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74部分

庶难从命-第74部分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她册封了诰命,所以来道喜的?

容华起身道:“请进来。”

陈妈妈被指引着一路进了容华的屋子,立即被还没来得及收起的一品夫人诰命服吸引去了目光,彩冠华服放在一起是异常的高贵漂亮,陈妈妈顿时不自觉地更加恭谨了,见到容华陈妈妈忙上前行礼,“给夫人道喜了,大太太特意让奴婢将贺礼送来。”

容华笑笑,说了些客气话,将陈妈妈请到一旁坐下。

陈妈妈道:“却还有一件事要与夫人说,大太太说虫王节过后,就要到大老爷生辰了,明日请几位姑奶奶回去商议一下呢。”

第113章 娇妻在望(中)

陶正安的生辰是六月二十一日。

容华点点头,“等我禀告了夫人明日就回去。”

陈妈妈笑了,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临走之前又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彩冠和华服,没想到八小姐是陶家所有小姐中前程最好的,一开始还觉得这位八小姐胆小没有见识,今天看到八小姐宠辱不惊的模样,是她看走了眼。

陈妈妈走了,锦秀上前道:“夫人怎么知道陈妈妈会过来。”

她总是陶家第一个册封诰命的,老太太和大太太定然不会落了这份礼,这也是在提醒她,就算她如今已经是一品诰命夫人,也是陶家的女儿。

春尧将各房送的礼物、容华的诰命彩冠和华服一并放起来。

容华叫来红玉,让她将库里的料子拿出来给薛明睿选两块料子做单袍。

红玉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差事,自然要尽力表现一番,于是上前热络地出主意,“夏天用浅绿色、深蓝色好一些。”

容华摇了摇头,还是选用了天青色和元青色。

天青色和元青色是正式场合常穿的颜色,红玉近一步提醒,“侯爷有不少这种颜色的袍子呢。”

容华道:“我看了,夏天穿的都有些旧了。”

红玉不再说别的,就将那两匹料子留下,又拿出薛明睿的单袍来准备裁衣。

容华这边裁衣服,薛二太太那边已经得了消息。

“少夫人叫了红玉给侯爷裁衣服。”

这种事二太太并不在意。

二太太只问:“老夫人送的一个礼物,用紫檀盒子装的,里面是什么东西?”

那丫鬟道:“我悄悄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只是枚印章。”

二太太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却不说其他只让人拿了赏钱给那丫鬟,“你是她从娘家带回来的,她什么事都不会背着你们,但凡有什么消息你一定要告诉我,我必然不会亏待你,等到将来……”话却不用再说了。

那丫鬟自然千恩万谢地出去了。

薛二太太道:“看到那盒子我就猜是枚印章,我在老夫人那里见过的,明柏成亲的时候我要了几次,老夫人才给了我一枚,那些个印章看起来不起眼,可都是先皇御赐的,一样一枚老夫人很是在意的。”

任妈妈诧异地扬起眉毛,“这份礼可不轻,大夫人册封诰命的时候,老夫人只是送了些首饰和字画罢了。”

薛二太太道:“别小看那些字画,那都是名家手笔,一开始老夫人对大房还是抱有期望的。”

任妈妈笑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是册封诰命,面子上也是要过得去。”

再说有期望能怎么样,最后还是要失望。

薛二太太脸色微霁,“庄子上的事怎么样了。”

任妈妈笑道:“庄稼都长的好好的,只有在收成的时候才能看出来。”

薛二太太这才展颜笑了,“就是要看长房吃亏心里才痛快。”

……

容华还没有将单袍料子都裁好,红梢进来道:“李妈妈来了。”

李妈妈是老夫人身边最得力的妈妈,容华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出来。

李妈妈见到容华微微一笑,上前行礼,容华忙回了礼,将李妈妈让进屋子里,吩咐木槿倒茶来。

李妈妈为人和气看不出有什么架子,吃了茶,笑着道:“也不知道少夫人在忙什么呢。”

容华笑着,“也没有什么,想给侯爷做两件单袍,正好妈妈来了,帮我看看样子。”

李妈妈脸上一喜,每次到大房这边来,大夫人对她不是敷衍就是防备,从来没有像少夫人这样对人温和。

红玉将袍料和样子拿出来,李妈妈看过去,是天青色和元青色的料子,李妈妈笑起来,“这料子好,看起来稳重。”

容华抿嘴笑了。

她屋子里有什么事反正怎么也瞒不过老夫人,倒不如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地让人去看。

看完了料子,李妈妈才道:“庄子上管事的来了,老夫人的意思是让少夫人过去,也好让奴才们认认。”

容华点点头,微微一笑,“李妈妈稍坐,我去换件衣服就出来。”

红玉捧来鹅黄色的褙子,容华摇了摇头,要了那件桃红绸缎的褙子。

前几日老夫人说要让她管庄子,二太太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大嫂钱氏是个老实人,对上她的目光有些躲闪,今日册封诰命的时候,大嫂与她道喜,坐了好一会儿似是有什么话,最终只是谢了谢她润哥的事。

就算老夫人的本意是让她逐渐接触薛家的事务,可有二房在中间,也不会凭白给她什么好处。保不齐二太太还做了什么落井下石之事。

庄子里面一般会有年龄大的世仆,或是跟过老夫人或是曾在府里有一定地位,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放在庄子里养起来,这些人不但难以管束,而且在庄上拿的好处也多,万一她不能让他们拿到应有的好处,他们就会闹起来,她也就会落个不会治家的名声,二房就会更加名正言顺地管家。

至少第一次见面,她不能给人十分软弱的印象,红色是张扬的颜色,她又是新婚,也就不用在乎什么忌讳,不如穿上红色,让整个人都明艳起来。

容华让红玉将她头上的玉分心换成老夫人赏的镂空石榴花镶宝石的那件,又戴上昨日老夫人送的臂钏,这才往老夫人院子里去。

进了屋子,容华一眼就看到屋子里坐着两个妇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龄。

容华上前给老夫人行礼,老夫人笑着叫她到身边来坐,然后慈祥一笑,“之前要给你两个庄子管起来,今日就叫了她们过来,也好认认,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问她们,若是她们办事不周,你便来我面前告了她们,看我不给谁好看。”

容华抿嘴一笑,那两个管事的婆子立即就道:“瞧老夫人说的,我们哪儿敢呢。”边说着边去打量这位少夫人。

都说是庶女又胆小柔顺没脾气的,可是今天看着并不像。这位少夫人目光清澈透亮,她们谦卑地行礼,少夫人也大大方方地受了。

老夫人还要说些什么,香玉匆匆忙忙地进来,走到老夫人跟前,“常宁伯家来人了。”

老夫人问道:“在哪里?”

香玉低声道:“请进了堂屋,三老爷已经过去了。”顿了顿又道:“来人带了一把伞过来。”

老夫人的脸色顿时变了,站起身,“我们过去看看。”

容华忙上前一步搀扶起老夫人,老夫人一路也不避开容华,低声问香玉,“知不知道是谁?”

香玉道:“奴婢只是听了消息就过来禀告老夫人,也就没打听。”

老夫人仔细想了想,脸上露出些悲哀来,“恐是大奶奶。”

容华不明就里。

老夫人看了一眼容华,耐心地解释,“常宁伯府上来人了,还带了把伞来,恐怕是来报丧的。”

容华心里一惊。但凡报丧都要拿把伞,进了屋子伞头朝下竖立在堂前。

老夫人又说是大奶奶,难不成是世子的正室夫人 ?'…3uww'世子正室夫人年龄应该不大,怎么会……

老夫人和容华正往堂屋里走,薛夫人、二太太也迎了过来,薛夫人脸色有些僵,眼睛红红的,上前一步低声道:“常宁伯府里大奶奶没了。”

老夫人虽然已经提前猜到,仍旧愣了一下,“报丧的人呢?”

薛夫人道:“正等着向老夫人行礼呢!”

老夫人急忙往前走,“快过去,别让人等着。”

众人进了堂屋,报丧的人又正式向老夫人说明了情况,“大奶奶是昨晚戌时走的,走得安详。”

老夫人关切地问道:“孩子呢,有没有生下来?”

那人躬身道:“留下了小少爷。”

老夫人听到这话,不禁拿起绢子来拭泪,告诉那人,“明日我们就去府里吊唁。”

说着话,薛府的下人已经将茶点和纸火拿了出来交给报丧的下人,那人谢了各位老爷、夫人,这才告辞出去。

等到那人走了,薛二太太道:“没想到大奶奶小小的年纪,竟然……最可怜的是刚出生的孩子。虽然是长子嫡孙却是个没有娘的,将来还不知道会如何。”说到长子嫡孙几个字刻意慢了慢。

薛夫人眼睛重重一跳。

老夫人道:“前几日就听说大奶奶似是有提前的迹象。我还托人去给大奶奶捎了些东西去,遣去的人回来跟我说大奶奶脸色不是很好,昨日又有消息说是大奶奶难产,今日我正要托人再去问,没想就有这样的噩耗。”

屋子里的众人听了这些话脸色都不是很好。

老夫人又道:“明日你们都去看看,”说着又去看容华,“你也去吧,常宁伯夫人和小姐你是都见过的。”

容华点点头,想到陈妈妈说明日要让她回陶家的话,想来家里也能得到常宁伯府的消息,一会儿她就让人回去捎个信儿,改日再回娘家。

听说这样的事,太夫人也没有了心情,大家说了会儿话就各自散了。

……

常宁伯府里正是一片哭声,世子任延凤悄悄地走到后门,吩咐得力的婆子,“想办法去给二小姐消息,要她不要难过,等过几日就能听到我的好消息。”

第114章 娇妻在望(下)

到了晚上任延凤等到那婆子回来,婆子上前道:“却没见到二小姐人。”

任延凤皱起眉头,“丫鬟呢?丫鬟也没见到?”

婆子道:“都不肯出来见一面。”

任延凤顿时大失所望,“难道她不肯应承我?”

婆子宽慰道:“世子爷安心,以世子爷的为人,哪家的小姐不想要嫁进来。”

任延凤看了婆子一眼,“她和别人怎么一样?”

那婆子急忙低头道:“是。”心里却想着,大奶奶尸骨未寒,世子爷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个人,大奶奶多好的一个人啊,怎么就落得这样的结果。

大奶奶临终嘱托要世子爷照顾好小少爷,屋子里小少爷不停地哭着,外面大人们也哭得悲悲戚戚,还是大夫人拉着大奶奶的手让她放心,说任家的长子嫡孙将来谁也比不了的。

大奶奶拼了命将小少爷生下来,众人都怕小少爷被过了病气,不敢将他抱过去给大奶奶,可是大奶奶那口气怎么也不咽,还是大夫人发了话,让大奶奶最后看看小少爷。

大奶奶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硬是伸出手来将小少爷紧搂着抱了一会儿,半天倒上一口气,悲戚戚地说,小少爷没吃过母亲一口奶,将来长大了怕是不吉利。央求大夫人让小少爷吃口奶,这样才能放心。

大夫人好不容易答应,谁知道刚解开大奶奶的衣服,小少爷还没吃上,大奶奶就去了。

婆子虽然是世子爷的心腹,心里却也十分喜欢过世的大奶奶,想起这些鼻子一酸就掉下眼泪来,慌忙用袖子来擦了。

任延凤却没看到这些,自己仍旧在左想右想,“我是唐突了些,她本是许了人家的,我怎么就……我是看不得她流眼泪,在义承侯府见过她一面,我就放不下了。”

那婆子见世子是真的着了急,忙道:“明儿一早奴婢再去打听。”

任延凤这才慌忙不迭地点头,“快去快去。”转头又想到,“我怎么忘了,快遣人去报丧。”只要去报丧,她家里不就知道了吗?

那婆子急忙去叫男人过来,任延凤道:“你就亲自跑一趟,别的不要说,就去报丧。”

……

容华让春尧回去陶府报信说,明日要去常宁伯家里吊唁,不能回陶家去了。

陶府这边也是才知道常宁伯大奶奶的事。

陶大太太得了信去跟老太太说,见屋子里没有旁人,就上前走到老太太跟前,压低了声音,“常宁伯家大奶奶没了。”话说到最后,嘴角忍不住上翘,眼睛一弯露出笑意来。

老太太听得这话,再看大太太的表情,顿时沉下脸,“什么时候的事?”

大太太这才觉出自己行事不妥来,说的是丧事还不是喜事,于是收起了笑意,“昨晚上的事,我们两家平日里走动不算太密切,却也派了人过来报丧,那人说是世子安排过来的。”

世子亲自派人过来报信,说明了什么?这事很有可能就成了,还要多亏淑华上下打点,又找了机会让世子与瑶华见面。

大太太原本并不抱多大的希望,想一个世子爷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不会单单就喜欢瑶华,却没先到瑶华荡秋千,下来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世子爷看到了上前帮忙,这就因祸得福了。

“孩子生下来没有?”

大太太道:“生了,”她还以为孩子也和大奶奶一起去了,“是个男孩儿。”

老太太点点头,“大奶奶看起来柔弱却是个刚强的,身体那个样子还勉强将孩子生下来,不容易,孩子也怪可怜的。”

大太太随意地点点头,老太太的话并没有在她耳朵里多做停留,“明日我们去吊唁,让瑶华也去吧?”

老太太冷了脸,“瑶华一个姑娘家怎么好到处走,常宁伯家与我们家又没有半点亲的,”顿了顿又道:“赵家和薛家都会去的,在别人家里不要和大丫头、八丫头多说什么,有话还是等她们回娘家再说。”

大太太点头应了。

春尧向大太太禀告了容华不能回来的原因,大太太道:“常宁伯家里人也过来说了,明日里我们一早也会过去。”

春尧道:“大夫人也说一早过去。”

大太太又仔细问了春尧,容华在薛家的事。

春尧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

大太太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春尧,“有没有安排通房丫鬟。”

春尧低着头,“没有。”

大太太道:“那谁在外面值夜?”

春尧道:“奴婢和锦秀轮流的。”

大太太听到锦秀的名字,顿时舒展了眉眼,两个都是她屋子里出来的,将来谁做了通房都是一样的。

大太太又问,“有没有说带去薛家的陪房要怎么安排?”

春尧道:“还没来得及安排,不过少夫人说了,少不了要依靠从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