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39部分

庶难从命-第139部分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容华,真是巧合,之前死了个陶荣华,而今却又来了一个,这个陶容华她一定要见见,将来她还有颇多地方需要武穆侯夫人陶容华来帮衬。

静妃长叹口气,陶正安勾结赵信炼制金石丹药又毒杀了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理由她也不怕陶容华会不来。

第207章 杀心顿起(下)

外命妇们都到齐了,便又内侍进来道:“宴席准备好了。”

内侍、女官将外命妇引去慈宁宫的偏殿,外命妇们按品级站好,片刻功夫皇太后由女官扶着走进偏殿,众位外命妇急忙跪下行礼。

皇太后笑道:“都起来吧!是要让你们过来和我说说话,都不必拘礼。”

安亲王妃、庄亲王妃先起身去扶皇太后,外命妇们才都站起身。

皇太后往下看了看,见到每位夫人都微微颌首,找到了容华,皇太后笑起来,“武穆侯夫人快过来。”

众人的目光顿时望过来,容华恭谨地上前,皇太后笑道:“长公主可好啊?”

容华道:“劳皇太后惦记着,长公主康健,让我给皇太后磕头请安。”说着又跪下来。

皇太后连忙道:“你这孩子,快起来。”

容华站起身恭敬地将礼物呈上去。

众位夫人看过去,冻腊佛手摆件,虽然价格不菲,在宫中也是稀松平常,并不怎么精巧。

皇太后却笑起来,“长公主总是惦记着我,但凡有这类东西都想着要拿给我。”

她选冻腊佛手,就是因为听老夫人说过,皇太后最喜欢寿山石和生石,老夫人这些年送的礼物皆是这类物件,皇太后看到了难免就想起老夫人,想到容华背后的薛家,少一些别的猜疑。

在宫中最重要的就是本分、规矩。

外命妇送进来的礼物不会儿就都呈了上去,最精巧莫过于两位王妃和蔡夫人带来的东西,安亲王妃带了一盆用宝石、赤金、珊瑚、东珠做好的盆景,福寿橘。

这盆精致的福寿橘,满屋的夫人看了都不禁惊讶。

皇太后微微一笑,埋怨安亲王妃,“怎么拿了这样贵重的礼物。”

安亲王妃本来紧张的脸一下子化开了笑容,“难得让我们尽孝心,太后喜欢就好。”

皇太后笑道:“你们啊。”

容华仔细地看过去,安亲王妃的目光紧紧地在皇太后脸上转。

庄亲王妃将羊脂玉、碧玺珠的靠垫拿来孝敬给皇太后。

皇太后点点头笑了,庄亲王妃将垫子拿来给皇太后试试。

容华看着皇太后脸上一闪而逝的舒适模样,就知道皇太后定是常用这类的东西。

蔡夫人送了一只寿字松石绿釉印盒。

垫子和印盒这两样都要熟悉皇太后日常习惯的才能送的称心。

宫人们传菜,外命妇皆坐下,皇太后赐酒,众人都站起身来谢恩,接下来就是按照惯例赏宴,众人等到皇太后举了箸,这才动筷。

这种赐宴就是象征意义地吃一些,皇太后向宫人摆手算是用完了膳,众位夫人也都放下碗筷,又是一起谢恩。

皇太后笑着道:“你们多吃一些。”

众人哪敢再动筷,都露出大方得体的笑容。

当今圣上登基之后禁止大臣家中豢养舞姬,就连宫中都罢了歌舞,即便是皇太后设宴,也只是有些礼乐,众位夫人干坐着也是憋闷,再说皇太后一离座,大家哪里还能坐得住,都纷纷起身。

皇太后笑道:“也好,旁边就是小花园,夫人们跟我去那里坐坐。”

进了慈宁宫旁边的花园,夫人们虽都是跟在皇太后身后,却多数只能低头陪着,不能上前说话。皇太后走到花园当中的凉亭里坐下,身边只有几个位置,除了两位王妃之外,还有些闲散宗室也凑上前,蔡夫人是皇贵妃的姐姐,平日里进宫次数也多,自然而然被皇太后叫在身边,其他外命妇如容华和定南伯世子郑氏等人没有传召不敢抢在前面,只在凉亭外面早已经设好的座位上坐了。

容华和郑氏刚坐好,宫女将拼好的八宝食盘端了上来,然后立在一旁伺候着。容华和郑氏看着花园里的花草不时地说上几句话,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皇太后那边的动静,不一会儿又有宫女上来换茶,茶放到容华眼前,容华似是没有注意,手向前一伸不小心被茶碗烫了指尖。

郑氏眼尖立即关切地上前,“夫人怎么样?”

容华将手指蜷起来,旁边的宫女面色一变刚要开口,容华摇了摇头,温和地道:“不用声张,你下去吧!”

女官看到了这边的情形,忙过来照应,容华笑着摇摇头,“没有什么。”

女官厉色看了宫女一眼,那宫女急忙退了下去。

……

静妃靠在引枕上小憩了一会儿,刚让人端了水上来,还没来得及喝,贴身的宫女从外面回来贴在静妃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静妃脸色一变,“怎么有那么巧的事?”

宫女垂下头,“奴婢问了又问,确实是如此。武穆侯夫人看过来,她正要说话,谁知道武穆侯夫人不小心碰了茶碗,于是就……”

静妃微微一笑,真是好眼色,端的是做的这样不露痕迹,让人一点都看不出来,还以为真的是巧合,这些在深宫中的奴婢都轻易地被骗了过去。

“再去。”静妃简单地吩咐。

……

皇太后忽然想起了什么,“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我们一起过去瞧瞧。”

皇太后最喜欢荷花,宫里的荷花养的也是最漂亮,能得恩典和皇太后去看荷花,众位夫人急忙谢了恩。

最近几天天气炎热,唯有今日阵阵凉风袭来,让人觉得凉爽。

白玉拱桥之上庄亲王妃瞧见郑氏与郑氏边走边说了几句话。

郑氏与庄亲王妃不是第一次见面,庄亲王妃忽然与她闲话家常,她也不好躲开,郑氏为难地转头看看容华,容华微微颌首。

郑氏走在前面,容华沿着拱桥正看着荷叶随风而动,身边有宫女轻声道:“武穆侯夫人,静妃让奴婢前来说与夫人知晓,静妃有些话要与夫人说,”说着声音更低了一些,“是陶五小姐的事,还请夫人一会儿得了空,到静妃的宫中……”

容华心里一颤,没想到静妃会提起陶五小姐的事……

手指不由地微微收拢。

静妃怎么会忽然提起这件事?静妃现在提起陶五小姐,是因为静妃已经知道,之前顺天府查了此案?

不光是这样。

一个审结的案子,没有必要在此时提起。

只有一个可能,静妃知晓陶五小姐的真实死因。

当年的事除了陶正安、大太太和瑶华,另有人知道的清清楚楚。

容华目光一闪。

拿五小姐的死作威胁未免太可笑了些。

她虽然是陶家的女儿,却没有半点盼着陶家荣华富贵的意思。之前顺天府查起此案,她之所以暂时压下那是因为没有真凭实据,即便能证实那中毒而死的就是陶五小姐,也没法让真正的凶手陶正安和大太太伏法。

现在静妃提起此事,若是她真的有本事能让这件事就此重见天日,虽然多少会有损她的名声,她还是要感谢静妃的所作所为。

怕只怕静妃不舍得下手。静妃何必要将一心想要依靠她的陶家置于死地,对静妃来说没有半点的好处。

无非就是拿来做把柄罢了。

虽然她很想知道当年她真正的死因,也不能因此就付出这样的代价。

实在不值得。

容华心底微微一笑,脸上却露出惊讶的表情,愣了半晌急忙道:“回去与静妃娘娘说,妾是外臣之妻随意去娘娘宫中恐有不便,”说着四下看看,一副不敢去的模样,又抬头解释,“我五妹妹的事静妃也听说了?经查是人诬告,请娘娘放心。”说着微微阖眼,转头向人群中走去。

庄亲王妃恰好回过头来,看到武穆侯夫人舒展着面容,神情淡然地走过来,远处有一个宫女低着头快步退了下去。

庄亲王妃的脸色顿时一变,武穆侯夫人不过是十六七岁娇娇弱弱的小姑娘,说起话来恭顺有礼,她以为会很容易……谁知道……

庄亲王妃又仔细地看了武穆侯夫人陶氏一眼,陶氏脸上是波澜不惊的表情,眼睛看似清澈透明,目光一闪却深不见底。

薛明睿娶了这样的女子,不知道怎么的庄亲王妃心里一寒。陶氏渐渐走上桥来,身影在她视线里越来越大。

庄亲王妃想起庄亲王周晏宁为了工部贪墨的事在宫中跪了一晚请罪的事来,虽然皇上并没有怪罪,那几日家里的气氛压抑地让人惶惶不可终日。

王爷辛辛苦苦才有今日的局面,差点就要功亏一篑。

武穆侯薛明睿……

王爷还想要将他收为己用,也就是王爷有那样宽广的胸襟。

她费尽心思和静妃商量好对策,不但对付了皇贵妃,还能让武穆侯夫人不得不与她们站在一起。

一切都安排妥当,却没想到武穆侯夫人陶氏这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从进宫到现在,偏就不肯顺着她的意思。

庄亲王妃忽然萌生一个可怕的想法。

就是这样的人,看似无害却让人无法下手。

武穆侯薛明睿,有陶氏这样的人在内宅,如果不早点除掉,将来说不定就要遗祸无穷。

庄亲王妃想着向陶氏一步步走了过去。

第208章 难逃罪责(上)

容华正在桥边走,冷不防胳膊被拉扯了一把,抬起头来一看,对上庄亲王妃温和的笑脸,“小心着些,这座桥不像皇太后走的那座正桥,桥面有些陡。”

容华微微一笑,“多谢王妃。”

庄亲王妃道:“这样客气做什么。”说着话,顺便打量武穆侯夫人陶氏身上御赐的新云肩,陶氏身材纤细,长得虽然眉清目秀,却没有什么福相,打量过后轻微地笑了笑。

庄亲王妃的笑意马上变成了夸赞,“武穆侯夫人年纪虽然小,却有贤名在外,刚才皇太后还又夸赞夫人,”顿了顿又问道,“平日里夫人都喜欢做什么?”

容华看着庄亲王妃笑着回道:“也没有什么,只是拈拈针线……”

庄亲王妃笑道:“我听说夫人要种朝廷的试种种子?”

容华微微颌首,“只是这样想,还不知道能不能行。”

容华和郑氏跟着庄亲王妃继续向前走,庄亲王妃笑着道:“要了试种田时不时就要去照料,很是辛苦。”

容华点头道:“也是府里有两个懂农事的,就想着试一试。”

庄亲王妃和气地笑道:“王府之前也种过试种的种子,第一年一无所获,第二年找了几个懂农事的还种出了些结果,”说着顿了顿,“夫人日后若是遇到的什么需要帮忙,就说一声。”

容华客气着谢了。

几个人向前走着,渐渐有别的夫人赶上来与庄亲王妃说话,容华和郑氏也就乐得退到了后面。

夫人们对庄亲王妃都是毕恭毕敬,有些人话言话语中多少还有感激之意。

郑氏低声道:“庄亲王妃是个和气、热心的,帮过不少人的忙。”

容华看向边走边笑的庄亲王妃。

庄亲王在朝中不是也被称为贤王?朝中的官员也有不少受了他的恩惠。怪不得这些皇子当中,庄亲王的呼声最高。

……

长春殿内,皇贵妃身边的陈柔婉在皇贵妃耳边说了几句话,便来到西侧殿的小室内,里面有一个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陈柔婉坐在锦杌上,那宫女如同筛糠一样不停地在地上磕头,“奴婢真不是有意的,求柔婉饶命,求柔婉饶命。”

陈柔婉冷笑一声,“在宫里做事,有什么能逃得过别人的眼睛?还不快说,你跟武穆侯夫人都说了些什么?”

那宫女浑身一颤,“奴婢真的没有说什么,奴婢只是不小心烫了一位夫人的手指。”说着似是想起了什么,“当时谢柔婉也在,陈柔婉若是不信可以问问谢柔婉。”

陈柔婉仍旧不为所动,“我看你还是嘴硬。”

那宫女道:“服侍夫人们的宫女不止奴婢一个,奴婢真的什么都没说。”

正说着话,又有宫女被传了进来。

陈柔婉刚要盘问,只听身后有人道:“皇上已经走了。”

陈柔婉连忙从小杌子上站起身,急匆匆地走出屋子。

皇贵妃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脸色煞白,陈柔婉将屋子里的宫女都遣出去,站立在一旁等着皇贵妃说话。

“皇上说我是搬弄是非,”说着恨恨道,“真的有什么东西被带进宫中,恐怕就会说我是心肠狠毒,要害静妃母子的性命,我不过是提个醒,就怕将来有人会诬陷到我头上,难道皇上连这点都不明白?”

陈柔婉跪下来请罪,“都是奴婢的错,奴婢没有拿到真凭实据,让贵妃娘娘受了谴责。”

皇贵妃摇了摇头,“不是你的错,宫中就是这样,只要有半点疏忽就会……无论做什么都要小心,就算是得到恩宠不过是一时,年年都有新人入宫,常言说得好,色衰爱弛……”

陈柔婉听得这话不由地道:“娘娘千万不要这样说,娘娘正值青春,再说静妃能入宫还不是因为有娘娘。”

皇贵妃摇摇头,“说这些都没有用,都怪我看错了人。”她一手照应的人,竟然也要攀着她的肩膀爬上去。本来以为已经抓住静妃的把柄,没想到静妃却给她设了个陷阱。

静妃是拿准了她的心思,她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现在这个局势,她不能有半点的差池,否则就要功亏一篑。

陈柔婉道:“奴婢现在也不明白,静妃到底是不是要从宫外带东西嫁祸给娘娘。”

静妃轻蔑地一笑,“你还没看明白,这是静妃设的陷阱,只因为我太急切想抓住她的把柄,才会着了她的道,这是武穆侯夫人没有去静妃那里,若是果然去了,或者让人捎了东西给静妃,我前去捉脏不成,诬赖了静妃,到那时就会弄的众人皆知,宫里人要看我笑话,被请进宫内赴宴的外命妇也会看我的笑话。静妃选今天这个时机,不是陷阱又是什么?”

陈柔婉听了这话才恍然大悟,再想想今日之险,顿时惊了一身的冷汗。

……

弘德殿内,皇帝将手里的书放下,听旁边的内侍回话。

“庄亲王妃和蔡夫人说的话多一些,安亲王妃的礼物最贵重,现在众位外命妇陪着老夫人在御花园里。”

“武穆侯夫人呢?”皇帝不经意地问起。

内侍道:“武穆侯夫人话不多,只和定南伯世子夫人在一起多说了几句话。”

皇帝点了点头。

内侍又道:“皇贵妃将那两个宫女放了出来。”

皇帝不说话,瞥了内侍一眼,内侍顿时躬身退后几步立在一旁。

视听灵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