个大红薯进去,还给弄了一海碗的腌菜,将东西递给元宝,没等元宝开口罗氏便道:“只有这些了,多的婶子也拿不出来。”
元宝似乎被她这话噎了一下,闷闷地接过东西,眼睛留恋地在灶台上搁着的一块冻肉上。
罗氏道:“那是你堂姐的。”元宝立刻收回视线,狼狈地抱着怀里罗氏给的东西,掉头走了。
罗氏回屋将事情说给筱雨听,筱雨笑了声说:“我不过就是揪下了她几撮头发,到现在还那么怕我。”
罗氏扯了扯嘴角,有些郁卒:“好歹我也给她匀了吃的,或多或少她也该到一声谢吧……我没想要她回报我什么,但一句谢谢都没有,还是觉得心里不爽利。”
筱雨笑笑,没接话。
罗氏知道筱雨并不愿意拿粮食去接济秦家老屋里的人,罗氏其实也不乐意白把粮食给元宝,这毕竟是给出去就收不回来的。但罗氏想到老屋那边秦斧和高氏两个老人,她便没了犹豫。这对公公婆婆除了处事不明,并没有亏待她什么,要她瞧着两个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她也于心不忍。
看筱雨没有跟她“秋后算账”,罗氏也猜到筱雨其实也是借着这件事接济一下两老。
罗氏发了会儿牢骚,站起身拍拍衣裳要去做午饭了。筱雨这才开口道:“有一次当心就有第二次。三婶做好人,我就做恶人好了。”

☆、106。第106章 秦斧取粮

筱雨这话本身并没有什么其他什么含义,她的本意就是,若是秦家老屋那边的人见这边儿给了粮食,有了第一次要粮的成功,他们又来第二次的话,到时候罗氏做好人,同意给,筱雨做恶人,坚决阻止给,将这件事情揭过。
罗氏却因为心里揣着她方才给粮这件事,听筱雨这般说,只当筱雨这是对她不满了。一时之间罗氏便有些忐忑。
若是说出去她这个做婶子的会畏惧自己的侄女,怕自己的侄女生气,不知道要让多少人笑话呢。
筱雨见罗氏踟蹰,思索片刻后便明白她心中所想,顿时好笑道:“三婶不要多想,我这就是给你出个主意,要是那边儿再来要粮食,到时候我出面就行了。左右我现在在这村子里的名声也不大好听,再多一条刻薄的名声也无妨。”
早前陈家的人来求她,筱雨不搭理,陈财等着见她等到冻出了病,筱雨也一点儿没心软,村里的人便已经开始说她冷心冷情的,为人不善良。再到后来出了筱雨诅咒陈家断子绝孙的传言,秦家村的人更加认为筱雨心狠手辣。
若是在之前,筱雨可能还会为这流言所累,还会担忧这样传言下去,她要如何自处,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保住爹娘的财产,以及将三个弟弟妹妹纳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但如今秦招福和陈氏等人已经被关进了牢里,两年的时间里是没办法骚扰她了,该爹娘得的财产她也已经尽数拿到,她手里有一些钱财,也不用再担心弟弟妹妹被无良的亲戚卖掉,她可以很好地保护着他们抚养他们长大。
所以,她如今又何必再怕自己的名声不好听呢?女人的名声不过是给选择婆家的时候增添一些砝码,她又不嫁人,自然不需要多好的名声。毕竟这不是有关于女子德行的问题,对她的困扰不大,村里人也只能说在嘴上说说,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罗氏去做饭,筱雨跟着帮她烧柴,洁霜也黏在了她身边。三人一边忙活一边聊天,倒也惬意。
饭菜端上了桌,洁霜去招呼秦招寿等人回来吃饭。罗氏背着小泥巴正摆碗筷,院门外响起高氏的声音:“老三媳妇儿,给我开开门……”
罗氏的动作一顿,正往屋里走的筱雨步伐未停,端了汤锅搁在了桌子中央,朝罗氏挑眉一笑:“三婶,我说什么来着。”
有些人给了他点儿颜色就想开染坊。高氏此番来,想必是瞧着元宝从这边儿真拿了粮回去,觉得问这边要吃食是有门,所以马不停蹄地又来了。
罗氏给高氏开了院门,高氏笑着搓着手进来,脸上的褶子全挤在了一起,活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
“娘,这个点儿来有什么事儿?”罗氏开口道:“元宝不是拿了一袋米粮回去吗?”既然拿了粮食回去,何必还赶在饭点儿来这边,难道是想来混一顿吃的?
高氏是个糊涂的人,脑子不大会转弯,没听出来罗氏话里的意思,一边笑着一边说:“大牛他娘,这一冬天过去,囤的冬粮也吃得差不多了……”高氏无意识地搓着手,语气讪讪:“我们两个老的吃得少些也没什么,可你三个侄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顿顿挨饿不是……你看,是不是再给匀点儿……”
高氏眼巴巴地望向了罗氏,话如此直白地说出来,就是罗氏想找借口堵她的话也没可能了。
果然如筱雨所说,有一就有二。罗氏现在多少都有些后悔一时心软给了元宝米粮了。
她是不忍心见两个老人挨饿,但她手里的粮食也不多,他们一家五口人住在筱雨这儿,吃穿上都依靠着筱雨的接济。要是他们还要负担起老屋那边儿五口人的口粮,她哪儿负担得起啊!
罗氏只觉得嘴唇微干,她想开口拒绝,可这个话又没办法从嘴里说出来。
高氏见罗氏不搭话,有些急,拉了拉罗氏的袖子,低声道:“你要觉得为难,我给你想个法子。你趁筱雨那丫头不注意,装一大袋粮食搁在外面墙角根儿,等晚上我让招寿他爹来扛走,你看成不?”
罗氏微微蹙眉,仍旧没有接话。
高氏拍了拍她的手,只当罗氏这是默认了,笑眯眯地道:“当初招寿娶你我就看出来你是个好的,咱就这么说定了,我这就先走了。”高氏说完,好像是怕罗氏反悔似的,急匆匆地就跑了。
罗氏上前关了院门,回头看筱雨已经站在了院子中央。罗氏苦笑道:“你听到了?”
“听到了。”
虽然高氏说话声音放得很轻,但筱雨耳力不俗,自然是将高氏的话听了个全。
“……那现在怎么办?”罗氏有气无力地道:“你奶奶只当我没吱声儿就是同意了,这要真到了晚上你爷爷来取粮……”
筱雨笑了声,道:“三婶,我说过了,恶人我来做,你不用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天气虽然回暖,但昼夜温差还是很大。到了晚上似乎又回到了寒冬时分,冷风能钻进骨子里。
筱雨披了一件厚袄子站在院墙旁边,耳边已经听到了外面窸窸窣窣的动静。
就凭高氏的脑子,筱雨不认为她能想到夜晚偷运粮食这样的法子的。高氏做事情不会想得太复杂,她想要粮食只会开口问他们要,绝对不会“聪明”地另辟蹊径取粮。不是高氏的主意,那必定是其他人的主意了。
墙外的动静更大了些,筱雨估摸着这是在寻装粮食的袋子。她举了烛台悠然地开了院门,面向发出动静的方向站着,淡淡开口道:“大晚上的,爷爷这是做什么呢?”
隔得不远,秦斧的样子虽然模糊,看不大清,但靠着身形还是能辨认得出来。
秦斧顿时手足无措,下意识就要跑回老屋去。筱雨笑了一声,道:“爷爷不用跑,我已经看见你了。”
秦斧身形顿住,这才慢吞吞地转过身面对着筱雨,脸上泛起一丝苦笑。
筱雨向他走近,一边闲话家常似的问他:“瞒天过海,这招用得还挺不错的,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
秦斧嘴动了动,伸手指了指自己,示意是自己想的法子。
筱雨点头,倒没有表示自己对此的愤怒,反而笑眯眯地对秦斧道:“爷爷是比奶奶要聪明得多。”
这话听起来像是挖苦,秦斧微微低了头,不对筱雨这句话做出反应。
筱雨站定,脸上的笑敛了下来,声音平平地道:“爷爷不是奶奶那样的糊涂人,我对你们的态度,你们应该很清楚。我以为,以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是两边默认了的相处模式。”
秦斧扯了扯嘴角,啊啊两声,手跟着比划了起来。只是比划到最后,他的动作慢了下来,人显得有些颓然。
秦斧的意思是,他们现在家里是老的老,小的小,坐吃山空,再过段时间开了春,他下地种田去,人手不够。这段时间要是没了粮食,家里人只能挨饿,到时候境况堪忧。他来要粮食只是想要度过这段难过的日子罢了。
秦斧停下动作,长长吐出一口气,又看向筱雨,眼睛里带了点儿哀求。
要是谁家的祖父祖母求着孙女给他们一口饭吃,恐怕所有人都会指责那孙女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吧?
筱雨忽然就想起了之前她跟余初说的话。
当时余初问她,如果她的爷爷奶奶有一天过不下去,她会不会看在他们是她爷爷奶奶的份上,拉他们一把。筱雨当时没有犹豫地回答,她能做到保证他们温饱,让他们能寿终就寝。因为这算是她的责任。
她的原则没有变。
筱雨沉默地看了秦斧一会儿,道:“爷爷你要知道,就算你跟奶奶我有责任要赡养你们,但对秦金他们三个,我是没有责任的。你们两个老人没有吃的,求到我面前来,我没办法做到袖手旁观,但要我顺带还把秦金三个人揽成我的责任,我办不到。所以,给你粮食是不可能的。”
秦斧顿时有些着急,想伸手去拉筱雨,又缩回手,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你别慌。”筱雨淡淡地道:“我只是说不给你粮食,但没说不负担你们的口粮。”
筱雨停顿了一下,道:“若是给你粮食,多半也是落到秦金三个人嘴里去了,我还没滥好心到这个地步。不过,以后到了吃饭的点儿,你和奶奶可以估摸着时间来这边吃饭。我给你们提供一日三餐,不需要你们给食材,不需要你们帮忙做事,吃过饭后你们就离开。另外,想要带饭菜回去吃是不行的,要吃只能是在我家这儿。我的意思,爷爷你明白了吗?”
秦斧愣愣地看着筱雨,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知道自己该喜该忧。筱雨已经表示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