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家药膳师 >

第368部分

农家药膳师-第368部分

小说: 农家药膳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证据证词,包括云家人,甚至主审官和旁审想问的一切问题,证人都能答得滴水不露,就好似一切经过千百遍的演练一般,找不出丝毫的破绽。

就连他这个熟知大周律法的人,想从中寻出一丝端倪都不由暗暗摇头。或许他得从人证跟云家的关系着手调查,否则这个案子根本破不了!

紧紧地抿着唇,他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江云漪,但愿宁沉玉的动作够快,否则他来到这里即使能为云家翻案,却没能救江云漪于危难又有什么用呢。

“方锦娘,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么恨我,这么恨我们云家?”

云老夫人不知道这个时侯她应不应该笑,若是他们云家寻找自己的子孙都能成为别人口中的证据,那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

她几乎可以想象,这些年云家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被对方拿出来说事,尤其是在他们云家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与江云漪过从甚密。

这些一定会让对方指认为是在跟江云漪商量着如何谋反。他们把一切都计算如此周密,他们云家还能躲过这一劫么?

“恨?怎么会是恨呢?我只不过是不想看你们云家做了那么多坏事还能逍遥法外罢了。大人,民妇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云家欺君罔上,应该怎么判我想大人比民妇更清楚!”

方锦娘不想跟元乐珊说太多,有些话说太多破绽就会越多,反正她现在所说的足够云家永难翻身了。

何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只可惜她不能留在公堂继续看,不过她想有人会把公堂的事儿写成话本子来告诉她。

“应该怎么判本官自有裁夺,这是你的证词,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先行画押。”

顺天府尹现在压力极大,虽然他也很想判定云家罪证确凿无需再审,可现在他不仅要面对上头,还得给外头的那些百姓个交待。

刚才方锦娘所说的一切可不止他一个人在听,这后堂还有不少与云家或敌对或相交甚密的人在听审呢。

其实只要是聪明人,在这个时侯都会跟云家保持距离,但这事毕竟非同小可。这其中有不少人即使现在跟云家保持距离也很难说他们跟云家没有半分关系。

何况这其中除了云家,还牵扯到永宁公主。云家在京都多年是有不少至交,可一旦牵扯到谋逆这样的大罪,又有谁再敢与他们交往。

但江云漪不一样,这些人中或多或少受过江云漪的救命大恩。他们就算想坐视不理,却也不能让江云漪有事。

这会子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能多为江云漪争取一点是一点!

“等等!”

唐秉清在衙差给方锦娘画押的时侯从后堂走了出来,取过供纸细细看了看,让随从将他写的递给顺天府尹的师爷先看过后,再递给转衙差放到方锦娘面前,

“仔细看清楚了再押!”

他身份特殊,是唯一一个除主审旁审外可以随意进出公堂的人。此刻他想到了一个可以帮云家的法子,不过这个法子到最后能不能用到还很难说。

但不管怎么说他都要试试。他相信这个堂审一天之内是不可能定案,那他就得在定案前将此事查得清楚一些。

“方锦娘,在你画押前我得提醒你,做伪证我大周律的判定轻则下狱三年到五年,情节严重致受害人遭受不可受创之伤害者,还要重新量刑。”

唐秉清笑容可亲,眸子也是轻轻柔柔,只是在说到相关律法的时侯那眼神中的犀利与不可轻犯却能令人激灵灵地打个寒颤。

他唇角带笑,凝着方锦娘的眸子里又黑又沉,让不自觉抬起头的方锦娘微微一愣,随即又快速地垂下头看那份被换过的证词。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要她谨慎画押的年轻人,方锦娘总觉得他的眼神太过犀利,让她不由得心慌。

看着那些按她的话记录的证词,她微微皱了皱眉,伸手在印泥上沾了沾,直接画了押。

“很好!府尹大人,我可否问方锦娘几个问题?”

唐秉清不想让外头的舆论对云家不利,所以他得让方锦娘留下一些话在公堂,到时二次堂审的时侯他才能帮到云家。

不过目前他还不是云家的状师,所以此时此刻他也只能利用他的特殊身份来审问方锦娘。

“唐先生,请问。”

顺天府尹可没想要得罪唐秉清,现在永帝重视年轻一代的培养,这个唐秉清自幼就被誉为天才少年状师,早早就拿到大周朝的状师证。

他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时推翻一些陈年案件重审的第一人,连永帝见了他都要让三分。

现在他要审问此案,他自然乐得让他插手。若连这个第一状师审出的结果都和一样,那不管是对君上还是对百姓,他都可以少一些压力。

“方氏,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又是谁带你进宫见的圣上?从浣州带着小公主的遗骨回京时,是跟谁在一块?看着我的眼晴,回答我!”

唐秉清谢过顺天府尹之后,盯着方锦娘一连数问,一句问得比一句快,却也一句比一句犀利。

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两句才是唐秉清想问的重点。他不信凭方锦娘一介平民能够进得了宫,还能那么快见到永帝。

只有知道是谁想要陷害云家,他才能抽丝剥茧找出所有的关键,为江云漪正名,为云家平反!

“这些跟案子无关,我可以拒绝回答!”

方锦娘有稍微的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可以见到永帝自然是有人特意安排的,不过她是不会在公堂上说出来的。

至于她这些年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她更不可能说出来。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凭什么问她这些!

“怎么可能跟案子无关?我怎么知道当年偷换公主的人一定是云老夫人指使,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人。你可以指证云老夫人,那有没有人能证明你说的话是事实?又或者你不是受了他人的指使,故意歪曲事实,有意勾陷?

另外我可以告诉你,根据我大周新律,一个案件超过十年其证人就必须有旁证,否则其证人证词可以视情况不予采纳。所以你刚才所说的一切,如果没有第三方人证,是无效的。”

唐秉清看着方锦娘强作镇定的样子,心下微微一松,总算找到了一点突破口。照这个情况下去,只需要查出当年小公主的遗骨为何会被安置在云家祖祠,那他就有办法为云家脱罪。

“我没有说谎,我说的全是事实!”

方锦娘没想到一个转眼,这个年轻人竟然能把她的证词全数推翻,自然不复方的镇定从容。

为了能有力给云家致命一击,让他们再无还手之力,所有的细节他们都经过反复的推演。

可是她如何能想到,大周新律能让她的证词变得毫无用处。这让她如何甘心!现在她上哪去找第三方的旁证?

“是不是事实你说了不算。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现在虽然指证云老夫人是当年指使你的人,但你是当年的帮凶,如果你没有去偷换公主,那公主自然好好地呆在端木皇后那里。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你现在指正云老夫人的居心。从事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七年,为什么当年你逃出生天之后不即刻报官?反而待到今日才说出真相?

据我所知十七年前的云家只是浣州的小户,云老夫人是如何知道那个小院子里住的是皇后娘娘?又是怎么知道皇后娘娘的生产日期?即使当年皇后娘娘逃亡浣州,那身份和住址也不可能随意泄露出去。

这一切的一切,你是不是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你说不出一个所以然,那你如何让我相信你所说的一切不是诬告?”

方锦娘的这些证词看似无懈可击,但若细细推敲却漏洞百出。唐秉清细细思量,此事他只能从十七年前的真假公主案入手,否则云家很难胜诉。

但对于十七年前端木皇后在浣州到底发生了什么,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他又如何拿它来帮云家呢。

“我当年只是奉命行事,这些问题你应该问云老夫人,而不是问我!”

方锦娘咬了咬唇,她当然知道云老夫人不可能知道这些,可有一个人却是知道的。但她怎么可能说出来呢。

对于唐秉清越犀利的问话,方锦娘有些招架不住,只能把所有的事全推给元乐珊。

“如果我是云老夫人,如果当年的事是我做的,这么隐密的事即使是再亲近的人,我也不可能告诉她。至少换下的人是公主,埋下的人也是公主,就算我要假托他人之手,我也不可能告诉她那个人的身份。

而且从你刚才所说的证词中我几乎找不到一丝破绽来证明云家是无罪的。那么我请问,为什么十七年前云老夫人会笨到把这些事情交给你一个丫头去做?留下如此致命的人证和物证来自寻死路!

从十七年前的事,和这十七里发生的事做一下对比。在坐的各位难道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不同么?

如果云家真的筹划了十七年就是为了今日被人举报有谋反之心。那我实在搞不懂它为何会在没露出一点苗头就功亏一篑?如此慎密的计划既然就被方锦娘这么一个早应该死的人给破坏了。”

唐秉清微微一叹,好似在可惜云家怎么就在最后关头失败了,还败得这般的莫名奇妙。

但听在在坐的主审、旁审及一众听审的耳却知道唐秉清是在告诉他们。若这一切真的是属实,那十七年前云家根本不可能留着方锦娘,更不可能让方锦娘知道那么多事。

虽然方锦娘有说当年云老夫人要杀她灭口,可事隔这么久,又有谁能证明方锦娘所说的是事实呢。

同样在后堂听审的沈老夫人听到唐秉清的这些问话,差点没有咬碎银牙。她没想到唐秉清这么快就能从现象看到本质。

唐秉清的问话里几乎每一句都充满暗示,现在听的人可能还没回过味来。待到最后这些暗示就会全部指向她。

云家自然是不可能知道当年皇后娘娘逃到了浣州,还即将临盆。可是云家是如何得到消息,又是如何那么确定皇后娘娘的生产时间,就必须有一个人给他们提供。

这个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出卖皇后娘娘的人。若是让元乐珊知道这些事全部是她主导的,难保元乐珊不会在临死前拉着她一起当垫背!

不过就算方锦娘没法为自己证明,那小公主的遗骨是在云家祠堂找到的,这一点云家没法分辨,一样在劫难逃。

何况一会子还有云子晴这个人证,照样可以让把云家打入地狱。她就不信唐秉清有本事一直护着云家!

“若按唐先生这么讲,那云家的罪名还真有待查证。”

宴峰是代表敬阳王府过来听审的。事关江云漪敬阳王不能出面,端木阳又不在京都,宴峰只能自请前来听审。

其实知道江云漪不是公主之后,宴峰很是为端木阳松了一口气。这样端木阳回来之后不必在担心他跟江云漪的关系而不能在一起。

可松了一口气之后,他又不由为端木阳捏了一把汗。没有了身份之别,可江云漪若真没了小命,那他们不是更惨!

刚才听着方锦娘的证词,宴峰和其它人一样不得不感叹云家计划之周密,却最终败在方锦娘这个漏网之鱼上。

若不是对云家有几分了解,连宴峰都要相信云家真的有谋反之心,这永帝能提前把云家控制起来实在是英明之至。

可听了唐秉清之后的一番问话,宴峰又不得不赞唐秉清不愧是大周第一状师,连这样细密到几近无懈可击的证词到了他手里就全部成了废话。

有宴峰开口,其它代表过来听审的人也有少数人开口,这些人主要是为江云漪说话。

但大多数人都知道永帝已经下旨判定云家的罪行,若是他们现在开口就很可能得罪永帝,所以大半的人还是保持了沉默。

外头听审的百姓们就没有这些人如此顾虑,他们听完审后本以为云家真的有罪,可经唐秉清的一番审问他们又开始动摇。

顺天府尹本来是要感谢唐秉清接了这个烫手的山芋过去,可现在他又开始擦汗了。

现在审问出来的结果根本还是模棱两可,即不能证明云家无罪,也不能证明方锦娘说的事实。

这让他如何去判刑啊!可不管他有多头疼,这案子还是得继续审下去。

“云老夫人,有几个问题,我也想当面向您问清楚。”

唐秉清为云家赢得喘息的时间之后,自然不想这么快就停审。他必须一鼓作气把这个案子彻底压下来,否则等案子的结果到了永帝那里,难保永帝不会因私心想置云家于死地。

只有在强大的事实面前,永帝才可能承认他是错的!若没能第一时间洗脱云家的罪名,在接下来的审理过程中就不可能如现在这般顺利。

“你问!”

云老夫人点点头,语气中满含感激,他们家跟唐家并没有交情,可是唐秉清能在这个时侯帮他们云家,他们云家定会铭记在心。

她本以为永帝的旨意一下,他们云家即使无罪也在劫难逃。不想云家多年积善,竟然能得到那么多百姓为他们求情,否则顺天府又怎么会公开审理此案。

虽然她知道云家如此受百姓的爱戴并不是好事,可这个时侯她又能想到什么办法救云家呢。

如今他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能为云家平反,他们才有机会向永帝表明心迹,到时再想办法打消永帝的疑虑。

“云漪到底是不是你们云家的女儿?”

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在江云漪的身世上,就算唐秉清现在不问,接下来的堂审照样会有人问。

其实他初闻江云漪竟然是皇朝公主时也吓了一跳,他虽然觉得江云漪气质不凡,可他从来没想她的身份会这般尊贵。

但事到如今江云漪的身份一再转变,相信熟知此中内情的人,也怕和他一样急于知道江云漪到底是谁家闺女。

“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我云家的女儿,若是没有那道圣旨我们云家没人会想到她可能是我云家的女儿。知道她可能是云家的子孙,我比任何都要意外。

方锦娘说我们云家之所以会大张旗鼓的找女儿只为掩人耳目。但我想如果去细查的话就可以知道我们是不是在掩人耳目。

我的儿媳妇因为丢了女儿曾有近三年的时间精神失常,现在云家的医馆还保留着她的诊籍;我的儿子因为丢了女儿连生意都不顾,以至于云家的生意一落千丈;而我的丈夫因为孙女儿的失踪,旧病复发没挨过几个月就去了。

云家因为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