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全力以赴 >

第3部分

全力以赴-第3部分

小说: 全力以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进一步解释一下:如果有个人同你在餐桌旁边相对而坐,他搔了一下自己的鼻子,你也许连注意都没有注意。可是,假如他一连几个小时都在搔鼻子,你就会想  〃这个傻瓜为什么一个劲儿地玩他的鼻子?这可真特别,他太古怪啦!”
  你如果这样想,是正确的。那样的一个人会被诊断为“怪诞”,或者说神智上有毛病。这是由于他搔鼻干的强度和疑率的缘故,而不是由这个动作本身。如果不是用力搔个不停,就会认为搔鼻于是正常的。
  我行医初期诊治的那些神智严重退化的精神病人,行动举止常常也是正常的模式,但是样子特别,而且总是不停地重复。他们的举止明显失常,使人一望即知,因为他们都是“慢动作”,是不可能看不出来的。即便是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来也门的行动不会获得成功,而且要导致自我毁灭。
  但是,行为举止完全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人,也有采取结局要不断遭到失败而且造成感情痛苦的行为模式的。经过训练的心理医生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这种人。他们在生活中不能取得成功,不管是由于贪吃、酗酒、吸烟、不思上进,挥霍无度,同他们所爱的人争吵,或者其他什么缘故,大多数那是不断地重复一些对他们自己有害的行为举止。如果回想一下幼儿时期的经历,就能比较理解这些自暴自弃的行为模式了。失败者的恶性循环
  你曾经有过多少次到了事后明明白白知道本来应该说些什么、作些什么,可是已经为时过迟,只好自己对自己发火?你是否认真考虑过你为什么总是按自己的方式处事,以致不能够得到你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根子就在这里!
  我们都习惯于作成功者或者作失败者了。这不是由于我们的血液和遗传基因的缘故。我们的行为方式是我们的父母亲形成的,他们又是从他们的上一辈那里学来的。
  
   谁也不应该受到责备
  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作用都是一部独特的历史,而我们现在采用的行为模式都渊源于此。这些行为模式在我们的童年时期每天每时地传给了我们。我们每日每时都在观察那些钟爱和照料着我们的人如何行动,并且不知不觉地就习惯于摹仿他们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他们的一言一行全都接受下来,吸收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模式里面。
  如今,不管我们面临着什么或大或小、或复杂或简单的困境,我们仍然采用的是我们的父母亲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年满四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这些方式:我们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哭或笑,在什么情况下发怒、高兴、作出牺牲,恨或者爱,在什么情况下觉得不痛快,在什么情况下不觉得不痛快或者不作反应。
  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能够做的事情只是把父母亲教给我们的一切全都接受下来。正是在这个发育时期,我们变得非常象我们的父母。他们把父母待人处事的方式收集 到 一起,装在一个感情的小小箱子里随身带着。我们一生当中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些行为的模式。
  对于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作父母亲的是毫无恶意的。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怀有最美好的愿望,根本不知道这样会造成损害。但是,他们所能教给子女的,全是他们自己习惯了的。所以,如果我们的父母庸庸碌碌地生活,思考和安排事情,我们大概就也是庸庸碌碌地生活,思考和安排事情。就象感情上的“渗透”一样,我们吸收了他们那些徒劳无益的处世方法和“显得怪涎”的方式,吸收了他们那些失败者的方法。
  我们很难认识到,阻挡着我们自己的成长与幸福之路的人,往往正是我们自己。我们很难真正明白,我们自己正在无意识地阻挠自己或者我们最关心的人取得成功。我们之所以不知不觉地起这种阻挠作用,就是因为我们早期接受的熏陶已经在感情上使我们受到了蒙蔽。玛格丽特走母亲的老路
  我不久前接待了一位患者叫做玛格丽特,让我们看看她的遭遇吧。她给一家很大的电脑公司的经理当秘书,最近刚刚增加了工资,使她非常高兴,便打电话给她的母亲,报告这个好消息,但是,她的母亲的反应使她非常扫兴,高兴的心情—扫而光。
  〃我的妈妈总是起消极作用。”她对我说,“我不管什么时候刚刚觉得自己挺好的,她就给我泼冷水。我给她打电活,说我给老板刚干了三个月他就给我加了工资,可是她一听就哭起来了。然后她又说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老听她讲的活:‘要是你的爸爸还活着,看到你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干得这么漂亮,该有多好!’她每次那是那样,一下子就把我的高兴劲打掉了!”
  玛格丽特是对的,她妈妈所讲的话是起消极作用的。所谓“要是你的爸爸”如何如何以及“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干得这么漂亮”,确实是给她的感情泼冷水。玛格丽特的母亲把谈活的中心转到故去帅丈夫去,就打消了玛格丽特对自己和对增加工资的好情绪。
  〃我妈妈并不重视我如何在很多方面干得很漂亮。”玛格丽特继续说道,“拿我的女儿斯蒂芬妮来说吧她今天回家带回了一张取得优秀的成绩单,我对我的孩子就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我紧紧地拥抱住她,对她说:‘要是你的外祖母在这儿看到这张成绩单,就会知道我不单是个好秘书,而且也是一个好妈妈!’”
  我马上对玛格丽特指出,她已经把谈话的中心从成绩单转到了“要是如何如何”,跟她的妈妈对待她是一模一样的。玛格丽特听了我的话大吃一惊,因为她这样说不是有意识的,她当时没有意识到她已经把注意点从斯蒂芬妮的成绩转到了她自己作为秘书和母亲的那些长处上去了。正象她的母亲突然使她增加了工资的高兴情绪泄了气一样,她已经打击了她的孩子由于成绩优秀而激动的情绪。
  玛格丽特绝不会故意给斯蒂芬妮的感情泼冷水。但不幸的是,她已经非常习惯于这个家庭的导致失败的行为模式了。 开始改变你的生活吧
  要想重新安排你出生时的环境,另外挑选一对父母,现在已经太迟了。但是,不管你早期在感情方面受的是什么样的熏陶, 你现在能够改进你的生活
  你能够把问题解决得比较圆满,你能够把不断遭到失败的行为模式改变成为比较有效的导致成功的行为方式。你能够成为一个比较成功的人。永远不会为时已迟
  也许你现在在对自己说: 〃我的父母太糟糕了,假如我是他们的话,决不会那样搞的!我担心已经损伤得太厉害了,对我来说已经太迟了。”
  不要再担心了!
  美国奥德赛慈善会和国际奥德赛会的创始人、会长朱迪安妮·丹森格伯所作的工作,证实了我的信念:掌握健康出新生活本领,改进你的生活,是永远不会为时过迟的。近20年来,丹森格伯博士一直在给人们提供能克服长期导致失败的生活模式的场所,在遍布世界各地的慈善中心给无数吸毒者、酗酒者以及饱受虐待的儿童提供了帮助。
  丹森格伯是精神病学博土,也是法学博士。我初次见到她的,心中暗想“这位妇女多么爽朗而有活力,大概连山也能搬得动!。等到对她进一步有所了解,知道了她给了许许多多人以希望之后,我相信她真是能够移山的。
  她以惊人的毅力全心贯注于帮助那些从父母亲那里承受了造成不幸的生活模式的人们去开拓新生活。“按照奥德赛慈善事业计划收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在酗酒和意志消沉的父母亲的影响之下长大的,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过父母的虐待,”她解释说,“这些人觉得他们是在乌云下面生长起来的,注定‘生来就要失败’。他们不了解儿童时期过得比较健康的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处事态度上有什么区别。
  〃我让他们尝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这个人要具备他们所愿意具备的那些条件。等到他们举出一个敬仰的人之后,我又让他们仔细观察那个人所采取的富有成果的行动和所过的有创造性的生活。 '仔细观察那个人的一言一行,跟他学,试着去作同样的事情。’”
  〃我们的患者一旦能够把他们从别人身上观察到的致胜本领吸取到他们自己的行为模式中去,他们就也能够成为其他人想要仿效的入了。”
  接受过丹森伯格心理治疗的入,有许多都能够使他们的生活完全改变了过来。在她设在底特律和密其根州弗林特的诊所里,患者有45%起初属于未受过教育的。但是,其中后来完成普通教育学业或通过中学同等学力考试的达到了93%,而在全国来说这个比率只有45%。丹森格伯博士的实践证明了,即便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起步的人,要想成功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也是切实可行的。她所作的工作证明了:  要自主地生活是真正可能的。
  我希望帮助你从生活中得到最丰硕的成果。你确实能够自主地生活,能够学会以你希望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不管你希望在家庭里生活,还是希望在农场里或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工作,在你自身当中都具有过一种美好生活的能力。你为了取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和体验到的欢乐,将是对你度过宝贵年华的报偿。现在就来学习如何才能欢欣愉悦事事如意和作一个成功者吧!第  2  章不要心灰意冷
  没有任何事物是一僦而就的,连葡萄和无花果也是如此。如果你对我说:  〃我想要一个无花果,”我将回答说:  〃那需要时间。”首先得把树种足来,然后才长出果实,最后果实才成熟。
     ——埃皮克提图
  失败者在尝试某一样新事物犯了错误或者陷入困境的时候,就完全心灰意冷.止步不前。他认准假如是个比较能干的人,是个真正的成功者,只要动手试上几下,不用费力气就早已经学会了。他这样想:“我真希望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人,真希望自己不是这样笨得要命!假如你有好的天资,真正是个聪明人的话,一学就会懂得怎么去作了。那样的话,我就会每天干什么事情永远不会失手,就会马上把吸烟戒掉,学上一次滑雪就会滑得很了不起。”失败者的这一套信念是很幼稚的。他们以为,成功者都有遗传得来的特殊天资,有把事节作得至善至美的诀窍,学什么东西都很容易。按照他们的想法,成功者每作一件新的事情都是轻松愉快,易如反掌的。他们认为成功者一定都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学了第一课就能够一下子成了专家。
   山峰与山谷 
  在我为准备写博士论文作研究的时候,我的工作室墙壁上挂着图表,标示着我作的实验的结果。这些图标表画着很多“学习曲线”,形象地反应了我诊治的患者们掌握 和 应用新信息的进度,总是对我有很强烈的吸引力。从来没有一条学习曲线是从图表下面的零一直画到上面表示百分之百掌握了一种技能的地方,象是一个直插青天的陡坡那样的。相反,每一条学习曲线都象是一连串山峰和山谷,说明学习的进程是非常起伏曲折的。
  无论人类还是动物,掌握新的技能都不是容易的,通常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和失误,付出极大的努力。成为成功者的人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奋斗很长一段时间,失败了再努力,然后才能熟练精通。
  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成功者知道学习要花费时间,知道不可能一跃就跳上山顶取得成功。不管力图作成什么事情,成功者都很了解得从最低一个梯级起步,花费成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地攀登,最后才能达到向往己久的目的。失败者的“即刻如愿”思想
  婴儿都是要即刻满足他们的意愿的。他们一想撤尿,即刻就把尿布尿湿。我们承认他们还很幼稚,并不对他们提出从发育来说不现实的要求。
  不幸的是,失败音一生当中总是保持着这种要求“即刻瞒足”的模式。譬如,如果一个失败者决定当一个艺术家,他可能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搞出一件杰作,期望自己一举成名。如果他发现第一步很艰难,情绪便顿时大变,也就退缩下来。他相信,如果一个人有出息、有才干,想要作什么很快就能如原以偿,用不着苦苦地作单调乏味的努力,用不着奋斗,用不着花费多少时间,也用不着付出代价。
  失败者希望花很少的力气就很快得到成果。如果遇到困难,进展缓慢,他不久就厌倦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认为学习曲线似乎应当是笔直上升的,很容易取得进展,不会遇到问题,即刻便能得到满足和报偿。
  
  成功者知道,学习曲线记录的是一场接一场的奋斗。他们的学习曲线不是照直向上的,而是逐渐向上的,其中体现着令人沮丧的挫折与失败。有时候,成功者要花费多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在最后达到目标、得到报偿之前是感觉不到什么满足的。旧病复发
  失败者不但会由于不能很快学会一种新本领而感到苦恼,当他试图改掉一种老习惯来改进自己的生活时,也同样去没有耐心。失败者认为,一旦他走错一步,旧病复发了,他就一切全完了,于是很快放弃了努力。他以为如果自己以往所作的不是十全十美,就一定是个失败者。失败者的公式是:一次失败意味着永远不能成功;一次失败意味着你不具备所需要的条件。
  荒唐!这种十全十美实际上只是小孩子的假想!
  成功者知道,成功之果只能慢慢成熟,而且常常要经过多次的犯错误。他们知道,在犯错误的时候没有理由灰心丧气,不能止步不前。相反,他们从教训当中学到所能吸取的经验,坚持下去,更加努力地尝试。
  犯错误是生活当中一个很经常的组成部分。所以,象亚历山大。蒲柏所说的“人人都要犯错误” 之类的格言,都是成功者常常桂在嘴边的话。一个减肥获得成功的人
  我希望你开始把一种成功者的观点吸收到你考虑问题的模式里面去。下面举一个身体超重的人如何减肥获得成功的例子,不管你想改变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例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