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191部分

军阀治世-第191部分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砸下去,能扩大就业。
    但都是在山西、陕西、以及湖广北部(湖北)招募劳工,毕竟这些地方已经进入免税状态,又属于灾情严重,比较贫困的地区。
    其他还在收税的省份,赵岩担心银子砸下去,两下被人给榨干了。
    至于山东显然不行,山东在一千万两无息贷款放下去后,工厂现在到处都是,加上招兵三十万,劳动力已经很极限了。
    预计招募个30万劳工,另外又从山东的40万倭奴中,调了5万人过去,35万铁路修筑大军,一年支出大概450万两工钱,加70万两伙食费,正好520万两,也差不多,毕竟先期不铺钢轨。
    一年内修好山东的到山西,及山西、山东两省的铁路路基网是没有问题的,同时还可以修筑山东到京师,京师到沈阳,及浦口(南京)到京师的铁路。
    而东北则用三十万倭奴修筑铁路,主要修一条从北朝鲜到沈阳的铁路路基,再加上部分重要城镇的铁路网,给80万两的工具费用和伙食费用也差不多。
    毕竟路基还是很好修的,山东和东北的路基网,及浦口——山东——京师——沈阳一线的路基也很好修,因为都是处于平原地区,最是省时省力,是目前铁路铺设的首选路线。
    山西和朝鲜的铁路则要经过山区和丘陵地带,要开凿隧道,会慢上一些,但山西和朝鲜并非是那种崎岖不平到令人头疼的程度,山西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平的,朝鲜西部也较为平坦,赵岩自然不可能傻到在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去开凿青藏那种等级的铁路。
    山西和北朝鲜是因为矿产资源,所以才要修。而浦口——山东——山西——京师——沈阳——北朝鲜这是跨省的铁路线,一旦连通之后,那就方便得多了。
    第一年修路基,再等利用平炉、蒸汽机制造钢轨的技术成熟以后,再开始铺设钢轨和枕木。
    是最快、最省成本的方案。
    毕竟现在铁路铺设技术还不成熟,火车又还没弄出来,电报也没弄出来,没火车铁路太早铺好也用不了,没电报的话,火车则容易撞车、追尾。
    工程队现在分成了三个种类,一个是公路工程队,一个是铁路工程队,一个是水利工程队。
    今年将相继成立数十个大小工程队,工程款很是充裕。
    勘探大队和黄金部队,赵岩成亲之后马上奔赴山西、辽东、辽西、奴尔干都司、朝鲜、苦夷(库页岛、北海道)各地勘探矿产、测绘地图,寻找金、银、铜矿等。
    几个勘探队,直接钻进寒冷的大兴安岭,向更北部、更西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勘探,到哪里主要寻找金银铜等贵金属矿产。
    他们探到哪里,奴尔干都司就将扩张到哪里,在一个个矿点设立开采据点,而北方有许多部族生活在那里,其中生女真的数量很是十分可观的,开矿的人是有的。
    由于西伯利亚寒流的存在,西伯利亚地区太过寒冷,那里已经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但西伯利亚的资源却是十分丰富的,那里有大量的森林,大量淡水鱼和黄金,更有许多油田和天然气田。
    所以,奴尔干都司扩张到哪里,也将毁灭到哪里,将那些部族全部拉去挖矿,直到灭族为止。
    沙俄就是靠屠杀,来占据这片领土的,因为他们不可能移民太多人在西伯利亚,若是留着原住民,则不好控制。
    赵岩自然也不可能移民太多人到西伯利亚那样的寒冷地区去,那也就同样得用一路杀过去的手段,同时今后也将一路将铁路修过去。
    西伯利亚的森林、鱼、黄金及油田,将使民族更加强壮。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两百章:(免费,庆祝200章)
    第两百章:(免费,庆祝200章)
    为庆祝第200章,这章免费发布
    本章三千字,大前天的补上了。
    另外来点月票、推荐票。
    同时感谢近几个月打赏的兄弟,名单虽然没发,但小菜都有在后台看,万分感谢大家
    ——————
    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是什么矿产都有,而且非常集中,数量也非常庞大,最多的矿产还是铜和镍,镍是造不锈钢用的。
    毕竟在一个三十倍于法国面积的西伯利亚,再加上本身就是一个矿产多的地区,1276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还要大,拥有如此之多的矿产也是很正常的,同时因为很多地区没什么人居住,隐藏的未发现矿场还很多。
    中国产铜量不足,这是很窘迫的问题,铜板的价格向来比白银坚挺,现在日本市场一打开,二月中旬时,一支五十艘商船组成的船队就出发了,带上了海量的棉布,跑去日本运黄铜了。
    而近海运输船只,则往江淮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区大量运输棉布,以及那些从海外购买、抢劫来的货物,进一步冲击南方经济,以获取更多的移民。
    运回来的,则是江淮的硝石,以及各种原材料,更有许多找不到生计的百姓,也都跟着这些山东船只前往青岛,然后进行移民。
    教育部则在抓紧培训师资,在山东到处修建学校,并强制性的将全山东的适龄儿童全部集中在学校中接受教育。
    这次玩真的了,那些不让孩子上学的家长,一律不予分说,直接将孩子带走,带到学校去进行教育。
    现在山东的教育,并不要求学生的成绩能有多好,其实就一个社会来说,那么多读死书的人并没有用,买菜要用到微积分吗?
    只要出现其中一部分成绩出类拔萃的人就可以了,这些人将承担起主要的科研工作。
    大部分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就够了,但最关键的还是素质一定要好。
    所以学校侧重的教育还是素质。
    要想让一个政体不变质、不**,公民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若谁都奴性深重,感觉一些压迫自然而然,把不公平现象归为‘世界上本身就没有公平’‘他们的爹、祖宗有本事’之类的理由,那就真是任由上层者胡来了,结果就是超级悲剧的。
    而且现在这个民族,还存在许多不良习惯,这也是要在学校中彻底去除的。
    所以学校还是重点抓素质,培养学生的品性和习惯,并灌输爱国思想,忧国思想。再加上师资本身不太够,所以学校中的教育,语文、数学课程只占一半,其他一半都是其他的课程,老师更是经常带着学生出去捡垃圾、参观农场、工厂、科研,时常还会请军中的士兵、科研人员、医师、工人等职业中的代表人员到学校里讲课。
    吃穿住都是学校负责,学生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非常无忧无虑,素质和体质,更是一天天的在提高,在学校总是不会难受的,一些学生甚至放假回家后,天天盼着早点到学校去上课,毕竟学校里并非是整天都要坐在教室,接触的东西非常丰富,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的学生想去各大州探险,有的学生想当将军,有的学生想当科学家,有的学生想当医生,有的学生想当大农场主,有的学生想当发明家,有些学生想当资本家
    时常来学校讲课的各界人士,给这些学生树立了各自的理想,同时学校经常带着他们到处参观,也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当然,学校的管理也是十分的严格,打架是不允许的,而且对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学生,也不进行放弃处理。
    那些表现恶劣的学生,行为上表现恶劣的,给与留级和分区处理,什么时候表现合格了,什么时候升级。
    这些娇嫩的花骨朵们,赵岩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啊
    砸了那么多银子下去,就等着未来的收益了。
    今年《大明日报》有了更好的发展,记者派出去了一大票,同时山东也在今年出现了五家私人报刊。
    这些私办报刊,用的都是赵岩提供给他们的活字印刷技术,纸张也是使用山东产的低成本纸张。
    同时赵岩也出台了《报刊管理法规》,这个法规没什么太多内容,只是规定报刊需要做到无党无派,不偏不倚,只为人民的思想。并且严禁‘黄色新闻’,什么是黄色新闻?并非**新闻,而是那种虚假、煽情的新闻。美国历史上就曾经黄色新闻泛滥,结果引发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例如总统被刺杀,与西班牙开战等等
    为此赵岩设立了一个专门审核新闻的机构,审核标准也很宽松,对山东政府出台的政策进行抨击都能通过,但若是抨击山东政府的形象,那就不行了。
    最近赵岩正在《大明日报》上造势,造的自然是收回孔府五百万亩地皮的势,至于鲁王的地皮,收就收了,又能如何?
    但若动孔府,干系到天下士子对山东政府的印象,却是不得不谨慎,虽然赵岩大力发展教育,翅膀已经差不多够硬了,但还是不太想和天下士子站在对立面,但孔府的存在却是赵岩所不能容忍的。
    虽然儒家太挫,但你自己研究孔圣之道便是,干嘛还占着那么多的地皮,一点孔圣之后的品德都没有。
    赵岩让人在《大明日报》上攻击孔府的理由也正是这一点,身为孔圣人之后,占着这么多土地,导致农民没有土地可耕,情节实在是太恶劣了,而且是恶劣到极点了。
    赵岩这么排斥儒学,自然是有原因的。
    儒学为什么挫?因为儒学把很多东西引入了歧途,就说治国之道吧很多东西都是抄袭道学,结果又歪曲了其中意思。
    道学就好比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本来是一棵笔直生长的大树,结果儒学寄生在上面,直接就给长歪了。
    至于儒学当中的精华部分,很多都是抄袭的。
    春秋时,大家互相抄来抄去,结果抄错了。晚唐之后,道、释、儒三教合流,佛家抄走了道家的金丹之法,结合他们的清规戒律,成了‘漏尽通’。儒家则是两教都抄,但也没怎么抄完整,倒是出现了一大堆开启了过目不忘能力的人文。
    这些过目不忘的人,就如同宋应星一般,眼前可以出现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屏幕,所有见过的文字、图案都可以原封不动的显示在那个屏幕上。
    所以宋代的文人,因为三教合流的原因,很多都比较的有本事。但因为儒学先天缺陷,在军事上还是那么的不死不活。再加上一些神秘力量的干扰,频繁的在气候上出现一些对宋军作战不利的现象,以及君王被说不清楚的东西蛊惑的极其弱智,甚至有个皇帝整天到晚研究什么‘阵’,一到打仗就要求部队在他预定的地点摆阵,就是在河里,也得全部下河,还整天洋洋自得。甚至小皇帝逃难遭到陨石袭击等等总之最后两宋都完蛋了。
    总之儒学和**都不是好东西,苏联就是因为**,结果官员**得一塌糊涂,面临美国人赤luo裸的挖墙脚行为,为了个人的利益,结果出卖了整个国家,而苏联的人民,则无力反抗,他们的卢布跟国民党的金圆券似得,贬值的速度可谓是一泻千里,就连太空上的宇航员,都用先进的信息传递系统让家人赶紧把卢布换成美元。
    而中国,在面对美国佬的种种挖墙脚行为,又有多少贪官为了个人利益,出卖了国家利益?若仔细去看,种种现象简直不堪入目。
    《大明日报》连续十余个刊期,都在对孔圣人进行讨论,文章中对儒学带中很大的批评性,结果收效甚为
    反而引来了一大堆士子的口诛笔伐。
    赵岩看着效果,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些封建残余势力还真是顽固啊
    当刀子架到他们脖子上时,看他们还是否能这么的硬气?
    如何对付孔府,真是让人伤脑筋。
    突然赵岩眼前一亮。
    “不如就搞出各种不堪入目的丑闻,就算没有也嫁祸一大堆给他们,让孔府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反正舆论掌握在我手上,等孔府臭名昭著的时候,就直接收拾掉他们。”赵岩想道。
    想到这个主意后,深感自己天才,不由得意的哈哈大笑了两声。
    接着立即给情报部、警察部下达命令,让情报部马上去查孔府的成员的污迹,再让警察部配合情报部,再捏造几个让他们有口说不清的丑闻和案件出来。
    再拉拢几个孔府成员,让他们配合一番,事成之后册封他为孔子第XX代继承人,等到那时,孔府已经没多少资产了。
    赵岩为了配合这次行动,还下令情报部寻找老子‘李耳’的后人,等动手时,再让内阁册封‘李圣后人’来转移视线。
    在对孔府的资产宣传,没有引起任何士子的支持后,赵岩总算是放弃了这种策略,改用栽赃手法。
    和天下士子谈什么土地兼并,简直是对牛弹琴,那些士子本身就是这种模式的得利者,只要他们一旦中举,就能够晋级地主集团。而这个集团,也正是依靠功名来进行晋级、淘汰,所以当今的文人,又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功利性很强。
    改为栽赃,无疑是最最毒辣的方法,赵岩在完成某些目的时,一旦正规渠道走不通,手段也是很阴险的。
第三卷:聚敛天下 。。。。
    兖州府,这简直就像是孔府的私人王国一般,在赵岩没有控制兖州的行政权前,孔府就是这里的霸王。
    天下文人都可以算是孔府的门生,因此凡官员来兖州上任,皆对孔府不管不问,更是对孔府偏袒之极。
    孔府本身就是免税阶级,加上官府不断的配合了他们将近两百年的扩张,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
    孔家子弟不下万人,内内外外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核心成员,边缘成员,各有各的产业,大小也不一,但绝大部分的产业都掌握在孔府的核心成员手中,而那些处于边缘的孔氏成员,有的甚至一贫如洗。
    孔府在商业、农业都有涉及,当然还是他们的地皮最多,核心人员手上的地皮,就有五百多万亩。
    商业上近年一直得不到什么发展。
    因为赵岩不鸟他们孔府,结果卖玻璃镜没什么进货渠道,其他方面更挫了,生意都被山东商人给抢光了。
    以前有地方官员偏袒他们的时候还好,只是在赵岩掌控了兖州府的行政权后,孔府所面临的形式就不同了。
    没有了官府与孔府来进行官*商*勾*结,结果连兖州这快的很多盈利点也丢了,现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