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庆丰年 >

第166部分

庆丰年-第166部分

小说: 庆丰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会变戏法的才好玩。结果这俩丫头没见过世面都好奇了,弄得他俩只好去寻了,可在这儿哪里寻得着什么好鸟?也不知买了两只什么来哄她们姐妹,都没什么本事,倒是成天叽叽喳喳闹腾得很欢。紫薇,软软,你们去把鸟儿拿来给程小姐看看。”
    两只罩着黑布的鸟笼送了进来,揭开笼布,两只小鸟儿顿时在里头欢快的蹦跳雀跃着,瞧着很是活泼。
    听得鸟叫,原本一直老实蹲着的加菲来劲了,悄无声息的往前凑,猛地把爪子一伸,吓得那鸟叽叽喳喳一通乱叫。
    程雪岚没注意到,也给唬了一跳。石氏忙让丫头把鸟收了,又开始扯闲话。程雪岚看了钱灵犀数回,实在是找不到说话的机会,只好怏怏的走了。
    等她走了,钱敏君撞妹妹肩膀一下,顿时恢复了没心没肺的样子,“看样子邓公子”
    “敏君,不许胡说!”石氏忽地沉下脸来,钱敏君吓了一跳,看母亲严厉的样子,知道这种玩笑再也开不得了。
    可是心里却十分不解,赵庚生和邓恒最近都在钱灵犀面前大献殷勤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事情,为什么母亲可以允许她偶尔开开赵庚生的玩笑,却对邓恒这么严厉呢?
    这里的学问,钱灵犀知道过后石氏会慢慢告诉她,但她眼下却有一事,要跟石氏商议,“婶娘,我想是不是找个机会”
    钱灵犀正想说要找个机会跟邓恒谈谈,打断他这种无谓的殷勤。柏香慌慌张张的闯进来跪下,“夫人救命!不知高大人想把我姐姐卖到哪里去,还请夫人救命!”
    “你先起来,把话说清楚。”
    待听明白事情的缘由,石氏摇了摇头,“怕是你们听岔了吧,高大人又不是要调任了,再怎么也不会卖了妾室。就算是不要你姐姐,多半是”
    她忽地掩了口,想起一事,高杰不会想拿妾室送人,做份人情吧?那他要送谁呢?
    她们这头在猜测高杰的动机,那头钱扬威在糖厂里迎来几个面生的客人。

    第261章 谁教的

    景元帝今日只带了几个随从,叫上韩燧和程西涯,微服造访了邓恒跟他提过的糖厂。为了摸清这里的真实情况,他连邓恒都没通知。这不是他不信任自家外孙,而是在老年人看来,年轻人做事多半好面子,喜欢夸大事实,而邓恒跟他建议之事,又关系太过重大,涉及到一项重要国策,可由不得胡来,是以景元帝不得不谨慎了几分。
    选择韩燧和程西涯两个老臣相伴,自然是看中他们办事精明,又一文一武,可以从不同方面给出意见。但具体要干什么,这二位来前也是一概不知的。
    这糖厂开在九原南郊一处空旷地带,前面靠着大路的是几间做门面的民房,后面用高高的围墙砌起来的,是个极大的院子。这儿原本是三五家人的产业,在一起买下之后,进行了改建,形成这样前店后厂的格局,倒也似模似样。
    找到地方,景元帝没急着下车,而是让人驾车先绕着这糖厂远远的转了一圈,这还当真让他看着点热闹。相较于前门的冷清,后门可当真热闹得紧,人来人往,挑担背筐的,都排起了队。
    景元帝看着好奇,下了车叫住一个背着大筐正往那儿走的小孩问话,“你们这是去干什么?”
    “送甜菜啊!”那小孩只穿一件无袖的短褂,抬手抹一把汗水,便毫无知觉的甩到景元帝的下摆上,随从们不觉都皱了眉,倒是景元帝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作声。
    和颜悦色的上前把这小孩子背上挺大的筐提着,让他省了不少力气,能多说几句话,“你们送甜菜能赚钱的么?”
    “当然能!”小孩见这老头挺好说话,又帮他提筐,他也挺热情的往那里一指,“要是你们也想赚钱。就赶快去山上挖吧。不过小的人家不要,得要这样个子大的。洗干净,就可以送来了。象我这样,可以卖到五文钱一斤呢!”
    众人哪里能让太上皇提筐?早有侍卫上前接过了。这小孩见是个年轻力壮的大男人,不必客气,便松了手,转身喜孜孜的把自己筐上的蓝布揭开,拣一个出来给他们显摆着,“我娘说,等我攒到一吊钱就送我也来念糖坊的学堂。眼下我已经攒得差不多了。今年冬天应该能入学了。”
    景元帝颇有些意外,“这里还办了学堂?”
    “是啊。”小孩很欢喜的告诉他们,“他们这里的学堂好,可比城里的便宜多了。也不用起早贪黑的来念书,每天就在午饭后教一个时辰,只要交一文钱就能进去听课,再加两文钱就有笔墨写大字。我爹去听了,也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他说那夫子全是城里请来的。学问好着呢。我娘说我年纪小,往后肯定学得比我爹还好!”
    景元帝听着点头微笑,“你娘说得对。你还这么小,将来肯定能学好多东西。那糖坊办了,你们附近的居民是不是都挺高兴?”
    “那当然。”小孩子没有心机,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家里一点事全都倒出来了,“他们糖坊开了之后,招了不少人,只可惜不要男的,只要女的,给他们包糖,装盒子。我娘去了没考上。我姐姐考上了,在里面上工每天也有钱拿呢,做得多就挣得多,只可惜这糖坊办得太晚了。”
    “为什么?”程西涯好奇的问道。
    小孩老气横秋的瞥他一眼,“若是早开几年,我姐姐的嫁妆不就出来了?她十月里就要嫁人了。现在顶多挣两匹布料了。”
    景元帝哑然失笑,回头看随从一眼,顿时老太监会意的取出一锭银子来,“那这个就算是我家老爷替你姐姐添妆的吧。”
    那小孩却愣了愣,“为什么?”
    “谢谢你陪我们老爷说话呀。”
    可那小孩却突然涨红了脸,急得连连摆手,“这个这个不要钱的!”乡下孩子淳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一把抢过自己的筐子就跑。可跑上几步又回头嚷,“你们要是那啥,就把咱们这里的糖买点吧,谢谢啊!”
    “小孩,接着!”韩燧对这小孩也挺有好感,接过老太监手里的银子,一个精准的弧线扔到他的筐里,“别客气了!”
    那小孩给他露出的这一手佩服得目瞪口呆,景元帝与几位老臣相视一笑,自行离开了。
    程西涯他们虽不知道别的,但这个糖坊是邓恒弄的却是知道的,伸出大拇指赞道,“到底是皇上的亲外孙,虽是从商,却也不忘教化百姓,还利于民,这事情办得漂亮。”
    韩燧也道,“他们只收女工,不收男工,这就不会误了农时,让田地荒芜。开学堂也只是利用农闲时节,既让百姓不至于有太大的负担,也能让他们粗通文墨,事情虽小,但想得实在是很周到。”
    景元帝也很满意,不管邓恒办的糖厂能赚多少钱,但既利用上了此处的剩余资源,又利用当地剩余的劳动力,让百姓能够贴补家计,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确实大有帮助。
    不过这么好的事情,外孙怎么早不向自己汇报呢?恐怕是想等自己亲自来看时,给自己一个惊喜吧?那么这个效果,无疑是达到了。
    但景元帝却不知道,这个教书的点子最早却不是邓恒想出来的。
    一时转到糖坊正门,就见挂了块匾,上书“九原糖坊”,门前高高挑起的布幌上头只有言简意赅的一字——“糖。”
    四扇门的大厅全都敞着,瞧见几人走进,一个高大憨厚的小伙子就迎了上来,“几位客官,这是要买糖吗?进来看看吧。”
    景元帝点头,刚进门就闻见一股甜香扑鼻,这店铺的格局也与寻常不同,长方形的大厅里当中摆着几张圆桌和凳子。四周墙上,分门别类的摆出各种花色造型的不同糖果。因这里没有好的琉璃师傅,所以只能因陋就简的用极薄而透明的纱做成的罩子盖上,当中点一只小小的香熏蜡烛,既遮灰又漂亮。虽是卖糖,但有面墙上还立着一个药柜,上面写着莲子、红枣等物。
    程西涯指着那儿问,“小伙子,你们这些不是卖糖么?还弄这些个干什么?”
    小伙子自他们进来以后,一直看着景元帝若有所思,此时听人问起,才上前回话,“有些来我们这里的卖糖的客人,是要回去煮糖水的,所以我们就配了这些东西,让他们买得方便。若是买的多了,我们也送的。”
    “那你们现在的生意好吗?”
    小伙子眼神闪了闪,犹豫了下,“还凑合。”
    景元帝来了兴趣,“为什么这么说?”
    小伙子似有些紧张,定了定神才道,“若是只做九原这一块的生意,象我们这么大的糖厂已经足够了。但只可惜了这么好的地方,白白浪费了。”
    “这话怎讲?这九原后面不就是北燕和大楚,你们的糖应该也能卖过去吧?”
    小伙子微红了脸,鼓起勇气大声道,“卖是可以卖过去的,但总得等到赶集那日,再说带出去的糖一多,税就高,若是当天卖不出去,还得带回来,那钱就白交了。有些商户一时拿不出钱来,只能用牛马来换,可这些东西想要带进来,又是件麻烦事。若是若是咱们跟和他们谈定一块地方,设立自由贸易之所,咱们这糖坊只怕能支撑起九原的半边天!”
    见众人都异样的望着他,小伙子脸红得火烧火燎的,结结巴巴的补充着,“我说的当然不是指别的,就是那个可以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有钱赚,过上好日子。嗯就是将来,也会有其他更多的生意做。”
    景元帝忽地笑了,“你是谁?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小伙子怔了怔,猛地跪了下来,“草民钱扬威见过太上皇!呐个,吾皇万岁万万岁!”
    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把戏台上时常听到的话照搬了出来。景元帝自从当了太上皇后,还是头一回听见有人这么说,不觉生气,反而有几分亲近之意,见他一个乡野村夫,也不会跟他计较。
    “起来吧,你是钱家的人?”
    “是。”钱扬威两腿还有些发软,站不起来,老老实实的回话,“这些话是我小妹教我的。她来九原的时间长,这糖厂最早也是她办的,所以有些想法,就告诉了我。她还说”
    钱扬威忽地警醒,连忙把嘴捂上。可这样的小动作越发让景元帝来了兴趣,“她还说什么?”
    钱扬威只觉丢脸之极,但仍是不得不把实话说出,“她说若是有个和邓公子长得很象的老伯来店里,让我千万记得把这些话告诉他,她说——那就是太上皇了。”
    景元帝平素在宫中,所见全是机灵人,何曾见过这么老实的?几句话就套出底细,不由得哈哈大笑,但对那个见过一面的钱灵犀却又生出几分好感。
    如果那小姑娘不是从邓恒那里听到的想法,而是自己琢磨出这样的意见,那证明她不单是聪明伶俐,还真的很有远见。
    景元帝想再次召见钱灵犀了。

    第262章 相配

    哗啦一桶冷水淋下,刚练完拳脚出了一身臭汗的年轻人舒服的左右大力甩着头,全然没有注意到身边经过的人。
    “我的衣服!”恼火的声音突兀响起,新科武状元,平州守备之子田允富哆嗦着手指着那闯祸的年轻人,额上青筋爆起,“赵庚生,我是前世欠了你的还是怎地?这一路而来,马被你骑坏了,剑被你打折了,现在连我最后一身能见人的衣裳也给你弄脏了,你到底还要怎样?”
    赵庚生满不在乎的撇撇嘴,“不就是沾几滴水么?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你看日头那么大,晒两下不就干了?再说,你那马和剑能怪我吗?马是它自己跳不过沟摔伤的,剑是跟人比斗时打折的,这不都是它们自己的问题?再说你也是的,看我在这里洗澡,就绕些呗,非从我身边过,这溅一身水能怪谁?”
    “你你还有理了?”田允富气不打一处来。
    想当初在武科场上与赵庚生结识之后,赵庚生看他功夫极好,便成天缠着他请教学习,田允富起初见这小子年纪既小,又肯用功,性子又豪爽,很投自己脾气,便跟他走得亲近了些。
    可没曾想,和赵庚生熟识之后,才发现这小子纯属白眼狼的。叫了几声田大哥,就把自己的爱马和宝剑都哄走了,拿去跟人比试,结果把他的马也跳瘸了,剑也打断了,反过来来还埋怨田允富的东西不中用。
    是,田允富也知道自己的马和宝剑都不是太好,但他只是一个五品武官之子,怎么可能配得起良驹宝剑?就那一身装备还是临行赶考时爹娘咬牙给他新置的。
    后来总算是因祸得福,太上皇听说了此事,赐了他和赵庚生一人一匹马。一柄剑,田允富才总算找回了点平衡。
    可是今日,他正要出门去办件要紧事,可还没出门,这死小子又给他兜头溅了一身水。田允富在乎的不是这点子水。而是这个兆头!
    “赵庚生。我跟你说,老实回房去把你的银子带上。出去买身新衣裳给我。否则”
    “否则怎样?”赵庚生撸胳膊挽袖子,很高兴的准备开始“切磋”了。
    话在舌尖打了个转,田允富生生咽下。“否则你就再也不要想跟我请教任何兵书和拳脚!”
    一听这话。赵庚生老实下来了,皱眉看了他半天,见田允富真是生气了,想想这位武状元不凡的见识和胜过自己的拳脚。才从牙缝里挤出句话来,“等着!”
    见他进屋换衣裳了。田允富这才顺了些气下来。却又有些暗自好笑,这小子,就是欠揍,典型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你能把他打服气了,他就老实了。
    时间不长,赵庚生穿着干净的新衣裳,拎着钱袋,拉长着脸出门了。
    田允富眼尖,一眼瞧见他那钱袋是新的,还不是街面上能买到的货色,应出自闺阁女子之手,不由奇道,“你这是哪来的?”
    赵庚生得意了,“我师妹送的!”
    “原来是她呀。”田允富在那次的狩猎时,见过钱灵犀一面,虽然离得远没看清,但也知道是个挺灵秀的小姑娘,不过嘴上却说着反话,“小丫头片子,还没长开的小豆芽,亏你也看得上眼。”
    “我高兴!关你什么事?嗳,你不说要买衣服么?看女人首饰干什么?”
    田允富不悦的拿起一枝珠钗,原话奉还,“我高兴,关你什么事?”
    赵庚生怔了怔,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