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庆丰年 >

第168部分

庆丰年-第168部分

小说: 庆丰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下,他跳出韩燧的攻击范围,大喊一声,“停!你这老头,怎么这么性急?就是要打架,也总得等我去说句话吧?万一给我这礼物打坏了怎么办?”
    他一着急,连话也说得不客气了,手上托着给钱灵犀刚买的耳环往怀里揣,生怕碰坏了。
    韩燧哈哈大笑,“放心,你的事我让人去说,礼物也拿来,替你去送。”
    赵庚生却想了想,“算了吧,帮我把话带到就行,礼物还是我自己去送。走吧,咱们找个地儿较量较量。先说好,我可不会让你,你也不许赖皮!”
    没问题,韩燧扯着他去比试了。
    酒酣耳热之际,看着那绿衣佳人手持琵琶,轻歌曼舞,程西涯一颗心也跟着陶陶然轻飘飘飞起,浑身一把老骨头都象变得四两轻。
    高杰见时机已到,上前密语,“程公,圣驾此次前来,除了狩猎,是否还别有用意?还请程公提点,下官定当重谢!”

    第264章 问罪

    美酒下肚,美人在侧。
    程西涯又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看高杰眉梢一挑,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再看看娇俏可人的胡姨娘,老头子心里掂量掂量,有了决断。
    “高大人,你这话可就见外了。你是什么人?是皇上钦点在此的监军,若不是皇上信任你,会差你在此身负重任?不管太上皇来此做甚么,你只要记住公忠体国,好好办妥皇上太上皇交下来的差使就行了。”
    高杰听这些番套话,心里刚自一凉,以为没戏了,猛地听程西涯又刻意压低了声音道,“这军屯制推行之后,九原整个格局只怕都要为之一变,将来只怕大有可为。老夫在此,可要先恭喜高大人了。不出一年,必见成效。”
    高杰心头一跳,难道除了军屯制,皇上对九原还有其他的改革?“程公,此话怎讲?”
    程西涯却笑眯眯的看着他摇摇头,什么也不肯说了。
    可人家已经点拨到这里了,高杰也不好装作没领情,当即就一个眼色,让胡姨娘扶程西涯回房,尽情服侍。过后程西涯笑容满面的出来,暗令高杰又寻了个买家,假意把胡姨娘转了道手,才充作侍婢收了回去。
    消息报到胡姨娘母亲和弟妹那里,已经无法可想,他们只能打定了主意跟着钱文仲一家,看日后有没有把姐姐赎回来的机会。
    此时石氏带着钱灵犀姐妹正在觐见景元帝,不仅是她们,连钱文仲也奉诏急急赶到了,一家子心中惶恐,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何事。
    及至看到也给带到这儿的钱扬威时,钱灵犀心头一跳,隐隐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看钱扬威神色自若,还带着笑跟他们点头打招呼,钱灵犀心安不少。只怕是自己的提议给太上皇采纳了吧?
    可是没曾想一进门,景元帝就放下脸来,厉声质问,“钱文仲。你可知罪?”
    钱文仲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下就跪下了,“臣有罪,臣有罪!”
    他虽不住叩首,却实在不知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惹得太上皇发这么大的火。钱灵犀等人俱也惊住了,随着钱文仲一起跪下。不明白景元帝到底是何意。尤其是钱扬威,这太上皇之前跟自己说话时不一直笑眯眯的么?这会子怎么突然就变脸了?
    往下瞟一眼那个圆脸小姑娘,景元帝心中暗带几分笑意,但面上却是威严之极,“钱文仲,你明知朝廷官员不可从商,却纵容妻女私下贩糖,此事该当何罪?听说你家二姑娘还是主谋。是否果有其事?”
    “太回太上皇!”钱灵犀一着急,也不等人发话,主动回话了。“此事确实是系民女所为,但也是情有可原,并不是恶意想要违反禁令的。”
    景元帝有些欣赏这小姑娘的勇气,并不动怒,反而顺着她的话道,“那你说,究竟是怎么个情有可原?”
    钱灵犀定了定神,开始解释了,“此事要说起来,民女和干爹也是想给边关办一件好事来的。”
    她偷瞄一眼景元帝。见他似乎脸色缓和不少,并不是十分生气的模样,大着胆子开始解释,“干爹自来到边关,一点俸禄全都借给同僚救急,弄得身无分文。家中日子很是难过,想买点糖吃都很是拮据。当时民女看见九原这漫山遍野闲置的甜菜,便动起了榨糖的念头。正好也是军中开始试行军屯制,那些甜菜眼看挖出来就没用了,民女心里觉得可惜,便想一试,这才付钱给士兵们收集了一些挖出来不要的甜菜,想练甜菜试试。”
    话说到这儿都见景元帝没半分打断的意思,不仅是钱灵犀,就连钱文仲和石氏心里也开始觉得奇怪,若是太上皇真的要问他们家的罪,怎么可以容许自家一个小丫头在此滔滔不绝的辩驳?只怕是另有目的吧?
    就听钱灵犀接着说了下去,“一开始我们家为了炼甜菜,也花了不少银子,还盖了房子,置办了许多东西,但炼糖的产量却极低。民女本说不做了,但想想自家白花的那么些钱,却不忍心,于是想着法儿干了下去。等到甜菜能榨出糖来,这试行制度也结束了,我们家便关闭了糖厂,把那厂房也交回了军里,准备歇业了。是邓世子找上门来,表示要跟我们合作,还说不会有问题,我们才继续合作,但我家在那糖厂中所占比例也极少,并不关干爹的事。”
    钱敏君此时也大着胆子插进话来,“那是爹娘打算给我和妹妹做嫁妆的,若是太上皇不信,尽可以去查,若是有罪,就请处罚我们吧。”
    景元帝早听说钱家大姑娘是个心智不全之人,听她话语天真,这话断然不会做假,心里舒服多了。
    他其实也知道,钱灵犀之前所说边关拖欠俸禄之事,一些官员还好,底下士卒很难有拿得全的。但钱灵犀不给他说得这么仔细,他还当真不知道拖欠饷银会给上上下下的官兵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以至于弄得家里日子都过不下去。
    可这样的话题让景元帝怎么接?一接就是打自己的耳光了。幸好钱灵犀后面半字不提对朝廷的抱怨,只说自家炼糖的不易,就是赚了些钱也是在试行阶段,这就给了个景元帝台阶下来。
    钱扬威是个没心机的,顺嘴说出自家妹子开糖厂之事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景元帝却是一国的太上皇,要是他明明知道却不追究,那不成了故意纵容,以后还怎么约束其他官员?所以这个罪他一定要问,但钱灵犀既然能扯出由头把此事说清,那他还有什么好追究的?
    当下微露霁色,“既然如此,倒是罪不当罚,都起来说话吧。”
    呼,钱文仲暗地抹一把冷汗,总算是把事情揭过了。此事既然在太上皇面前都过了明路,以后就更不怕人查了。只是太上皇劳师动众的把他们叫来,只怕不仅仅是为了这点子小事吧?
    果然,就听景元帝随后就问起一事。“听说二姑娘对于九原还有不少的看法,这是你干爹教的么?”
    “不!”钱灵犀听他那语音不善,吓得又跪下了,“此事纯属民女异想天开。不关干爹的事。”
    钱文仲心中苦笑,傻丫头,就算是你愿意背黑锅,但你是我女儿,你有什么事,我能不担责的?所以他也跟着跪下,继续请罪。“臣教女无方,请陛下责罚。”
    “要不要责罚容后再议,眼下你倒是说说,你这些异想天开究竟是从何而来?”
    钱灵犀偷偷咽了口唾沫,心想我能告诉你,这是源自于若干年后的经济特区制度?
    “民女民女其实是这么想的。首先,这是因为九原这个地方的特殊地形。”钱小妞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开始搜肠刮肚的为自己的想法编理由。找借口。
    
    邓恒挑了几样中意的珠宝首饰,也去了钱家,同样扑了个空。秦姨娘同样把去向告知。又把他送出门去,暗暗纳闷,今儿这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二个都跟约好似的找来上门了?回头要不要吩咐厨房多准备点饭菜,万一这两位小爷接了自家夫人小姐,又要回来一同吃饭怎么办?还是先预备着吧,秦姨娘自去忙活了。
    邓恒倒不奇怪外公会找钱灵犀,他奇怪的是外公找钱灵犀有何事?到了云来寺,就见韩燧乐呵呵和赵庚生勾肩搭背,边说边笑的过来。
    老将军虽然出了些汗,却是一脸的笑意。反观赵庚生却狼狈得很,衣裳上全是土,还给撕破了好几处,下巴有一边是青的,明显是吃了亏。
    “怎么样,你服不服?”
    “不服!”赵庚生揉着青淤的下巴。很是恼火,“你这老头太奸诈了,完全不讲规矩。还没开始就动手,叫了暂停又动手,一点都不光明磊落!”
    韩燧却得意的笑了,“光明磊落?你见过哪个打胜仗的将军是光明磊落的?别忘了那句老话,兵不厌诈!小子,只要上了战场,谁给你玩那些礼义廉耻?你要想的是如何尽一切努力消灭对手,赢得胜利,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使那些过于阴狠毒辣的阴谋诡计,道义不道义的又有什么要紧?就算我虽然出手暗算了你几次,但你承不承认,还是有许多地方比不上我?若我真的那么不经揍,不早给你这小子打掉几颗牙了!”
    赵庚生皱着眉头想想,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要说韩燧也确实有些真本事,别看一把年纪了,可老当益壮得很,特别是近身博击时,经验非常老道,这就是赵庚生所欠缺了。
    想通了这个道理,赵庚生不纠结了,称呼也客气了几分,“老侯爷,那我明日还能来向您讨教么?”
    “欢迎之至。”韩燧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中流露出毫不吝惜的赞赏之情,“只要你不怕痛,我就敢打。”
    “我不怕!”赵庚生捏着拳头,也郑重告诫他一句,“我还年轻,经得起摔打,您老年纪可大了,要是磕着碰着就不好意思了。明天若是要来,您加件护甲吧。”
    韩燧笑着点了点头,走了。身后长随紧跟上几步,分明有些激动的样子,“侯爷”
    韩燧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
    邓恒看着他们主仆有些奇怪的样子,暗暗疑惑。可赵庚生一转过头,就看见他了,“嘁,怎么走哪儿都能遇到你?你是属跟屁虫的吗?”
    邓恒挑眉一笑,“我可记得是我先到这里来的。”
    他不多做口舌争辩,抬脚抢先往景元帝的院子而去了。赵庚生急忙大步抢上,生怕落在后面做了跟屁虫。

    第265章 不谋而合

    钱灵犀忽悠完了,口干舌燥的偷瞧着沉吟不语的景元帝,心下惴惴。而一旁的钱文仲偷瞧着她,心里的震惊更加无以言表。
    如果说钱灵犀之前跟他建议开设军屯制只是解决九原边关的老大难问题,那在九原设立一个经济特区的理念完全就是关乎国家前途的重大改变了。
    就是担心吓着他们,钱灵犀已经把这个理念尽量通俗而贴切的进行了解释,但钱文仲这样做了大半辈子官员的人却不难理解,她的这个想法不仅新颖,而且大胆,但是如果运用得好,绝对是国家的一大助力。
    “钱爱卿,你怎么看?”景元帝看起来并没有钱文仲这般震惊,刚才钱灵犀的话提醒了他,有些事情居于上位者或者朝廷大员不一定看得那么清楚,反而问问这些具体办实事的基层官员,只怕还有些不一样的见解。
    钱文仲咽咽唾沫,冷静下来回话了,“陛下,臣女所提虽然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但若是能够实施得好,绝对可以为朝廷又开辟一条新的财源。”
    身为官员,他的见解和认知自然在钱灵犀之上。钱灵犀只看到了九原处于三国交汇处,但钱文仲却更加知道,九原是三国在陆地上唯一的连接处。
    在云洲这片大陆上,小的部落暂且不论,大楚的绸缎布匹天下无双,北燕的牛马铁器最为犀利。而南明最多的是能工巧匠,又因为海岸线长,且洋流的关系。他们这里的珍珠海产也是其他各国趋之若鹜的东西。
    三国之间常为贸易往来,大楚还好,在钱文仲曾经任职的西康府那一块与南明有地域交接,但西康地势复杂。山多而崎岖,想从那里把货物送上京城也是甚为艰辛的。而北燕的东西要输入到南明来就更难了,不是经过漫长的海峡。就得取道大楚,再与南明进行交易。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双方的交易成本,而且居中的大楚时常就有意无意进行掣肘,从中获利不说,还令得其他两国不能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苦难言。
    但若是能够在九原开展自由贸易。那么且不论大楚了,北燕的商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把货物送过来,节省大笔的开支。
    而且钱文仲还想到极为关键的一点,“九原天寒地冻,每年真正能够活动的时间至多不过半年时光而已。在此处进行交易。既有地利之便,还因气候所限,不至于全年无休,让百姓一心从商,荒芜了农田。”
    景元帝听得连连点头,在邓恒最早向他进行建议时,他和皇上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口子一开,让民心不定,为了趋利放弃了农耕。而在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一个国家得首先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不仰仗于他国才是最要紧的。
    而九原天然的地理位置就限制了这一点,无论大家多想来赚钱,但这个地方只能做上半年交易,再加上路途遥远。实际上能够呆在这里的不过区区三四个月而已,那么就算在九原实行再优惠的税收制度,但真正能来的人就不会太多。
    再如钱灵犀方才所提到,如果当真出现商人井喷的情形,还可以设立边境制度,必须得到官府的特种批文才能来此经商。这样既能够限定本国百姓对外贸易的品种和数量,日后一旦开始征税也就有了最直接的依据。
    景元帝越想越觉得可行,越觉得可行就越看钱灵犀越顺眼,这小丫头别看年纪不大,脑子却很好使,尤其这些稀奇古怪的点子,听起来虽有些天方夜谭,但细细琢磨却是大有道理。
    九原这个地方,从前看起来是他们南明最吃亏,占地最广,耗费兵力最多,也最没有出息。但若是和其他两国谈妥,设定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南明却是最占便宜的。
    大楚就不必说了,他们那边的地形狭窄,居民已经不少,根本腾不出地方来。就是北燕,虽然也荒芜着大片土地,却全是盐堿荒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