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03部分

庶难从命-第103部分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也不打开盒子来看,转身让雪玉交给外面的锦秀拿起来。

容华和老夫人说完话,老夫人让容华去外面坐坐,香玉、雪玉进屋来伺候起身。

梳洗好了,容华上前将老夫人扶到软榻上歇着。

不一会儿薛夫人来请安,老夫人就按照刚才预备想好的话说了一遍,又说:“年纪大了,就有许多老人病来,休息休息就好了。”

薛夫人在一旁陪着坐了一会儿,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也来请安,看到老夫人病了,众人都忙上前询问。三太太想起什么,说要去佛前点个灯祈个福什么的,该继续供起个药王才是,她认识庵中的执事必然会给好好照应。老夫人听了笑道:“哪有什么厉害的,用不上这样动干戈。”

容华看向二太太,二太太脸上的脂粉比往常重一些,眼睛也微微发肿,站在一旁道:“不光是老夫人,我也是一夜都没阖眼。”

老夫人这才问二太太,“老二去上衙了吗?”

二太太道:“去了。”听着老夫人主动问二老爷,二太太的目光仔细地在老夫人脸上一转,脸色微微晴了些,也有了些笑容。

黄御医被请了过来,看了脉又开了方子,李妈妈亲自去吩咐人抓药,薛夫人问起老夫人的病情,黄御医果然道:“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操劳了些,这几日多要注意休息,平日也要颐养才好。”

听得这话,众人才皆都松了口气。

送走了黄御医,二太太笑着道:“我今天也没什么事,就留下照顾老夫人。”

药已经抓了来,雪玉拿去厨房煎药。

大奶奶钱氏和奶子带着润哥过来,润哥刚被奶子放在地上就小跑着去扑老夫人,小小幼嫩的手指不停地抓挠着老夫人的袖子,一双黑黑的眼睛透亮透亮的,小腿还不停地蹬着像是要用自己的力气爬上去。

钱氏见状急忙要去抱润哥回来,却被二太太斜过眼睛看了一眼,钱氏顿时低下了头。

润哥正是学说话的时候,吐字还不太清晰,依依呀呀地叫,“曾祖母。”老夫人看了脸上露出股怜爱来,伸手欲要将润哥抱起来。

二夫人这才上前,“老夫人歇着,让奶子将润哥抱回去吧!”

润哥听了这话小小的身子不停地往老夫人身边挣。

老夫人满脸慈祥地笑着道:“抱起来在我身边坐一会儿有什么打紧。”

李妈妈忙过去将润哥抱起来放在软榻上,润哥顿时笑起来,头一低将脸贴在老夫人脸上。

满屋子的人都被这小人儿逗笑了。

老夫人笑着道:“好了,别在这边围着了,都各干各的去吧!”说着特意侧头看了容华一眼。

容华这才和薛夫人、三太太、四太太一起出去了。

回去的路上三太太笑着和薛夫人道:“老夫人最喜欢小孩子了,我们明英、明达、明泰还都小呢,”说着瞧一眼容华,“就要看二侄媳妇的了。”

容华脸顿时红了。

容华回到房里,这才将老夫人给的红漆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放着几本书,容华拿起来一看顿时不免一惊,老夫人将这盒子给她的时候,不过说了几句随意的话,她怎么想不到这盒子里装的竟然是这个。

容华让红英找出那件粉紫小八宝交领夏衫来,也不戴多少金饰物只是选了雅致的璎珞镶宝石簪子和金镶玉花挑心,这才拿着礼物坐上了马车到沈家来。

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到别家府里做客,以前是未出阁的小姐,顶多是按礼请个安就坐在一旁听长辈们说话,这一次却要她自己全然应付整个场面。

沈夫人是朝廷诰封的二品夫人在外有贤惠持家的名声,沈家几位奶奶都出自书香门第,可见沈家还是重文胜过重武。

她这一趟要婉转地说明自己的来意,也不一定全然没有把握。

只能期望沈家是表面上废了祖传的治水之功。

容华看着锦秀手里的红漆盒子,若是沈家肯收这份礼,这件事也就成了。

正想着,马车已经进了缎库胡同,容华下了车,沈三奶奶赵温雯和一位穿着深藕色兰花褙子,面目秀丽的妇人已经等在门口。

赵温雯和那位妇人都上来与容华见礼。

赵温雯笑着介绍,“这位是我大嫂。”

容华上前与沈大奶奶、赵温雯回了礼,再仔细端详这位沈家大奶奶,眉宇中有一股的书卷气,长而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嘴唇微微一抿而笑,端的有几分的沉稳。

因是三奶奶赵温雯与容华结交,于是帖子上写的三奶奶的东道,却没想到沈大奶奶也迎了出来,沈家岂会不知道武穆侯最近接了什么差事?容华心里又有了些把握。

沈大奶奶道:“夫人受了些风寒,不然也出来迎武穆侯夫人了。”

容华舒展着眉眼笑着看沈大奶奶道:“大奶奶这样说就见外了,怎么好劳动夫人来接呢。”

说话间,大奶奶仔细看了一眼武穆侯夫人,虽然年纪小但是眉目疏朗,气质沉稳,说话间也十分的亲和,似是十分好亲近,怪不得三弟妹嫁过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和武穆侯家有过来往,去了侯府一次就结交了武穆侯夫人。

容华由沈大奶奶、赵温雯领着到了花厅。

沈夫人已经等在那里,见了容华沈夫人上前行礼,容华笑着回了礼,然后坐在座位上和沈夫人说话。

沈夫人问到薛老夫人。

容华笑着道:“来的时候祖母还说让我给夫人带好呢。”

沈夫人笑着,“改日我一定去府里拜见老夫人。”

容华又让锦秀将红漆盒子送了上去,沈夫人笑着收了,并未打开来看,只笑着说:“上次温雯回来,就说要请少夫人过来,只是这几日天气不大好,也就没有惊动少夫人。”

容华点点头,微蹙眉头,看看外面才道:“天气是不好,总是下雨,却也像是没有下完似的。”

沈夫人拿着茶杯的手微微停顿,“听说侯爷得了监察防务的差事?”

容华道:“可不是。钦天监还说今年雨水格外多,京畿的堤坝……”不由地顿了顿,“侯爷这几日就为这事忙着,老夫人也说,万一有了水患那可不是小事,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受灾。”

沈夫人听得这话也沉下眉目来,似是有什么话想说,却又有些迟疑。

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半刻就能下的。

沈家两位奶奶都不出声直等着沈夫人说话。

沈夫人犹豫再三还是道:“也不知道少夫人喜不喜欢看戏,想来想去还是请了班子来热闹热闹。”

容华笑着道:“也是喜欢的。”

众人这才往戏台去看戏。

点了几出不算太热闹的戏,容华与赵温雯坐在一处边看戏边说起话来。

沈夫人这边看了会儿戏,身边的妈妈急匆匆地在沈夫人耳边说了几句话,沈夫人顿时脸色大变,再看向旁边的武穆侯夫人,她怎么也没想到,露出恬静笑容的武穆侯夫人会送来这样的礼物。

第156章 共度风雨(下)

沈夫人身边的妈妈去而复返,在沈夫人耳边说着话,赵温雯也心神不定起来,一边听着容华说话一边还注意沈夫人那边的动静。

这个时候让大家都觉得紧张倒也不好了,容华话锋一转说起将市面上买不到的藏本重新版印的事来。

赵温雯听了也十分赞同,“其实市面上许多书都是这样才来的,不然哪里能流传这么长的时间,不管是书册还是语录的,终归是教人的,若不给人来看就没了意思,偏有些人将这些孤本当作财物不肯拿出来,市面上越是不流传,价格越昂贵,百年世家这样的书能得上几册以是了不起,后代子孙若是都出息那也好了,若是有几个不孝的,要么是变卖成了财物,要么保管不当,以后也就真的没有传世的。”

容华道:“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赵温雯红了脸,“也不是我,是夫君和公公经常说起的,”说着脸上有一丝笑容,“上次借书的事,夫君再三让我谢过少夫人。”

容华抿起嘴唇笑笑,“版印书的事姐夫懂不懂?我还想找了牢靠的人托付几本书呢。”

赵温雯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来,却不含糊,“妹妹若是放心,那自然是……”

她之前也不是没打听过,沈家版印过几次独本的藏书,沈家大房又经营着书局,对这事再清楚不过。

容华与赵温雯这样说着话,不知不觉又亲近了几分。

这样下来,赵温雯脸上倒有了难色,按理说以容华和她的亲近,许多话她都不该瞒着容华,只是这样重要的事就连老爷都一时难下决定,其实她心里也怕……毕竟掌管河道、防务的差事是十分凶险的,万一出差错,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就像沈家前朝时的结果。

可是夫君偏对这件事又十分的上心。家里很多人都劝说不住,老爷也发过几次脾气,前段时间听说这次监察京畿防务的是武穆侯,老爷还说,“难得还有谁是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的,武穆侯就是一个,可惜身边人也没有一个懂得水务的,谁都知道京畿防务的弊端,主管防务的官员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可想而知防务被他们吃空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愿意接这样的差事,谁都怕惹一身的麻烦……”

夫君就说了:“我们家是百年治水世家,倒是懂得水务,还不是一样怕麻烦怕被牵连获罪。”

这话将沈老爷气得差点就动用了家法,只骂夫君是个不孝子。

赵温雯看着容华温和的笑容,手指攥着帕子微微一扭,还是道:“侯爷有没有跟妹妹说起堤上的事?”

容华道:“说过,可是我哪里懂得许多,现在只要一下雨我心里就会紧张的不得了,也没有别的法子。”

赵温雯转过头去看沈夫人,大嫂正倒了茶给夫人。

……

沈夫人接过茶来,将事情简单地与大媳妇说了,这个素来当作是臂膀的大媳妇,也一脸惊讶地看着她,“照娘这样说,侯府一会儿应该提出条件,不可能会这样轻易地送上这样一份礼。”

这样的东西不会没有什么说法就送上来。沈夫人再去看武穆侯夫人陶氏,武穆侯夫人的样子就像是全然不知一般,明明是担忧侯爷却也没有轻易就向她提起要沈家帮忙的事,若不是她问起,武穆侯夫人说不定连侯爷办防务的差事也不会提起。

送东西来的正主那么镇定,秀丽的脸庞,明亮的眼睛,从容的微笑,相比较而言她们沈家却都惊慌起来,作为东道却还不如邀请来的客人沉稳。

沈夫人的目光不停地变幻渐渐安定下来,武穆侯夫人才多大的年岁,将来……

男人在外面,女人虽然管理的是内宅,但是内宅不平安,外面也难有什么好结果,薛家娶了一个好媳妇。

看过了戏,沈家又留容华用了饭,容华才向沈夫人告辞。

临走之前沈家送了回礼,沈夫人将容华送到垂花门,才笑着道:“我家老三一直说想要去拜会侯爷。”

容华听得这话,眼睛顿时一亮,脸上也真正露出笑容。

容华上了车,马车缓缓向前行,锦秀低声道:“沈家的回礼都是锦缎。”

容华听到锦缎两个字微微笑了。明明是雪中送炭,却隐晦地说是锦上添花,沈家这是答应了帮忙。

请动沈家费了不少的周折,薛明睿在外面花费了大工夫不说,若是赵温雯求书未成,或是她和赵温雯没能亲近起来,或是老夫人没将这礼物拿出来让她送去沈家,恐怕今天的事还不会这样轻易成了。

沈家开始能让赵温雯到侯府来借书,也是试探的意思,一是要看看侯府的情况,二是试探侯府的态度,还好她每一步都走的顺利,加上沈家也确实是名门世家,人心正也极好相处。

容华长长地吸口气,老夫人何时知道薛明睿要请沈家帮忙又何时拿到沈家先人写的《治水方略》?沈家前朝获罪,这样的书籍也明令不得传世,沈家自己都没能保留下一部完整的,如今这本书重新回到沈家人手里,虽然不是沈家先人的底本,沈家人也算是在先祖面前有了个交代,于是沈夫人知道容华拿来的是这本书如何能不惊慌?

马车刚拐进西城胡同,天色一下子暗下来,外面跟车的婆子道:“少夫人,可能是要下雨了。”

说来就来的急雨,刚刚暗下的天空忽然之间被雨水照的发白,眨眼功夫地上就积了水,虽然准备了雨具,外面的人还来不及穿上就被淋了透湿。

婆子道:“到了垂花门,奴婢先下去命人过来接应,准备好了少夫人再下车,小心着了凉。”

锦秀在车里替容华应了。

马车停下来,不一会儿功夫果然传来许多脚步声,婆子、媳妇们将雨具撑好,又有红英迎出来送上一双红香羊皮小靴、一顶葡萄青小尾纹斗篷、鹅黄的菱子,容华在车厢里穿妥当了才下车来,容华的脚刚落在地上,容华身边的锦秀一侧头恰好看见有人急匆匆地赶来,仔细盯了一眼原来是陈妈妈。

陈妈妈出来的时候没有带雨具,这雨下的又大又急,她一时没来得及躲避,顿时被淋的好不狼狈,见侯府门前有马车停下来,又有婆子、媳妇好大的架势,先是锦秀下了车,才将穿着葡萄青斗篷的少夫人接下来。

陈妈妈一时上前说话又恐狼狈失了礼数,站在旁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好在容华听了锦秀的话,转过头来看陈妈妈道:“先随我进去再说吧!”

陈妈妈连忙应承。

锦秀让家人递了把伞给陈妈妈,陈妈妈将伞撑开,这才顾得上抹了把脸。

容华和锦秀、红英已经在婆子、媳妇簇拥下进了府,虽然下面的婆子用伞遮掩的仔细,容华一路上仍旧被雨打湿了衣衫,进了房门,春尧已经命人拿好了干净衣衫和热水,春尧、锦秀将容华身上的斗篷脱下来递给红英,又拿了柔软的巾子擦干容华脸上的雨水。

容华吩咐红玉,“去看看有没有陈妈妈的衣服,拿一套干净的给陈妈妈换了。”

陈妈妈谢了容华由红玉领着去了鹿顶的房子。

容华换了靴子进了内室,春尧道:“让人在净房里准备了热水。”

容华点点头,不知道是不是被雨淋了,身上感觉到有股凉气,尤其是下腹隐隐地疼痛。

容华进了净房一看,果然是迟迟不来的月事到了,知道自己没有怀孕,心里微有一些轻松,她刚刚嫁进来,许多事都没有安排好,这时候有了身孕恐是要更加费神,再说有了身孕就不能随意走动,养胎十月……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

再经上次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