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187部分

大宋金手指-第187部分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你你”
    到嘴地话却没骂出来,若是只有他们二人在,再怎么丢脸,也是他们义学四期内部的事情,可现在被义学二期的学兄秦大石见着了,这让他极是羞愧。
    “都闭嘴!”
    秦大石暴喝了声,他平日里温吞沉稳地模样,可当怒气勃然时,还真有些吓人。徐凤到嘴地话语咽了回去,怔了怔,还待犟嘴的时候,被秦大石拿眼睛一扫,立刻又把话咽了回去。
    “天子教养你们,不是让你们内讧的,要死就死在为天子效力之上。”秦大石冷笑了声,手几次举起,但又放了下来:“记着,这次我当没看见,下回再给我遇上,休怪我不客气,咱们山庄义学里怎么说的?学兄有矫正后学不轨行为之权!”
    两人都是垂头丧气,被骂得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秦大石转过脸对着罗安琼:“带着你的人,滚回军营中去!”
    罗安琼又是羞愧又是欢喜,虽然打了一架,可总算争得了休息时间。他是军人,原本对做这种捕蝗之事便不太热衷,只不过碍于命令而严格执行罢了,流求军队有军队的尊严,却不是可以被官吏驱使如仆役的禁军与厢军。
    徐凤却不干了,他跳起来道:“秦重德,这可”
    “闭嘴!”秦大石冷喝了一声:“我给你又带了三千人来,有时间与罗安琼争执,为何不遣人通知我给你换兵?”
    徐凤一愣,这才恍然,这事情原本是极简单的,徐州又不是无兵,调三千兵来灭蝗,不过是秦大石一纸军令的事情。他这几天忙得不停,几乎没有休息,所以脑子里虚火翻腾,人静不下来,竟然连这最简单地方法都没有想到。
    秦大石是极沉稳之人,若是换了李邺,早就动手揍人了,换了李云睿,也少不得拐弯抹角地惩诫这二人,他却只是喝开便罢。
    罗安琼走后,徐凤收拾好自己身上,对着秦大石苦笑了一下,然后问道:“秦学兄,你带来的三千人呢?”
    “在外边,不过徐子迅,我劝你还是暂且休息。”看着眼睛都几乎粘在一处的徐凤,秦大石缓声道:“欲速则不达。”
    “我不必休息。”徐凤断然拒绝:“只要告诉我那三千人在何处便行,今日我要去沛县,那边蝗情又有了反复!”
    “这事你尽管放心,不过此次我带来替换的原先是忠义军,你可不能当作近卫军使用。”想起罗安琼方才那模样,秦大石又交待道:“他们不比近卫军,便是有意见也会当面说出,他们若是有意见,不是给你偷奸耍滑,便是哗变叛逃。若是弄成这般模样”
    说到这里,秦大石看了徐凤一眼,没有把下边的话说出来。
    “徐凤不是蠢人,应该能懂自己地意思。”他心中如此想。
    “知道了知道了。”徐凤却不太在意,至少在面上没有看出他有多少在意。他自这间土屋一角将自己的铁皮水壶拾起挂在身上:“这就带我去接收吧。”
    这次领兵而来的是田解虎。
    上回台庄大战中,他身中数箭,因为穿着流求铁甲的缘故,伤势倒不算很重,不过还是养息了大半个月,错过了前往临安献俘的时机,这一直让他耿耿于怀。战后论功行赏,他不但得了一套勋章,而且还升了职,被委任为忠卫军协参领战后对徐州立了战功的忠义军进行整编,天子为之取名为忠卫军,自忠义军、近卫军中各取一字,为不忘本之意。
    “忠卫军协参田解虎报道!”
    见着徐凤,田解虎有模有样地学着近卫军的礼节。他已经年过三十,接受新事物便慢了些,不过这些军礼看得多了,还是能学会。
    “好,你与你的部下立刻与我一起赶往沛县。”徐凤说话都不带停顿,脚下也飘似地向前行:“如今是上午九时,在明日上午六时前必须赶到沛县,我与你们一起,逾期不至,军法从事!”
    “乘船去,已经备好了船。”跟来的秦大石心中叹了口气,自己方才说地话,徐凤看来并未真正听进心中。他知道天子派徐凤来地意思,便是要用他的这股子锐气,可刚则亦折,若是控制得不好,徐凤这锐气既伤人又伤己。
    他正待再劝说几句,突然一骑快马自远处奔来,片刻之后,那马上使者来到二人面前,下马行礼道:“自淮南来地助灭蝗虫的队伍已经到了徐州!”
    “来了多少人?”徐凤大喜,如今蝗灾已经稳定下来,只需再加把力气,他有信心能战胜蝗虫,淮北所种植物,虽然还是受灾,但大半能保下来。
    “有一千人”那使者神情有些古怪:“和二十万只鸭子。”
    “啊?”听得这话的人顿时绝倒。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一一、东施效颦计安出
     更新时间:2009…5…22 20:25:38 本章字数:4667


    “哈哈!”
    当看到新一期《武林秘闻》中的消息时,赵与莒忍不住喷了。正在为他收拾餐具的谢道清没有防备,被他弄得满脸都是乳白色的液体,赵与莒看了她一眼,强忍着某种暧昧的联想,挥手示意她下去洗漱。
    《武林秘闻》如今是可以同《大宋时代周刊》相抗衡的大报了,不过与《周刊》的相对严肃、正式不同,《秘闻》是地道的小报风范,总少不得拐弯抹角玩那些哗众取宠的把戏。
    比如今日这期头版头条,《大宋时代周刊》有个非常正式的标题:淮北蝗灾已灭,农田庄稼无忧。而《武林秘闻》则夸大其辞地道:鸭神显灵,百万大军千里调达;雷公发怒,亿兆蝗虫一朝全消。
    二者说的都是一回事,便是淮北蝗灾被扑灭的消息。这次淮北蝗虫全灭可以说是多方面机缘巧合,一方面是徐凤等人的努力,另一方面自淮北去的鸭子大军一只鸭子清晨离开鸭舍出去吃蝗,每天战果可以达到四百只蝗虫,这种速度,与鸭子那笨拙的外表极不相称。另外就是老天也帮忙,自五月初之后便一直干了近两个月的淮北、京东,突然间下了暴雨,雨中还夹杂着鸽蛋大小的冰雹。虽然造成了雹灾,但也把出现反复的蝗灾给彻底消灭了。
    笑过之后,赵与莒又皱起了眉,他将碗中的豆浆饮尽,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屋中来回走了几步。
    周刊与秘闻播的都只是新闻司公开地稿件。在这公开的稿件之后,还有一件事情是公众所不知道的。因为徐凤督之过急,险些引起了忠卫军哗变,若不是秦大石应对得当,只怕今日头版头条会换个内容了。
    此事怪不得忠卫军,他们未曾象近卫军那样习惯了严厉的纪律与严格的训练。骤然间便要他们如同近卫军般吃苦耐劳,对于散漫惯了的忠卫军来说实在有些难为。此事只能怪徐凤,他性子急、功业心重,自己从李云睿等人地报告中已经知道了,可还是将他派到淮北,故此严格来说还是要怪自己。
    “这个徐子迅”
    如何处置徐凤成了一个难题,他险些激起哗变。但毕竟没有哗变。他这些时日在淮北不眠不休,据说人瘦了一半,累得几次吐血。淮北蝗灾未曾扩散,能支撑到大雨,他徐子迅立有大功。有过有功,如何处置便让赵与莒觉得两难了,而且徐凤的这个性子,如果不经磨砺的话,今后只怕会闯出更大的祸来。可是若刻意打压,又怕会损了他的进取之心。
    义学少年不是真德秀那般理学家,赵与莒对他们没有个人情感。故此可以用尽权谋。对于义学少年,他还是有一份情感,尽管他尽可能将这份情感压在心底,以一向冷漠的神情掩饰,可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义学少年能够和他一起,将这个国家推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万事俱备之后,他能与义学少年们重回到山庄。吟赏烟霞共享富贵。
    但这个路途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折损,若是象王钰、章渝等人那样死去。那赵与莒心中还有个想念,可若是因为自家胡作非为而走上岔道
    想到这里,赵与莒悚然一惊,义学少年是他地人才储备,同时也是他最可倚重地力量,自己登基为天子之后,他们除了一如既往的忠诚之外,对于未来肯定有了不同的期待。而且,他们自暗中浮出来,走向明处,由于他们与自己的关系,免不了受到有心人的注意,或打压攻讦,或收买分化。
    这才是真正动摇自己根基的事情。
    在秦大石的奏报之中,并没有提及徐凤与罗安琼的冲突,对于忠卫军的险些哗变,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解说了一番。虽然提出徐凤为人急躁须得天子磨砺,但也仅此而矣。
    “秦重德倒是个厚道人”
    秦大石虽是不说,却不意味着赵与莒不知道,除了秦大石地奏报外,他还有另外的途径。赵与莒深居深宫,想要知道外界的消息,就必须多拓渠道,目前他可以通过报纸来了解市井新闻,可以通过地方官府来掌握各地动态,这些都是明面上地消息渠道。除此之外,霍重城挂在职方司下的游手组织,对于临安城中的动态和临安附近动态,也是有所掌握;通过流求银行,耶律楚材将大宋主要经济区的情况传到赵与莒这里来;除此之外,李云睿在军中建立起来的情报网,又可以将各地近卫军的情报会集到皇宫中。*若是有人以为天子居于深宫之中而想要欺瞒,那可以说是自寻死路了。
    象秦大石这样,赵与莒并不生气,义学少年之间原本便应该互为援手,只要不违背原则,而罗安琼与徐凤的内斗才让他觉得恼怒。
    义学四期只怕是他教出的六期学生中最麻烦地,司马重等人在流求初等学堂做得尚可,但是他们夹在前面学兄和后面学弟之间,面临着激烈地竞争,不免有些急躁。原本有王钰这样一个领袖人物尚好,可在这个领袖人物死去之后,其余人便有些不安了。
    “调司马重回临安,让他主持临安皇家初等学堂事宜,让陈伯涵抽出身来。”赵与莒心中思忖,要安抚四期的少年,就必须让他们看到自己对义学四期还是很重视地,徐凤可以放到司马重身边为助手,既算是提拔了他,也算是压制他。
    过了片刻,谢道清洗漱完毕又返回进来,不过她手中拿着一封密折,这是一大早呈送上来的。
    “唔金国开始变法了?”
    当看到密折上的内容时,赵与莒吃了一惊。
    密折是职方司自金国传来地消息,其实算不得什么秘密。上面说金国天子完颜守绪正式变法,在变法诏书中激切地说:“当此百年国变之际,非变无以图强,非革无以除弊。国之兴亡,不在于天,而在于政。政之得失,不在于祖宗,而在于时宜。昔者太祖太宗以猛安谋克之制变祖宗之法,方得立国而有天下,今国势靡烂,若不思变,中京之耻。便为前鉴。”
    上面还专门拿出宋国来为比较:“昔时国强宋弱。宋国当今天子英武,变法图强,一年则国力振,故一战而败史李,再战而擒蒙酋。今日宋为兄,金为弟,为弟者效法兄长,足见两国兄友弟悌之谊。”
    虽然在这官面诏书中大肆吹嘘了一番宋国与金国的兄弟情谊,但是赵与莒还是感觉到这其中的羞愤之意。他冷哼了一声。又皱起了眉,金国开始变法,却不是好消息。金国如今面积虽不大,人口也折损极众,但船小好调头,而且他也有自己的优势:背负的历史包袱没有宋国这般沉重,天子权势极大利于决策。
    “遣人去请崔与之、葛洪、薛极三人来。”一边看着这密折,赵与莒一边吩咐道。
    谢道清应了一声,快步而去,赵与莒觉得。这个历史上原本是他皇后的人。如今当做使女来用,越发地得心应手了。她现在几乎就是赵与莒地工作和生活秘书。既要照顾赵与莒的生活起居,又要替赵与莒安排工作。
    比起她来,其余三十五位宫女似乎还没有什么用处不过最近太后不只一次暗示,应该将这谢道清收了。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开,赵与莒看始继续看密折。
    金国的改革措施几乎是完全模仿大宋,经济上兴办工厂与矿山,办银行以稳定楮币,为此金国甚至宣布,鼓励商贾与大宋交易时收大宋制钱与金元券,试图逐步以大宋制钱和金元券为储备,发行新的金国货币。^^^^
    政治上设集贤院学士,招募天下有所长者,重金厚禄以赏之,同时也要求朝中、地方大臣举贤荐能。开放报纸,由官府出钱在汴梁办报,以广开言路。
    至于军事上的变革,却暂时没有提到。
    若是这些策略都顺利施行,金国实力定然会有所恢复,但是因为积病已深,金国当今天子只会亦步亦趋地学习大宋,对本国情形并无深刻认识,要想赶上大宋,还是很艰难。
    而且对于金国来说,还有一个无法绕过的困难,就是北方地蒙胡。铁木真已被处死,但蒙胡实力尚存,在内斗之后有了新地首领,金国定然会再次面临蒙胡的进袭。自己将铁木真的头颅送至汴梁,这招移祸之计,足以让蒙胡暴跳如雷。可是有过台庄惨败,他们只怕再也无胆入侵宋国,那么金国便是发泄愤怒的最好地方。
    新的蒙胡首领,只怕也需要夺回铁木真的尸骸来作为稳固自己统治的功绩。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嘛正好借着金国改革之机来逼促一下朝中大臣,让他们也在推动大宋改革上让步了。
    上午八点五十分的时候,三位当朝宰辅都到了博雅楼。被天子召来,定然是有大事,只召他们三个宰辅,以他们对天子地了解,此事天子心中尚无定论,故此会召他们三人来,一则是探探风声,二则是争取他们的支持了。
    葛洪看了看薛极,又看了看崔与之,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三位宰辅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有些纠集。比如说葛洪自己,当初与史党便有不清不白地联系,故此与薛极也算是老友,但如今却是理学一派“正人”的核心。薛极原本是史党要员,在史弥远倒台的那次风波中,却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天子一边,于是成了天子心腹,原先的“正人”和史党对他都有些不待见,只不过在宣缯去职之后,他就成了史党不得不捧着的核心。
    身为首相的崔与之,名望极大,年岁也高,但在朝中除了一个礼部侍郎之外,几乎没有自己的实力,偏偏他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