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君心应犹在 >

第49部分

君心应犹在-第49部分

小说: 君心应犹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临临一缚向淄行(下)

    刘珩神态悠然,仿佛命人取来的不是夺命的毒药,而是醇香的美酒一般,被他把玩在手中的薄木片有一下没一下的叩击在榻沿。
  少顷,他盯着崔莞笑吟吟的说道:“此乃沉梦酒,入喉便醉,永沉梦乡,不见半分痛苦,卿卿莫怕。”
  沉梦沉梦,可惜此沉梦非彼沉梦,一饮如喉,温柔乡不见,奈何忘川覆足前。
  随着这道磁沉淡然的声音落下,那名暗卫好似得了指示一般,无声的上前一步,那本就在崔莞身前的托盘,霎时伸到眼下,那气势,竟是由不得她拒绝。
  刺眼的殷殷红绸衬着令人心慌的瓷白,蓦的攘进崔莞心中,她颤动着唇,却挤不出半个字来,脑海中空白一片。
  未待她回神,头顶忽的又传来刘珩懒懒的低笑,“怎么?卿卿不愿?”
  一声低笑,唤醒了崔莞,她慢慢抬起头,又一次将那张无与伦比的俊美面容映入眼底,她泛白的唇瓣颤了几下,终于自紧咬的牙缝间挤出声来,“小人……不愿。”
  “善。”好似早已料定她会这般回应,刘珩不恼不气,眯着双眸浅浅一笑,温柔的说道:“孤也着实不忍看卿卿红颜薄命,这沉梦,不喝也罢。”
  闻言崔莞不由一怔,刘珩会如此好心?
  果然,此话过后,他再度开口唤了人进屋,这次来的人,乃是一名莫约三十出头,身着湖蓝袄,头梳十字髻的妇人。
  崔莞认得此人,她乃庭院的一名管事,名唤岑娘。崔莞在后院行走时,曾碰过两回,只是每一回,岑娘神情淡漠疏远,待她均无好感。
  “带她下去沐浴更衣,而后备妥车轿,送入郡守府。”
  “诺。”岑娘面无表情的应了一声,转身便朝神情大变的崔莞走来。
  刘珩,他是认真的。
  岑娘窸窣细微的脚步,落在崔莞耳中,恍如当头惊雷,轰得她浑身兢兢,颤抖不已。
  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以刘珩之尊,荒林未杀,雍城未杀,便是郡守府夜宴之上,也未曾要杀她,怎么半月不见,再相逢却要将她置之死地?
  这半个月中,定然发生了什么事!
  崔莞努力稳住心神,急急思索。
  然而,这半个月被拘在府邸中,家仆侍婢均为刘珩的心腹,任凭她如何聪慧,也寻不到法子打探出一丝风声雨迹,眼下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思虑不出半点头绪。
  “姬,请罢。”
  浑噩中,岑娘已然走到她身旁,抬手搀住她发软的手臂,稍稍一用力,便想将人自地上搀扶起来,好依刘珩之言,送她前去沐浴更衣。
  千思万绪只在一瞬间,岑娘的手环上臂膀的刹那,崔莞猛地抬起头,咬牙大声说道:“不必了!”
  清亮的呼声荡起,屋内一片死寂。
  无论是被甩开手的岑娘,还是仍端着木盘的暗卫,眼底均闪过一丝惊诧。
  唯有斜斜靠坐在榻上的刘珩,漫不经心的墨眸中浮起的,是一丝细若悬丝,将断不断的笑意,他挑了挑眉,戏谑的道:“莫非,卿卿又改变主意了?”
  许是惊惧至斯,绝望至斯,仿若一潭泥沼的思绪反而渐渐清了下来。
  她心知肚明,今日一旦入了郡守府,定然难以见到明朝的初阳,张显绝不会容她活下去!
  进退无路,横竖均是死,倒入不如死在此处,还能落得几分干净。
  况且……崔莞眸光轻轻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
  随即,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双眸,对上身居陋室却仿若垂卧高堂的刘珩,清冷的说道:“我愿饮沉梦。”
  没有自呼小人,也不称为阿莞,她用的,是一个“我”。
  这是对刘珩无声的抵抗。
  一言落下,崔莞看也未多看刘珩一眼,慢慢地转身,行到那执盘的暗卫身前,继而慢慢地探出手,将那冰冷润泽的白瓷小瓶拿起,握在掌心中。
  她动作十分轻缓,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极为优雅舒宁的风韵,仿若天边闲云,随风悠然而动。
  刘珩微微侧眸,静静的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无人察觉到,他眼底的光亮好似又扩大了几分。
  冰凉的触感自掌心蜿蜒而上,窜流至四肢百骸,崔莞垂下双眸,扫了一眼掌中小巧的瓷瓶,温润釉色在烛光下闪闪发亮,宛若一块上等的羊脂美玉。
  可惜,本该盛放琼浆玉液之物,腹中装的却是……
  想着,崔莞唇角微扬,勾起一抹自嘲嗤笑,此时此刻,她竟还有闲情逸致来胡思乱想,果然是到了走投无路之际,认命了么?
  刘珩目不转睛的盯着崔莞,见状不由低低一笑,“卿卿若是喜欢,孤会命人取来此物,置入棺椁,与卿**。”
  分明是温柔缱绻的语气,说出的话却令人不寒而栗。
  崔莞慢慢抬眼,徐徐言道:“多谢殿下。”
  她的声音,极轻,极平,不曾有一丝死到临头的恐慌,甚至连半点颤抖都没有。
  刘珩薄唇微微一抿,并未出声,只是盯着崔莞的目光陡然变得幽深难明,那块被他置在手中把玩的薄木片,不知不觉中被捏成了两半。
  然而,崔莞淡淡的丢出此话后,果断拔出白瓷瓶上的红绸,红唇微启,浅浅的含住瓶口,抬手昂颌,一股辛辣顿时盈满咽喉,由上及下,滑入腹中。
  谁都没有留意到,当崔莞毅然饮下沉梦时,刘珩眼底终于涌现出一丝讶然,他没有料到,打一开始便费尽心机,只为活下去的崔莞,竟会如此决绝。
  他原以为,崔莞此举不过是以退为进。
  崔莞饮下沉梦后,便想往外走,生死不由人,死前总得让她随心一回罢。
  可还未容她转身,一阵眩晕当头袭来,瞪如圆杏的双眸渐渐失了焦,眼前的景象愈来愈模糊……
  尽管饮下沉梦之前那般决绝,此时此刻,她仍是怕的。
  她之所以决绝饮下沉梦,是因她知晓若选择入了郡守府,她绝无一丝活命的希望,因为张显绝不会让她再活着!而刘珩为何要赐她一死,她却如何也想不通,既然两条路都是必死,她宁愿选择再与这当朝的太子赌上一把,赌她还有一线生机,赌他的这杯赐酒仍一如既往只是他的戏耍玩弄。可当此时沉梦已入喉,意识渐渐涣散之际,她却还是悔了、怕了,重活一世,不是为了就这样再一次荒唐的死去,不是!
  她还是太过大意,或许两世的为人,只不过都是上苍给予她的一场荒谬罢了。思及此,她嘴角再次扬起一抹苦笑,绝望的闭上了双眸……
  刘珩静静的看着她,始终噙着一丝浅浅笑意的目光,掠过那张小巧的面庞,探向那双氤氲的水眸,忽而他看到她缓缓的闭上了双眼,一滴自眼眶内滚下的温泪映入他的眼帘,随着他的目光滴落在地面上,刘珩突然觉得自己眼前的这张脸显得从未有过的苍白,而那滴潸然而下的泪里似乎蕴含着数不清的情绪,
  有怨愤,委屈,悔恨,更多的,则是苍白和绝望……
  他胸口泛起一丝莫名的不适,不自禁的垂下眼眸,似是不愿再看到他眼前那个似乎快要支离破碎的崔莞。
  他垂眸凝望着胸膛,心口仿佛被一层帛紧覆一般,说不出的究竟是何种感觉。
  还未容刘珩弄清这股突如其来的不适感,眼角的余光陡然瞥及眼前的身影重心不稳的原地晃了一晃,眼见就要栽倒在地上。
  不知不觉中,广袖轻甩,衣袍翻飞,待岑娘与那暗卫回过神,赫然发现自家主子不知何时竟已起身,将那即将倒地的小姑子揽入了怀中!
  这……这真是……
  岑娘与暗卫相视一眼,目中均闪着无比的惊愕与不敢置信。
  刘珩似刚回过神,感受到怀中的温软,原本舒展的浓眉紧拧成一团,他下意识便要松手,可一眼瞟见近在咫尺的那抹苍白,以及悬在腮边仍清晰可见的泪痕,不知为何,手中却是一顿。
  此举,令刘珩心中愈加烦躁起来,他猛地转头扫向岑娘,“将她拖下去。”
  岑娘一怔,急急扶过已然没了知觉的崔莞,可还未等她应声,便见一道身影急急冲出了屋。
  这,这可还是她那的山崩地裂于眼前亦不为所动的主子?

☆、第一百五十章 亦真亦幻梦难寻(上)

    夜色渐浓,郡守府不远处的一座府邸忽的大门尽敞,一行三车缓缓驶出,碾着月色向城门行去。
  被一干骑马侍卫拥簇环绕在中间的马车,看似平常,但从后往前,车厢中的布置一辆胜于一辆,以行在首尾的马车为最。
  这一行人并未在城门耽搁多久,如眉的弯月刚挂上树梢,车队便顺顺利利的出了齐郡,沿着修整得平坦宽敞的官道,一路南行。
  弥漫的夜雾下,莫约二里外的一处茂叶尽落,显得光秃秃的密林中,莫约五十名服饰各异的侍卫暗暗潜在林中,待久候的马车行至,联络暗号响起,这些白日便乔装打扮,分批出城的侍卫离林,迅速融入了车队中。
  原本不过二三十人的车队,顿时逾近百人,所行之处,无不烟尘滚滚,此时尚在夜里,不甚明显,若是白日,定然半里之外便能看清。
  这般庞然大物,一般宵小盗匪,断然不敢靠近,故而虽是深夜赶路,倒也十分平安无事。
  一阵颠簸中,崔莞慢慢睁开双眸,霎时间,只觉得头晕目眩,不由又轻轻阖下,咽喉处仿若烈火灼烧,干涩难耐。
  ……水。
  崔莞张了张口,车厢内却无半丝声响,一旁正闭目养神的人好似听到了什么,抬手拎起搁置在身旁矮几上的瓷壶,倒了一盏温茶,而后小心翼翼地扶起躺在小榻上的崔莞,倾盏近唇。
  一股甘泉涓涓而下,双目紧阖的崔莞大口大口汲取,直至盏中清茶点滴不留,仍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她到底是醒了。
  又一次慢慢地睁开双眸,头顶所嵌的明珠琳琅入眼,柔和的明辉虽亮却不刺目,怔怔看了片刻,恍惚中的崔莞慢慢回过神来。
  尽管眼前仍有几分茫然迷离,她仍吃力的转动眼眸,打量四下。
  随着眸光渐渐凝聚,眼前的事物愈来愈清晰,四壁着锦,颠簸不止,加之耳旁一阵阵辘辘声响,即便此时崔莞思绪浑噩,也明白身处何处。
  她只扫了一眼,睁开的眼帘又升起一丝沉坠感。
  突然间,崔莞好似忆起了什么,唰的一下,半阖的眼眸顿时瞪如杏圆,再顾不得头颅的晕眩与浑身上下的酸软,咬牙撑手,便要坐起身。
  “饮沉梦,即便不大醉三日,醒来也定然眩晕难耐,若不想苦熬,就乖乖闭目入眠。”
  平板无波的声音在车厢中乍响,崔莞侧眼望去,却见一道身影稳稳的坐在她身旁不远处的角落里,时不时随颠簸轻晃几下。
  湖蓝袄,十字髻,正是岑娘。
  这是怎么一回事?崔莞仍是坐起身,强忍下额角隐隐的疼痛与眩晕,张口便问,可朱唇翕张,平日里清若珠玉相磬的悦耳声,全无!
  她,她的嗓子!
  崔莞下意识抬手捂住脖颈,虽经过一盏温茶滋润,舒畅不少,然而咽喉处仍旧泛着一丝涩疼,恍惚中不觉,眼下却愈来愈明显。
  不,这不是关键之处,她忍不住又张开口,尽全力大喊一声——
  无声!
  除去从喉中挤出的呼呼喘气声,根本没有半丝声响!
  她的嗓子,哑了?崔莞满面震惊之色,冰凉的手怔怔的抚在脖颈处,后背一阵僵硬。
  她分明饮了刘珩命人端来的“毒酒”,未死之事,她心中多少有一丝明了,可为何会失声?
  难道是那沉梦?是刘珩?
  好似看穿了崔莞纷乱的心思般,静静坐在一旁岑娘忽的张口,淡淡地说道:“沉梦中掺了一丝令人暂且失声的药物,莫约数日便可解,姬可宽心。”
  原来如此,崔莞高悬的心渐渐回落,可刚落下半分,又蓦然一颤,惊愕的目光急急投向岑娘,可入目的,却是岑娘双眼紧闭,面无表情的模样。
  显然,该说之言已说完,她不欲再开口了。
  崔莞用力咬着下唇,借此疼痛来抗拒眼前的眩晕与困倦之感,她移开眼,身子略略往后一倒,软软的靠在车厢内壁上,看似与岑娘一般打算闭目养神,却趁着其不备,悄然掀起一丝车帘子,匆匆往窗外瞟了一眼。
  只消一眼,她便看清了马车外的情形。
  乌浓的夜色下,道路两旁并非民居,而是无边田野,远远望去,甚至能依稀看见远处的零星灯火与起伏的山峦。
  这条路,并非前往郡守府。
  那半分未定下的心,砰然落稳,她根本来不及细细思量,再也支撑不住的眼帘重重阖下,就这么倚靠着车厢内壁,沉沉的睡了过去。
  听闻耳旁轻浅的呼吸,岑年陡然睁开眼,神色复杂的打量着垂头含胸的崔莞。
  若主子所言无误,那么,这小姑子确有极大的利用之处。
  只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留着这小姑子,对主子而言,弊大于利。
  莫名的,岑娘眼前浮现出方才在庭院内,刘珩仓促离去的背影……
  不过,片刻后,她又一次合上了眼。
  ……
  许是饮了沉梦的干系,崔莞这一觉睡得极沉,只是本该甜美的梦乡却是一片光怪陆离。
  隐约中,她好似回到了前世,春风楼所受的屈辱,曾信的柔情蜜意,一个个贵人们寡廉鲜耻的模样,那场焚骨灼心的烈火……
  林林种种,不断涌现,重复,避不开,逃不掉,只能一遍又一遍被迫承受着轮回的沉痛苦楚。
  梦中的崔莞,满面惶恐惊悸,可纵使她捂住双目,堵牢双耳,亦驱不散那无孔不入的梦魇。
  突然,梦境忽转,眼前一切倏的消散,一副画卷缓缓舒展。
  春风徐徐,连天碧湖中,水波粼粼,芙蕖摇曳,临湖的八角亭里,一红一白两道纤细的身影,红琴白画,饶是无声,崔莞耳旁仿佛闻及那一声声委婉清幽的琴音与饱含墨香的湖笔落在帛纸上的沙沙声……
  这满目的宁静惬意,使得崔莞渐渐平静下来,莫名的,她心中陡然升起一道念头——看清,看清那执笔作画,言笑吟吟的白裳女子究竟是何模样!
  可愈想看,便愈看不清,原本仍有几分清晰的两道身影反而慢慢模糊起来。少顷,亭中少女相继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