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284部分

庶难从命-第284部分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妈妈也笑了,“那倒是,奴婢就怕小少爷用着不便。”

钱氏笑容温和,“小小孩子只知道谁疼他,用什么东西都是小事。”

白妈妈道:“可不是,小少爷听说要留在老夫人房里,十分高兴。”

这样住上两日,等她接润哥时,润哥都不一定会回来。老夫人只要习惯了有润哥在身边,也不舍得让润哥走。

第421章 真面孔

薛老夫人起身看了一眼熟睡的润哥,亲手给润哥盖了被子,然后悄悄地扶着李妈妈回到暖阁里。

“润哥的模样和老二小时候真像。”

李妈妈拢手笑起来,“是像。”

老夫人立即道:“长得像,性子不像。”

现在只要提起二老爷,老夫人总是一阵失望,李妈妈服侍老夫人躺下来,“小少爷睡了,您也该歇着了。”

老夫人半闭上眼睛,“我不放心润哥。”

李妈妈笑着道:“那是自然,老夫人要跟长房一起住,少夫人生下小少爷就能时时见到,倒是大爷家的小少爷就不能天天过来请安了。”

老夫人心里微微一动,“我心意已决,这个家是要分的,明柏素来不喜欢与人争强,钱氏更是个温顺的,尤其是娘家无依无靠,身边还有润哥这个幼子,我准备从我的梯己里拿出一部分来分给明柏一家。”

谁看起来需要帮衬就帮衬谁多一些,向来都是老夫人的做法。

“老夫人的梯己银子,多给一些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老夫人点点头,“尤其不能让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知道。”

是怕二太太和三太太来插一脚吧!

“她们几家的情形我都知道,盘算分家也不是朝夕了,老三虽然不务正业,三太太管家却是能手,外面以娘家名义做了几档子生意,足够她和老三生活,再说这些年我有意让府里的管事的帮衬,她也赚了不少,只是明英、明达、明泰还未娶妻,亦秀、亦柔又快到了嫁人的年纪,全靠三太太我也不大放心,索性从前明柏、明睿、明霭成亲我都准备了一笔银子,分家时凡是没娶妻的孙儿,都多领了这笔银钱,未嫁人的孙女也各备一份嫁妆。想必大家也不能说出什么。”

怪不得就连侯爷成亲,老夫人给银钱都是当着大家的面,原来是预备着今天这一出。

老夫人从手腕上掏出佛珠来捏在手里,“老四好说,我去年已经给了他银子出去做生意,也是补偿这些年对他的疏忽。”

李妈妈点点头,嫡出和庶出总是不能一碗水端平,长公主和驸马爷之间的隔阂也是因庶子而起,驸马爷去世之后,长公主能将庶子记在自己名下好好抚养成人已是不易。

老夫人看了一眼李妈妈,“明日你再去趟族里,跟族里长辈说说我的意思,再问问薛氏的地界儿还有没有空房子。几个孩子离家靠着自己族人近些总是照应,旁人不好说老三、老四应该会搬过去的。”

三太太擅长与人相处又做些买卖,自然愿意去族人多的地方,四老爷虽然庶出,四太太却和族里的几位太太关系不错。

李妈妈道:“要不然还是问三处三进院子,族里的房子买来还是租来都是便宜的,万一二老爷和二太太也想搬过去。”(人)

老夫人冷哼一声,“老二应该会在京城的繁华地带买房产,就不必考虑他了。分家的事二太太早些年就跟我打听过,该说的我也说了,她心里有了计较,自然准备妥当。”

老夫人是件件事都考虑清楚了。

“你去族里之前去少夫人那里坐坐,将我的意思说给少夫人听了,从族里回来也去跟少夫人说一声,让她知晓这里面的道理,日后她心里也好有了思量。”

李妈妈明白,老夫人这是在教少夫人。

李妈妈道:“少夫人这几日在处理娘家的事。”

老夫人点点头,“过两日她要帮着看品搭,现在忙娘家也是应该的。”

……

第二天钱氏去老夫人屋里接润哥,润哥远远看到钱氏立即就跑进内室去躲了起来,钱氏要进去找,润哥却将排插关上,钱氏怕推门伤到润哥,只得在门口喊润哥的名字,“母亲给你带平日里最爱吃的芙蓉糕。”

润哥装作没听到,不发出半点的声音。

“好了,好了,”老夫人叫来钱氏,“润哥不愿意回去就在我这边住两日,你日日来带他就像捉小鸡一样。”

润哥听得这话也脆生生地道:“不要捉我回去。”

老夫人故意板起脸,“你瞧瞧孩子被你吓的。”

钱氏规矩地坐在椅子上,“我是怕润哥闹到老夫人。”

“我屋子里这么多丫头、婆子,他哪里能闹到我,”老夫人顿了顿,“你又要管家又要照顾润哥,润哥在我这里你也能歇歇。”

钱氏不好意思地笑了,“润哥若是不听话,我就带他回去。”

屋子里的润哥打开排插申辩,“我都听话。”

老夫人被逗得露出笑容,“你母亲不带你回去了,快出来吧!”

润哥一阵风似的从屋子里跑出来,绕过钱氏直奔老夫人怀里。雪玉将润哥抱上大炕又给润哥拿了个苹果。

润哥笑眯眯地吃苹果,老夫人和钱氏接着说话。

“我听说这两日明柏一直陪着明霭在书房里睡。”

钱氏点点头,“也不是陪着,只是兄弟俩说话到很晚,干脆就一起歇着了。”

老夫人欣慰地笑了,“明柏平时话不多,却也是个有担当的。”

钱氏听得老夫人夸丈夫,脸上高兴。

老夫人也不遮掩,“明霭心里怎么想的,明柏有没有和你提起?”

“我倒是问了一些,三弟只是不舒坦。大爷也是劝三弟要往好处想,去了西北更要以自己安危为重。只要有人在,名声肯定能赚回来的。”

老夫人十分认同钱氏的话,“这样劝他就对了。”

钱氏从老夫人房里出来,回到自己屋里,珑岫上前道:“大奶奶怎么不问问老夫人身边的李妈妈,李妈妈一定知道确实的消息。”

“不用问了,”钱氏吃了口茶,这么多年的察言观色,她还是能看出老夫人的想法,“容华就要生下长房的嫡子,老夫人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个家是要分了,不出三日就会有族里的长辈上门品搭。”

品搭了族里的土地和财物,从长到幼的抓阄,然后根据抓阄的情况将财产分成几份。长房留两份,然后就是二房抓阄。

珑岫慌道:“老夫人最近对二老爷和二太太都不好,会不会分给二房的家产也少。那我们……岂不是,二太太向来不喜欢奶奶,分了家奶奶要怎么办才好?”

钱氏微微一笑,现在惊慌已经太晚了,她早知道会有一天要分家,分家之后二太太必然会控制整个家,不会像老夫人一样将权力交给晚辈。没分家她尚有几分自由,一旦分了家她只能事事听从二太太。她的娘家不能给二太太一丁点利益,她更早就被二太太厌恶,薛明柏也不能讨二太太欢心,到时候的生活只要想想就知道。

珑岫忧心忡忡,“晚分家几年就好了,小少爷也能大一些。”

钱氏拿起了桌上的手炉,“容华嫁进来我就知道,薛家离分家不远了。老夫人年纪大了,容华又太会算计。”

珑岫皱起眉头,“怎么就没人知道少夫人是个笑面虎。”

陶容华做事总是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到错处,一个庶女也能将整个娘家握在手里,她好不容易设下了局,反而成了陶容华的助力,帮她压制了李家,到头来不知道是她算计了陶容华还是陶容华算计了她。

陶容华太急着针对静妃娘娘,静妃娘娘母家的事最近闹的是满城风雨,陶容华真不怕站在风口浪尖上。

“戴姨娘知道这件事吗?”

珑岫不确定地摇头,“不过下人里有传的,应该也传到她耳朵里一些。”

“她遮遮掩掩地怀着身孕,对身边的事比往常更要上心,只要多让人说几句她就信了。戴姨娘是个会为自己打算的人。”

珑岫大概明白了钱氏的意思,让戴姨娘做些小动作传出去最为妥当。

“如果传出去消息,一定要赶在薛氏族中长辈来府里之前。”

等到族里长辈说出财产公正分配,就没有戏可唱了。陶容华最近太过于心想事成,也该有一两件烦心事。谁叫武穆侯夫人现在这样风光。

钱氏看看沙漏,“让厨房晚上照样做些饭菜送去三爷书房里。”

珑岫道:“大爷今晚还在三爷那边歇着?”

任静初吵着要和离,若不是有明柏在明霭那里劝着恐怕早就闹大了,她没有在老夫人面前提起,是觉得老夫人对和离会乐见其成。任静初若是和薛明霭和离,按照大周朝的法律,任家退回薛家的彩礼,任静初走的时候也要带走她的嫁妆,薛家的彩礼和任静初的嫁妆相比要差很多。二太太总是能想方设法将任静初的嫁妆拿出来一些,据她所知二太太将这些东西变成银钱,将来会换一处宅院,一旦换做了宅院,这份家产就顺理成章地有薛明柏一份。所以她不能眼见着任静初走出薛家。

并且除了这一点,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所以常宁伯家对她来说十分重要。

第422章 高升

去西北的事已经定下来了,薛明霭收拾几本书,顺便去屋子里看任静初。

隔着罗帐,薛明霭还是隐隐约约能看到,任静初看到他满眼的厌恶和憎恨。

薛明霭想要转身出去,想了想还是坐了下来。

每一次,只要他身边发生什么事,他总是做不好。开始他只是觉得保护不了喜欢的人,后来愈演愈烈,包括亦娟的亲事在内,他一直什么都做不了。蝶飞、蝶兰因扰了内宅不宁被牙婆子领了出府。昨天听到明哲说到西北战事,他突然发现他竟然连七弟都不如。

“你想要和离?”

薛明霭好久没有用这样和气的语气和她说话。任静初又想起那天薛明霭皱起眉头,头顶的伤口剧烈地疼痛。

“我去西北之后你可以让人向西北写信,若是丈人同意,就请衙门的人来核实,我会从西北写来文书。”薛明霭说完话站起身从屋子里出去。

青穹刚端了茶进屋,听到这些话顿时怔愣在那里,又见任静初不说话,一时急切放下东西去追薛明霭,“三爷,三爷,我们奶奶只是一时之气,您怎么也要说些软话,这件事就能揭过去了。”

薛明霭刚停下脚步,只听到屋子里又传来摔碎东西的声响,顿时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天任夫人来看任静初,二太太忙笑脸相迎出去。

“年轻的时候都这样,性子急,开始没跟亲家夫人说也是怕亲家夫人担心。”

性子再急也不能将气撒在静初身上,薛明霭半点本事都没有,只会跳城墙打老婆,好歹是勋贵家的子弟,竟然是这样一副模样。

任夫人冷着脸,二太太却要硬着头皮赔笑,“老夫人也是发了脾气,才要让明霭去西北历练,”说到这里二太太顿了顿,“就算是教训明霭,西北也太危险了……”

任夫人冷笑,二太太故意将话停在这里是想要她接口过去,若是她说任家有办法帮薛明霭,二太太一定会笑开了花,“我们伯爵爷还不是去了西北。”

二太太的谄媚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任夫人进屋看了任静初,掉了许多眼泪又劝了任静初几句,碍于二太太在旁边许多话不好开口,“你只要安心养伤,身上好了别的事都好说。”

二太太也道:“这几日我天天骂明霭,明霭虽是后悔可毕竟是男人,面子上矮不下来,你且给他算着这笔。”

二太太坐了一会儿就离开。

任静初才在任夫人面前大哭起来。

“好了,好了,”任夫人也抹着眼泪,“你伤成这个样子再伤心可怎么得了,女人这辈子就是这样,谁没受过苦楚,还不是要一步步地熬过来。”

任静初顿时止住眼泪,睁大了眼睛,“母亲……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要让我忍着……”

任夫人道:“你让人捎回来消息,我就让人送信给你父亲。”

任静初声音有些颤抖,“是父亲不同意?”

任夫人伸手梳理任静初的头发,“最近我们家里出了不少的事,你父亲刚去西北,外面就有传言说你哥哥在外面行为不检,我们花了大笔银子打理,可是并不是所有御史都会闭口不提,若是这时候你再出了事,外面的传言必定会遮天盖地赫赫扬扬。”

“静初,现在我们家不得不小心。朝廷给了你哥哥新差事,还不知道是福是祸。”说着任夫人用绢子擦擦眼角。

任静初忙问,“是什么差事?”

任夫人一脸愁容,“朝廷让你哥哥筹备军资。”

“筹备军资?”任静初惊讶地支起身体,眼前立即一阵眩晕,忙躺会床上,“哥哥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怎么能应付的过来。”

任夫人叹口气,“好在你哥哥认识些人,凑齐朝廷要的军资也不是不可能。”

任静初顿时松口气,“那就好。”

任夫人目光闪烁,“我是怕事情没有这样简单,毕竟是军资,你知道有多少人因误了军情被责罚,”任夫人越说越悲伤,“万一你们父亲在西北出了事,你哥哥又被朝廷责罚,我们这个家就完了。这时候你还是忍一忍,等到风声过去再作计较。”

任静初哭出声,“母亲有没有和祖母说?让祖母接我回金华府。”

任夫人皱起眉头,“你是有夫家的人了,怎么能这样任性,我已经让人给老夫人捎信,若是老夫人答应,我就将老夫人接进京里,到时候你的亲事自然有老夫人做主。”

祖母和父亲、母亲关系向来不好,是不可能会来京城的,母亲是气急了才这样说,任静初一把拉住任夫人,“母亲,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非要依靠祖母,我听母亲的,等过了这段再回家。”

“好孩子,”任夫人拉起任静初的手,“听母亲的话就要养好身子,其他的事自然有母亲给你做主。”

任静初点点头。

“这才好,”任夫人叹口气,“你哥哥也不让我省心,你爹爹离京之后,他就胡闹起来,也不听我的。”

任静初低声道:“哥哥怎么了?”

“还不是西院那些妾室,你哥哥整日在府里喝的酩酊大醉。”

“嫂子呢?嫂子嫁过来之后哥哥收敛许多了。”

任夫人冷笑,“瑶华自从去供奉佛祖就很少问外面的事,我看她是把自己当成匣子里的宝了,竟要我们全家妥善收着她呢,她身边那个翡翠也是个骚蹄子,整日在你哥哥身边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