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金钗劫:换颜重生 >

第25部分

金钗劫:换颜重生-第25部分

小说: 金钗劫:换颜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艰涩的笑了,“我……对不起你。”

她抬指掩了他的话,心里有淡淡的苦涩。此刻,锦瑟倒是宁愿在他的唇上看到平日他那自负,骄傲,从容的微笑。

月光清寒,穿透窗棂,清晰的透出轩辕恪英俊勃发的面容。

他的手指缓缓滑过她肩部的曲线。

“今晚……”

“今晚我有东西交给你。”锦瑟昂面对他浅笑,缓缓推开他,从橱柜中取出长长的木匣。

轩辕恪面色转为凝重,缓缓走向案几,面对其上漆黑的剑匣,周身笼在寒月清辉里,虽凝然不动,却有森然寒意迫人而来。

锦瑟将剑匣缓缓开启,一柄金龙缠身,通体乌黑斑驳的长剑郝然入眼。

在锦瑟的示意下,轩辕恪将长剑拿起,紧紧握在手中。

剑一入手,整个人顿时寒意萧杀。

他平举长剑,三尺青锋森然出鞘。

锦瑟猛地闭了眼,只觉眉睫皆寒,一时不敢直视。

这把剑是父王紧配起身,削铁如泥。昔日,随他马踏关山,横扫千军,饮尽热血。

他回头看锦瑟,叹息,目光森寒,似有千钧,透漏出深深的感激。

锦瑟不由得向他走去,脚下虚浮,又似沉重如铅。

他深蹙眉,还剑入鞘,“别过来,刀兵凶器,不宜近身!”

锦瑟怅然一笑,伸手握住那乌黑斑驳的剑鞘,缓缓摩娑——每一处斑驳,都是一个生死印记,这把剑上究竟铭刻了多少血与火,生与死,悲与烈。

“烟儿!”他夺过剑,重重掷在案上,“这剑煞气太重,于你不祥,会伤身的。”

锦瑟释然一笑,反握住他的手,十指紧紧相握,“生死劫都闯过了,还怕这煞气不成。”

他不说话,沉默凝视锦瑟。

锦瑟仰头,微笑如常。

离别就在明日。

“今宵之后,不知道要等待过多少个漫漫长夜,才得相聚。”锦瑟幽幽而言。

闻听此言,他抬手,轻轻抚上锦瑟脸颊,掌心温湿,竟是满掌的泪。

什么时候,眼前的女子竟已泪流满面。
第九十一话出征(二)
第九十一话 出征(二)

窗外的风带着花香,锦瑟的发丝拂上轩辕恪的脸颊。

他何尝没有彷徨去意,在这执手霜风吹鬓影的一刻?但他不得不做此取舍,当另一面是社稷兴亡,天下江山。

“你怨我么,烟儿?”他哑声开口,隐隐有一丝发颤。

一句话,锦瑟更是无言。

不是不痛,不是不怨。

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害怕离别,害怕孤独的女人。

然而,她现在不但轩辕王府的郡主,更是轩辕恪的王妃。

只是,说怨,战乱纷起时,有多少人在怨,有多少女人和她一样执手相对泪无言。

万千生灵都在战祸中遭遇家破人亡、骨肉分离之痛——比起这一切,她如何能怨,如何能痛。

她锦瑟自认为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却也不是放不下之人。

锦瑟抬手覆上他的手背,淡淡笑了,“你早一天回来,我便少一分怨怪;你若少一根头发,我便多一分怨怪。你别忘记了,我还等着做你真正的妻子,如果你不早些回来,我会一直怨你,直到你平安归来,再不许离开,一辈子都不许离开。”

一语未尽,锦瑟已哽咽难言。

他不语,只是仰起头,久久,久久,才肯低头看她,月光中,依稀可见眼底犹有湿意。

锦瑟颤然抚上他脸庞,却猛的被他紧紧拥住。

他将她抱得很紧,很紧,似害怕一松手就会失去。

“此去万里,唯有月辉流光伴君侧,凭此摇寄相思君勿忘我。”

“等我回来。”

锦瑟在他的怀里用力的点头。

她实在难以想象,此刻温和,文雅倜傥的夫君,如何在沙场上策马点兵?如何手握寒剑,呛饮敌血。

次日,皇上亲临城楼阅兵。

成百上千的百姓将入城大道的两侧围挤个水泄不通,但凡可以看见城门的楼阁,都早早被人挤满。

锦瑟陪同着太子正身处在最高的楼阁,居高临下,清楚看见大军入城的盛况。

一声低沉肃远的号角响起,城门缓缓开启。

仿佛整个都城,都在一刹那肃穆下来。

正午耀眼的阳光陡然暗了下去,空气中仿佛骤然有了一种寒意。

一面大大的黑色衮金边帅旗跃然高擎,猎猎飘扬于风中,上面赫然一个金裘滚边的“轩辕”二字。

黑盔铁甲的铁骑,分作九列,严阵肃立,当先一人重甲佩剑,端坐在一匹通身如墨的披甲战马之上,身形笔挺如剑。

是轩辕恪,锦瑟只觉整个人心中一凛。

从来不知道,铁甲军中的他满面肃然,竟人如战神。

他一马当先,提缰前行,身后九列铁骑依序而行,步伐划一,每一下靴声似乎都响彻宫城。

皇上虽仍在病中,面对如此阵状,却也豪情激湃。

十万将士列队肃立,烈酒三千担抬至军前。

“南国小儿,地窄人稀偏居一隅,城不过数十,兵将不过数万。而不自量力犯我朝,纵得一时猖獗,岂能长久?我等大军一到,天威万钧,其必望风披靡。朕当于我朝堂静候捷报,我军凯旋之日,定当分功论赏,百里相迎!”

——吾皇万岁!

轩辕恪的声音。

声音如此威严遒劲,连锦瑟远在这楼阁都隐约听到了。

刹那间,潮水般的三千黑甲铁骑,齐齐发出震天的三呼万岁之声,撼地动瓦,响彻城内外。天地万物都被湮没在这雄浑的呼喊声中,迫人心魂。

军中一时传令:“斟酒!”

皇上举杯向天,第一碗敬谢苍天,十万将士一饮而尽。

第二碗酹于黄土,敬地。

到第三碗时,皇上举杯向着身边的一个重甲人。

“这一碗要敬三军主帅,希望我们的军中再出一个像轩辕王一般的战神!”

忽然右手一挥,身后数人疾走,霎那展开一面黑底银线大旗,长宽俱有丈余,上书:“轩辕王。”

三军轰然相应:“战神轩辕王!战神轩辕王!”

早闻轩辕军队所向披靡,直到这一刻,看到这般气势,锦瑟才体会到,真正的轩辕王府拥有着改变天地的力量。

锦瑟忽望城楼外荒荒油云,寥寥长风,无限江山,肃整军容。霎那间只觉激扬充斥天地,豪情依旧,千古英雄不过等闲。

此时轩辕恪带头将酒碗抛于地面,大声道:“南国小儿,手下败将,岂堪一击!”

刹那间,万只酒碗尽皆掷碎,声势堪惊。

三军高喊:“南国小儿,岂堪一击!”

一时间鼓鸣如沸,画角吹彻,炮声动地之中,大军开拔。

“大丈夫当如是!”锦瑟默默观看车走马驰扬起的滚滚烟尘,那里缠绕了她的依恋和折服,此刻的轩辕恪才是真正的天地男儿。

她会在这儿,默默的等,等他凯旋而归!

(八十四话到现在一直米出来,审核的时候麻烦给看一下,这两三章出征又归于平淡,不喜欢的可以跳过。)
第九十二话出征(三)
第九十二话 出征(三)

又到八月半了。

城里遍布桂花香,花前柳下,是否仍有风雅的名士在联诗赏月?

前方战事不断的传来,三万先锋行军神速,以迅雷之势歼灭围城侵略军一万五千余人。五万余部则顺利解除边关之围,成功遏阻蒙舍军的攻势。

多少战士热血洒边疆。而城里的士族子弟,他们只爱夜夜笙歌,诗酒雅谈,即便终生无所事事,也一样有世袭的官爵俸禄,不用征战,更不用担心前方战事。

从来没有这一刻,锦瑟是这样的讨厌他们。

母妃常常垂泪,念叨自己的女儿轩辕烟至从伤愈后,心就变凉,变硬。

每每此时,锦瑟只能默默无言,怎能对她说,她自己早已不是她的女儿轩辕烟。

中秋的夜,王府中却一返往昔的繁华。

偌大的厅内,烛火如昼。

战时总是物物吃紧,连灯油都只能淘来劣等的。战争起,朝堂中的物质源源不断的送出,可轩辕恪的家书中却屡次提及物质匮乏,环境恶劣。王府中只能尽其所能的节省,送及物资去前方。

此时灯油的气味混合着黑烟,不多时素纱的灯罩就呈现出一片不祥的浑浊颜色。

“恪儿在前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王妃幽幽一叹,“早先,刚到我们王府的时候,那么净瓷的人儿,现在倒多有几分我们老王爷的风范了。”

轩辕王爷爽朗一笑,手捋长髯,“恪儿,我早就看出了他是战将的好苗子。只是,岁月催人老,我现在已经是老王爷了。”

一番调侃,惹得众人轻笑出声,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我没王爷作战可勇猛了,听说王爷前日前些日子连克三城,已将侵入的叛军逼退出我国境内,已经打到了什么山外……”

可儿现在对轩辕恪佩服得紧,每当别人说起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添上几句。

“哀牢山境外。”锦瑟微笑的接口。

“是,就是哪个地方,奴婢忘性大。”她脸颊泛起兴奋的红晕,眸光闪亮,连比带划,“王爷兵临蜀郡城下。蒙舍手下大将和木卓出城迎战,双方短兵相接展开肉搏,一时难分胜负。忽有奇兵自南包抄而来,正是我们王爷的事先伏笔。导致敌军军心动荡,黄昏时分仓皇溃逃入城。当夜子时,我们王爷亲自督战齐攻四门,车轮攻城,战况惨烈,持续两日,终于在短短的时日就收复蜀郡府城。”

她越说越是兴奋,好似亲眼所见一般,满面骄傲光采。倒是轩辕烟的母妃不得的抬手示意她停下来。

“现在烟儿对战事捷报可是比我们每个人都上心。看看,就连她这小丫鬟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我看啊,你要是能给我生个小轩辕恪才是最大的好事。”

闻听这些言语,锦瑟心底泛起一抹甜软,却又掺杂了点点的苦楚。

唯一欣慰的是,短短月余,轩辕恪已经声名大振,现在无人不在传轩辕恪的骁勇战绩,人人仰慕争颂。

自轩辕恪到后,前方战局一扫颓势,风云翻涌,横扫千里,将叛军迎头狙阻在舟曲之西。步步进逼,沿路收复失地。

传说守城叛军远远望见轩辕王的帅旗,不及细辨真伪,即弃城而逃,过后方知轩辕恪根本不在营中。

母妃的话没有阻止住了可儿的话,却引起了周遭命妇的议论纷纷。

锦瑟静静含笑听着,尽管可儿所说的一字一句,她都早已知道,心头亦想过了不知多少回,每听人说起,她却依然心澎湃,百转千回。

她们口中,那个天神般不可打败的人,那个世人争颂的大英雄,正是她的夫,她的良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匆匆走了进来,附耳言语,宫中来人了,说是来接轩辕郡主进宫一起赏月。

“有这个必要吗?”锦瑟声音淡的听不出任何情绪,但还是让来人不禁一个冷颤。

不过,还是硬着头皮上期,小声道,“殿下说,若没有金簪一枚,哪有人间万种情。”
第九十三话物是人非
第九十三话 物是人非

就一句话,只让锦瑟觉得空茫无力,从指尖到心底都是寒冷。

慢慢起身,踱步到自己母妃的身前,道了句什么,只见她的脸色变了变,旋即点头。锦瑟已经随着来人匆匆的离去。

一出大门,就能看到宫中华丽的马车早已停歇在外。许是不愿声张,来人都默默的随侍一边。黑色的玄衣与黑色的发,仿佛已经被夜色吞没了。

由王府成乘马车到了皇宫之南的清和门,就必须得下车步行,由于此处距离内宫还有很长一段路,所以太子特赐了步辇,以示恩遇。

但无论怎样的恩遇过了禁门就必须下辇步行,下了步辇时,锦瑟看着眼前皇城,金色的琉璃瓦在月光下亦熠熠生辉,飞檐几入天际。

薄丝的绣鞋步态严谨,连裙裾浮动都是无声的,丈余宽的青砖就走了十数步,虽然此时天气已带了微凉,锦瑟软薄的单丝罗衣还是被汗微湿。

“郡主,我怎么总觉得有事?真的要这样入宫?名不正言不顺的。”可儿不安得在身后提醒。

锦瑟浅浅一笑,“要怎样的名正言顺啊,该来的总是躲不掉的。”

是啊!该来的总是躲不掉的。

锦瑟走到了内苑御花园一树桂花下时,就听见一声轻唤:“锦瑟。”

她身子一震,转过头,就看到太子立于西宵殿侧门,青衣广袖,纶巾束发,愈发的清爽,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此番话语,本在锦瑟的意料之中,倒是也不惊慌。

那双熟悉眸子,望着她一脸欣悦,竟是亲自迎了出来。

锦瑟微微地一震,随即就要跪礼,太子则是满面清和的笑容,“起来!起来!”

一面说,一面亲手搀起她。却被她撤身避过,仍盈盈下福,道:“请殿下安。”

太子也不恼,只是淡淡一笑,仿若寒潭上掠过一道微澜,旋即归于宁静。

“我等你很久了。”他说,“今天又是中秋佳节,我可是预备了一份大礼送给你。”

“太子殿下的美意……”

“嘘。”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先不要说话,你看了后再告诉我,要不要接受这份大礼。”

锦瑟疑惑的抬头。

太子正高挑眉,俊美的容颜上浮现起的微笑温文尔雅而又风度翩翩,但也那么的冷酷,“不过到时候,你一定要想好怎么感激我才是。”

不解中,锦瑟随着太子慢慢的向后宫中去。

脚下砖地绵延不断,御苑道路曲折。

却是越来越荒凉,走到最后,地上竟然还残留着往年的败叶。

“你这是要带我去哪?”

“到了你就知道了。”走在锦瑟身侧的太子,只是静静的看着前方。

带着青草味的潮湿空气涌进心肺里,相较于其他宫中的繁华热闹,这却是寂静简陋。

“这时冷宫,你想让我看什么?”

“别急,看礼物之前,先看看这个。”他陡然住脚,从袖中抽出一封绢锦来,含笑的递到锦瑟的手中。

后面的内侍忙乖巧的将手中的灯笼送上前来。

薄薄的轻绢,却让锦瑟的手腕发沉。

谁人这般了解她的过往?谁人这般恨她,竟然将她的身世做了褶子上报朝廷。

太子玩味的看着她的神情,笑的愈发深沉。
第九十四话物是人非(二)
第九十四话 物是人非(二)

长风忽过,吹得锦瑟衣袖飘飞。:

她锁眉半晌,且尔劈面问道了:“太子且当何如?”

太子沉默,只是点头示意身边内侍举灯在前引路。

锦瑟走在他的身侧,心神不宁中,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