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184部分

军阀治世-第184部分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六千万两的银子,自然不能放在仓库里玩,但储备一点也是必要的。
    赵家堡上上下下忙着过春节,以及给赵岩筹办大婚,赵岩在春节时带着一帮高层去公墓祭拜了一下英烈碑,接下来的时间都待在了科技院里。
    生产力有待提高啊
    所以蒸汽机得早点弄出来。
    新式蒸汽机的研究,以石可为担任组长,石可为的舅舅是一名机械修理工,他从小对机械就有所研究。
    来到科技院后,对机械表现出了高超的天赋,原本他带领的小组就是新式蒸汽机研究最快的。
    目前冷凝器和齿轮联动装置制作了出来,炮筒镗床造出来后,也打磨了出了足够精度的汽缸。
    春节期间蒸汽机研究小组都没回家,十分激动的在科技院组装这台新式蒸汽机。
    原本研究出的蒸汽机,已经开始在邯郸的的矿洞里抽水了,抽水效果十分不错,同时齿轮联动装置的研究也已经应用到了老式蒸汽机上。
    应用很成功,一个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纺纱厂已经开工了,但老式蒸汽机的功率远远达不到拉动火车的地步。
    火车的研究上,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铁路却是要先铺。
    新式蒸汽机终于在十一年正月初八完成组装,在万人瞩目下,这台蒸汽机十分成功的运转了起来。
    那一刻,赵岩十分激动。
    蒸汽机终于成功了
    经过测试,这台形式蒸汽机达到1600马力,每分钟可以转80下,已经是一台较为成熟的蒸汽机了。
    这当然与赵岩直接给出的图纸大有关系。
    直接就省去了许多研发步骤,直接就搞出了一千六百马力,每分钟八十转的蒸汽机。
    但这和后世的蒸汽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蒸汽机的潜力远远不至于次,数万马力都有可能达到。
    在安全性的问题上,这台新式蒸汽机增加了安全门阀,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但还是需要在制造、维护上下功夫,否则还是会出现重大事故。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九十二章:大搞科研
    第一百九十二章:大搞科研
    老式蒸汽机每分钟只有三十转,马力也只有五百马力,功率提高了三倍,燃料消耗也减少了三倍。
    这等于是在原本三分之一的燃料基础上,提高了三倍的马力。
    不仅是结构提高了功率,还提高了燃料利用率。但这燃料利用率还是很低,最高不会超过5%,和后世普遍超过20%的相比起来,还有巨大的潜力。
    燃料的成本,等于是原先的1/9。
    新式蒸汽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毋庸置疑。
    现在比西方早一百年整出蒸汽机,赵岩岂能不激动。但后续的科研若是跟不上,以及技术封锁不成功,也是白搭,总有一天会被人超越。
    “马上成立蒸汽机制造厂,并研究蒸汽机的应用问题,重点研究蒸汽船和火车。”赵岩在参观了新式蒸汽机的开机仪式后,马上下令道。
    接着赵岩马上召开了全体会议。
    会议上,赵岩确定了《科研技术机密法》,机密法规定,未经允许传播的科技成果,不得向任何省份及向其他国家传授,凡事违反此法者,最高可判处死刑。
    同时赵岩再次完善了《专利法》,个人专利可以享有六十年,在一定时间内未推广使用的专利,政府可强行推行该专利的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优先权等一系列专利名词。
    政府会强行推行使用的专利,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专利,既然具有重要价值又不推行,那就是专利发明者想要待价而沽。
    蒸汽机的技术,在这次会议中列入最高机密,严禁向任何国家传播,在大明其他省份,必须经过申请。
    任何从事蒸汽机研发、制造的人员,不得出国。
    赵岩严防的还是国外学到蒸汽机的制造方法,但其实只要封锁制造工具的出口,以及人员的出国,西方人就不可能获得蒸汽机,就算能造出来,也是很不成熟的那种。
    至于其他省份,只要在各个道路设卡,这么大的一个东西,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是运不出去的。
    在大明其他省份的传播禁绝上并非那么严,但其他省份目前还不是赵岩的地盘,给了他们蒸汽机也收不上税,给他们干嘛
    
    在赵岩的命令下,蒸汽机制造厂很快开始着手建设,蒸汽机的制造技术已经确定,制造起来就没有研究时的那么麻烦了。
    目前,在生产上的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冶炼和制造方面,重点就是对钢材的处理,以及兵器的生产,同时还有纺织业上的应用。
    运输上,就是轮船和火车的研究。
    科技院先后成立了二十几个应用研究小组。
    其中最大的无疑是火车的应用研究小组,用熟铁铺设的铁路已经有几百米了,足够实验所需了。
    赵岩让人铺设的铁轨宽度为1500毫米,也就是1。5米宽,赵岩将这这个宽度定位今后铁路铺设的标准宽度。
    相对来说,蒸汽机在纺织业上的应用已经有了技术积累,只要制造出蒸汽机,便能直接投入纺织业的生产。
    纺织业也可以脱离对水力的限制。
    同时军器局在生产火枪和火炮上,有了蒸汽机也能更加方便,冷兵器的制造上,也可以直接使用蒸汽机进行锻压,但技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应用方面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情况,所用的蒸汽机也不同。
    同时在去年,邯郸钢铁厂的平炉炼钢法也实验成功,邯郸炼钢厂在完成了高炉煤气的收取技术后,利用高炉煤气开始不断实验平炉炼钢法。
    进过将近一年半的研究,终于成功的研究出了平炉炼钢法。
    这也是赵岩为何要开始铺设铁路的原因,用锻打出来的生铁来制造铁路,实在太过耗费人力资源。
    而平炉钢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平炉的远离之前赵岩已经在图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平炉的炉膛是一个耐火砖砌成的槽,上面有耐火砖制成的炉顶盖住。平炉的前墙上有装料口,装料机就从这里把炉料装进去。熔炼时关上耐火砖造成的门。炉膛的两端都筑有炉头,炉头各有两个孔道,供导入燃料与热空气,或从炉里导炉气之用。
    平炉炼钢所用的原料有废钢、废铁、铁矿石和溶剂(石灰石和生石灰)。开始冶炼时,燃料遇到导入的热空气就在燃料面上燃烧,温度高达1800℃。热量直接由火焰传给炉料,使炉料迅速熔化。同时有一部分熔化的生铁生成氧化亚铁,生铁里的杂质硅、锰被氧化亚铁氧化,声成炉渣。由于炉里放有过量的石灰石,磷与硫等杂质就生成磷酸钙和硫化钙成为炉渣。其次碳也进行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从熔化的金属里冒出,好象金属在沸腾一样。
    反应快要进行完毕的时候,加入脱氧剂并定时把炉渣扒出。在冶炼将完成时要根据炉前分析,来检验钢的成分是否合乎要求。炼锝的钢从出钢口流入钢水包里,再从钢水包注入模子里铸成制品或钢锭。
    邯郸钢铁厂在经过许多次失败后,终于总结出了完善的平炉炼钢法。
    平炉钢的出现,让炼钢效率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比目前使用的炼钢方法快了几百倍不止。
    目前的炼钢方法是锻打,虽然说效率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许多,但劳动强度还是很大,而且产量也不是很高。
    而使用平炉后,出炉后直接成钢。
    一炉钢只需要6~8个小时就能炼成。
    当然,平炉钢相比后世的转炉炼钢法还是不如的。例如一个年产1200万吨钢的钢厂,只要建成6座250~300吨的纯氧顶吹转炉就够了,如果修建平炉却需要500吨的大型平炉30~40座。
    且对燃料的利用率上,平炉也不如转炉高。
    但转炉是高科技产物,目前还无法上马建造。同时转炉很多无法生产的钢种,平炉却是可以生产的。
    正月时,赵岩对邯郸炼钢厂下达了新的生产任务,明年必须建设起年产生铁3000万吨的高炉,及年产钢量500万吨的平炉。
    这点产量听上去很高,但连后世的零头都不到。
    只要有足够的钢铁,还怕用不掉吗?
    那么多基础建设要用钢铁,打仗同样要用到钢铁,钢铁自然是越多越好。
    赵岩天天往科技院里跑,时不时的下达研究项目。
    也许今天想起这个,明天又想到那个。
    反正今年的财政很充裕,就多成立几个研究项目,这就是赵岩在暴富之后的反应。
    不是要去修宫殿,而是开始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电学上,科技院已经研究到了一个不错的程度。
    首先电灯已经研究成功,这次成功的不是之前研究出来的电弧灯,电弧灯的灯光非常强烈,不适合家庭使用,而且使用成本也高。
    电灯其实并不难,大多数材料做成灯丝后,把电灯泡里的空气抽空后,都能亮个几个分钟,几十分钟。
    用棉花,可以亮两三个小时。
    而用竹炭做灯丝,可以亮上400~1000个小时,主要视竹子品种而定。
    钨丝灯现在倒没什么必要,用竹炭就可以了。
    这次科技院研究出来的,就是竹炭灯,竹子是从南方找来的,最后选定了其中的一个品种,可以持续使用1000个小时。
    一般人们一天也就点六个小时的电灯,1000个小时足可以使用166天了。
    事实上,家里用的电灯泡一天可能只点三四个小时。
    而工厂的电灯泡,则一天可能要点上十二个小时,也就能用83天。
    赵岩记得最适合做灯丝的竹子是日本的一个品种,不过1000个小时的电灯也差不多了,没必要为了那一两百个小时跑日本去进口。
    而这种竹炭灯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
    竹炭自然不用几个钱,电灯泡更是不要几个钱,生产上更是较为简单,用手摇抽空机把电灯泡抽成真空,外面则是通电装置。
    一个电灯泡的成本只需要五个铜板,卖出去最多也就十几个铜板,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
    电灯泡虽然研究成功了,但目前用的还是电池。
    因此赵岩下达了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研究工程。
    水力发电是在河流利用水力来进行发电,火力发电则是用蒸汽轮机来发电,现在新式蒸汽机已经发明出来,只要改一下,蒸汽轮机也就出来了。
    同时赵岩还启动了研发电线绝缘体的项目。
    电线绝缘体可以用油漆,也可以用橡胶,现在还没有塑料。
    想到塑料,赵岩又启动了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及炼油方面的研究。
    同时在电报方面的研究,也很有起色。
    有了赵岩给出的方向,电报这种东西又不是需要太高科技含量的东西,估计不用多长时间便能研究出来了。
    为了供应研究所需,赵岩成立了一个材料收集队,专门到各地收集各种矿产、材料,然后进行分类存放,供应登莱科技院和登莱大学的实验所需。
    仅仅十一年第一个月,赵岩就在科研上砸下了五百万两研究经费,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若说基础设施建设用个几百万倒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科研用掉五百万两,又没到那种搞太深奥东西的阶段,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这比支出中,很多是用来建设基础设施的,如材料收集,以及实验室的建造等等,同时还成立了五十几个研究小组,科技院被他折腾下来,人手已经不够了,有的人即在这个小组,也在那个小组。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九十三章:有银子竟然花不掉
    第一百九十三章:有银子竟然花不掉
    赵岩正在科技院到处跑的时候,茅元仪兴冲冲的跑来,大老远的就喊道:“主公,大喜,大喜啊”
    “什么喜事啊?”赵岩听了笑道。
    “辽东作战指挥部在清理满清的东西时,发现了一本账簿。”茅元仪笑道:“这账簿上全是满清与晋商通商的记录,上面记着的晋商商队就有十三个,双方的贸易额度足由两千多万两。”
    “有了这个账簿”
    “哈哈”
    “嘿嘿”
    两人同时阴笑起来
    有了这个账簿,明年就拿晋商开刀。
    晋商一个个身家都有几百万两,估计抄家之后能有两三千万两的收入。
    胡乱抄家自然不行,总得有理由,这个账簿无意给了赵岩很是充分的理由,谁也无法阻拦的理由。
    只要用《大明日报》把这事情一报出去,马上就能让那些通敌的晋商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辽东,现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到了一月中旬时,辽东作战指挥部(参谋部)才开始清理满清留下的种种文件。
    很快,就在这些文件中发现了满清与晋商交易的账本。
    通过账本发现,晋商与满清的交易有时是在张家口,有时则是晋商直接派遣商队到辽东去。
    每一次晋商到来,满清都会很热烈的欢迎他们。
    发现了这一账簿后,辽东作战指挥部连忙将向赵家堡报告。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作战,整个辽东平原几乎都已经肃清了,各城镇的行政人员也下派了过去。
    辽东汉民也都领到了过冬的口粮,行政人员正在挨家挨户的进行户籍登基。
    一月时又有二十艘飞剪船下水,从八年开始,到目前已经建造了六十艘飞剪船,两个月后又有三十艘飞剪船下水。
    现在整个山东能调用的飞剪船,也就只有刚下水的二十艘,其余四十艘飞剪船有三十艘运着兵马前去支援加州,其他十艘则在各舰队负责侦查和信息传递任务。
    虽然只有二十艘飞剪船,但运输能力还是大大提升了。
    山东的大商船已经有一百五十艘左右,其中一百艘被派到了江户,还有五十艘则在日夜往辽东、朝鲜来往运输。
    经过不断的运输,辽东所需的物资基本上都运过去了。
    那些山东商人,也要去辽东开设造船厂,山东还要向辽东和朝鲜移民。
    
    十一年的财政预算,在一月中旬重新进行了一次会议。
    由于赵岩在科研上砸下了五百万两左右,再加上还要设立一个两百万两的基金会来设立‘生产进步奖’,能够进行预算的只剩下5700万两。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