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君心应犹在 >

第30部分

君心应犹在-第30部分

小说: 君心应犹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显朦胧斑驳的光影中,她脸庞优雅的轮廓,恍如云中皎月,清辉流转,徐徐凉风扬起几缕碎发,拂过那双仿若墨玉一般清润的眼眸。
  刹那间,卫临心头突突,漫起了一丝让他无所适从的陌生律动。
  他慌忙垂头。
  崔莞并未发觉卫临的异样,她平静地说道:“若不然,还是让我来缝罢。”
  这一次,卫临没有推拒,他抬起愈发涨红的脸,低低说道:“这身袍子穿了几日,已有些污浊,我换下洗净再…再缝罢。”
  听言,崔莞心中松了一口气,她浅浅一笑,道:“好,恰巧今日天气颇为晴朗,适宜洗衣。”
  卫临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便急急往自己所居的舱房跑去,跑走时还不忘夹紧臂膀,怪异的姿势看得崔莞有些忍俊不禁。
  待卫临走后,她便合起门扉,独自一人静坐在屋内翻看书简,用过午膳没多久,屋外便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与女子绵软的娇声,偶尔还夹杂一两句男子温和的回应。
  秦四郎访友归来了罢?崔莞抬头瞟了一眼映在门上的憧憧人影,随手翻去正好看完最后一字的书页。
  上一世虽习得不少诗词,却均是与风月争**有关,与而今她所行之道大相径庭,因而,为了将足下的荆棘小道踏成青云大道,她需要汲取更多学识。
  待到踏入稷下学宫之际,即便辩不过那些学富五车的名士大儒,亦可身姿挺而不缩,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不慌不忙,不卑不亢。
  眼下,离明年开春,尚有数月,可崔莞觉得还不够,时间过于紧迫,她所需的太多,太多。
  因而没有闲暇空余再浪费在其他琐事之上。
  崔莞敛回眸底沉凝的冷色,继续习读手中的《中庸》。
  这一看,便看到了傍晚,卫临抱着洗净晾干的袍子叩门时,她方搁下手中的书册,揉了揉酸涩的眼眸,上前开门。
  卫临不但将衣袍洗净,还抽空上岸购回一包针线,崔莞接过他手中的事物,让他明日再来取。
  “有劳阿莞了。”卫临支吾两句,又自袖中取出一个小包,搁在小几上,而后转身匆匆离去。
  崔莞看了眼他几欲是落荒而逃的模样,目光移向小几上的小包,打开一看,里头包着几块圆形米糕,仍带些许余温,应当是刚出锅不久。
  怔怔的看了一会儿,崔莞阖眼长叹,卫临真心待她,可她却……
  想到此,崔莞抓着衣袍的素手不由缩紧几分,可随即又慢慢地,慢慢地松开了。
  那包米糕,她到底没有食用半块。
  转眼,夜色渐浓,随着甲板上的丝竹声乐慢慢散去,灯火辉煌的舱楼亦逐渐暗下,仅剩一盏盏雕梁过道中虽夜风来回摇曳的烛笼。
  随着此起彼伏的鼾声,高悬夜空的圆月仿佛不胜其扰般,躲入了云雾中,天地间黯淡一片。
  一道黑影踏着乌浓的夜色,悄无声息的穿过一条条昏暗的过道,直直摸向登上顶层的木梯。
  由于船上均是贵客,侍婢护卫众多,根本无需船主费心,加之也不敢随意滋扰,巡夜的人便只在舱楼外巡逻,如此,一时间竟无人察觉那道黑影已经踏上了一阶木梯。
  秦四郎此行所带的护卫不算多,除去卫临便只有那吴姓护卫以及另外四名共六人。
  现下,三名护卫守在秦四郎屋外,一名守在木梯旁的拐角处,而余下二名,并未当值,正在舱房中酣睡。
  可此时此刻,本该守在木梯旁的护卫,却莫名的失去了踪迹。
  那黑影小心翼翼的摸到崔莞门前,谨慎的来回张望一眼,轻轻地推了推紧闭的门扉,不想竟是松的!
  门未上拴!
  那黑影心中一喜,轻轻将门推开一道半人宽的缝隙,侧着身子迅速闪进屋内,紧接着将门再度合起。
  舱房内并未燃烛,便是唯一的窗棂也合上了,虽说不上是伸手不见五指,可若想看清一样事物,也难如登天。
  不过,借着自窗棂透入的少许弱光,那黑影的目光落在的微微隆起榻上,喉结上下一滑,心中狞笑一声,猛然向榻一扑——

☆、第一百零五章 从何而来归何处(上)

    “砰”的一声,那黑影狠狠的砸在木榻上,那微微隆起的棉被瞬息被压成瘪扁一片,意料中的温香软玉并未入怀,反倒磕得浑身上下泛起一阵疼痛。
  “啊——”
  黑影显然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受不得半点苦,当下便顾不得许多,仰头张口就要痛呼出声,这嗓音又尖又利,若真乍响在万籁俱寂的夜幕中,定然能惊醒不少人。
  可惜,这道呼声刚冲出咽喉,一只强健有力的手臂猛地自黑暗中探出,及时堵住了黑影仿若涸辙之鱼一般张得浑圆的嘴。
  黑影又惊又惧,“呜呜”两声,拼命扭动挣扎,突然,耳旁乍起一声钝响,随即后颈又是一阵剧痛,那挣扎的黑影白眼唰的向上一翻,哼也未哼一声,瘫软在榻。
  刹那间,黑乎乎的舱房内,声息全无。
  少顷,一阵窸窣过后,点点烛芒渐渐燃起,狭小的舱房内慢慢升起一丝光亮,虽不及白昼,却也足够令人看清屋中的情形。
  只见崔莞素手持起几上的明烛,慢慢走向置在舱房另一角的木榻。
  步履沉稳,光影摇曳斑驳,随着她越走越近,逐渐映照出了倒在榻上的黑影,以及挺身立在榻前,一脸复杂之色的卫临。
  崔莞并未留意到卫临的神情,她垂眸,将手中烛火慢慢移到那黑影的头颅,轻巧一照,趴在榻上,脸庞侧在一旁的人,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是,是他?”卫临认出了这张尚有几分俊朗脸,正是船上除了自家郎君与周氏女郎外,家世最为尊贵的齐郡郡守公子,张琅!
  他失声惊呼,随即又敛下声,不由往前迈了两步,目光紧紧盯着崔莞姣好的侧脸,低低问道:“阿莞,你早就知晓今夜会来人,对否?”
  今夜,卫临该守在木梯旁当值,然而入夜后不久,崔莞便以衣袍缝妥为由,唤他入屋,虽说崔莞如今着男装行事,可她到底仍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姑子。
  故而卫临未入屋,只在门边与她低声叙话。
  不想就在这时,木梯下传来一阵若有似无的声响!
  卫临擅武,双耳自然比寻常人灵敏一些,霎时便察觉到,好似有什么人,正偷偷摸摸的登梯而上。他未加思索便要前去查看,却被崔莞一把扯住。
  又惊又愕的卫临,略怔了一怔,就被崔莞直直拉入屋中,他刚想出声,又被崔莞一道眼神制止,只好呆呆的看着崔莞掩门熄烛。
  一片陡然袭来的黑暗中,他好似碰到了一只柔软光滑却冰凉彻骨的手,便是这又凉又颤的触感,止住了他口中的话,亦止住了他即将迈出的步子。
  而后,便有了方才那一幕。
  此时此刻,他借着摇曳的烛光,怔怔注视着崔莞平静从容的脸,还有那双古井般无波无澜的墨眸。
  一般的小姑子,若在夜中发觉有人入屋侵袭,即便不会惊惶失措,也不该是如此镇定的模样啊!
  除非,她早已得知今夜之事!
  卫临不由想起方才崔莞那番行云流水般的举动,心中岂会不知,他被这小姑子算计了。
  蓦然之间,卫临突然觉得这狭小的舱房有些气闷难耐。
  “卫大哥。”崔莞抬眸,静静看着卫临略显阴郁难看的面色,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内疚,不过马上便沉了下来。
  她转身将手中烛火搁置在木榻旁的矮柜上,探手入袖,取出那张被揉成一团的帛纸,递给卫临。
  “这是……”卫临扫了眼静静躺在手心中的纸团,目露疑惑。
  “卫大哥一看便知。”崔莞也不多言,有些话,出自旁人口中倒不如亲眼目睹来得直接,也可容易让人相信。
  卫临迟疑片刻,又看了崔莞一眼,最终还是拾起那纸团,跨到矮柜前,就着那盏烛灯展开几乎皱褶得不成样子的纸团,细细观看。
  少顷,他猛地抬起头,直直望向崔莞,双目圆瞪,面色如墨,强忍下心中翻腾,压低嗓音急急问道:“此事当真!?”
  崔莞未答,移眼轻轻的瞟了一下仍旧躺在木榻上,形同死鱼一般的张琅。
  卫临顺目望去,漆黑的面容顿时又浓了三分,他沉下声,再道:“那为何不早与我说?”
  巴陵秦氏虽是世人敬仰的望族,可齐郡离巴陵甚远,难免有鞭长莫及之时,张琅又为郡守之子,此时出了什么事,难保不会牵连到秦四郎。
  “你若早与我说……”“卫大哥。”
  崔莞突然张口阻断了卫临的话。
  在一四周片压抑寂寥中,她轻轻的,几欲是细弱无声的叹出一口气,唇角慢慢勾起一丝苦涩,“即便我得了这帛纸,得了这消息,可未事发之前,又有谁敢断言此事定然为真?倘若贸然宣告,今夜却是虚惊一场,岂不是累及卫大哥等人劳心劳力?更会令秦四郎君担惊受怕啊!”
  一番徐徐诉说,堵得卫临哑口无言,心中的怒意也无形中消散了许多。
  他静静的盯着崔莞微垂的小脸,沉默片刻,长长的叹了一声,苦笑道:“至少,你可与我说上一声,便是一声,也好过眼下的情形。”
  张琅到底还是入了这屋,便是神不知道鬼不觉,可张琅心中自是有数,待他醒来,仍是会寻崔莞清算的啊!
  崔莞何尝不知他因何叹息,她抿了抿微微发干的唇瓣,低声应道:“阿莞知错。”
  “罢了罢了。”卫临摇了摇头,再度叹了一声,又略扫了一眼双眼紧闭的张琅,方看着崔莞正色言道:“如今还是好好思量一番,该怎么处置善后罢。”
  崔莞心中早就等着他这一句话,当下轻轻颔首,道:“阿莞有一法。”边言她边轻步走到卫临身畔,足尖轻踮,在他耳旁低低的碎语几句。
  她靠得极近,卫临甚至可清晰的瞥及她耳垂上细小的孔洞,还有不断萦绕在鼻尖的那一缕少女馨香,他沉稳的心跳陡然乱了一拍。
  不过,待耳旁的绵绵碎语落下,他心中尚未凌乱的另一处,蓦然全乱了!

☆、第一百零六章 从何而来归何处(中)

    “不可,万万不可!”
  卫临刚缓和下的脸庞,又一次浮上仓皇之色,他似被方才所闻惊住一般,目光直直瞪着崔莞,低声喃喃:“不可,不可……”
  已然后退三、四步的崔莞,静静的看着卫临,轻轻开口道:“要是卫大哥有万全之策,阿莞愿悉听尊便。”
  “这……”卫临的喃声骤然一哽,他心中若有法,岂会如此手足无措?
  可想到崔莞所言之法,他又忍不住拧紧眉头。
  犹豫了一会儿,他仍是晃着头,呐呐道:“阿莞,你再寻一法罢,此法,此法当真不妥。”
  崔莞敛下清冷的眸光,无奈的道:“这已是阿莞心中所思,最好的法子了。”
  “可……”
  “卫大哥,你可知这帛纸我是从何处所得?”
  轻轻说出这句话后,崔莞淡淡一笑,也不待卫临接话,自行答道:“是吴汐。”
  此句,语气虽轻,咬音极重,铿锵有力。
  既然卫临识得张琅,想必对周薇也定不陌生,那么时时跟在周薇身旁的吴汐,十之**是知晓的,兴许他不清楚那夜周薇指示吴汐刁难她一事,不过一直紧随周薇左右的吴汐忽然间却予一名陌不相识之人通风报信,显然有违常理。
  只要卫临不过于愚钝,均会察觉出其中的蹊跷。
  果然,一抬眼,崔莞便瞥及他脸上微变的神色。
  顿了一顿,她敛下百转的心思,认真的看着卫临,道:“既然卫大哥认为阿莞之法有违忠义,那么,便算了罢,只是得劳烦卫大哥将此人送回舱房安顿,待明日他醒来,若要寻仇闹事,由阿莞顶着便是了。”
  闻言卫临心头猛然一震,满目沉郁均化为了惊怔,“你,你可知你在说甚?”
  一个无依无靠,落魄卑贱的小姑子,既无财帛权势傍身,又无家族亲人倚靠,孤身一人对上一方郡守之子,到时莫说一个崔莞,便是十个,百个,也不足以抗衡啊!
  可在他惊怔的目光中,崔莞颔首,淡淡回道:“我知。”
  卫临深深的望着她,好似要从那张不过巴掌大的小脸上寻出一丝端倪。
  然而,灼灼烛光下,崔莞静静的迎着他的目光,一双墨眸透出无比的平静,足以让人明白,她所言,非虚。
  这样的崔莞,令卫临心中泛起一丝莫名沉闷。
  明明如此决定,既无损秦氏名望,又不必担良心之责,可此时他却比听到方才那个法子,还要惊慌。好似无形中有一双手,将他沉稳的心,慢慢地,慢慢地揉成了一团。
  “只是,如此倒也罢了,阿莞担心,万一张琅会借机将此事攀扯到秦四郎君身上,又该如何是好?”崔莞垂首,轻轻一叹,自语呢喃:“到时,阿莞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她并非是口不择言,事实上,在雍城码头,不少人都曾亲眼目睹她随着秦四郎一同登船,而一路上她居住的舱房又与秦四郎相近,加之白日那番同进同出的举止,早已让外人将她看为是秦四郎的人。
  即便张琅一时间不敢与秦四郎针锋相对,可待船行到齐郡,以他这等小人心性,又岂会轻易揭过船上所受之辱?
  届时,秦四郎在齐郡,便是龙游浅滩,寸步难行了。
  若为此耽误了稷下学宫一事……
  卫临宛若一盆凉水当头浇下,心中寒凉颤颤,他盯着崔莞低眉顺目的小脸,突然觉得咽中干涩难耐,僵僵的站了片晌,狠狠咽下一口沫子,低低哑哑的说道:“若按先前之法,可保平安无事?”
  他口中的平安,指的是崔莞,无事,则是秦四郎。
  崔莞轻声的,平静地回道:“可。”说罢她顿了一顿,娓娓倾述:“张家郎君身份高贵,若当成普通歹人一刀杀之,只怕后患无穷,可装作若无其事的将他放了……”
  后果定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她轻吁一口气,继续言道:“为今之计,便是要乱了张家郎君的心绪,最好令他焦头烂额,无暇顾及今夜的一桩‘小事’。”
  卫临静静听着她一番解析,末了又问:“为何是周氏女郎?”
  崔莞淡淡一笑,悠悠然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