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16部分

庶难从命-第116部分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瑶华抬起头看了湘竹一眼,“我是来侍候大姐的,现在大姐已经这般,我还在这里做什么?不如早点回去报讯,也好宽解祖母、父亲、母亲。”

湘竹忙伸手将瑶华搀扶起来,“我只是担心小姐的身体。”

瑶华摇摇头,“我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大姐的事最要紧。”

湘竹这才去收拾东西。

瑶华从屋子里出来,又在淑华身前哭了一场,然后跟蔡夫人将回去的话说了。

蔡夫人擦了眼泪,伸手来安抚瑶华,“好孩子,是你想的周到。”立即叫人去安排马车,又挽着瑶华的手将她送出院子。

义承侯府忙成一团,蔡夫人只遣了两个媳妇子送瑶华出去,还没到垂花门,两个媳妇子便被人叫去了一旁。

瑶华刚要和湘竹接着向前走。

旁边走出个丫鬟过来传话道:“二小姐留步。”那丫鬟上前一步在瑶华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瑶华微微惊讶,为难道:“这不合礼法,麻烦你跟姐夫说一声,我就回去了。”

那丫鬟低下头老老实实回道:“大爷说,要有东西还给二小姐呢。”

瑶华手指一攥,站了一会儿,想到赵宣桓之前的那番话,抿起嘴唇还是跟着那丫鬟走了。

那丫鬟领着瑶华拐进一个小院,又将瑶华让进了正房,湘竹想要跟进去,却被那丫鬟拦在了门外。

那丫鬟道:“大爷请二小姐自己进去。”

事到如今,就是想要离开恐怕也已经……瑶华咬咬嘴唇冲湘竹点点头,湘竹这才停下脚步等在门外。

赵宣桓穿了粗麻布做的齐衰,坐在椅子上,听到瑶华的脚步声,赵宣桓抬起头来。

瑶华第一次见到带着悲伤的赵宣桓,下颌上长出了青青的胡子,脸色苍白,一双眼睛布满了血丝,薄薄的嘴唇微抿,抬起头来看她,“淑华有没有和你说什么话?”

瑶华站在门口不敢靠前,拿起手绢擦擦眼角,“姐姐后来也没说什么。”

赵宣桓侧眼看瑶华,“郎中说淑华少则三五日,怎么会突然就……”

瑶华抽泣道:“我也不知道,姐姐说要歇一会儿,谁知道我再去看的时候就已经……”垂下头哭出声音,“我哪里会知道,姐姐她……”

赵宣桓从瑶华悲伤的脸上挪开目光,缓缓道:“你和荣华很多地方相似,你们说话不用费半点力气,你们总是能看透别人心里到底想了什么,”说着似是想起什么脸上一片黯然,“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在,什么话便都能与她说了。”

赵宣桓的声音温和下来,瑶华心中一松慢慢抬起了头,却不料对上一双冰冷的眼睛,“我最喜欢荣华的是,她聪明还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而你……”话停顿住,冷冷一笑,似是不屑再提,伸手将一只香囊扔给瑶华,“都说娶妻娶贤,你尚不及淑华半分,更别提荣华,再也不要拿荣华做幌子,否则……”

赵宣桓她期待过他如春风般的笑容,柔软又低沉带着淡淡甜意的声音,从没想过他竟然会有这样狠绝的表情,她一步步精心的打算一下子全都化为乌有。

瑶华胸口针扎般的疼痛,整个人不由地退了两步,想起了地上的东西,立即蹲下身将香囊紧紧攥在手里,喉咙一痒几欲咳出声来,忙拿起手绢遮掩,只剩下呜咽的声音。

好不容易站起了身,刚要转身离开,只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声,湘竹急急地叫了一声,“蔡夫人。”

门猛然之间被打开。

突如其他的变化,让瑶华愣在原地动也不能动。

蔡夫人惊讶地看看赵宣桓又将目光落在瑶华身上,似是难以置信,转身吩咐人重新将门关好,沉静了一会儿这才看向瑶华,不再是那种热络亲切的目光,而是深深皱起眉头,“你们这是做什么?淑华才刚没了,你们俩竟然……”

瑶华似是这才缓过神来,眼睛一红急着解释,“夫人,姐夫只是有话让我带回去……并没有其他的。”

蔡夫人看着瑶华几欲站立不住的模样,“有什么话不好外面说,偏要到这里?”

瑶华泪眼婆娑地还要解释。

赵宣桓已经道:“外面不方便。”

蔡夫人皱起眉头。

赵宣桓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常宁伯世子让我带话给二小姐‘清华寺’后面那片花树还会开花的,请二小姐一定要耐心等待。”

瑶华脸色大变。

蔡夫人也半晌才回过神来,目光复杂地看了瑶华一眼,她本来以为,若是还要和陶家结亲,二小姐瑶华是最好的人选,却没想到……看起来娇弱可人的二小姐竟然……

最近几乎流传来开,常宁伯大奶奶刚没,常宁伯世子就在清华寺后面植了一片花树,后来那些花树一下子都被剪了花,说是世子为了怀念大奶奶这才……

怎么也没想到会与陶瑶华有关系。

看着赵宣桓嘴角浮起的笑容,蔡夫人轻视、惊诧、庆幸的表情,瑶华胸口一沉顿时喘不过起来,眼睛一翻晕倒在地。

第173章 当众出糗(上)

湘竹准备了瑶华平日里常吃的药丸,众人好一阵子忙碌,终于将“悲伤过度”瑶华弄得清醒,赵家也没有瑶华的药方,蔡夫人唯恐延误了瑶华的病情,连忙找了马车速速送瑶华回陶家,又嘱咐瑶华,“身体不好就在家里好好休养,不要担心你姐姐,病没好之前,不要再来回跑了。”

瑶华还没上马车,蔡夫人已经转身离开。

来的时候二奶奶亲自带了许多婆子、媳妇撑了雨具来接,走的时候除了自己带来的粗使婆子跟车,身边只有湘竹拿着伞搀扶着她,风吹过来,雨不住地落在她身上,瑶华咳嗽着,常宁伯府里派来跟车的婆子已经不耐烦,“二小姐,快点吧,府里还有好多事呢,哪里能这样闲在。小姐没事,到时候又要有人说我们借故偷懒了。”

湘竹气得发抖,瑶华一把攥住湘竹的胳膊,长长的睫毛落下来,脸色苍白,弯腰咳嗽了几声,这才上了马车。

就这样一下子功亏一篑,赵宣桓不但明里暗里威胁她,还请来蔡夫人。

赵宣桓最后将香囊丢还给她,她还以为淑华的话起了作用,赵宣桓将此事作罢,谁知道不过就是个开始,他真正的目的是后面那些话。

瑶华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了半点力气。

这段时间无论她做什么都屡屡受挫,身边的丫头初晓被老太太拉去配了人,她的婚事迟迟定不下来,终于等到了机会,却是这样的结果。

瑶华靠在马车上,深深吸口气,胸口立即疼起来,她手指紧紧收拢,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她挣扎了那么久总也不能就这样……可恨的是那人,说好了将来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谁知道她进了宫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真是可笑。

本来就是年幼无知,却要做那种荒唐的想法,以为能够替自己谋一个好未来,到最后不过就是被人利用。

瑶华回到陶家,陶家上下已经知道消息,外面屋子,陶正川和陶正安在说话,内室里二太太王氏、三太太廖氏陪着大太太坐在床上,众人看到瑶华回来,目光齐齐看过来。

瑶华行了礼,三太太站起身让瑶华坐到大太太身边。

大太太一看瑶华,控制不住放声哭起来,“我的儿啊,你姐姐到底是怎么了?说没有就没有了,这可让我怎么好。”

大太太哭了一会儿说起淑华的身后事,廖氏有孕在身,大太太就让王氏带着一干婆子、媳妇子到赵家料理后事,临走之前,大太太想了想,“弘哥年纪不小了,让他也跟着吧!”

王氏应了,忙让人去与弘哥准备。

屋子里没有了旁人,大太太这才问瑶华道:“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形?”

瑶华面上一紧却不说话,大太太似是看出了什么,哭红的眼睛越来越凌厉,好不容易从嘴里蹦出两个字来,“赵家……”

瑶华顿时一阵剧烈地咳嗽,眼前发黑整个人晃了晃。

大太太大惊失色,顾不得身上疼痛,手一撑将瑶华揽住,陈妈妈等人忙上前帮忙。

众人不敢惊动陶老太太,只请了郎中来给瑶华诊脉,大太太放心不下瑶华,干脆让人将瑶华安置在她房里。

瑶华吃了药,又担心大太太,让人搀扶着到了大太太床边。

大太太心疼女儿,让瑶华到床上来躺着。

瑶华勉强笑笑安慰大太太,“母亲放心,我不过是有些累了,休息休息也就好了。”红肿的眼睛里除了悲伤还有些委屈。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体己话,瑶华吃了药,似是好了一些,这才吞吞吐吐说出赵家的情形,瑶华道:“都是我亲手熬药给姐姐,生怕……可是姐姐身子已经不受用……”将赵家所见所闻的说了一遍。

大太太渐渐地得到一个模糊的答案,“难道赵家……”

瑶华摇摇头,“我也只是觉得,所以才会小心……”说到最后眼泪又涌出来。

大太太收起眼泪,仔细地看着瑶华,“是不是因你这样做,赵家有人为难了你?”

不问还好,这样一问,瑶华嘴唇颤抖,低下头,眼泪掉在手绢上。

大太太将瑶华拉过来靠在自己肩膀上,“好孩子,你这是为了你姐姐,为了我……”

瑶华这才放声呜咽起来。

大太太道:“可恨的是你八妹妹,没良心,本以为她能起什么作用,谁知道竟然就袖手旁观,任凭赵家欺负你姐姐,欺负你,就算是你姐姐的病不好了,也该想办法护得你周全。”

瑶华软声道:“母亲也别怨八妹妹,毕竟侯爷在堤上办差事,八妹妹顾不得许多……”

大太太又悲伤起来,“你这孩子又要为别人说话,你有病在身还不是一直陪着你姐姐,别的还不都是借口。容华让冯立昌家里捎信回来说,不如将淑华接回家来养病,你祖母还当她是什么好心,还不是想要脱身。”没想到连淑华最后一面也没见到,越想越难过。

瑶华劝慰大太太,“总还有弘哥和我呢。”

大太太收起眼泪,仔细看着瑶华,“我得想办法给你谋个好前程才是。”正说着话,陈妈妈擦着眼泪进来道,“舅老爷和舅少爷派人来知会,已经到京了。”

大太太一怔,“派人去我哥哥家送信了?”

陈妈妈道:“哪里来得及,您忘了,前几日舅老爷家的执事来说过,这段时间兴许舅老爷会来京里听信。”

瑶华没听过大太太提起这件事。

大太太点点头让陈妈妈下去将哥哥和侄子的落脚处打听清楚。

陈妈妈下去安排,大太太拉起瑶华的手,“李贵人有喜了,你舅舅和表哥过来听消息。”

李贵人。

一直没有消息的李贵人,瑶华惊讶地一怔,一股热血涌上胸口。

……

容华一早给老夫人、夫人请了安,陶府派人来报信,“大姑奶奶昨天没了。”

容华心里一紧,昨天她走的时候淑华的情形还有些好转,怎么……

老夫人听了也难受起来,关切地看着容华道:“怎么说你也该先过去,亲家太太那边也得好好安慰。”

容华应了,刚要说话,二老爷身边的人过来传信,“二老爷上衙的路上看到了不少灾民涌进城里,城里的米铺还没有挂牌售粮,二老爷让我回来问问,是不是该舍米了。”

二太太用眼睛睃了一眼容华。

容华道:“我也正要和老夫人说这个,咱们家舍米的棚子已经搭好了。”

老夫人点点头,慈祥地看着容华,“你这边要管着施米的事,赵大奶奶却又……这可怎么办才好。”

二太太叹口气,“可不是,施米的事都是容华一手办的,偏别人又帮不上忙,亲家太太那边人手也不多。”

二太太现在势必要置身事外,只等到她办不好的时候才肯伸手,这样才能显出二太太的才干。

容华抬起头有条不紊地向老夫人道:“开始的事我也都交代过了石传一,施米的事四叔、四婶这两日也没少帮忙,是知道一些的,我就先请四叔、四婶支应着,大姐跟前我尽了心就回来,也不差这一日半日。”

谁都没想到容华会将施米的事暂时交给四房。

二太太不禁吃惊,四叔薛崇杰,一个性格温吞一事无成的庶子,从来没为府里办过事,容华竟然敢用他?

怕事的四房两口子也敢将这件事接过来?

二太太心里冷笑。

就算陶容华想在府里找帮手,未免也太轻易了,竟然找上了庶出的四房,三房好歹还有些钱财作底子,四房是一无所有。心里这样想着表面上却赞同地点点头。

老夫人倒也没说出什么来,“只要你安排妥当就好。”

容华从老夫人屋里出来,锦秀打了伞,容华吩咐,“去四太太院子里。”

容华走过穿堂,听到薛明哲疼得只叫,薛亦宛在旁边道:“活该,谁叫你出去惹事,不疼你几天你才没有记性。”

六小姐像是口不留情,说到最后声音却软下来。

四老爷虽然是庶出,在府里似是也没有什么地位,却将一双儿女养得性格直率,心地单纯善良。

若是她将来有了孩子……容华猛然想起薛明睿细长的眼睛,至少薛明睿不会是一个慈父,想着想着脸顿时一红。

到了门前,四太太已经撩开帘子迎出来。

四太太总是穿着朴素,头上也极少戴许多赤金的饰物,想到容华过来,急匆匆地带了一只金蝴蝶,撩开帘子看到容华,发现容华只是戴了璎珞做的簪子,衣裙也不是十分的鲜艳,心里顿时一暖。

两个人到侧室里说话,容华先说了淑华没了的事。

四太太关切地问了几句。

容华道:“一会儿我就要去义承侯府,这边还要四婶帮忙照应着,万一有事就让人去找石传一。”

四太太有些紧张,“这……万一……”

容华忙安慰地笑道:“不会有什么事的,只是按之前说好的开始舍米就好。”

四太太道:“可是,咱们家准备的米粮不多,你四叔若是办不好,难以为继可怎么得了。”

容华微微沉思,“四婶应该比我更相信四叔才是,再说到了这个关头,实在不行,我们就只能去求二婶、三婶……”

四太太脸色一变,“绝不能去求她们。”

第174章 当众出糗(中)

容华深深地望了四太太一眼,四太太点点头,“若是求了她们,你以后恐怕就再难为府里办事,这些年府里都是这样,所以我才怕你四叔父办不好。”

四婶能说出这番话已经是很不容易,四叔和四婶在府里向来是很少说话,就是怕会惹到谁,日子更不好过。

光从四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