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明王侯 >

第79部分

大明王侯-第79部分

小说: 大明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把安排进你家潜伏的密探撤了”,
    郁新面色苍白打着摆子,一脸庆幸后怕的踉踉跄跄离开了锦衣卫镇抚司衙门。
    萧凡同情的看着郁新哆哆嗦嗦的背影,喘嘘感慨道:“早送来不就没事了么,现在亲自送上门不但没承到咱们的情,还被咱们恐吓一番,这又是何必呢,”
    李景隆朝郁新的背影狠狠吐了一口浓痰,恶声道:“他就是贱的!”
    下午朱允坟差人将萧凡请到了东宫议事。
    东宫个于春坊东侧,历朝便是太子所居之所。
    进了东宫,宦官将萧凡领到了西侧花园的偏殿,网一进门,萧凡便看见朱允坟正笑吟吟的瞧着他,萧凡网待施礼,却见朱允烦身后站着黄子澄,黄子澄一看到萧凡,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哼了一声,然后把头一扭,一副很不屑的模样。
    萧凡暗怒,这老家伙受的教看来还不够深刻,找个机会得再狠狠整他一次。
    “萧凡,你过来,我给你看篇文章,呵呵,写得很好,我深以为然”朱允坟说着取过书案上的一叠文稿递给萧凡。
    萧凡闻言头皮直麻,面有难色道:“殿下,臣的文采,不怎么高明,你要我看文章。我可表不了看法
    黄子澄怒哼道:“不学无术!连篇文章都看不懂,你怎么考上秀才的?”
    萧凡急忙谦虚道:“侥幸,侥韦,呵呵,学生考秀才可谓是历经艰难,这一点太孙殿下知道得最清楚,是吧?太孙殿下”
    朱允坟瞪了他一眼,然后心虚的干咳道:“好了好了,别扯闲篇,萧侍读你来看看这篇文章吧,看完再说说你的看法。”
    萧凡接过文稿,见上面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洋洋洒洒的足有十几页,萧凡心中暗暗叹气,谁这么无聊呀,有什么事不能说简单点儿么?非弄得跟王大娘的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不过文章的标题很醒目,大大的四个黑字:“削藩十策”
    萧凡吃了一惊,愕然望向朱允坟,削藩这事儿可是很敏感的,谁敢堂而皇之的把它写在纸上?朱允烦脑子坏掉了?居然还敢把它拿在东宫大明大亮的讨论?这年头的人都是傻大胆备,就不怕朱元璋知道了不高兴?
    朱允坟似是看出萧凡心中所想,淡笑道:“无妨的,削藩之事。我已与皇祖父商量过,皇祖父如今也拿不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便许我与心腹之臣商量商量,若拿出的法子可行,可向皇祖父禀之。”
    萧凡眼皮一跳,历史,终于还是有了微小的改变,前世的史书里,朱元樟可是听不得“削藩”二字的,而且直到他临终闭眼,他还固执的相信朱允坟会坐稳江山小他的皇子们会忠诚的为新皇戍守边境封地,大明国作千秋万世,
    而现在,朱元樟已经开始在削藩与不削藩之间犹豫了,让朱允坟与心腹大臣讨论削藩,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大明的历夹,貌似在原来的轨道上偏离了一点点,未来将会走向何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愿朱允坟这位原本失败的建文皇帝能够顺顺利利的当下去。
    “萧侍读,快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有何看法?”朱允烦打断了萧凡漫无边际的思绪。
    “好!写得好!”萧凡急忙脱口赞道。
    朱允坟眼睛一亮,黄子澄却面有得色,故作矜持的捋着胡须。
    “快说说,怎么个好法儿?”朱允坟急切的催促道。
    萧凡夸赞道:凯字写得好!”
    啊?”朱允坟和黄子澄一齐变色。
    “字”字写得好?”朱允坟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
    萧凡很笃定的点头:“对!字写得太好了!殿下若不介意,我想把它拿回家,当字帖好好临摹,学习”
    说完萧凡很不经意的膘了黄子澄一眼,老家伙,知道是你写的,偏不让你得意!“除了字写得好呢?你对文章的立论如何看?”朱允烦急道。
    萧凡沉吟了一下,然后很深沉的道:“文章的立论嘛”我个人的看法,写这篇文章的人肯定是个,”
    朱允坟立马竖起了耳朵。神情颇有些紧张的盯着萧凡。
    黄子澄则故作镇定的捋着胡须,急待听到赞扬却又装作不在意的模样。
    “是个什么?”朱允烦急得直跺脚。
    萧凡吊足了胃口,这才慢吞吞的道:“是个智障人士,属于需要社会关爱的那一类人,此类智障人士还有个性格特点,那就是脾气不好,喜欢火,”
    “放屁!放狗屁!你才智障呢!不学无术的黄口小儿,你知道个屁!”黄子澄完全不复刚才的镇定模样,顿时急了,跳肺破口大骂,挽,着袖子一副
    朱允坟瞧了瞧大动肝火的黄子澄,又瞧了瞧满脸无辜状的萧凡。神色怪异的扭曲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喷笑出来。
    黄子澄见朱允坟笑,老脸愈挂不住,梗着脖子跳脚大吼道:“竖子安敢欺吾!老夫跟你拼了!”
    啊!黄先生息怒,殿下,快帮我拦着他呀我说的是智障人士脾气不好,黄先生什么火呀
    费了好一番口舌,朱允坟终于拦住了处于暴走状态的黄子澄。
    解释一番后,萧凡一副恍然惶恐的模样惊呼道:“啊!原来这篇文章是黄先生写的!恕罪恕罪!学生委实不知呀,学生收回刚才的评价,这篇文章实在是字字珠讥,妙手天成,人深省,天下无双”
    “你少虚情假意!今日你必须给老夫说个明白,老夫的削藩十策怎么就智障了?不说清楚老夫必不与你干休!”黄子澄仍气得浑身直抖。
    “这”不太妥吧?学生批评老师,那可是欺师灭祖,会被浸猪
    “放屁!浸猪笼的是通奸的狗男女,跟批评老师有什么关系?不学无术!”
    “既然黄先生坚持要学生评价,那学生就不客气了”萧凡神色恢复了正经。
    “你说!看你那张破嘴能说出花儿来!”
    允烦正色道:“殿下,若按黄先生的削藩十策行事的话,臣可以保证,四年之内必亡国!”
    黄子澄白眉一竖,气得挽起袖子又待上前揍他。
    朱允坟拦住黄子澄,神色严肃道:“萧侍读,此事重大,说说你的看法。”
    “殿下,黄先生的削藩十策,立意是不错的,可惜方法有问题。以德收其心,以礼束其行,这是没错的,但他又说什么调朝廷大军驻扎藩王封地外围,监视藩王举动,又说先易后难,先削小藩,再削大藩,此实乃大谬之论!”
    萧凡不待黄子澄火,扭头问他道:“黄先生,学生问你一句,你上面这些举动若真实施出来了,你难道不怕打草惊蛇,致使藩王们心有不安而猜忌朝廷吗?”
    黄子澄怒声道:“朝廷是正统,藩王再强,名义上也是皇帝的臣子,他们怎敢猜忌朝廷?至于打草惊蛇,届时请陛下以怀柔之策安抚几个藩王,做做样子便是了,他们怎么会被惊动?”
    萧凡冷冷道:“你连朝廷大军都调动了,又要先削小藩,这些举动做出来,藩王们难道还会看不出朝廷削藩的用意吗?以为装个样子安抚一下藩王,别人就会相信你不会削藩?你当藩王们都是傻子吗?”
    黄子澄一窒,接着大声道:“看出来又怎样?哪朝哪代削藩能够悄无声息?朝廷的用意迟早会被藩王知道,老夫就不信哪个藩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造反!”
    萧凡很无奈的看着黄子澄,眼神像看着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叹了口气道:“那么黄先生的这篇文章不妨改个名字,叫“攻打藩王十策”这样比较贴切一点,名字一改,你这篇文章就很合题了,一点小儿毛病都找不出
    黄子澄再次进入暴走状态。
    朱允坟噗嗤一笑,轻轻推了萧凡一下,道:“萧侍读这张嘴太损了,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萧凡看着愤怒欲狂的黄子澄,心中冷笑,好好说话?我好好说话他也得听啊,这种腐儒太以自我为中心,他自己说的话就是对的,容不得人反对,谁提出不同的意见就被他认为是异端邪说,这样的人有什么办法跟他讲道理?
    三人在东宫的偏殿内正闹哄哄的不得收场,这时只见一名宦官快步走来,朝朱允坟躬身道:“太孙殿下,陛下有旨,宣太孙殿下和黄大人,还有萧大人入宫现见。”
    三人的言尽皆一惊,他们在东宫商量事情,皇上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萧凡最先淡定下来,朱元樟是什么人?历史上最有名的特务组织就是在他手里创建的,这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什么能瞒得过他?
    当下三人不敢耽搁,立马出了东宫,往皇宫武英殿赶去。
    进了承天门,过了金水桥,三人在皇宫前下了马车,然后步行入内。
    进了武英殿,萧凡现殿内还有几位大臣站着,有礼部尚书郑沂,户部尚书郁新,刑部尚书杨靖,右都御史暴昭,御史黄观,甚至还有翰林学士解诸。
    弃凡等三人先向朱元璋行了礼,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睛却一直盯着正滴滴不绝说话的黄观。
    “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孟子7告子篇》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芶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萧凡听得云山雾罩,扭头悄声问朱允烦道:“这家伙在说什么呢?又是夫又是狗的”
    朱允坟吐了吐舌头,道:“我竟然忘了,今日是经筵之日,朝中的输林学士,饱学鸿儒等等都要来讲筵的。”
    萧凡恍然点头,经筵,始于汉唐,说穿了其实就是有学问的大臣们为帝王讲经论史,以史为镜,以人为镜,请皇帝品鉴古今,并检讨和总结做皇帝的得失。
    萧凡又问道:“他们说话干嘛开头一句总说“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这是言之前必须要说的口头禅吗?”
    朱允坟笑道:“举凡有臣子面谏天子,一般开头都要这么说的。以表示天子治国以仁孝,是经奉儒家大义之正统天下。”萧凡又恍然,明白了,这就跟和尚开口前先说“阿弥陀佛”的意思是一样的,纯口号,没有任何意义,
    别人怎么看待经筵萧凡不知道,他只觉得这是一种很无聊的行为,开大会扯闲篇,尽说些废话浪费口水,除了满足参与者说话的**,其他的用处基本没有。历朝历代的经筵办得太多,结果怎样?该亡国的照样亡国,两不耽误。
    不过萧凡现在属于低品阶的官员,朱元璋让他参加经筵本就是给他制造往上爬的机会,不管怎么说还是忍着吧。
    于是萧凡只好耐着性子听黄观一个人在那里长篇大论的说着孟子如何如何,孔子又如何如何,
    扭头看了看朱元璋和其他的大臣们,却见他们一脸陶醉认同之色,跟随着黄观激昂顿挫的“之乎者也”语调而不停的摇头晃脑,连刚刚一起进来的朱允坟和黄子澄也很快投入了进去,一副芳香扑鼻的模样,看起来特廖人。
    努办。好不容易黄观的总结言宗毕,萧几松了口公,个然的神情,这条又臭又长的裹脚布总算缠完了,
    结果还没等萧凡高兴多久,礼部右侍郎陈迫又站了出来,摇头晃脑跟磕了摇*头*丸似的大声道:“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刚才黄大人讲过了《孟子?告子篇》,臣以为黄大人之论实是老成稳重,将亚圣的经义精要都说出来了,臣深以为然,臣接下来为陛下讲一讲《礼记?乐言篇》,“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静谧的武英大殿内,忽然传出一道很突兀的声音。
    “我靠!”
    朱元樟睁开眼,冷目一扫。道:“谁?谁在乱插嘴?“我靠,是何意思?哪个先贤说的?”无人答话。
    “哼!讲筵的规矩都忘了吗?说史论经要一个一个的说,陈爱卿说完了你们再出来讲嘛。”陈爱卿,你接着说吧。”
    “是,陛下。”
    陈造继续诣诣不绝,
    萧凡太佩服这帮大臣了,为何他们听着一脸陶醉,而自己却,越来越想睡呢?
    努力撑了一会儿,萧凡实在挡不住这汹涌而来的睡意,于是当着满殿大臣们的面,很不文雅的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萧凡!你太过分了!”朱元碎现了萧凡的小动作,不由拍案大怒,一声暴喝终于惊醒了睡意绵绵的萧凡,也打断了诣酒不绝的陈迪。
    众人纷纷扭叉望着萧凡,目光中的神色颇为不善。
    萧凡吓得浑身一抖,急忙跪下道:“臣,失仪!臣,万死!”
    朱元樟气得站了起来,指着萧凡道:“联循历朝先例而开经筵,正是为了以史以古为鉴,自省得失,今日殿中所站者,哪一个不是当世的饱学鸿儒?平常人欲求他们只言片语而不可得,你却当着他们的面打呵欠,你什么意思?很想睡吗?”
    殿中大臣们闻言顿时一副知遇之恩的感激模样,纷纷对萧凡投以敌视的目光。
    萧凡一楞,不就打了个呵欠,用得着这么骂我吗?老朱更年期来了?
    小心翼翼的抬头望去,却见朱元璋神情愤怒,眼中却飞快闪过一抹狡黠的神色。
    萧凡想了一下,终于恍然大悟。
    老朱这是借题挥呀!两句话轻轻一挑拨,就把自己公然推到群臣的对立面去,从此自己在朝中可就实实在在与那些所谓的忠臣们敌对了,朝中忠奸并存,互不相容的局面也就开始初具雏形,老朱扶持一党,打压另一党的构想便顺利形成了
    真阴险啊
    想明白后的萧凡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气愤之情。
    虽然他不介意做奸臣,平日里对那些以忠臣为标榜的大臣们也看不惯。对将来与忠臣们敌对的立场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他讨厌被人当枪使!哪怕拿枪的人是朱元璋也不行,特别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怒骂他,借以达到他帝王制衡的目的,萧凡是个好面子的人今日朱元璋如此待他,这让萧凡的面子往哪里搁?
    怎么办?整他!
    怒火中烧的萧凡有点不冷静了,萧凡是君子,君子有仇就报。管他仇人是谁。
    公然反驳他当然不敢,不过使点阴招,让朱元璋落落面子还是能办到的,反正朱元樟被整了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朱元樟仍站在龙案前犹自来回踱步,气恼的指责萧凡的怠慢行为,众大臣望着他的目光也越来越不善,甚姜带着几分仇恨了。
    朱允坟则一脸同情的瞧着他,一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