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明王侯 >

第167部分

大明王侯-第167部分

小说: 大明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旨命选调二千名最精锐的皇宫禁军,以及一千名锦衣校尉随行.比
    之黄子澄百余名钦差仪仗来说,档次规模大了很多。
    这就是有个当皇帝的朋友的好处,萧凡很高兴,他知道朱允炆不会
    拒绝他,因为朱允炆太看重萧凡这个朋友了,萧凡要做的事情,他不会
    不答应,更何况被人拐跑的是他的亲姐姐。
    出了皇宫,承天门外的广场上,挨了打的黄子澄巳不见了踪迹,
    估计已被锦衣校尉们送回家养伤去了。
    萧凡原本对打伤黄子澄一事抱有愧疚的,后来听曹毅一解释,老家
    伙竟然自己打着小算盘,本来就对去北平一事不情不愿,现在正好顺势
    留在了京师,趁萧凡不在,一门心思把朝中的的奸党一扫而空。
    知道了这以后,萧凡不愧疚了,甚至有点遗憾,刚刚揍黄子澄的
    时候,如果自己也亲自上去踹他两脚,那该多好啊
    不过,黄子澄想趁他不在京…师扫除奸党,这个主意他可打错了。
    萧凡俊朗的面容渐新浮上冷笑,不把黄子澄弄下去,他能放心去北
    平吗?
    **
    钦差大臣临时换人,第二天便满朝皆知,大臣们纷纷惊愕不已,清
    流大臣们群冠相庆,他们认为机会来了,奸党首领萧凡离京,他们大可
    趁此机会一涌而上,将朝中奸党之流如茹瑞,解缙,李景隆,以及一小
    才比归附奸党的侍郎,学士等等一扫而空,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清明
    之象。
    而兵部尚书茹瑞,翰林学士解缙等人则大感意外,人人皆知萧凡与
    燕王结下深怨,是名副其实的死对头,这个时候萧凡去北平,那不是送
    死吗?更重要的是,萧凡与天子最亲近,他若离开京师黄子澄等人趁
    机对他们发难怎么办?如今六科道,御史台的言官,六部中的四部皆为
    清流大臣所把持,势力强大无比,萧凡不在,谁人可与清流抗衡?
    于是,在得知萧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当晚,兵部尚书茹瑞,翰林
    学士解缙,曹国公李景隆相携登门,拜访萧凡。
    这些人本是因利益相绑而走到一起的,若说他们讲义气倒不至于,
    但萧凡无疑是他们之中的领头人,他走了会直接影响这世人的切身利
    益,甚至包括官职和性命,他们不得不上门问个清楚。
    面对朝堂众盟友焦急的询问,萧凡很淡定的一一安抚,在众人问到
    他走后京师朝堂可有安排时,萧凡笑而不答,表情很神秘。
    送走了焦急惶然的众大臣,萧凡脸上的微笑渐渐变冷,他又连夜叫
    来了曹毅,二人在萧府的书房内商议了很久。
    **
    第二日,萧凡一大早就来到了锦衣卫镇抚衙门。
    锦衣卫第一号人物出行在即,衙门里开始忙碌起来。钦差天使的
    各种仪仗器具,黄罗伞盖,金瓜旗幡等物皆一一备妥,并从军户出身的
    锦衣校尉中遴选出千余名身手矫健,力大敏捷并且受过军伍合击训练的
    勇武大汉担任仪仗亲军。
    萧凡面带微笑,但心中焦急如焚。
    昨晚曹毅带来了消息,江都郡主和陈莺儿乘坐粮船到了长江北岸
    后,二人带着数十名侍卫下了船,然后一路往北行去,一行人未走官
    道,到了徐州府附近便失了踪迹,锦衣卫追查到此线索便断了,据推
    测,有可能是众人换了百姓装束,不知游玩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想到她们只带了数十名侍卫,进入掌兵十万的燕王地盘,萧凡便
    急得五内俱焚。
    站在镇抚司衙门前堂,萧凡暗暗捏紧了拳头,今日必须要把黄子
    澄弄下去!他再也耽搁不起时间了!
    上午,萧凡坐在二堂左侧的屋子里处理公务,马上要离京,手里
    积压的一世事情要尽快办完,他走以后,师旰的镇抚司衙门便交由另外
    一个千户袁忠代为主事,以保证京师锦衣卫各部门正常运作。
    接近午时,喧嚣西前堂外忽然一阵死一般的寂静,接着便听到如雷
    般的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笑吟吟的声音传来:“都平身吧,萧侍读在不在?他请联来
    衙门看着,朕现在来了,他这主人为何没露面?”
    萧凡听到他的声音,心中不由一喜,急忙整了整官服,匆匆走出屋
    子。
    前堂大院内,宫中宦官和禁卫分别把守各处朱允炆穿着一身简单
    的素色便服,满是笑意的瞧着萧凡,目光中充满了平和安详,萧凡也
    面带笑容直视着他,二人心中皆感到一阵平静安宁,这是朋友之间才
    会有的感觉,两年过去,相识仿若昨日,笑闹困苦,喜悦悲伤,二人一
    起相携走过,这种珍贵的友情,早巳被他们畚自深深的刻进了骨子里,
    不离不弃。
    前堂外跪拜的各佥事,千户,百户等人,见二人对视时流露出来的
    温暖而真诚的笑容,众人心头纷纷艳羡不已。
    跟皇帝交上朋友,交情如此深厚,萧大人的圣宠不是一般的隆厚
    啊。
    萧凡一撩官服下摆,朝朱允炆下拜见礼。
    朱允炆急忙抬手拦住了他,笑道:“罢了,咱们不是外人,用不着
    这世虚套俗礼。
    萧凡嘿嘿一笑,顺势直起身子,将朱允炆请进了他办公的屋子。
    朱允炆进屋以后,笑嘻嘻的环顾四周,打量了一会儿屋子里的摆
    设,口中吱吱有声:“锦衣卫指挥使应该是大人物了吧?我瞧你这屋子
    里简简单单,除了…张公案,几把椅子,别的什么都没有,你这诚毅伯
    爷,堂堂锦衣卫才指挥使也过得太清苦了灶吧?我宫里有些看着挺华丽的
    小玩意儿,明日我遣宦官给你送来,都摆在这屋子里,当着这么大的官
    儿,你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箫凡腼腆的笑道:“陛下客气了,臣惶恐不安。这屋子以前是曹
    国公李大人用的,李大人调任五军都督府事后,倒是留下了许多值钱的
    古玩字画”
    朱允炆抬手指着屋内四璧皆光的屋予,愣然道:“李国公留下的玩
    意儿呢?”
    “臣甚喜之,带回家去独自鉴赏了”
    朱允炆张了张嘴,想夸萧凡两句,一时却不知如何夸起,只好无奈
    的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萧凡面无愧色,带几样东西回去而巳,这有什么关系,你若见了前
    世的上班族,连个喝水的一次性纸杯都住家里捎带,那还不得吓死你,
    我已经很斯文了好不好?
    顺势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朱允炆坐没坐相,还翘起了二郎腿,悠然
    道:“你都快离京了,今日叫我来你衙门干嘛?道别也没到时候
    呀”
    萧凡眼珠一转,嘻嘻笑道:“臣离在即,这屋子里留了几群绝世
    好宝贝,带走不便,想托付给陛下,陛下若喜欢,臣便将它们送给你
    了”
    朱允炆嗤笑道:“得了吧你,我自小宫里长大,什么宝贝没见过?
    我可是见过世面的,想朝我显摆,你找错人了”
    箫凡眨眨眼,神秘的笑道:“陛下你真不要?不要我一把火把它
    们烧了,你可别后悔。”
    朱允炆见萧凡笑得神秘,不由一楞,朝屋外守卫的禁军看了一眼,
    低声道:“呃你先拿出来看看,什么宝贝这么了不起?”
    萧凡嘻嘻一笑,起身走到书柜前,从书柜底层的夹缝里掏了半晌,
    掏出几本尚留墨香的书。
    朱允炆奇道:“书?什么书这么宝贝?难道又是春宫图?”
    萧凡笑道:“老看图有什么意思,咱们活着要有创意才是,这书可
    别春宫图好看多了”
    朱允炆迫不及待接过,翻开最上面一本书的靡页,见页首端端正正
    写着三十大字:“金瓶梅”,作者:“洪武三十年钦封诚毅伯,兼锦衣
    卫指挥使萧凡”
    朱允炆哈哈笑道:“金瓶梅?难道你要教我种梅花?我只听说过
    ‘脯梅’,‘元梅’,这金瓶梅是十什么品种的梅花?’
    萧凡神秘的笑,笑容透着一股予难以掩饰的荡意:“陛下先看,这
    种梅花,可比脯梅,元梅好看多了,此梅可称古往今来第一梅”
    朱允炆被萧凡的表情弄得恶寒不已:“梅花乃高洁冰清之物,你的
    模样怎么如此**风骚?”
    箫凡哈哈一笑,将朱允炆拉起来,然后把他按在自己的书案后坐
    下,把书摆在书案上,笑道:“陛下不妨随便看上几页,你若不喜欢,
    臣这就把它烧了。
    朱允炆依言坐下,开始一页一页的翻着书。
    书,自然是好书。
    朱允炆才看了几页,白皙的俊脸便止不住的泛起了红光,呼吸也变
    得急促起来,鼻尖悄然滴下几点汗殊,眼睛跟饿了一个月的狼似的,盯
    着书本冒出幽幽的绿光,急切而欣喜。
    萧凡则坐在书案对面的椅子上,学着朱允炆刚才的样子,悠然的翘
    起了二郎腿,看着朱允炆如饥似渴的一页一页翻着书,萧凡面上露出得
    意的笑容。
    忽然,朱允炆面前的书案一阵一阵的晃动,幅皮虽小,但书案上累
    起来的各种公文公函却摇晃着簌簌住下掉落。
    萧凡吃了一惊,急忙站起身,茫然大叫道:“怎么回事?神马情
    况?地震了吗?
    朱允炆抬起头,脸色难堪又害羞,朝萧凡嘘了一声,低,声道:“别
    吵,别吵!是我弄的”
    萧凡疑惑的瞧着他,目光很不解,吧,你摇什么桌子?
    什么怪毛病?
    朱允炆干咳两声,俊脸有些羞红的道:“这个你这本书很好
    看,我有世情不自禁,所以咳咳。”
    低下头,朱允炆可怜兮兮的指着自己的下身,愧然道:“下面
    的家伙不老实,一翘一翘的,顶着桌子了。”
    萧凡瞪大了眼睛,惊道:“陛下,臣这张桌子可有好几十斤
    呀”
    朱允炆害羞里透着几分得意,傲然道:“可我就是把它顶得一动一动的
    萧凡目光中充满了崇拜,呆楞牛晌,跪下山呼道:“陛下龙精虎
    猛阳气旺盛,实为大明之福,社稷之幸…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一
    “哇哈哈哈哈,承让了!平身,快平身!’一本好书如钦甘露令人不知不觉投入其中,忘了时间。
    朱允炆坐在萧凡的办公室里看黄书也是一样,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朱允炆仍眼睛都不眨的盯着书,根本已忘了时间的存在。
    萧凡到朱允炆面前轻轻道:“陛下慢慢看,衙门
    前堂有些公务臣要去处理一下,臣先告退一会儿”
    朱允炆全副精神投入在书里,闻言头都没抬,不耐烦的朝他挥了挥
    手。
    萧凡诡异ff的一笑,默然无声的退出了屋子。
    朱允炆独自坐在屋予里看着黄书,又过了半个多时辰,终于看完
    了半本。
    朱允炆抬起头,感叹的轻敲桌子,由衷赞道:“萧侍读真是好文
    采,竟能写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故事,当年根本用不着我帮他作弊考秀才
    嘛,这家伙就是喜欢装!”
    揉了揉有世酸涩的眼睛,朱允炆将已经看完的上册放到书案一旁,
    然后抬眼四望,到处找着金瓶梅的下册。
    书案很乱,来自各地各官府和大明各驿站的情报,公函以及文书
    等等,很杂乱的铺满了一桌子。
    朱允炆很不满的咕哝了一声:“这家伙穿得衣冠楚楚,桌子乱得跟
    狗窝似的,也不知道收拾收拾,一一金瓶梅的下册哪儿去了?”
    朱允炆在书案上胡乱翻找了一会儿,忽然,书案一份未开封的文书
    上,封面一十很醒目的名字朱允炆停住了搜索的动作。
    名字很熟悉,“黄子澄”
    朱允炆很好奇,锦衣卫指挥使的公案上怎么会出现黄子澄的名宇?
    朱允炆顺手将这份文书拿了起来。
    这是一份锦衣卫密探的监视记录,就是记录平时京师大臣在家中及
    朝堂之外各处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后,密探将它形成文字,一字不差
    的写在纸上,然后打上飞鱼火漆,秘密的逐级上交,直至交到锦衣卫指挥使
    的手中。
    朱允炆手里的火漆便是未曾开封的,看来是萧凡还未朱得及拆开看
    的密报。
    锦承卫在京师各大臣府中安排密探,监视大臣言行的事,朱允炆
    早在当皇太孙时便已知晓,这已是大明王朝的—个特色,朱允炆…直
    对此事不置可否,只是碍于此规定乃是先帝皇祖父所下,他刚登基不
    久,不便贸然反对而已。
    看着文书封面上的名字,朱允炆此时徽微有些好奇,平素板着脸不
    时训斥他的老师,他在自己家中又是什么样子的?不会还是板着一副棺
    材脸吧?
    朱允炆想着想着,忽然露出顽皮的笑容,黄先生如果躲在家里偷偷
    看一黄书,那就太好玩了,以后自己可算是拿到了他—个把柄,看他以后
    还怎么板着脸训自己
    朱允炆嘿嘿笑了两声,迫不及待的撕去了密函上的火漆,锦衣卫记录
    大臣的言行本就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他是大明皇帝,自然有权力拆
    看。
    密函内只有薄薄的几页纸,上面详细记录着黄子澄什么时辰吃
    吃的什么饭菜,什么时候看书,看的什幺书,写了什么宇,什么时候睡
    觉,甚至连他睡觉时无意识说了几句什么梦话,里面都有详细的记
    录。
    朱允炆意兴阑珊的翻过一页,顿时有些扫兴,黄先生也生话得太
    单调了,连他一个把柄都才不到,不好玩儿
    翻开第二页时,笨允炕百无聊赖的表情顿时变了,渐淅便得惊讶,
    接着愤怒,白皙的俊脸慢慢泛上激动强抑的红晕。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城外送别
    第一百八十一章城外送别
    黄子澄被贬官了。
    由京师朝堂的二品帝师,降成了五品知府,发配到了临海的山东登州府,从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吃嘛嘛不香
    上午时分,一名宦官便捧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