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庆丰年 >

第139部分

庆丰年-第139部分

小说: 庆丰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家里几样生意上的事情。”
    钱敏君将信将疑,“生意上的事情怎么不叫我一起去?”
    她现在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钱灵犀只得另扯了个由头,“婶娘想给我家送份年礼,又怕你们听见,我会不好意思说,才把我单独叫去钱敏君释然的笑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家现在到了荣阳,离得这么近,自然应该送份礼去的。娘上回不说要买几块皮货么,不如给你家也送几块,又轻便又好带,最是便利不过了。你可别嫌贵,一会儿我去跟娘说。”
    钱灵犀嘿嘿笑着敷衍,心中却有些内疚,姐啊,我是真心为了你好才出此下策,但愿将来你知道了实情,不要怪我才好。
    早饭桌上,钱敏君就主动跟母亲提起,要给钱灵犀家买几件好皮货的建议,石氏歇了一晚,气色已经好多了,听了这话,还欣然笑道,“敏君也知道心疼妹妹了,这是好事。
    可钱敏君刚得了夸奖,正在沾沾自喜,却听母亲又道,“可你怎么知道给樊将军送点心,也不把名号报清楚呢?”
    钱敏君脸色一僵,不知如何应答。却见石氏面上没有丝毫不悦,只是指导,“你是未嫁女子,行事当有诸多顾忌,这些应该是在国公府学过的吧?否则岂不把人家吓着?不过你这心是好的,只是给樊将军送糕点这主意有点孩子气,你怎么知道人家喜欢吃甜食呢?”
    钱敏君见母亲并不怪罪,一颗心就落了地,再一想母亲的话,确实有道理,樊泽远可是带兵的男子汉,怎么可能跟自己似的,喜欢吃甜点?
    石氏就见女儿脸上一红,主动认错,“是女儿考虑不周。”
    她心里暗自松了口气,悄悄跟钱灵犀对了个眼,依旧和颜悦色的道,“眼下这天也冷了,糕点什么的凉,也没人爱吃,就不必再送了。你不管着厨房么,就让人炖些汤水送去。”
    钱敏君微笑着涨红了脸,却是真的开心。却不知母亲凝视着自己,目光深远。

    第219章 作戏

    钱灵犀去了自家庄稼地。
    虽然高杰跟那些产出的粮食过不去,却不会跟这些地过不去。他可是清贵高雅的读书人,自然不屑于研究农事。是以钱灵犀能够可着劲儿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折腾,而不必担心有人来捣乱。
    眼下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在白雪的覆盖下四野苍茫,只有那些微微凹陷处,象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被子,彰显着有人耕种的痕迹。
    昨晚因风大雪大,家里下人在这边弄完后便没有回去,只在那甜菜厂房里生了几盆火,熬了一宿。钱灵犀早上来时,就特意带了熬好的米粥包子,跟大伙儿道过了辛苦,让他们先去吃饭了。
    赵长生年轻不经饿,见了吃的,还等不及加热就开始动手。赵福瞪了儿子一眼,却是先陪钱灵犀去查看暖窖。
    “赵叔,你先去吃饭吧,不急在这一时。”
    “二姑娘,我还不太饿,这儿冷,我陪您早些看完,您可以早些回去,仔细冻着了。”赵福一面提了灯笼走在前头,一面就跟钱灵犀商量起正事来,“我寻思着这暖窖既能养活甜菜,说不定还能养活些别的菜。若是如此,咱家的收益岂不又多了一项?只是我到底也没正经侍弄过田地,所以等您来拿个主意。”
    他现在负责着糖厂这一块,其中有多少油水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主人家赚了钱,却也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下人,所以赵福是越干越起劲,成天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替主子广开财。
    要说起来,他是真心佩服钱灵犀,这二姑娘年纪不大,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来?不过是将地挖深两米,上面拿没用的庄稼杆子搭成半圆顶的棚子,就做成了能让甜菜安全越冬的暖窖。
    赵福可不是榆木疙瘩。他便琢磨起除了甜菜之外,还能再种些什么了。
    可钱灵犀却不是没想过这主意,但是种菜的话,除了温度。还要光合作用,要是想结出瓜果的话,还得涉及到人工授粉等一系列的问题,以他们现有的水平,实在无法解决。再说另外一个最大的隐患在于,这地虽然暂时给他们种了,天知道会不会朝令夕改。没两天又要收回去?
    所以钱灵犀摇了摇头,“今年咱们才开始,先把甜菜种好,也摸索些经验,等到明年要是条件适合,咱们再种不迟。”
    赵福猛然省起,老爷明年可就任期满了,他此时在这里大兴土木的。明年还不知便宜谁呢?如此一想,未免惭愧起来,“是我老糊涂了。让姑娘见笑了。”
    “哪里的话?赵叔忠心为了钱家,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您要是愿意,今年可以先种几棵菜来试试,看看行不行,咱们只要把这门手艺学着了,往后走到哪里还怕用不上?”
    赵福得她鼓励,蓦地又自信起来,暗下决心,去找几个有经验的老庄稼汉请教下如何种菜种地。就不信他堂堂一个官宦家中的管事,做不好这差事。大叔的好胜之心一起。原本有件想回禀钱灵犀的事也暂时不说了。
    这位二姑娘年纪虽小,但跟她打起交道来,常常有跟大人打交道的感觉。虽然钱灵犀并不会责罚他们,但大叔提出第一件事受了挫,要是再提一件也受挫,岂不是太没面子了?所以他决心要做点成绩出来再拿给钱灵犀看了。
    瞧过自家甜菜无事。又挤几滴神水浇灌进田地,钱灵犀就打道回府了。
    钱敏君煞有其事的系着条蓝布围裙亲自下了厨,见她回来很是欢喜,“妹妹你回得正好,快来看看我煮的这个汤对不对?”
    今天买了羊腿煲汤,钱敏君想起从前钱灵犀做过的方子,用北方出的大红萝卜,还有干货店买的藕片干、茡荠干、沙参玉竹麦冬红枣等物一起煲制。羊肉性温,单吃容易上火,配些这样清热养阴的食材,不仅可以减轻羊肉的燥热,口感还特别鲜甜。
    钱灵犀去尝了一口,唔,味道不错。这还只是干货,如果在南方,用新鲜的藕和茡荠来炖,滋味就更加鲜美了。对了,还缺一味西红柿,只是那玩意儿现在还不知在这个时空的什么地方,伸手抓了几粒红通通的枸杞子丢进汤里,“这就好看多了。”
    钱敏君喜笑颜开,“是啊,我怎么忘了?二回可要记得。这可是要送樊将军的,可不能马虎。”
    钱灵犀瞧她这么用心,不忍打击,只是一笑,并不多说什么。横竖石氏已经定下了锦囊妙计,她只依计行事便是。
    到了午饭时候,石氏果然打发人把炖好的羊肉汤装了保温食盒,往军部衙门里送去。她心里自有盘算,钱敏君已经给樊泽远送了好些天的糕点了,突然停下来,未免惹人闲话。不如就由自家接着送,反倒显得合情合理。
    若是有人再拿钱敏君的事打趣,石氏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那本是她吩咐女儿去做的,只是糕饼店的小伙计见是钱敏君去,便只报上了她的名,这样一来,也就堵住了攸攸之口。
    等到送饭的赵大娘回来的时候,石氏推说头疼,提前去午睡了,任钱敏君拉着赵大娘问长问短。这是她的心腹,此事交她很是放心。
    赵大娘精明过人,哪里肯跟一个未婚的小姐多说什么?只推说衙门管得严,并没有见到樊泽远本人,只把东西递给看门的士卒而已。转头却要找钱灵犀说话,让她把丫头都打发下去,还要单独拉她进屋,刻意做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让钱敏君起了疑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越是不知道她们背着自己要说什么,钱敏君就越想知道,丫头们出去,她却不必出去,便躲在帘外偷听。
    钱灵犀回头瞧见门帘底下那一截紫罗兰色的裙子,心知她已上钩,开始作戏,“赵大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的?”
    “二姑娘,原本不该我个下人多嘴多舌,可这事要是不跟你说说,我又怕后头夫人知道了怪罪于我。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告诉你一声比较好。”
    “大娘别担心,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那我可说了,要是不中听,二姑娘您可别生气。”赵大娘把声音压细,却并不算太低,钱敏君躲在门口,凝神尚可听得清。
    “我今儿去给樊将军送饭,忽听人说起那种女人的事情,可把我唬了一跳。可是回头,我却听到樊将军也跟人议论起来,那话,嗳哟,我可没法跟姑娘说。您想啊,咱们待他那么好,可他怎么做出那样事情呢?真是的!”
    看她这一番连说带比划,唱念俱佳的表演,钱灵犀也忍不住在心里伸了个大拇指。只是她的面上却也要把戏演下去,沉默了一时才嗫嚅着道,“樊将军的家眷不在这里,想来也是情有可原吧?不过此事大娘不要对婶娘提起了。毕竟是人家的私事,咱们怎么管得着?况且,樊将军跟干爹是同僚,还是领导,咱们又不是什么正经亲戚,哪里管得了人家这些事情?”
    赵大娘犹自嘟囔,“象咱们正正经经的人家,就算是纳个妾,也比去找那种女人好啊?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咱们老爷成天跟他在一起,可不要被带坏了才是。”
    钱灵犀又劝了几句,赵大娘才气鼓鼓的告退下去。钱灵犀往后一看,钱敏君已经闪开了几步,她才放人出去。
    等到下午,钱敏君就开始怔怔的发呆,做绣活也是不断出错。石氏看不下去,让她回房去练字静心。这却正好给了钱敏君借口,傻傻的坐在那儿想心事。
    钱灵犀暗道一声对不起,不仅是对钱敏君,也是对樊泽远的。
    军中官兵因远离妻小,偶行风流之事本是常事,但樊泽远却持身甚正,没怎么听说在烟花之地留连过。但眼下除了诬赖他一回,确实也没有更好的法子能令钱敏君斩断情丝了。
    一个女孩,无论怎么大度,只怕都不能容忍自己的意中人去逛窑子的,就算这是捕风捉影之事,但钱敏君难道还能到樊泽远跟前去对质?
    想想他,正值壮年,妻子亡故,又没个妾室,会如此行径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可是钱敏君写着字,却生生的把好端端的宣纸划破,显见心中气闷之极。
    到了晚间,钱敏君按捺不住,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钱灵犀求证,她只希望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误会了她们的意思。
    可是钱灵犀却毫不留情的告诉她,“此事没有真凭实据,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可即便就是樊将军有此行径,世人也会说,那是过世的樊夫人考虑不周的缘故。象婶娘,在干爹来此之时,不就让秦姨娘随行了?姐姐对樊将军有意思,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你嫁了他,头一件事就是得替他纳小收房?他眼下还年轻,仕途长得很,你们这两地分居还不知得多少年,不放人在他身边就只好任他去那些烟花之地了。”
    钱敏君怔住,久久无语。

    第220章 赶考

    钱敏君辗转反侧了一夜,钱灵犀在她身边,替她担着心,自然也是一夜难眠。
    到得天明起来,何奶娘又来问午饭吃什么,要炖什么汤,钱敏君却是意兴阑珊,提不起半点兴趣。
    石氏和钱灵犀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觉松了口气。瞧她眼皮微肿,想来昨夜肯定哭过。石氏心中怜爱,便笑称自己嘴馋,点了几个菜,只让她们姐妹去安心刺绣。
    严家那门亲事,石氏想了许久,才终于找到理由婉拒了。她也不提别的,只是隐晦的说,自家老爷近来仕途不顺。她这可不是撒谎,就是严家去打听也不怕的。宋氏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仕途艰险,好时自然不必多说,但不好起来,那说不好还会牵连亲戚,于是她也不再多说。
    可是今日宋氏上门,在打发两个女孩去做针线之后,她再次找到石氏,带来严家的回复,“仕途不顺是常有的事,但他们家说相信钱家这样的书香门第,绝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况且你们连这样的事情都愿意告诉他们,严家很是感动。表示自家身份不高,能够高攀上这门亲事已经是喜出望外,若是钱大人真的有难,他们也很愿意同舟共济。”
    这这让石氏怎么办?好不容易才解决了樊泽远,可这个严家怎么就这么仁义呢?真是头疼!
    荣阳。
    今天是科举开考的日子,林氏继前儿办了桌酒后,今天一早又特意做了甜甜的年糕,还裹了几个红枣粽子,寓意高中,给钱扬名和钱扬辉。还让他们带一份给房亮。哪怕不吃,有这么个意思也是好的。
    虽然有点迷信,但应试的人还是宁可信其有的,象完成任务一样,神色庄严的把年糕粽子吃下。兄弟俩准备去考场了。
    钱文佑正打算出门去雇辆车。亲自送他们前去,却听门前马蹄声响。是陈晗来了。因昨日钱文佑请假,说起要送孩子考试之事,他就留了心。“今儿街上的车可不好雇。你们快上来。早点送过去,省得一会儿路都走不通了。”
    钱文佑林氏忙上前道谢,可徐荔香却自恃是在为陈氏办事,也要占这个便宜。“那就麻烦陈少爷也送我们一程吧,不远。拐一拐就是。”
    林氏顿时沉了脸,但陈晗却不欲令他们为难,大方的表示,“若是不嫌挤的话,就请两位嫂嫂上来吧。”
    “不行!”眼见徐荔香想上车,林氏快步把她拦下,“一车的男人,你跟上去做什么?是要人笑话我们家连这点子规矩也不懂么?孩子他爹,你带扬名他们走吧。”
    钱文佑心中称善,带着钱扬名钱扬武和陈晗走了。留下徐荔香也无法可想,只得跟董霜儿一道步行出门。
    可路上董霜儿还要在她耳边唠叨,“姐姐按说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行事如此莽撞?要知道我们现在可是在荣阳,离国公府近着呢,要是有些不雅之事传到亲戚耳朵里,才要给人笑话呢!”
    徐荔香想反驳,偏偏董霜儿说得还挺在理。她静下心来一想,确实是自己不对,若是这些事让陈氏知道,不再用自己,那岂不是自己的损失?
    在钱扬威跟她们召开的小家庭会议里,不管她们出于什么目的,都表示愿意出来单过。若是董霜儿有钱,而她没有,只怕家庭地位就要差上一大截了。所以听着在理的话,她难得的没有反驳,只是嘀咕两句,也就罢了。
    董霜儿心中暗暗得意,自从林氏上回教训过一回之后,董霜儿的心态也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