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黑棺妖楼 >

第7部分

黑棺妖楼-第7部分

小说: 黑棺妖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即便经验丰富的赶尸匠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

  我和大熊简直对这个女孩子崇拜的五体投地,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东西。

  大熊问女孩子,“你家里以前真的是从事这个?那你也会这个这个赶尸?”

  王老头哈哈大笑,“你小看我们家了,来,乖囡,和他说说怎么赶尸。”

  女孩子文静的点点头,可是出口的东西又令我们差点跌倒:“湘西赶尸其实包含很多种类,我母亲家里是辰州一派的,以前就是清朝以前每年秋分之后,各州府县衙门都奉刑部的批文处决死牢里的死囚。本地的死囚被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理葬,而欲将被处决的客籍死囚搬运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花费较大,而请赶尸匠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坏,而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烂。

  一般临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亲属或同乡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会凑一些银子给他们请来的赶尸匠(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买好一应物品。行刑当天,二位赶尸匠及其助手以及帮忙的人都要在法场外等候。午时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头落地。

  一等到监斩官离开法场,红衣赶尸匠即行法事念咒语,助手则帮忙将被斩的客籍死囚之身首缝合在一起,再由青衣赶尸匠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相传,此七处乃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还要将一些辰砂塞入死者的耳、弄、口中,再以神符堵紧。相传,耳、弃、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覆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红衣赶尸匠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又传,自从苗族的七宗七族自大江大湖迁来渡地的崇山峻岭之后。他们失落了作“五里大雾”的法术,却创造了炼丹砂的技法。一般说来,赶尸匠赶尸除须用祖传的神符外,也万万少不了丹砂。这丹砂以辰州出产的最好,因而也叫辰砂。而那赶尸之术,原叫“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只因名称太长不好念,就简单地叫成了‘辰州符’。”

  我和大熊已经听的浑身冰冷,尤其是看到女孩子的眼睛扫视过我们的时候竟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从王老头接下的叙述中我们知道王家两兄弟对以湘西的这一习俗也有所了解,只不过都是皮毛,略知一二。兄弟两个在进入主墓室看到后发现一个大的主棺在那里。王家兄弟在进住墓穴的时候就已经交换资料,对整个墓葬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墓葬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9。 8…11。 6、南北宽9。 5,深3。 1…3。 2米。墓室可分为前室、主室、侧室、兵器车马器坑、陪葬坑及生土祭祀台等部分。墓底四周留有60厘米宽、80厘米高的生土二层台。主室内有朽烂的棺木板和板灰痕迹,板灰宽约4厘米。除主室外,其它各坑、室均有用席铺地的痕迹。墓室四壁涂有一层红泥浆,光滑油亮,红光耀眼。

  前室位于墓室南部,东西长5。 6、南北宽4米。内有人骨4具,头向均朝北,为仰身直肢。乐器及大部分礼器均出自前室,主要有编甫钟、搏钟、钮钟、石磐、铜鼎、豆、盘、炉、锯、镑、镰、削、杖饰、陶罐等。

  主室位于前室的北部,东西长3。 5、南北宽3。 2米。主室四周筑有宽20…30,高约80厘米的土墙,室内有一棺一掉的板灰遗迹。内有两具人骨架痕迹,仅见白色骨灰。主室随葬品主要有铜剑、削、玉璧、磺、串珠、海贝、陶罐等。

  兵器、车马器坑位于主室北部,内有人骨一具,葬式为侧身直肢面南,头向朝西,头旁置一陶罐、一纺轮。尸首用席包裹(该墓除墓主有棺掉外,其余人尸骨均只用席包裹。)该坑出有铜戈、钩、矛、嫉、削、辖、害、辕饰、马衔及角镰等,共178件。

  东侧室内有人骨三具,头向均朝西,为仰身直肢,头旁均各置一陶罐、一纺轮。东侧室的东部为掏洞而成。西侧室内有人骨三具,头向均朝北,为仰身直肢,中间一具头部置铜尊、盘、壶各一。其余两具头旁均各置一陶罐、一纺轮。

  在墓室的西侧分布着南、北两个陪葬坑,北陪葬坑内有人骨三具头向朝东,仰身直肢,头旁均各置一陶罐。南陪葬坑内有人骨两具,西边一具头向朝北,东边一具头向朝南,为仰身直肢,头旁均各置一陶罐。南陪葬坑西侧有两级台阶,上接在墓壁上做出的由墓室西南角向西北角延伸的宽约60厘米的斜坡墓道。在南陪葬坑与前室之间有一长方形生土台,长2、宽1。 5,高1。 3米,上面堆放有大量的动物骨骼,有烧过的痕迹。

  经王家兄弟讨论,整个墓葬除了门口的那些守护阵法显得很突兀之外,其他的并无多大差别,估计是本来只是一般的墓葬,后来不知道遇到什么情况,成了现在的样子。其中的很多具人骨估计都是各个朝代的土夫子留下的,从随身携带的器械上来看,估计也是这行的前辈高人,只不过运气都不好,都交代在了不同的地方。

  第章

  王家兄弟感觉这里既然是墓葬的中心,不应该有多大凶险,但还是不敢轻敌,把该用的家伙全都攥在了手里,在开棺材的时候两人都是小心翼翼,遵循古法,三开一停,一点一点把棺材打开了。可是打开之后兄弟两个人愣住了,原来这具棺材里面根本就没东西,棺材底竟然是空的,露出一个黑乎乎的大洞,里面深不可测,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这在传统墓葬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棺材入葬,讲究的是一个完整程度,哪里有人会把棺材下面挖一个大洞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在埋入棺材后,山内有什么东西从下面将尸体偷走,至于派什么用处则不得而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绝非善类。

  王家兄弟互相对视了一会,还是毅然决定下去,毕竟两个人艺高人胆大,下了洞穴之后,他们发现此地才是真正的险恶之地,四周很狭小,且周围充满了恶臭,四周墙壁上都是黏糊糊的东西,他们也不敢去碰,脚下也是,幸亏他们都穿着几乎全封闭的头层牛皮防护鞋,否则还真不知道碰到这些东西会如何。

  他们点燃了明灯,从灯火的样子来看,里面的空气质量还算比较好,四周围一片潮湿,不时可以听到滴水的声音,出土大会要求他们带出棺材内的土货,但是他们在整个墓葬内也没发现值钱的东西,都是些普通陶器、兵器等,这些东西拿出去是要被人嗤笑的,而且历来墓葬中最值钱的就在主墓穴的主棺中,有些是放在棺材内,有些是放在尸体的身上,更是有值钱的东西被封入了尸体内。兄弟二人在棺材内除了这个打洞之外并无发现,因此断定宝货必然在尸体上,当务之急是要把尸体找出来,否则这一次算是白来了。

  他们在黑暗狭小的隧道内寻找着,尸体倒是一直没找到,被他们发现了原来看似污秽的洞壁上面竟然有着很多壁画,在墓葬中,壁画中往往包含着很多的信息,有些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兄弟两人仔细的看着这些壁画,画中显示着天刚蒙蒙亮,归心似箭的一个农民样的人物从一个地方动舟,及至天黑黄昏时已到了很远外的一个道子坪水井边,打算在这里喝口凉水再赶到去庄歇店。他喝足凉水吸完一袋旱烟正要起身赶路,这时打西边大路上过来个肩扛两床烂晒谷垫子的人,边走边喊着什么,径直往东朝方向走去。

  扛烂晒谷垫子的人刚走出两丈远,后面相跟着来了个头包红帕身穿青衣的人,挑着一担香烛纸钱,扁担两头的小孔中各括着三根植香,那些香已燃利一半。此外,他的肩上还扛着根青白相间的竹棍,竹节上则贴着以朱砂在黄旅纸上画的神符,而那根竹棍顶端还吊看只活公鸡。这人每走几步便丢一张纸钱。他的舟后跟看五个头戴新斗笠的人,而他们的斗笠顶上和前后左右四边也都贴着神符。这五人都将斗笠戴得很低以遮住面孔,使旁人看不清他们的模样。

  但见他们身上衣裤槛楼,血迹斑斑,污泥处处,其胸前背后都贴着符;而他们脚上穿的麻草鞋虽然沾满了牛尿泥桨,却还看得出是崭新的。

  愣在一旁的农民发现,这五个戴斗笠的人经过他眼前时彼此相距都是五尺远。他们迈步时双腿都是笔直的,膝头不打弯儿。另外他们的臂膀也都笔直地下垂在胯骨边,两手紧紧地各握一把纸钱。农民定睛一看,还发现他们所戴的斗笠也都没用斗笠圈箍着下巴,而是用带子从胳月支窝穿过绊紧的。此外,他们迈起步来都很规矩,跟着前面那个头包红帕身穿青衣的人落脚,一左一右,一左一右,就跟兵丁上操似的。

  给这支奇怪的队伍断后的是一个身穿红色长衣,头戴法冠的巫师状人物,他年纪六十开外,留着一摄花白的山羊胡,背后背着一把宝剑,腰间左侧挂看一只水牛号角,其右侧则挂着祖传的捉鬼法宝,王家兄弟认出了这个东西叫做“流”。这 “流”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叫法弄不清楚,因是从开山祖师那里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故而就叫了“流”。这老法师项下系着一圈五色布条,且将一方铜印悬在胸前。但见他右手执“司刀”左手擎“五色布条做成的招魂蟠”,双目圆睁直视前方,其“旗”一挥前面的五位戴斗笠者一律迈左脚,而“司刀”一摇他们则全迈右脚。

  天哪,这哪里是赶兵,是赶尸啊!想到这里王家兄弟的心里陡然害怕起来,加上洞内阵阵凉风吹来,他们感到浑身凉地难的直起鸡皮疙瘩。按照走江湖“宁起鸡鸣(鬼回去以后),不赶煞星(天黑后鬼会出来)”的规矩,很多事情都不应该在晚上做。

  下面一幅画中明显是到了一个村庄,那走在赶尸队伍前面的扛晒垫之人,并没有进寨去找歇脚的客栈,而是朝天王庙走去。他绕到庙后一块小草坪(王家兄弟知道这种地方通常叫作停尸坪或赶尸坪)上,将晒垫靠在了庙墙边上。而那个头包红帕身穿青衣且既挑纸钱又扛竹棍的人一走到草坪,立刻取下吊在竹棍顶端的公鸡,把竹棍牢牢地插在坪中央;随后而来的五具戴斗笠的尸体则围着竹棍站成了一圈,个个面朝竹棍背朝外。而此前那个扛晒垫的人,麻利地将晒垫围在了僵尸外面,一床不够围两床。

  这时,那个头包红帕身穿青衣的人很快打火镰点燃了香烛,开始烧香纸;最后到来的穿红长衣的老司,将“旗”擂在晒垫东侧后,右手开始摇动“司刀”,左手则举起牛角号放在嘴上“鸣—唔!嘟—唔唔”地吹了起来,并绕着晒垫围起的尸体转了三圈。之后,他将 “司刀”和牛角号挂回腰间,抱起地上缚住腿爪的公鸡,将鸡冠子咬破,给两张神符粘上鸡血,像打封条一样将它们交叉贴在了两床晒垫的结合处;之后他又给几根鸡毛粘上鸡血,把它们贴在了两张符相互交叉的中心位呈。接下来,他甚至在晒垫周围撒了几把白米。最后这三人分别挑起香纸担子,提着公鸡,都进到天王庙一里烧香纸去了。

  接下来的画中就显得比较诡异,原先进入天王庙烧香的一批人竟然又跑了出来,到处寻找东西,还是王开海比较细心,他提醒开山,原来前面正在赶的尸体内竟然少了一具尸体!画中的人找了半天终于在一片山腰中找到了尸体,正躺在地上。王开山看到这里不由惊呼,这座山腰不正是我们目前所在的山腰么!王开海点了点头,最后一幅画就显得非常血腥,地上一片血迹,山腰上多了一个大洞,尸体和人群都不见了。

  王开海和开山面面相觑,难道赶尸的时候逃走了一个?难道逃走的那个现在就在这里?想到这里,王家兄弟不由紧张起来,王开海看着周围的情况,忽然眉心一开,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开山望着他的哥哥,不明白他想到了什么,开海指着整个洞穴道:“这里估计就是传说中的葬尸洞,那个逃走的尸体估计属于三不赶的范围内,或者怨气重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总之绝非善终之辈,那些人见无法赶且有诈尸的情况,估计在一番搏斗后把尸体埋在了这里,没想到这里的风水地形更加催化了他的变异,后来的人也是没有请高人来实地勘察,贸贸然就把家里的坟墓盖在了这个葬尸洞的上面,导致出现了种种异像。恐怕这个上面的这个洞就是那个家伙掏的!”开山看了看四周,“也就是说,那个东西说不定就是在这里?看这些图画上人的穿着也是非常古老了,要是一直到现在还在的话那不得上千年拉?会变成个什么东西?”开海注视着前方:“不好说,总之要小心为上。”

  第几章

  兄弟两人慢慢摸索着进了洞,洞内的恶臭越来越厉害,他们的心也越沉越厉害,知道即将碰到一些他们不想碰到的东西。走了片刻,忽然顺着灯光向前看去,一具身着古代衣服的尸体横卧在地上,看身形似乎非常胖,鼓鼓的。开山对开海说:“看来就是这个点子了。”开海点点头,这具尸体恐怕就是前面棺材里的那具,不过不知道为何会跑这里来。兄弟两人站成犄角形慢慢移动,尸体似乎并无任何异常。还是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不过这个恶臭也已经浓到了极点,简直不可忍受。开海对开山做了一个手势,表示这个恶臭就是从这具尸体内传出的。但是凑近一看,尸体的脸部还是栩栩如生,过了那么多年依旧没有腐烂。

  开山指了指尸体的嘴巴,嘴巴里面鼓鼓的,似乎有什么东西,开海点点头,明白使这具尸体不腐烂的原因就是在尸体的嘴里,但是在未探明具体原因的情况下是不能随便就动手的。开海拿探阴爪测试了一下,意料之中,全黑。说明这里面定然有蹊跷。开山排开了自制的抓勾,准备隔空取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