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庆丰年 >

第174部分

庆丰年-第174部分

小说: 庆丰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自己好心好意提点他,他居然还夹枪带棒跟自己争执,钱灵犀不跟他说了,她要送客!
    “对,你在朝堂,你爱怎么做都可以,我管你纯属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那么现在,就请赵公子离开吧,别跟我这不懂事的人说话。少陪!”
    她也不等赵庚生离开,先自转身走了。赵庚生看她的背影,心中也是一样生气,明明来前不是这样想的,怎么弄成这样了?
    可这件事赵庚生却不觉得自己有错,在他看来,钱灵犀就应该是他的妻子,那么既然迟早都是要嫁给他的,先绣个荷包又怎么了?放在他身边做个念想,不是挺好的么?
    气鼓鼓的拉开门,闷头往外走的赵庚生忽地听到有人唤他,“是赵庚生?”
    呃?赵庚生猛地一抬头,就见对面站着一位白净书生,明显是刚刚洗漱过,一袭清雅的淡蓝色交领长袍下露出一双崭新的官靴,但神色间还有些没洗净的风尘疲惫。
    赵庚生顿时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深身的毛都快炸起来了,“你!你怎么来了?”
    对面的书生吟吟一笑,“愚兄不才,不如赵兄弟似的高中进士,金榜题名,只是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蒙皇上圣恩,选派愚兄来九原知府,授正八品府经历一职。虽然位卑官小,但愚兄不敢耽搁,一路风雨兼程赶到此处。方才到知府衙门去办了手续,领了印信,这不就来拜会故人了么?”
    嗷!赵庚生抓狂了,这真是前门驱虎,后门来狼,才走了一只白孔雀,又冒出一个更讨厌的!
    京城。
    西城区南边的顺承门外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胡同,与别处的胡同不同,在这里游走的行人时常能听得到朗朗的读书声或是弹琴吹奏之声。
    熟识本地的老人家时常会热心的告诉好奇的外地人,“咱们这个地方离贡院近,来往的可都是有身份的读书人。虽在外城,但房租却比里面便宜了一半,大爷要不要租房子?我家正好还有一个空铺,您可别嫌挤,旁边那位可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呢!”
    那明显操着南方口音的外地汉子便问。“那我跟老丈打听一下,谁家住了位姓唐的公子么?”
    老头儿笑了,“这我哪儿知道?咱们这地方少说也有二三百户人家了,成天来来往往的读书人不知多少。您要是寻人,可真得费些功夫,要不要在我家先住下。慢慢的找?我那房租不贵,只要”
    那南方汉子摆了摆手,摘下头顶的斗笠扇了扇风,又抹一把头上淋漓的汗水,一家家打听去了。
    老头儿不觉摇头,小声嘀咕,“这又不知是来寻哪个不肖子还是书呆子的。唉,落了榜怎么就不回家,都赖在这京城,让家里供给着容易么?”
    可抒发了一回感慨,老头儿继续去找那背着包袱的外地人推销去了。若是有书呆子或是不肖子,只要他们付得起租金,老头儿还是要租的。
    南方汉子顶着烈日执着的打听了半晌,终于给他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大婶,偷偷的指着一处门脸较为整齐的宅子道,“你若是要找人,就去这些会馆打听。那些读书人只要是还在京城落脚,多半都会到家乡会馆去留个地址,以备不时之需。凡是一应会馆。上面都有牌子注明。嗳,你识字不?”
    南方汉子连连点头,“识得的。会宁府的会馆,您知道在哪儿么?”
    大婶把他拉到一旁,低声告诉他,“会宁府的会馆就在后面的第四条金井胡同里。不过你能告诉我,你是去干什么的?”
    见这大婶很是热心,南方汉子没有迟疑的告诉她,“找我女婿。早来信要他回家成亲的,可至今不见人影,只好让女儿先嫁了去,可至今连女婿什么样儿都没见过。家里担心怕是他出了什么事,我这不就找来了?”
    大婶摇头叹道,“真是作孽哦!不过你放心,只要在京城,多半不会出什么事。只是——”她忽地掩住口不说下去了,只道,“你若到了会馆找到人了,可千万别说是来寻女婿的,就说是老家让你来送盘缠衣物的,懂么?”
    南方汉子微怔了怔,随即会意的拱手拜谢,“多谢大婶指点。对了!”他解开包袱,取出一包桂花藕粉送上,“这是我们家乡的土仪,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兑点开水拌糖来吃,对老人孩子尤其合适,给您家尝个鲜吧。”
    大婶反倒不好意思了,可这汉子为人豪爽,硬塞给她才离开。
    不过一柱香的工夫,这汉子就拿着地址,在密密麻麻的胡同里寻到了一个住处。
    可这个地方似乎又与别处有所不同,按捺下心中那怪异的感觉,中年汉子上前拍拍挂着一串小红灯笼的黑漆木门。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出来应门,却只把门拉开一道缝,歪着头警惕的问,“你找谁?”
    那中年汉子怔了怔,才开口说话,“我找一位姓唐的举人,叫唐竟熠,是会宁府的人。”
    “你找他干什么?”
    听小孩审问的语气,中年汉子那眉头皱得更深,却赔笑道,“唔我是他的老乡,他家里人托我给他带了些东西来。”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大包袱。那小孩终于相信了,把门拉开,回头喊了一嗓子,“姑爷,有人给你送东西来了!”
    中年汉子心中一凛,大踏步进了门,就听到里面隐隐的娇笑声,那小孩又进去请了一回。才有一位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的瘦小书生出来,“谁找我?”
    在他身后,却还跟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可再厚的脂粉也已经掩不住她衰败的姿色与年纪。
    中年汉子的脸更黑了,就见那女子妖妖娆娆的当着人就跟那书生勾肩搭背,毫不顾忌,还明显讪笑着装扮土气的他,“这就是你们家乡的人?”
    那瘦小书生也不认得,上下打量着眼前之人,“你谁呀?”
    那中年人越发阴沉着脸问,“你就是会宁府锦和镇的唐竟熠?”
    “正是。”那矮小书生下巴一抬,甚是倨傲的问,“你找我有何事?”
    中年汉子攥紧拳头,盯着他的眼睛都快喷出火来,从牙缝里狠狠挤出句话,“我是你的岳父!”

    第274章 近水楼台

    房亮也真是运气不错,朝廷每逢大比之后,都会在滞留京城的落第举子当中进行考核,挑选一些其中的佼佼者,授予七品以下的低层官吏,算是给基层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也是解决举人就业的一大问题。免得这些书呆子都一门心思留在京城,不断应试,弄得老大无成,反不如做点实际工作,有益于国家,也给他们自己添个进益。
    当年钱文仲是这么求得的官职,而今见到一个跟他同样经历的后辈,自然生出一种亲近感。
    “虽说朝廷有这样的制度,但要授官还是要有点门路的,你这么年轻就得到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很不容易。”
    房亮笑得有些腼腆,“这是我远房族叔帮忙求的路子,他虽然已经致仕,但朝中还有几个在职的好友,特意去信拜托了一番。也幸好皇上今年要向各个边关输送一批官员,许多有本事的都不愿意来争,这才给我谋到此处。实不相瞒,我也是看伯父在这边做得有声有色,连太上皇都亲自来巡察,才决心来这里的。我年轻,没什么经验,往后有什么事,还得靠您多多提点。”
    虽是是奉承话,但房亮眼神真诚,态度谦逊,听起来并不让人反感。他虽是托关系谋求的官职,但钱文仲也不以为丢脸,官场中要是没有一些帮系关系,那才无法立足。反见房亮实话实话,并不假装清高,生出不少好感。又细问他朝中动向,和一些官员升迁变动,两人谈得大是投机。
    赵庚生在旁边越看越不是滋味,他来钱家多少回了,什么时候和钱文仲这么聊过?怎么这小子一来,待遇就直线上升呢?
    可是数次想插进他们的话里,却偏偏怎么也插不进去,文臣武将之间的差别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要走。赵庚生更不甘心。他就算插不进话,起码也能听听他俩聊什么吧,万一姓房的那小子不安好心,提到些不该提的。那他得赶紧出来掐掉才行。
    于是乎,丫鬟紫薇和软软就隔着门帘偷瞧着屋内诡异的气息。那边一老一小聊得投机,这边却有一个大高个虎视眈眈。回房去说给两位小姐听,钱敏君掩嘴偷笑,怂恿钱灵犀也去瞧瞧,可钱小妞余怒未消,才不搭理。
    “没见过那样的德性。还好意思留下来,没大棒子赶他出去,算是给面子了!”
    钱敏君忍笑,“那人家不也是心急么?忘了是块热豆腐,不能吃的。”
    见她拿自己打趣,钱灵犀白过去一眼,“你这块豆腐倒是温度正好,放不上几个月就得给人啊唔一口吞掉了。到了有了新欢,别忘了咱们这些老相好就成。”
    钱敏君羞红了脸,嗔了她一眼。“这话真该让娘来听听,看你这丫头是怎样的一脑子龌龊。”
    嘁!钱灵犀嗤之以鼻,自钱敏君来了癸水之后,石氏已经开始对她进行启蒙方面的教育了,这时候还装什么甲醇?压低了声音反唇相讥,“有本事你成了亲就不去做那龌龊事,干干净净一辈子,我才服你。”
    钱敏君说不过她,脸皮也厚不过她,只得甘拜下风。饮恨败北了。
    钱灵犀心里恼火,不甘心赵庚生又在这里白吃白喝,此时赶他走做不到了,便叫丫头去通知厨房,不许上那家伙喜欢的菜式,在他面前摆些青菜豆腐气死他最好。
    于是到了晚饭的时候。赵庚生瞪大眼睛瞅着自己绿油油白花花的一片,再瞅瞅房亮眼前的大鱼大肉,嘴角耷拉得象被压弯的扁担。
    钱文仲觉得这可不象是待客之道了,给石氏递了个眼色,但素来待客极为殷勤有礼的石氏这回却是装聋作哑,脸上笑得一派殷勤,却半天不支使丫鬟行动。钱文仲暗觉蹊跷,夫人从不是这等无礼之人,她既做如此行径,必然有她的道理。于是钱文仲也装起了糊涂,只作看不见。
    至于房亮,他本就是来作客的,主人家要如此行事,他要多嘴多舌,那成什么了?于是只埋头吃饭,更不多管闲事。
    赵庚生眼巴巴的左顾右盼了半天,也没人搭理自己,可怜一个肉食动物,只能挑着青菜豆腐,食不知味的咽了一碗白饭,心里那个忧伤啊,简直无法言说。不过这小子倒也不笨,吃完饭立即就意识到,自己错了,还是大错特错。
    饭毕,送走了二人,钱文仲对房亮是赞不绝口,“有礼貌,性子又沉稳,少年得志却不好高骛远,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石氏却在叹息,“可惜只是个举人,比进士还是差了点。”
    “那不一定。”钱文仲自己是文官,自然要偏向房亮一些,可正要替他说几句好话,却忽地想了起来,“嗳,对了,你们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净给人吃素,那孩子做错什么了?”
    石氏脸现愠色,此事钱灵犀心里不痛快,回去就告诉钱敏君了,钱敏君自然立即回禀了母亲,此时石氏再把事情说给钱文仲一听,他也勃然大怒,“那小子是缺心眼么?这样的东西也好意思管人要?人家不给他还发起脾气来,这是怎么着?考个进士了不起了?我们钱家的女儿就是嫁不出去也不受这口气!你们还留他吃的什么饭?早该赶出去才是!”
    “那不是正好赶上房家那孩子来了么?既是同乡,又是自小长大的邻居,没个留一个赶一个的。”石氏提起此事也有些余怒未消,“不过也好,横竖那傻小子明天就要走了,等他回了京城,得有一段日子见不着,先晾一晾,等他想明白了再说。”
    钱文仲点头,“此言甚是有理。原先瞧他性情率真,还以为是个赤诚之人。可眼下看来,这孩子的想法还是太不成熟了,相形之下,倒是房亮更好些。不过眼下只是一面之缘,具体如何,还得观察观察。”
    石氏也是这个意思,“横竖灵犀现在还小,他俩也没定性,不如再等等,万一选不好,可是耽误一辈子的大事,咱们可得仔细着些。”
    钱文仲连连点头,原先只有赵庚生一个,他们想着和钱灵犀青梅竹马,彼此又熟悉,便没有太多想法,但如今赵庚生自挖墙角,把弱点暴露出来,夫妻俩就有点犹豫了,更加上又来了一个房亮,他们自然要好好的选一选。
    赵庚生在钱家没吃饱,看着房亮油光满面的样子是越发来气,也不跟他打招呼,就一人就近找间饭馆进去,坐下就管小二要烧肉米饭,再垫补垫补。
    房亮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了,见他如此行径便知自己最好不要跟上。只没想到时隔几年,赵庚生还是如此不长进,摇摇头,先回衙门处理他的事情去了。
    今天只是来报探望,过两天还有得往钱家跑的呢。如此一想,似乎赵庚生不长进也是件好事了。只是想想他的进士头衔,房亮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赵庚生在太上皇跟前得宠之事,他在京城之时就知道了。方才这小子又故意在他面前显摆御赐的马和剑,那嘴脸更是可恶之极。
    不过房亮却也暗暗坚定信心,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别被这小子比了下去。
    小二很快送上饭菜,赵庚生正端起碗来吃得正香,忽地一人从楼梯上下来,提着只酒壶和酒杯,在他面前站定,略带讥讽的问,“怎么上人家家里做客也没饱,还得过来再吃的?”
    赵庚生抬头一瞧,什么胃口都没了。眼前之人,除了邓恒,还有谁?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连吃个饭也遇上他呢?
    可他却不知,邓恒最近长期在仙客来据点蹲守,要遇着他,实在不是什么巧合。
    “不介意我坐下吧?”邓恒嘴里说得客气,但已经老实不客气的在他面前坐下了。瞧着他码在碗里,堆得老高的红烧肉,不屑的轻哼,“果然是没长大的孩子,不管心情如何,只知道吃。真正的男人,就该懂得在酒中解忧。怎么样?要不要我请你喝两杯?”
    再没胃口,也得嚼巴嚼巴先把嘴里的饭菜咽下去,赵庚生这才腾出空来回话,“你有这么好心?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
    邓恒忽地一笑,自顾自的放下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却端到嘴边也不喝,只是用鼻闻了闻,“新人进了门,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