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

第38部分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38部分

小说: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卒,与士卒患难与共。在胜利面前,要求将帅不要贪功,〃将领不可取分毫之利〃,〃主帅不可掩分毫之功。〃在训练方面,主张从〃难〃训练,他把〃演阵之道〃归纳为变化、仓卒、险阻、晦夜、风雨、饥疲、解围、失势等八难,训练时要求〃在八难上留心〃。主张练艺和练勇并重。
  认为〃巧者艺生,不能当拙者之习〃,〃倡勇敢为战家第一〃,而〃勇敢更要艺精。〃他还重视训练打头阵的勇敢之士,以勇带懦,认为〃奋者当前,则懦者皆勇。〃〃众奋无强弱,众勇无巧拙。〃在军队教育方面,重视对士兵的感化教育,对初犯戒律的士兵,训斥一番交本队保改,改好的给予表彰;若不改正,重责后再限保改,以达到〃成就一人,鼓舞众心〃的目的。重视民众纪律的教育。作者认为,当时民众〃宁遭达虏,休过官军〃,对官军切齿痛恨,必然要遭败亡。所以,他从争取人心的目的出发,极力反对扰民,制定了详细而又严历的民众纪律,如规定:〃凡从征军士,经过地方,民不愿留而强入人室、强宿人房者;强吃人酒饭、不与饭钱者;强夺人货物、不与货银者;调戏良家妇女者;擅毁人器物、抢割人田园者,俱斩首枭示于所犯地方。〃另外,他还重视赏罚,规定了许多明细的赏罚条款。
  在兵器制造方面,主张改革旧制,以坚利实用为制器标准,指出〃兵不坚利,与无兵同。〃他批评当时的头盔华而不实,〃今之盔上,树以旗枪,以图观美,不惟自家无用,贼一拨可落,一弓可钩是遗之擒也。〃规定〃盔制当用僧头鬼面鬼面饰以狰狞〃,用以威慑敌人。战则作头盔,无事则可以舀水、煮饭、代刁斗。
  《安民实务》作于明末,其中许多观点是针对时弊而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中也渗透着一些封建的落后思想,如在军队教育方面,每月初一,三军叩头谢恩的忠君教育;赏罚中的残忍惩罚主义,动辄杀头割耳示众等。
  《安民实务》流传不广。清道光刊《去伪斋集》卷首之《补录云》云:〃疑《安民实务》为《实政录》之稿本〃,据考非是。《吕新吾全集》亦未收此书。现存有明刊本、清抄本。

  第五节兵机要诀

  明徐光启撰。是一部新发现的失传兵书。此书撰于明万历年间,曾刊印过,后失传。康熙二年徐光启之孙徐尔默撰《文定公集引》,称徐氏所撰《选练百字括》已刻已毁,《选练条格》未刻而佚。徐光启十二世孙徐宗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搜集到一些新的徐光启文献,拟出版徐光启新集。从上智编译馆第三卷三、四合期(1948年3、4月间)所刊拟议出版的徐光启新集目录中发现,内有《兵法选练百字法》、《火攻要略》、《制药》、《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和《形名条格》六篇(均为《兵机要诀》的子目),可惜新集未能刊刻,所搜集的文献也随之散佚。六十年代初王重民先生编辑徐光启集时因没有找到上述文献,仅列其目待访。1982年解放军原装甲兵政委莫文骅将军为支持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的工作,将珍藏多年的一批重要古代兵书送到了军事科学院,供研究参考。其中就包括了失传已久的重要兵书《兵机要诀》,为嘉庆九年甲乙(1804年)抄本。《军事卷通讯》特发了一则消息。上海的专家学者闻讯赶到北京,在莫将军热情支持下,很快将此书整理影印,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著译集》中出版。
  徐光启(1562--1633),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军事家。
  字子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辖区)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崇祯六年(1633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从万历末年到天启初年,为了对付后金崛起,明廷特命徐光启〃总理练军事务〃,调练新兵保卫京师。在这期间他结合军事实践,深入研究军事理论,撰有军事著作多种,并汇编《大明一统九边险要韬略世法》等军事丛书,还将其从万历末至天启初年有关军事的奏疏等辑为《徐氏疱言》(国内已佚,原书藏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据书目著录,未刊而佚的军事著作还有《兵事厄言》、《兵事疏》、《军事或问》等。
  《兵机要诀》,在《徐氏宗谱·翰墨考》中误作《兵机要略》。新发现的抄本题〃云间徐光启子先父著,虞山单侃景略父评〃,单侃眉批十余条。全书共计六篇,其篇目和主要内容如下:《总诀第一》,卷端题《兵法选练百字诀》,即徐尔默《文定公集引》所说的《选练百字括》,亦即《徐氏宗谱·翰墨考》所载的《百字诀》。名为〃百字〃,实为一百零五字,如果将〃臂力〃、〃营阵〃各算一字,也有一百零三字。共分学兵之要三、养兵之要三、教兵之要三、学艺之要三、选士之要四、勇之凡四、选胆之略三、练胆之略三、选智之略三、选力之法三、选捷之法三、技之凡五、远技之法三、长短技之法三、相士之法三、身材八字、战之品三、守之品三、和之品三、练士之法八、阵之法五、列阵之法四、进退之法二、兵阵之形十、兵法要八等二十五组,每组多为三字成诀,亦有二字、四字、五字、八字、十字成诀者。每字都有独立的含意,有的并进行简略诠解,如〃学兵之要〃的〃想〃解为〃沉思曲想〃,〃讲〃解为〃学问遍知〃,〃养〃解为〃治心治气〃。有的未有诠解,但是言简意赅,如将〃兵法之要〃概括为〃攻、守、形、势、奇、正、虚、实〃八个字。
  《条格第二》,卷端题《兵法条格》,其中包括《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和《形名条格》三篇,是徐光启结合练兵实践,对《选练百字诀》的具体化和条格化。《练艺条格》强调了练艺的重要性,规定了士兵需练习的各种技艺及具体要求。指出:〃练远器先铳炮次弓矢〃,〃练长器先长枪次狼筅〃,〃练短器一刀二棍三镰四钯,俱长九尺以上。〃《束伍条格》细分为伍艺、伍号、伍约、伍书,制定了军队的组织、管理和纪律规则,规定同伍五人和四伍长互相保结,严禁脱逃。《形名条格》规定军队的指挥号令、标识,包括服章、旗帜和金鼓。强调〃齐众若一〃,〃众人共一耳,共一目,共一心〃。
  书后附有《火攻要略》和《制火药法》。《火攻要略》分别介绍了新式火器以及使用这些新式火器的胜敌之道。《制火药法》介绍了练硝、练硫和制炭的新方法,其关键是硝取其清、硫求其净、炭择其轻。还介绍了火铳(粗药)、鸟铳(细药)和火门药方等。
  《兵机要诀》较集中地反映了徐光启在练兵方面的军事思想。他主张养兵要少而精,〃少(所以饱)、饱(所以好)、好(所以少)〃,这是他设计的养兵良性循环系统,阐明了少、饱、好的辩证关系。主张练兵从单兵练起,〃凡练士,先练一人始,一人有五体即伍法也。护首手必应,举手足必随,即常山蛇势也。攻守、形势、奇正、虚实备在一身,因而五人为伍,五伍为队,五队为哨,五哨为部,五部为营,布阵变化出没总是此理,一人之技精,兵法尽在其中矣。〃重视练艺。他针对项羽的〃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指兵法)〃,批评说:〃此不知剑法,亦不知兵法也。〃明确指出:〃练士之法首技艺。〃练艺注重实用,反对于实战无用的花架子,指出:〃目今教练诸艺,不及尽学全套,只须除去花法,专练实用。〃甚至平时军营活动也强调从军事需要出发,禁止刺绣、结网帽、赌博等,而用射箭、打统各色武艺,投石、超距、跖墙、打球之戏用以决赌者不禁。重视练胆,其要领是怒(杀敌者怒)、耻(明耻教战)、习(艺高胆大)。主张长短兵器都要掌握,认为长短兵器各有所用,〃兵法不论短长,用得着时,便为救命立功无上之宝。〃尤其是重视先进军事技术的运用。明代后期,火器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新式火器,徐光启不仅亲手辑录新式火器和火药的资料,而且反复强调:〃方今制敌利器,火器第一。〃〃非火器莫能御敌也。〃他还重视训练中的奖惩升降,明确规定:〃以胜负为赏罚,积赏罚为升降。〃《兵机要诀》是一部失而复得的明代重要兵书,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和军事史料价值,而且它保留的当时制火器火药新法具有科技史料价值。
  《兵机要诀》嘉庆原抄本由莫将军收藏,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著译集》据此本影印。另外,明崇祯九年(1636年)
  山西绛州韩霖编的《守圉全书》内辑有《选练条格》,分选士、练艺、束伍、形名及营阵五篇,其中《选士》与《选练百字诀》有很大部分相同,而《练艺》、《束伍》、《形名》与《兵法条格》有关各篇内容基本类似,由此可见,两书系出同源。
  《守圉全书》原刊本现藏上海图书馆,为国内孤本。

  第六节车营叩答合编

  《车营叩答合编》是由《车营图制》、《车营百八叩》、《车营百八答》、《车营百八说》四部分汇编而成。虽为汇编,但四部分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部系统论述明代车、骑、步兵编组列阵以及与火器配合作战的兵书,又是明孙承宗在经略蓟辽时,与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等文武官吏于战地探讨军事问题的真实纪录。
  《车营图制》、《车营百八叩》、《车营百八说》为孙承宗撰。
  孙承宗,字稚绳,明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明万历进士。人称有智略,尤畅晓边事。天启二年(1622年)任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在关四年,练兵屯田,修复城堡数十座,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及大小凌河,拓地二百里。后为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入大安口,明廷命其守通州,后又镇守山海关,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遵化等地。他善治军,后人赞扬他〃文正当日规画榆关(即山海关),仿佛岳家军之不可犯。〃(《督师拾遗百八叩说序》)崇祯四年(1631年)罢职归乡里高阳。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后金)兵攻高阳,他率家人拒守,城破自杀,一说谥文正,一说谥文节。
  何谓〃百八叩〃?孙承宗在《车营百八叩序》中说:〃与文武大吏肄,知则试之,不知则相与探讨。发探子入其地,习其山川部落所经由之水陆,乃规河之广狭,量地道之夷险,酌日短长,占风旁正,图其地之城池向背,合之得百有八,借为间,以发诸文武大吏肄,诸文武大吏焉有以应我叩。〃这就是〃百八叩〃的来历。〃百八〃指一百零八之数,〃叩〃是问的意思,即孙承宗在抗击后金战争中向文武官吏提出的一百零八个军事问题。
  《车营百八答》是文武官吏对一百零八个军事问题所作的答案。《车营百八说》是孙承宗自己对一百零八个问题的解说。
  据《车营百八答》序和卷端著录可知,《车营百八答》出自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等之手。鹿善继,明定兴(今河北中部)人,字百顺,万历间进士,授户部主事,时辽饷乏绝,因向尚书请借金花银以充辽饷被降级调外。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被攻陷,以才改兵部职方,从孙承宗阅视榆关(山海关),任赞画。承宗倚之若左右手,在关四年,筹画居多。
  承宗去职,善继亦告归。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后再归乡里定兴。清兵攻定兴,自乡里入城参加守卫战,城破而死,谥忠节,著有《四书说约》、《无欲斋诗抄》。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事略参见本书中编第十三章第七节。杜应芳,明忻州(今山西中部)人,初任顺天府通判,应孙承宗之请,佐理军务,改武库主事,严整贪官污吏,〃由是军器、火药、钱粮向之冒领虚报者为之一清〃(《车营叩答合编·明武库主事杜应芳事略考》),火炮、鸟枪、弓弩无所不备;又佐教练车阵。
  《车营叩答合编》四部分内容写成于明末抗击后金的战阵之间,然而四部分汇编成一书却在晚清。但是,从《车营图制》著录有与孙承宗同时代人〃王世钦、马世龙、尤世禄同较〃和孙承宗亲自为《车营百八叩》和《车营百八答》作序来看,这些部分在当时是刊印过的。但是,《明史·艺文志》只著录有《车营百八叩》,不见著录其他各篇,更无《合编》之说。晚清之前其他书目亦然。《车营百八叩》只是提出问题,故机密性不大,而《车营百八答》是具体答案,涉及具体战法,乃至具体作战方案,机密性很强,如〃第五十九答〃,为防敌化装混入,规定了识别暗号;〃第六十四答〃则是进攻哈喇慎诸部的具体作战方案,不宜外泄。正因为如此,副本无多,失传二百余年。直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郭会昌刊行《车营百八叩》时,方从孙承宗后辈家藏中发掘出来。鹿善继八世孙鹿欣理为《车营百八答》写的跋文说:〃《百八答》一书则第闻之而未之见也。良由当日军机谨密,缮本无多,一经劫灰,片羽吉光,渺难获睹,高曾以来,访求几遍天下,迄以不得为憾。戊辰春,郭景熙大令奉差到定询及是书,亦复相与怅怅。郭公旋赴高阳,不意竟得之文正后裔,而孙生亦甫得诸孔氏,夫以二百年失传之书,一旦复见于世,卒与《百八叩》合成完壁。〃郭会昌在《百八叩说序》中说:〃今于孙炳文茂才家又得文正公《百八说》一卷,请续梓于《叩答合编》后,厘为四卷,以成完壁。〃这样,一部完整的《车营叩答合编》自此问世了。
  《车营叩答合编》又称《车营扣答合编》、《车营百八叩答说合编》。目录题四卷,而其中《车营百八答》又分上下两卷,实际是五卷。卷一为《车营图制》,下分〃车总记〃、〃车营总说〃、〃车营方阵图〃、〃后劲方阵图〃、〃水师营制〃、〃官兵数目〃、〃车营水师营合制〃,前有郭会昌、张恩煦、陈守创序,后有王余佑跋。卷二为《车营百八扣》,前有孙承宗序,后跋原残缺。卷三为《车营百八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