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绣花嫁:太子妃出阁记 >

第171部分

锦绣花嫁:太子妃出阁记-第171部分

小说: 锦绣花嫁:太子妃出阁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天空中爆开了一朵烟花,瞬间,好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四周围到处都开始放烟花,鞭炮声也不绝于耳。

    过年了。

    宫里是有规矩的,放烟花有专门的地方,因为皇宫最害怕的就是走水,而且今天也还没到放烟花的时候,今天才大年二十九。

    宫里静悄悄的没有动静,城里的百姓却忍不住过年的激动心情,提前一天便开始放炮仗,那些大户人家更是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日,每天都安排放烟花。

    因此皇上和皇后今天倒是清静,站在窗户前,看着百姓们放烟花就行。

    天空中不停的爆开了各种彩花形状,孟青鸾心情格外的好,随着这些彩花的爆开,不停的发出惊叹声:“哇!真好看!”

    “哎呀,封劲,你看像不像龙?!”

    封劲含笑点头,倒是看她的时间比看那烟花的时间长一些,又怕她冷,叫人拿来了狐裘棉袄,给她裹上。

    看了一会儿,觉着差不多了,忙关上了窗户,哄着上床睡觉。

    大年三十开始,皇上和皇后就忙了起来。

    过年的时候,无数的朝臣家眷,诰命夫人进宫拜年,孟青鸾从初一一直忙到了十五,不过虽然很忙,她还是感觉出来,皇太后有些不太对劲。

    哪里不对劲她也说不出来,她以为皇太后会对她不去每天请安而生气,可奇怪的是,皇太后不但没生气,在她过了一天就去请安的时候,反而还亲自和她说了,她身子渐沉,不用天天过来了。

    最奇怪的是,皇太后不是负气说的,也不是说的反话,一副肯定的样子。

    就是这一点才奇怪。

    不是孟青鸾小心眼,不过她确实觉着,皇太后不是多么大气的人,怎么可能主动的允许自己不去请安了?就算是封劲求了请,可皇太后不是依然觉着自己还不到走不动路的时候吗?

    虽然想不通,不过看皇太后确实是这个意思,之后也没有因为这个找后账,孟青鸾便真的开始偷懒了。

    而且皇太后之前和她说的那件事,逼着自己给皇上安排人侍寝,甚至到了装病的地步,现在却也不提了!

    孟青鸾猜想可能是封劲去和皇太后说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是怎么说的,却又这么管用?以前也是很多事劝也劝,说也说,却都不太管用么?

    好在皇太后不找麻烦了,孟青鸾也放了心。到底想的什么,却也懒得深究了。

 第790章 闲话过年(6)

    封劲过年这段时间,过的既忙碌又开心。

    他的忙碌并不是忙着朝政,而是忙着伺候娇娇的皇后。

    继害喜、害困之后,孟青鸾开始害饿,而且想吃的东西,总叫人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因为总都不是御膳房能做出来的,而是她想出来的。

    比方现在。

    “封劲,我想吃樱桃。”看着封劲。

    封劲头痛:“可是,樱桃是一年三季都有,就冬天没有啊”

    “但是人家想吃”

    封劲头疼的出来,大叫:“来人!去找樱桃!”

    再过一会儿,又道:“封劲,你吃没吃过舜冀城里一家馆子做的脆皮鸭?”

    封劲头更疼了,呆呆的看着她:“你不要告诉我,你想吃”

    孟青鸾咽了一下口水,笑着摆手:“谁想吃?我才不想吃呢!”停顿了也就一眨眼的功夫,接着道:“那一家馆子做脆皮鸭很有名的,做出来的鸭子皮烤的色泽金黄发亮,吃着肉很细嫩,而且味道醇厚,肥而不腻”

    边说边眼巴巴的瞅着封劲。

    封劲只能再出去叫:“来人,去问问京城哪一家馆子的脆皮鸭做的好吃,叫烤两只拿进宫!”

    鸿雁都目瞪口呆:“但是皇上,今天才是正月初十,人家馆子还没有开门吧”

    “叫开门不就行了?多烤几只!叫御膳房的人跟着去学!”以备皇后哪天又想起来了要吃,御膳房就能做出来。

    鸿雁只能去吩咐下去。

    于是这一整天,皇后娘娘便眼巴巴的等着脆皮鸭,皇上也因为这脆皮鸭紧着不来,急的跑出来四五回追问:“怎么回事?!还不送来?”

    “皇上!”奉命去的太监已经跑了三趟了!‘噗通’跪下道:“这鸭子都要现宰现杀,再杀了洗干净,还要腌制,两三个时辰入了味才能开始烤想要吃上,还得等呢!”

    皇上只能回去,安抚皇后别着急。

    好在晚上的时候,脆皮鸭终于是送了进来,皇后娘娘好歹是吃上了。

    正月十六日开始,一切恢复正常。

    封劲去上朝,孟青鸾依然还是在坤宁宫吃了睡睡了吃。

    过年的气氛依然还是比较的浓厚,大家都从年味里钻不出来,坤宁宫的院里,几十个宫女不停的收拾着。

    昨天上元夜,这里办了一个花灯会,并没有宴请别的人,只有宫里的女眷,皇后还有公主们,不过到底是宫廷花灯,样式,氛围都是一流的。

    昨晚上花灯亮了一晚上,今早上开始才收拾。

    孟青鸾拢着个棉手站在屋檐下看着,过年这十几天,倒是一场雪都没有下,天气也变得温暖一些了,她精神也好了很多,不用别人提醒,每天就想出来走走。

    顺着宫门往外看,孟青鸾微微的皱着眉头,二殿门那边,隐隐的围着几个太监宫女,好像在说着什么,已经围了好半天了。

    她看到鸿雁从外面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宫女,两两的端着红色的毡毯,是过年的时候铺在外面地上的。

 第791章 闲话过年(7)

    鸿雁看到皇后娘娘看着自己,便忙过来躬身道:“娘娘?”

    孟青鸾便问道:“那些人在说什么呢?”

    鸿雁并没有回头看,她知道娘娘问的是哪些人,忙躬身道:“皇上刚刚发了怒,乾清宫那边的太监们都吓得不轻,过来嘱咐大家。新到皇上身边的大太监马畅叫人过来询问一下,娘娘想吃什么。”

    孟青鸾一听愕然,早上封劲出门的时候还挺高兴的啊,马上问道:“是什么事?”

    “召见了锦衣卫的统领,还有卫尉统领,听说是年前的事”鸿雁抬头看了她一眼,声音低了点:“年前的时候,行刺的那几个刺客,皇上本来是已经把那些人的家人放过了,可没想到今天才传来消息,这几家人都被灭门了”

    孟青鸾大吃了一惊!惊道:“你说什么?!”

    鸿雁忙躬身:“好像是这样说的,皇上恼怒的很,叫唐大人派人去查”鸿雁怕她太过惊诧,忙又道:“这也是传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孟青鸾却知道,肯定是真的,不然怎么能传出来这样的话!她有些心烦意乱,点了点头:“你去忙去吧。”

    鸿雁躬身告退。

    孟青鸾依然站在屋檐下看着院里忙碌的人,心里却飞快的寻思了起来。

    这些人为什么会死?皇上都已经放过了的,据她所知,封劲也没有因为这次的行刺事件,惩罚任何一个锦衣卫或者宫廷侍卫,就算是锦衣卫们不甘心,觉着下了面子,不是马上就找到了另外藏匿的刺客,当场清缴了么?

    应该不至于记仇记得还要去把家里人都给杀了吧?皇上说过放过这些人,锦衣卫也不敢抗旨吧?

    那又是什么人?!这些刺客的家人,又怎么得罪人了?!想了想,见到院里一个宫女走过来,便叫住了:“去把张尚宫叫来。”

    宫女答应了,一会儿,就去把张文叫来了。

    不等张文躬身行礼,孟青鸾已经问道:“前面发生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

    张文还愣了愣,这才问道:“娘娘您是问的锦衣卫被问话的事?奴知道一点,好像是皇上饶过了腊八行刺的刺客家人,锦衣卫又去把人家给”

    “你确定是锦衣卫干的?!”孟青鸾厉声问道。

    张文本以为这件事不和后宫有关,因此只是随意的一说,此时看到皇后娘娘脸色沉着,声音凝重,不敢在随意,忙躬身道:“奴却并不知道,是听了太监们说的,皇上把锦衣卫找去问话,太监们说的,十有八九是锦衣卫干的。”

    “皇上已经明确的下了旨意,饶过了那些人,锦衣卫敢抗旨?!”孟青鸾又问。

    张文张口结舌,半天才道:“这奴确实不知道,只是听太监们说的,这些太监因为赵兴的事儿,和锦衣卫有点摩擦,想来夸张了,也幸灾乐祸了”

    孟青鸾皱紧眉头道:“赵兴的事?是那些男童?这和锦衣卫又有什么关系?!”

 第792章 闲话过年(8)

    张文深深躬着身子,低头道:“赵兴的事情,奴查的时候,动用了几个锦衣卫是请了唐大人的许可,而皇上在吩咐查清楚之前,也找过锦衣卫,有些东西太监们从外面弄进来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都是锦衣卫查出来的。”

    孟青鸾颦眉思索了半天,这才点了点头道:“行了,知道了,你下去吧明天早上皇上去了早朝,你便过来。”

    张文躬身答应了,又问了一句:“娘娘,需要奴查一下么?”

    孟青鸾摇摇头:“不用,我大约已经想到了,明天再说。”

    张文这才告退。

    孟青鸾在殿内来回的走着,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琢磨着这件事,总觉着哪里奇怪,但是却又想不出来到底是哪里比较奇怪。

    什么人不愿意这些刺客的家人活着?难道是还有隐藏的他们的同伙?怕暴露?怕这些人的家人把他们供出来?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可能性?

    沉吟了半晌,在外殿的黑漆紫檀嵌金边贵妃榻上坐下,命宫女给自己拿来了被子盖着腿,就一直这样呆坐着。

    酉时的时候,封劲回来了,在内殿换了衣裳洗漱了,一出来孟青鸾就问道:“早上的是我听说了,那几个刺客的家人全都被人杀了?”

    封劲叹了口气:“是啊,真的奇怪!谁能动这个手?”

    “确定不是锦衣卫吗?”孟青鸾马上问道。

    封劲摇摇头:“肯定不是,他们还没有那个胆子抗旨,况且,那几个刺客的家也不是舜冀周围的,有西南的,北边的,最远的在海南,锦衣卫能出宫的人都有登记,没有长时间出去的。咱们过年也没出宫。”

    “那会不会是那些刺客的同伙?也许刺客的家人们知道他们的一些情况,于是就杀人灭口?”这是唯一的可能性了。

    封劲又摇头:“应该也不是这个原因我一开始也觉着只有这个原因了,叫锦衣卫查了,这些刺客的同伙基本上全都查出来,以前都是封辰府上有名有姓的人,确实没有可疑的。”

    孟青鸾道:“这还奇怪了,到底是谁要下这样的毒手?”

    封劲点点头道:“是啊,按理说,动手杀了人家全家的,一定是要有好处,可我想了一天,也想不出来这些人死了,什么人有好处!完全的都是无关的人啊!”

    这也是孟青鸾想了一早上的原因,是啊,杀了这些人,那些人能得到好处?如果不是同伙害怕暴露,那她就真的想不出来,到底有那些人能动这样的手。

    这一晚上,孟青鸾一直琢磨这件事,封劲看她心事重重的,虽然也说了四五遍,叫她不用多想,锦衣卫一定会查清楚的,可孟青鸾还是没法不想。

    第二天封劲洗漱了去乾清宫上朝,孟青鸾在盥洗间慢悠悠的洗漱着,将青盐沾了些棕色软刷子上,慢慢的刷牙,刷了牙,又洗脸。

    鸿雁在旁边小心的碰着手巾伺候着。

 第793章 闲话过年(9)

    孟青鸾用手巾擦脸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

    想不出来这些人死了,什么人有好处,那可能是因为这好处是孟青鸾自己亦或者封劲、亦或者锦衣卫全都想不到的。

    完全想不到。

    若是还朝着这条线想下去,可能就要钻进死活同,永远也想不明白了。

    孟青鸾将手巾给鸿雁,从盥洗间出来,坐在了梳妆台前,程娟上前给她梳头。这段时间,梳头的人换成了程娟,她倒是有一双巧手,梳头又轻又软,盘的髻不轻不重。

    “娘娘,今天梳什么发髻?”程娟在身后轻声问道。

    孟青鸾想了想道:“坠马髻吧,中午可能要出去一会儿。”

    程娟答应了,将梳妆台上放的玫瑰头油到了一点在手心里,双手搓了搓,小心的放在孟青鸾的头上,轻轻的给她先按摩。

    每天早上起来,这按摩都要花去挺长的一段时间,按摩头皮和头发,能使头发乌黑亮泽,又能醒脑,还能活血。

    这些都是早就传下来的道理,御医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给百姓看病的普通大夫,都明白这些道理。中医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很多健身强体的道理,宫中自有一套传下来的方式。

    按摩了一会儿,又用牛角梳慢慢的顺着头发。孟青鸾的长发散开了能到了腿肚子,因此竖起来也是格外的慢,慢慢的梳顺了,又按摩一会儿,然后在梳,这一次才是开始梳发髻。

    孟青鸾从铜镜中看到,柳贞翠正在收拾床铺,而水玲正碰了自己的衣物,在鎏金镂空累丝镶红石熏炉前熏衣,很淡很淡的香味从那边慢慢的散开。

    她闭上了眼睛,从这些人的死身上得到好处的人,这方面想不通,那么就换一个方向,从另一方面想好了。

    抛却了好处,只想知道这件事的人。

    谁知道这件事?

    昨天她问过封劲,封劲吩咐锦衣卫留下这些刺客家人活口的时候,只有锦衣卫的队长和副队长两人,他们会把皇上的旨意禀报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卫尉总统领唐思宇。

    其他的,没有皇上的旨意,他们是不会传扬出去了。

    也就是说,这件事只有他们三个知道。

    唐思宇还养着伤,两个锦衣卫统领,领了旨意,既然旨意是绕过那些人,那么他们就不用做什么,不去管那些刺客家人就是了。

    那么还有什么人能知道这些刺客的家人?能想到这些刺客的家人?!

    孟青鸾睁开了眼睛,将自己屋里这三个宫女,从铜镜中一一的又打量了一遍。她想起来了!自己和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