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贵妃转正实录 >

第78部分

贵妃转正实录-第78部分

小说: 贵妃转正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大声咳,直憋得脸红脖子粗。

    “是朕疏忽,赶着你进汤的时候问话。”许是觉得穆衡想咳不敢咳的样子有趣,齐衍也不计较他御前失仪,还很好脾气的吩咐内侍为穆衡舀热帕子来。

    好在穆衡因心中惴惴,那一口汤水也舀得并不多,咳了两声,又用热帕子简单擦了一把,忙起身跪到地上,俯身道:“臣御前失仪,请皇上恕罪。”

    “无妨,起来用膳罢。”

    穆衡起身落座,端过内侍递上的新碗筷,更没了心思用膳,只有一筷没一筷的等着皇帝用完。

    齐衍喝口茶漱了口,看一眼穆衡,笑道:“前几日宣武将军还英气勃发,怎的今日如此惴惴?你先前说有要事启奏,是什么?”

    “臣,臣不知当讲不当讲。”穆衡起身,跪在地上叩拜,“臣若不说,便是不忠;臣若说了,便是不孝。”

    齐衍拢一拢金龙直缀,站起身来,笑道:“既然宣武将军犹疑,朕岂能让你做不忠不孝之人?便不必说了,待会儿直接去给太后请安罢。”

    。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树残阳昨日花

    【求订阅啊~~~】

    “皇上!”皇帝话音刚落,穆衡心中一惊,下意识膝行两步,伏在地上叩首道,“皇上,自古忠孝难两全,今臣蒙皇恩,宠命优渥,位至宣武将军,若无陛下提拔,臣无以至今日。况家国天下,何其重哉,尤不敢疏漏一毫,臣断不能因一己私情,置君恩万民、刑法道义于不顾,若迷而不识,才是不忠不孝的小人行径!”说罢狠心一咬牙,从袖中抽出一封奏折,托呈在头顶,“请皇上过目。”

    穆衡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青缎绣钩藤缉米珠朝靴踩在水磨青砖地上,慢慢踱着到自己眼前,接着手上蓦地一轻,是皇帝接过他的奏折。

    奏章翻阅的纸张沙沙声响起,穆衡只觉得三月中的天气便同夏日一般气闷,教他脑门都些微渗出汗来,时间一点点过去,意料之中皇帝的暴怒并没有响起,通读完整篇奏章,皇帝挥手领左右退下,坐在御座上喝了盏茶,问道:“那些铁铃,现在何处?”

    “回皇上,那些铁铃一直放在臣的外宅之中,至于二叔那边,臣命手下由仿造了一批,送回府上,已由穆泽亲手烧了。”穆衡方才乱跳的心已平静下来,恭敬回道,“其余的事,臣不敢轻举妄动,只等面呈皇上定夺。”

    “恩,朕知道了,你能大义灭亲,很好,此事不要声张。”皇帝淡淡地应了一声,看着跪在地上的穆衡道,“你且起来吧,待此事过了,准你一日假,去果毅公坟前告慰。”

    “臣,臣谢皇上恩典。”穆衡一步步走到如今,出了穆敬梓左右压制不得志外,更兼有其父前果毅公早死的原因在内,他本是穆家长房长孙。却因自幼失恃反寄人篱下,任人摆布。这种日益强烈的屈辱是他许多年来心中的一根刺,果毅公,祖父与父亲用性命挣来的爵位与荣耀一直被二叔窃取舔代,自己的世子之位也顺理成章的归为穆泽,这教他怎么能不怨不恨。

    皇帝着一句果毅公,叫的并不是穆敬梓,而是穆衡的生父穆敬仪。

    本以为自己父亲的功绩早就被人遗忘,没想到皇帝却能在此刻提起,这些话在穆衡听来。也算有几分感触。心中涌起一阵似酸似甜的热流。穆衡眼角微濡,俯首拜道:“臣恳请皇上从轻发落,容臣供奉二叔余年,否则心中难安。臣实在无颜去拜祭家父。”

    齐衍眸光微凝,摆弄着腰间玉珏,淡淡道:“朕自有安排,你且回去吧。”

    穆衡走后,皇帝嘴角一直挑着的笑才逐渐消失,“常福禄。”

    “奴才在。”

    “林平广来了没有?”

    “回皇上,林大人已在南书房候着了。”

    。

    当晚,皇帝便亲自到寿康宫陪太后用膳,退了所有妃嫔宫人。只留常福禄与几名皇帝身边长随伺候母子二人用膳。

    太后穿一件青哆罗呢鹤松对襟宫装,头上只插了镶宝鹿鹤同春金簪并虫草珠花,腕上照旧带一串碧玺佛头,仍同平日一样,慈祥而庄重。对齐衍笑道:“皇帝,你来就罢了,怎的还自己传御膳来,可是哀家的小厨房不好,让你腻了?”

    “膳房来了新鲜青鱼,儿子晌午用了,觉着不错,便想给母后尝尝。”皇帝一开口,常福禄便极有眼色的将一道口味鱼片摆到桌上,恭敬执了银箸,为太后布食。

    那口味鱼摆盘极好,正似一尾鱼的形状,太后看着正对自己的青鱼头,并不急着举箸,只看了常福禄一眼,对齐衍笑道:“往常都是曹嬷嬷伺候,猛叫常福禄布菜,哀家还真不习惯。”

    齐衍不为所动,笑道:“曹嬷嬷年岁大了,腿脚不便,一顿晚膳下来,也要站上很长时候,便歇一日,常福禄每日伺候儿子,也算尽心。”

    皇帝话音一落,常福禄便麻利跪下,笑着对太后谄媚道:“奴才身子骨硬朗,还站得动,况且能伺候太后,奴才家祖庙都冒了三层青烟。”

    “你这奴才,忒贫嘴。”太后掩口笑了,顺势举箸,再不提叫曹嬷嬷回来伺候。

    太后夹了筷五丝肚丝放到皇帝碗中,笑道:“今日中午,你叫穆衡入宫来用膳了?”

    齐衍白饭就着肚丝吃了,又夹了筷香菇,点头道:“武举伊始,儿子不放心,便有时叫着他来。正巧赶上晌午,便留他一道用膳。怎么?他没来为母后请安么?”

    “来了,可他身上带着差事,哀家怎么好多留他。”太后微笑,似乎对皇帝的举动很满意,又关心道,“听常福禄说,你每天夜里还在太和殿办事儿,任凭再要紧,能有身子骨儿重要?内廷不干政,哀家也不知朝上的事有多急,但就武举来说,你实在不必太挂心,有衡哥儿泽哥儿管着,还能不妥当?再不济,你舅舅便在军中,也能帮上一把。”

    齐衍眼中情绪淡薄得像寿康宫博山炉内的漠漠檀香,他微微一笑,夹了块儿春卷,没有说话。

    夕阳透过碧色窗纱照进来,浅浅浮浮洒在皇帝的脸上,愈显得他眉目清朗,如珠如玉,嘴角的笑容也同往日无二。但就在此刻,太后忽然觉得自己近十年来,一直没看透过这个儿子,似乎从来都一样,又明明有什么不一样了,她一直拿他当听话乖巧的六皇子,却忘了,他已经从皇子,渐渐成长为一个帝王。

    太后心中没来由突了一下,也没了用膳心思,扯了笑关切道:“皇帝,可是武举出了什么岔子?”

    齐衍双箸一顿,垂眸片刻,转头对道:“常福禄,呈给母后罢。”

    太后已用香茶淑了口,又换了盏碧螺春细品,见常福禄呈上的东西当下一愣,“皇帝,将前朝奏折交给哀家,你这是何意?”太后耳畔的饱满东珠耳坠在夕阳下被染上肃然的意味,见皇帝不言,她面色一沉,语气隐隐不悦:“半遮半藏,皇帝何时学得这种作态,有什么直说便是。”

    齐衍依旧平和从容,“事关重大,儿子不敢擅断,还请母后过目,再行定夺。”

    作为几十年内。廷争斗的胜利者,太后直觉感到,那些奏折中的内容是她不想看到的,皇帝波澜不惊的表情让她猜不出其中是什么,太后在袖在中捏了捏帕子,终还是接过奏章。

    春阳暖暖照在身上,齐衍挥手命人将饭菜都撤了下去,自己也就着长随的手漱了口。太后的面色愈来愈沉,几乎要僵硬成数九寒冬中的坚冰,双眼凛冽的目光直直盯在手中奏折上,好像对上面的内容不可置信,又好像在看着一条毫无生机的穷途末路。

    太后阖上奏折,深深吐出一口气,对齐衍道:“皇帝,这上面的话,你可相信?”

    齐衍坦然道:“证据历历在目,容不得朕不信。就算林平广在蜀中找到的证据都是诬陷,但穆衡大义灭亲,让朕找不到解释。”

    皇帝的话只让太后觉得眼前发黑,她想到朝中有人对兄长不满,也想到林平广早晚要将手伸到穆家来。但太后没想到皇帝的动作那么快,快到毫无预兆,让穆家来不及安插助力;更没想到挑起事端的,竟是一向恭敬谦逊的穆衡!长久以来,太后都觉得穆衡是一个很听话的助力,却不料那恭顺背后,竟包藏这样的狼子野心!

    太后竭力平复着自己的心绪,唯有头上的虫草珠花微微震颤,泄露出她内心的不安,她双唇发白,抿了几抿才说出话来,“皇帝的意思是。。。。”

    皇帝和缓一笑,“朕说了,母后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

    太后的面容在明窗菱步格阴影下蒙上一层颓然,良久,她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看着齐衍道:“皇帝心中不是早有成算了么?何必来问哀家?你这是要将刀交到哀家手中,逼哀家也大义灭亲吗?!”

    “母后言重了,儿子不敢。”

    “不敢!皇帝还有什么不敢!”太后猛地将手中林平广的奏折摔在地上,脸上的雷霆怒气再也藏不住,“这上面的桩桩件件,不从年前着手,怎么查得清楚!皇帝,你让林平广留在蜀中,究竟是为了疏通河道,还是为了彻查穆家?!齐衍蒹葭玉树般的脸上笑容薄如飞霜,隐隐带了哀伤不忿之色,“母后何必动气,倒显得是儿子不是。将心比心,母后只为舅舅伤心忧急,却丝毫不想儿子在其中为难!难道母后只记得穆府是自己母族,却忘了天家是自己夫家吗?!”

    皇帝脸上淡淡的哀伤似将夜寒雨下的琼枝,垂郁委湿,不似作伪。可听在太后耳中,却是又惊又怒,太后被皇帝堵得百口莫辩,只抖着嗓子气道:“今日晚膳,怕是皇帝给哀家摆的鸿门宴罢。好!好!真是哀家的好儿子!”

    齐衍口吻依旧恭顺:“母后这是什么话,若不是念着亲戚情分,儿子怎么会留折不发,到现在来找母后商议?”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玉垒朝廷终不改

    【求订阅啊~~~】

    室内一片寂静,小案上缠枝牡丹翠叶熏炉散出袅袅檀香,白雾朦胧无所依附,太后一只手扣在桌边,勉强撑住身子,眼角隐隐泛着泪光,颤声道:“皇帝,哀家知道,你心里只有孝诚仁皇后一个母亲,但十年来,你好歹唤了哀家许多年德娘娘,又唤了两载母后,真真假假中,难道就没有几分相依之情么?哀家早年丧子,中年丧夫,眼见半截身子埋在土里,皇帝,你忍心见哀家自此一个亲人也无么?”

    齐衍面无表情,但放在身侧的手却早已攥紧成拳,他不是铁石心肠,更并非没有爱恨情仇,眼见太后如此,他心中也苦得很,十年来养育之恩历历在目,幼时对着她扬起笑脸,讨好唤她德娘娘的时候,明明也贪恋过她怀中长久母亲般的温暖,即便那温暖中也同他的笑容一样夹杂利用与防备,但却仍足以让他觉得值得依靠。

    她虽不会像生母孝诚仁皇后一样无微不至,但作为养母,她的确给了他其余最好的一切。

    母子二人走到今日,是他意料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

    齐衍想起在登基前一晚,常福禄交给自己的,高祖皇帝亲笔,《告子孙书》。

    于内,平日必持身之道,无优伶进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恣之专幸。

    于外,凡动止有占,乃临时之变,必在己精审,术士不预焉。且如将出何方,所被马忽有疾,或当时饮食、衣服、旗帜、甲仗有变,或匙筯失、杯盤倾、所用违意,或烈风、迅雷逆前而来,或飞鸟、走兽异态而至。此神之报也,国之福也。若已出在外,则详查左右,慎防而回;未出即止。然,天象人不能为,馀皆人可致之物,恐奸者乘此伪为,以无为有,以有为无,窒碍出入。宜加详审。设若不信而往。是违天取祸也。朕尝临危。几凶者数矣。前之警报皆验,是以动止。必详人事,审服用,仰观天道。俯察地理,皆无变异而後运用,所以获安。

    内廷之中,不得专宠,不得放纵。外朝之上,眼耳常观六路,听八方,宫门备快马箭矢以防突变,日察地理。夜观天象,飞鸟走兽,餐匙杯盘,稍有异变,皆不得无防。

    这就是被后人称作雄才武略。治隆唐宋的高祖,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为子孙所留下的教导。

    想到此处,齐衍只想苦笑。

    在宫中活得久了,他们也都习惯虚伪,权利当前,没有感情,也没有对错。平心而论,太后与穆敬梓要得不多,他们只想在手中攥住些权势,让穆家官袭子孙,百代鼎盛。可齐衍知道,唯有这一样,他不能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分权与分江山没有区别,要钱,要女色,都可以,可权之一字,百年祖宗基业,他给不起。

    从住进乾清宫的那一天起,手握《告子孙书》,他便知道,自己已不能相信任何人。

    齐衍喉头也苦得发紧,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没有母后与舅舅,儿子也许在十年前便不声不响的没了,万活不到今日,更不消说皇袍加身。这些恩情,儿子从未或忘。登基以来,能给舅舅的,也都尽数封赏了去,翻遍我朝史册,除了先帝董国舅,再无一人同舅舅般位及至此。”

    听皇帝这般说,太后忍不住握上他的手,顾不得拭泪,不断道:“皇帝,哀家以性命担保,你舅舅虽贪权,但他绝无反意!怎可用董国舅相比?”太后握着皇帝冰冷的手,终于泣不成声,“哀家劝过他,早些收手,莫要贪权了,可是他总觉得早年被父亲大哥压着,翻不得身来,眼下有了机会一扬满门,怎么会听哀家的话,但早知如此,哀家拼死也是要拦着的。皇帝,他只是武断专横,心里却没有几分算计,你看看,这是多少人联名参他啊,他这些年汲汲营营,还是为旁人做了衣裳。”

    齐衍托着太后的手,将摇摇欲坠的她扶到一旁垂珠帘内的罗汉床上,叹气道:“儿子登基以来,果毅公步步紧跟,网罗地方官员无数,军中势力便植,桩桩件件,逼得儿子喘不上气来。如今林平广带来百官言述,便是朝堂秘而不宣,地方上下,也都等着朕的答复。事已至此,儿子只能渐渐放缓,另寻法从中转圜,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