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14部分

庶难从命-第114部分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太太点点头。

锦秀轻轻敲了敲门走到容华身边低声道:“陈妈妈来了。”

第170章 芳魂伤逝(下)

下着大雨陈妈妈怎么会突然过来。

四太太看看容华,微微一笑,“你有事先忙,我一会儿再过来。”

容华笑笑,“也没有什么事,是娘家打发人来了。”

四太太倒是没想到容华这样直率地说话,这府里人有什么事,哪个不是遮遮掩掩,三弟妹时常出去见娘家人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三弟妹却从来都说去市面上买香粉。

容华做事少了那些个虚假,特别是看人的时候,眼睛明亮,真心诚意。

早晨三弟妹旁敲侧击地说了她一番,说是有人顺水推舟地买了好,让她心里有个数。

这话还不是在说容华。三弟妹说的煞有其事,可是她仔细想来就觉得并不是这样,明霭没找到明哲之前,容华院子里的下人就护着明哲到了府前,这怎么能说是顺水推舟的人情?容华对薛明霭说的那些话,无不是她心里真正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如果她再不明白这一点……

仔细想想,这些年也就大房没有在意他们四房庶子的身份。亦宛和亦双是要好的,明睿又帮忙明哲找了西席,听说容华的弟弟还要和明哲一起进学。都是大房照顾她们,她们有什么好让大房图的。

容华张罗买米的事,如果他们能帮上忙,那是最好的了。

四太太道:“亲家太太应该也是担心侯爷,所以让人过来问问。”

容华点点头问锦秀,“问问陈妈妈,如果不忙,让她先坐一会儿。”

锦秀应了出去。

容华接着和四太太说话:“今年庄子上都遭了灾,农物也就没有了指望,我让人打听着说冬天有人火炕种菜的,就想着说不定也可以……”

四太太听了稍稍思量,“去年冬天我们家里也买了些新鲜蔬菜回来,不过都是留在过年那几日。有些菜是极不好买的,我还问了你四叔父,听说了这个火炕暖棚种菜的法子,”四太太看看容华,“只是听说十分麻烦的,天冷了要盘暖炕围起来,天热了要拆掉,再说咱们也没有经验。”

容华想了想,“四婶说的是,可是有些事不去做也不知道到底是如何,可行的话倒不如试试了。”

四太太点点头,容华这是好法子,府里虽然进项不少,可是开销更大,自她嫁到薛家来就看着老夫人贴梯己的银子,不说家里的开销,就是出去人情礼往的就要花去不少。

二房二伯、明柏、明霭在朝廷里都各有职司,朝廷里备下车马钱、置装钱等都不在少数,二嫂光凭平日里在老夫人身边办事,每年至少有千百银子入账,大房虽然有爵位,却只是侯爷一个人入仕,平日里花在外面的也多,一半的爵位俸禄还要交在公中,老夫人的梯己大嫂又是半点不争的,至少她知道大嫂这些年没少动用娘家的钱,花在面子上得钱往往被二嫂一攀就要花去很多。

这些年大嫂从娘家带来的首饰没少变了银钱出来。容华嫁过来,大嫂想帮衬着容华,却没有什么底子。

容华道:“麻烦四叔父问问,看看那人有没有兴趣,毕竟现在火炕种菜的家不多。入冬菜又抢手……若是四叔父需要人手去帮忙,就领了石传一去,石传一对庄子上的是都清楚的。”

四太太点头应下来。

容华忙谢了一番。

四太太不好意思地笑了,“不过是小事,大事我们也帮不上忙。”

容华道:“四婶要是这样客气,以后我都不敢再开口了。”

四太太不禁抿嘴一笑,“你这孩子。”容华将四太太送了出去,锦秀才将陈妈妈领了过来。

陈妈妈上前给容华行了礼。

容华忙问,“怎么了?”

陈妈妈匆匆道:“义承侯府给了消息,说是大姑奶奶……”说着眼睛一红。

容华心里一沉,诧异地看着陈妈妈,“怎么会这样快。”

陈妈妈用手帕擦了眼泪,“二小姐已经到赵家去了,老太太说大太太病成这样也没办法过去,要是六姑奶奶、八姑奶奶有时间就过去看看,万一……我们家也不能没有人去。”

容华听着陈妈妈抽泣的声音,自己也是经历过生死的人,想到淑华的处境,心里也难免一酸。

因义承侯府赵家这门亲,先是她枉死,后是淑华嫁进去。结褵不过四年多,淑华竟就……容华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五味杂陈,似是渐渐想到了自己那时候和淑华、瑶华一起花园里看蝴蝶,蝴蝶翅膀上的亮粉落了她们一手,失去亮粉的蝴蝶飞不起来,扑腾着落在地上,那时候只想着会一起长大,从未料过生死。

陈妈妈接着说:“老太太也知道【“炫】侯爷【“书】在前【“网】面,八姑奶奶家里事多,可是大姑奶奶捎回来信说,想要见见八姑奶奶,就请八姑奶奶明天去趟义承侯府,去瞧瞧大姑奶奶。”

容华点点头,“你回去与祖母、母亲说,明天一早我就去看大姐。”

陈妈妈手攥着帕子,声音颤抖地应了。

木槿送陈妈妈出去,刚走出长廊正准备着雨具,瞧见外面的婆子带着个小厮拿了东西进来,那婆子见到木槿顿时一脸笑容,进了长廊笑着道:“是侯爷让人回来送东西。”

木槿看一眼那小厮又看看小厮手里的盒子。

那婆子笑着道:“这是少夫人身边的姐姐。”

小厮的头顿时更低了几分,恭敬地向木槿回道:“济医堂定下来的药膏子,侯爷在前面不得用,让我送回来给少夫人。”

木槿听着顿时笑了对那婆子道:“送进去就是了,春尧、锦秀都在呢。”

那婆子自然无话说,只是笑着等木槿和陈妈妈走了,这才接着往里面走。

陈妈妈出了垂花门,走到街面上,老太太体恤她特派了车跟着,陈妈妈脑子一时之间昏昏沉沉,让赶车的下人,“先往前面走,一会儿在坐车。”

赶车的不明所以,却也不敢深问,只在一旁跟着,走了好一会儿陈妈妈似乎是想起什么,上了车,让赶车的绕过东城回陶府去。

半路上,陈妈妈让赶车的停下,自己下了车,辨别了方向,向右一转,不自觉地停在一家铺子前,抬起头来看,雨水飞进她的眼睛。

这家的蜜膏是大姑奶奶管用的,每次出来大太太都会多给她一些银钱,让她买回去两盒。

大姑奶奶喜欢的橘粉色只有这家才卖的。还是她出的主意,她以为大姑爷说不定看着橘粉色会喜欢。因为五小姐尤其喜欢那种橘粉色,似是用蜜调的,先抹在唇上,然后将残留的在掌心匀开拍在脸颊上做了胭脂,虽然没有殷红色的深,却也不失亮丽。

她现在来到这里又有什么用?大姑奶奶再也用不了这蜜膏了。

大姑爷那样温文儒雅的人竟然不如外表冷冰冰的侯爷。可怜如花似月的女儿,怎么就年纪轻轻的……

陈妈妈愣了一会儿,才又回到车上去。

……

济医堂的药膏盛在白瓷盒里,容华伸手拿了。

白瓷盒放进手心似是有些暖意。

容华抬起头问拿东西回来的高越,“侯爷有没有带话回来?”

高越恭恭敬敬地道:“侯爷只是让与少夫人说,一切如常。”

那一定是十分的顺利。

高越禀了话要离开,容华不知道要捎什么东西给薛明睿。

按理说薛明睿在大堤上,应该不方便。身边一定有不少人跟着,送什么都不大合适。

再说薛明睿那日明明到了家门前,却都不进门,就是要公私分明……她捎带东西去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大好?

容华微微迟疑,还是想起柜子里那领斗篷,“侯爷有没有说……”第一次说话这样,颇有些拿不定注意,吞吞吐吐起来。

没想到那高越却十分的聪明,“侯爷说了,其他的东西不用带,少夫人给的就……”话也说到半截。

听到这话,容华心里不禁有些埋怨,不知道薛明睿是不是让人带话也带半句。而且明明是让人带话了,这话又不说在前面,偏要等她先开口才有似的。

容华脸微微一热,站起身来将那领斗篷拿出来,亲手包好让木槿递给高越。

高越拿了包裹眉开眼笑,“少夫人放心吧,东西我一定会妥善送到。”木槿也忍不住笑了,高越的表情就像刚才她看到侯爷送东西给少夫人时一样。

……

到了晚上,三太太来和容华商量,“你看看需用多少出来,果然能凑了好让去准备。”

容华和三太太一起算了清楚,三太太这才走了。

容华看了会儿书早早就睡了,一开始还有些睡意,闭了会儿眼睛,忽然想起淑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早早起来向老夫人、薛夫人说了情形,老夫人听了皱起眉头,“怎么小小的年纪得了这样的病症,亲家太太这样,也就你们姐妹能去瞧瞧。”

容华道:“昨天母亲打发人过来,也是这样说。”

薛夫人听得这样的事也蹙起了眉头,“你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帮忙的,就遣人回来说一声。”

容华应了。

老夫人道:“外面毕竟下着雨,多带些人去伺候着,小心着了凉。”

容华点点头,回去收拾好了东西,带着锦秀、木槿、冯立昌家的和三个粗使的婆子,这才往义承侯府去。

到了义承侯府,跟车的冯立昌家的低声道:“前面有辆马车,我看着下车的像是六姑奶奶。”

研华?

容华刚要下车,就听到外面研华的声音,“八妹妹来了?”

婆子将伞撑好,冯立昌家的将车厢打开,锦秀、木槿先从车上下来,这才将容华接了下来。

容华见了研华刚要说话,二奶奶刘氏已经迎过来先给容华请了安,“武穆侯夫人来了,快请进吧!”

容华回了礼,研华和二奶奶才互相见礼。

容华看看二奶奶一脸的悲戚,连忙问,“我姐姐怎么样了?”

二奶奶眼睛一热,边和容华、研华往里面走边道:“昨天就将武穆侯夫人请来的郎中和太医院的御医都接过来候着,熬了几剂汤药,可大嫂就是吃不进去。”说到最后嗓子一紧,哽咽起来。

进了容华的院子,蔡夫人早已经等在门口,将容华、研华迎进去,蔡夫人红着眼睛小声道:“我们先去侧室里说话吧,现在宣桓在里面。”

容华进了侧室见没有研华,“听说我二姐也过来了。”

蔡夫人点点头,“这两天多亏二小姐在这边,淑华的心情才算好了些,”顿了顿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药方,“刚才郎中开了方子,二小姐去小厨房里煎药了。”

蔡夫人将郎中开的底方递给容华看。

容华虽嘴上说:“我也并不大懂。”还是将方子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

蔡夫人心中不由地有些异样,脸上却不动声色。

容华看过方子,研华也接过去看,“我姐姐仍旧是之前的妇人病?”

蔡夫人叹口气,“郎中是这样说,都是之前小产受惊吓留了病根,这倒是其次的,要是能向之前好好调理也能见成效,只是淑华现在水都难喝上几口,人瘦的……”说着掉起了眼泪,“身体怎么能受得住。”

刚说到这里,门帘一掀,穿着淡绿色衣裙的瑶华,进了屋里。

瑶华眼睛红肿,嘴唇苍白,一身素淡的衣服,脸上不着脂粉,看起来竟然比平日里还要俏丽几分。

蔡夫人忙将瑶华叫到身边坐下。

瑶华抬起头看了容华一眼,见容华目光闪亮地正定定看着她,瑶华心里一慌,眼泪跟着掉下来。

容华正等着瑶华娇弱地开口说话,就听外面传来赵宣桓的声音,“淑华,淑华……”

众人顿时脸色大变,齐齐地站起身。

第171章 误终身

淑华身边的丫鬟妙彤脸色大变地进了屋子向蔡夫人禀告:“大奶奶晕过去了。”

蔡夫人道:“快去请郎中过来。”

哪里还用得着蔡夫人吩咐,赵宣桓已经喊了外面的丫鬟去请郎中。

容华几个人进了淑华的屋子,只见赵宣桓站在淑华床前,另有两个年长的媳妇子在一旁帮忙伺候,众人或呼唤,或吃了救命的药丸,等郎中匆匆忙忙上前,淑华已经缓过气来。

淑华慢慢睁开眼睛,众人都已经围在床边。

淑华一眼先看到身前的赵宣桓,赵宣桓紧皱着眉头,瞧到了她刚才的凶险,表情有些动容。

淑华转眼看向蔡夫人,蔡夫人正喊着她的名字,淑华的目光略过蔡夫人,蔡夫人身后还有人影她看不大清楚,淑华又眯起眼睛仔细看了一遍,才看到了瑶华、研华和容华。

见淑华喘过气来,蔡夫人用手帕擦擦眼泪,“淑华,好孩子,吃点药歇一歇。”

淑华轻轻摇头。

蔡夫人这些日子对她渐渐好了些,不像前段时间,蔡夫人对她冷言冷语,又在她院子里多安排了几个粗壮的婆子“帮衬”着她,不准她出屋门半步,换了常给她看病的郎中,平日里给她补身子用的参汤,也和以前不大一样了。两三天的光景,她就垮了下来。虽然赵家没有明说,她伤赵宣桓这一节该如何,事到如今她也明白了赵家的用意,不将事情挑明是顾及两家的面子,最终还是要她以命相抵。

她是家里的长女,被母亲捧在手心里过日子,那些时光回想起来虽也有些不如意,可是大多数还是繁花似锦的,她怎么也没想过有一天会被人禁在小院子里等死。府门紧闭,没有旁人知道,没有人会帮忙,那些牵挂她的人,还以为她过着怎样的好日子,却不知道她的生命正在一点点的被人剥夺,她没有任何权利去反抗,越想心里越难过,似是有什么压在胸口,吃不下东西也喘不过气。想趁着身上有力气回趟娘家,赵家哪里肯答应。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有一天蔡夫人请了之前给她看病的郎中进府,她满心欢喜以为是赵宣桓帮她求了情,却没想到是容华……

听蔡夫人说,是八姑奶奶请人过来给她看病症的时候,她有些啼笑皆非,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对赵宣桓还有期盼。

那郎中的药也不再管用,她的病越来越重,她和蔡夫人两个人彼此心照不宣。这一次她提出要见娘家人,蔡夫人却轻易就答应了。

那是因为她真的要死了。

……

容华仔细去看床上的淑华,淑华的手臂放在外面,细瘦的手腕已经挂不住上面的碧玉镯,胸口轻轻起伏,整个人形如枯槁,那双大大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凝望着她,似是有话要跟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