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168部分

军阀治世-第168部分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被抢了这么多船,无疑是在他们身上硬生生撕下一块肥肉下来,荷兰人英国人如何能够忍受?
    不进行报复是不可能的。
    路易十三因为女儿被人抢走了,也是暴跳如雷,虽然商船没被抢多少,但还是举兵讨伐。
    西班牙人怕美洲舰队败得太惨,无法重创联军,在十月中旬竟然开了一支三十几艘商船组成的船队。
    这艘船队满载火药、粮食,竟是免费送给加州殖民地的。
    由于美洲舰队抢到的东西,那些在大明没有市场,或者太过笨重不便运回山东的货物都甩给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实在赚了不少银子,送上一些火药和粮食,他们并不吃亏。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最好的结果莫过于美洲舰队惨胜,只是美洲舰队在东海岸玩过火了,加上西班牙人错误的判断,结果引来了庞大的联军。
    西班牙国王给中美洲殖民地的命令是:将尽一切力所能及的可能,让这些来自远东光明帝国的亚洲人败得不那么容易。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七十章:大婚之日
    第一百七十章:大婚之日
    兄弟们支持正版啊小菜可没怎么灌水的说
    ————
    寒冷的阿拉斯加,两艘福船改造而成的运兵船正停靠在东南部的一个港口上,三千名陆战队士兵驻扎在港口边上的一个棱堡里。
    自从开春时来到阿拉斯加,三千名士兵遭遇了许多困难,才将这个据点建设起来。阿拉斯加东南部的印第安人十分凶悍,在寒冷的阿拉斯加经过几次苦战后,终于征服了那个印第安部落。
    阿拉斯加最好过的地方就是东南部,这里森林密布,鱼类和食物非常充足,陆战队士兵果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水獭。
    但黄金一开始却未找到,根据军部提供的描述,金矿在阿拉斯加中部,在东南部站住脚跟后,陆战队开始向北部、西部探索。
    探索当中死伤了将近两百多人,终于在六月时在阿拉斯加中部发现了一处庞大的露天金矿。
    寒冷是在阿拉斯加活动的最大劲敌,十月的温度将至零下,好在是处于东南地区,这里的气温还略高一些,躲在房子里还是能过的。
    经过几个月的猎杀,陆战队在阿拉斯加东南部猎杀了五千多头水獭,猎杀水塔并不容易,水獭是一种非常警觉的动物。
    水獭皮是贵重的毛皮,不但外观美丽,而且特别厚,绒毛厚密而柔软,几乎不会被水浸湿,保温抗冻作用极好。獭肝、獭骨在大明还是名贵的药材。
    水獭主要分布在大明的华南、西南、东北地区,但数量并不多,每年也就只有一万多只的数量进入市场流通。
    而阿拉斯加到处都是水獭,在十八世纪,这里是非常繁荣的毛皮产地,后来俄国人因为其他国家的商人竞争,逐渐失去了这块市场,就把阿拉斯加以七百多万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阿拉斯加的崛起,还是因为阿拉斯加的金矿。
    陆战队已经发现了中部的金矿,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开始淘金,天气实在太冷了,必须等到明年再进行。
    就在陆战队士兵躲在房子里烤火的时候,一艘飞剪船来到了阿拉斯加,这是从加州来的。
    联军即将进犯,加州总督府必须将阿拉斯加的陆战队调回,但并不代表着放弃据点,刘源只是让阿拉斯加的据点抽调两千名陆战队士兵。
    如此一来,加州的兵力将答到七千人,对付起联军的进犯,把握就大得多了。
    加州的陆战队接到命令后,马上抽调了两千人上船,一千人乘坐飞剪船,一千人乘坐一艘福船,留下一艘福船和七百人驻守据点。
    开阔这个据点,陆战队阵亡了两百人,还有一百多人受伤。阵亡最大的还是探索的途中,有的小队甚至集体失踪,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加州总督府在调兵遣将的时候,英法荷三国的联军已经陆续集结在了法国的布雷斯特港。
    考虑到已经快要入冬,前往美洲西海岸作战的时机不太好,再则补给也没有就绪,因此联军并未出动,而是继续在法国的布雷斯特停留,准备明年二月时再出发,那时各国未到的军舰也将会陆续到达,补给也会上来。
    英法荷三国都对每周舰队恨之入骨,美洲舰队是赚到了,但对于他们三国,特别是英国和荷兰来说,却是亏大了。
    抢劫到的东西,只要一些炮弹的造价做为本钱,而被抢者,除了盈利那部分,本金都要被抢走。
    本来按照海洋贸易的高利润,损失一点船和货物还是可以忍受的,因为不管哪个国家,在展开大量贸易后,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损失一些船,高利润足以弥补损失,但美洲舰队却是越抢越肆无忌惮。
    再这么下去,本国的商船都被抢光了,他们还收个屁税。
    同时出于排斥心理,英法荷经过几个月的联络和商谈终于走到了一起,决定联合起来消灭那些远东人,让他们彻底滚回远东,永远不要染指地球的这一边。
    更多的,还是对美洲舰队感觉恐惧。
    美洲舰队所表现出的核心实力实在太强悍了,除了航海技术还逊于一筹,但火炮之强悍,远远不是他们欧洲各国所能相比的。
    再不把这些远东人扼杀在摇篮里,以后绝对会养成大患,这一点他们和西班牙人的想法是一样的。
    只是西班牙人知道,要想消灭这些远东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欧洲人的力量,还覆灭不了远东的光明帝国,就算是这些远东人在美洲被击败,日后他们还会卷土重来。
    当然,联军三国都对美洲舰队的火炮技术很感兴趣,发动这场战争也有想获得先进技术的意图。
    
    时间到了十一月,赵家堡传出小道消息,赵岩年底即大婚。
    人们不由纷纷侧目,到底是谁家的闺女这么走运?
    赵岩发迹后,送女儿的可不少,不过全部都被赵岩给婉言谢绝了,既年轻又俊朗,又军功卓越,权势滔天。
    简直是理想中的存在。
    嫁入赵家比同天上掉银子还要走运,事实证明,天上不会掉银子,很多时候只会掉砖头。
    打听来打听去,赵岩迎娶竟是童养媳周媛,而且还是娶为正妻,不由人人侧目。
    这个童养媳的名分,本来是小妾。
    但在赵岩的动作下,张氏终于同意了,同意给媛儿正妻的名分,随着媛儿她爹的平反,加上朱大典认其为义女,张氏同意得很爽快,之前不同意,主要是怕儿子被人耻笑。但媛儿始终是自家人,既然出身没问题了,张氏自然也就同意下来了。
    刚确定没几天,小道消息就在赵家堡满天飞,而且还传播迅速,正在向山东各地传播。
    对于赵岩的大婚,张氏也不想再拖了,但看来看去,那些专业人士都说明年一月二十五日子最好。
    同时若是定得太仓促,前来庆贺之人难免有很多赶不过来,于是时间便定在了明年的一月二十五。
    日子一定下来,赵全和参谋部开始操办赵岩的婚事,小道消息也是从他们口中传出去的,这又不是什么机密,自然是捂不住的。
    参谋部众人敏锐的意识到,赵岩大婚,乃是敛财的一次大好机会,请帖自然是多多益善。
    来的人多了,贺礼自然也多。
    以赵岩的身份,贺礼自然不能少给,估计明年的财政收入可以乘此机会增加几个百分点。
    于是,参谋部列出的请帖名单是一叠加一叠。
    亏得参谋部想得出,但赵全看了名单后却是把参谋部骂了个狗血淋头,我家公子什么身份,大婚岂是那些小猫小狗也能来参加的。
    要请就请那些有身份的,或者那些有关系的。
    那些一毛不拔的藩王什么的就不用请了,请了也到不了,不过楚王华奎还是要请的,只是能不能来就另说了,藩王是出不了城的,给他下请帖,只是出于礼貌上的,不然说成婚都不通知一声。
    各地大商可以请,唯独晋商和盐商不能请,商人又分与登莱有合作关系的和没接触过的,分开来安排座位。
    商人钱最多,可以发一个较为广泛的请帖来请天下商人前来参加大婚,而那些大商什么的则给请帖。
    至于官员,只请有关系的。
    还有一些曾与赵岩合作过的小人物,也要一一发去请帖。
    “给皇帝也发张请帖。”赵岩对赵全说道,赵全抬头说道:“公子,皇帝估计都气晕了,哪会来参加大婚。”
    “身为臣子,表面上意思一下也是好的,至于来不来那另说吧”赵岩笑道,赵全听了点了点头,写上了朱由检的名字。
    “另外近年来剿贼有功,军纪较好的武官,也都给他们发一张请帖。”赵岩继续说道,“我们自己的吏员和将士,贺礼一律不准送。”
    “公子,送点贺礼还是要的。”赵全建议道:“不如让将士们用今年的军功当贺礼意思一下,吏员送贺礼就算了,这样也刺激一下各营将士,来年也好努力建功。”
    “嗯那就这么着吧”赵岩点头同意了下来。
    
    不久,《大明日报》便刊登了赵岩大婚的消息,同时还在报纸上发了一个请帖,邀请天下商贾前来山东赴宴,顺便考察山东商政。
    赵岩何许人也?
    全大明都快知道了,刚刚把皇帝给干下台了,现在皇帝只有兵权,没有行政权,文官已经不归皇帝管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许多人都为之捶胸顿足,怎么就不是他们家的女儿。
    若是和找家攀上关系,那绝对相当于是皇亲国戚了。赵岩连皇帝都敢打,未来极有可能当上皇帝。
    虽然正妻的位置没了,但还有两个平妻,就是小妾,也能接受啊说不定以后人家当了皇帝,就是小妾也能封个什么妃。一些人的心思活络起来,甚至到处去收罗美女。
    没有随着父亲前往京城,而是继续留住在赵家堡的颜玉瑶听闻这个消息后,不由楞了许多。
    之前从张氏对她的神色来看,这个正妻的位置极有可能是她来坐,没想成媛儿就坐上去了。
    颜玉瑶感觉即可惜也庆幸,可惜的自然是正妻不是她的。庆幸的是,媛儿性子柔和,与她的关系更是亲如姐妹,以后若是嫁入找家,不用被欺负。同时也感觉赵岩的重情重义,心里更加认定这个男人便是她的真命天子。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出兵(求订阅)
    第一百七十一章:出兵(求订阅)
    赵岩大婚的消息飞快的传遍大明各省,天下人不由侧目,《大明日报》上向天下商贾发出邀请,但那些大商自持身份,没有接到请帖自然不会前去。
    但能接到赵岩请帖的大商,也就是那些没有劣迹,或者与赵岩没有竞争的商人。
    劣迹斑斑的晋商,以及贩卖私盐的盐商,是拿不到请帖的,其他各省的商帮中的大商,都有请帖发出。
    赵岩设立的情报部早就将各地商人的情况摸了个清楚,只要是大商,在当地必然会有名气,要摸清楚这个实在简单的要命。
    除了请了那些大商,福建、广东地区凡是有从事海贸,手里有船的,也都非常郑重的发去一张请帖。
    山东商人则是不管大小,都有请帖发出。
    山东官员,也就是那几个属于赵岩阵营的道员收到了请帖,这些道员现在待在山东也没什么用了,赵岩已经在山东一家独大。
    不过资源总是要充分利用的嘛这些人可以调往南方的省份。内阁已经被赵岩一手操控,任命地方官员十分简单,先把原来的办掉,再安插自己人。
    他们原本就是道员,直接就可以巡抚一方了,若是拉个没有任何资历,由赵岩培养出的吏员过去,自然难以服众。
    巡抚过去了,下面就可以安插自己的吏员了,就能逐渐掌控全省地盘。
    武将方面,请的人较少,只有四川的秦良玉和其他几个。朝中的大臣,赵岩也请了一些,不过也不多。
    和赵岩有点关系的,也请了。
    赵全还给福建赵家堡发去了多张请帖,至于郑芝龙则不请,不给点脸色看看,还以为赵岩很在乎他的感觉。
    除此之外,那些为国战死沙场的将领家属,也都发去了请帖,例如镇守旅顺的总兵黄龙。
    这次大婚,声势十分浩大。
    军中的将领听闻赵岩大婚,一个个也都喜气洋洋,好像逢年过节了一般,正准备送贺礼,却接到军部命令,禁止送礼,要送礼拿本年军功来送。
    “主公,大喜,大喜,第一舰队又抢到九艘军舰,已经全拖回来了,而且都没被打烂。”茅元仪兴冲冲的跑进去向赵岩报喜。
    最近正是喜事不断啊第一舰队和本州混成旅在日本打得顺风顺水,便宜捞了一大把。
    “九艘军舰”赵岩不由动容,虽然说在护卫舰出现后,这些军舰远不如护卫舰好用,但海上力量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裁军的地步,这些军舰还是可以使用很长时间。
    护卫舰之所以好用,是因为护卫舰操作简单,同时速度奇快,结合优势火炮,简直是放风筝的首选。
    不过护卫舰也有缺点,不足以和敌人硬抗,而这些军舰可以,单对单,硬碰硬的打起来,绝对必胜。
    护卫舰是用泡桐造的,防御力弱得很。不过也有用上等木料制造的护卫舰,现在造船厂的好木料,除了造飞剪船,就是造护卫舰。
    除了计划造一百艘泡桐的护卫舰,还有三十艘真材实料的护卫舰,但吨位小,也不足以与敌军硬抗。
    因此海军必须有军舰,才不会外强中干。
    “我们的船厂很快就有三十艘护卫舰下水,加上十五艘军舰,以及南洋的十艘护卫舰,我们将有四十艘护卫舰和十五艘军舰的海上力量。”茅元仪欣喜的说道:“有了这些船,足够把郑芝龙打趴下了。”
    “郑芝龙,不急”赵岩笑道,“情报部在福建侦查到了一个消息,郑芝龙在大造军舰。以我们这点实力若打起来,一不小心还是会被郑芝龙干翻。反正他也跑不了,赚的银子最终还是我们的。”
    “那是。”茅元仪点头道,然后继续说道:“第一舰队还带回了个消息,德川幕府要和谈了,不过是因为岛原和天草的天主教徒暴动才要和谈的,第一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