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45部分

军阀治世-第45部分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德林法是现代炼钢法出现之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曾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18世纪中期欧美各国用普德林熟铁铺筑的铁路达到7万多km。但由于半凝固态冶炼的根本弱点,劳动条件恶劣和熟铁品质差,在贝塞麦法诞生后,普德林法即被迅淘汰。
    炒钢法是先练出熟铁,然后再用人工锻打成钢,因此需要许多人力。贝塞麦法虽然由于炒钢法,但需要加锰,赵岩的化学也就一般般,教教学生还行,但要他去找锰,绝对是两眼黑。
    反正大明有将近上亿人口,人力总是不会缺的。
    只要把这些技术都落实下去,将邯郸打造成钢铁基地,绝对能让赵岩的实力来一个质的飞跃。
    板甲可以直接用钢打造了,防御力又能上去一个台阶。
    钢炮在平炉钢出现之前是别想了,只能继续用铸铁和铜,平炉钢出现之前,钢材的质量还不能做为炮钢使用,主要是容易碎。
    
    就在赵岩规划钢铁基地时,突然下面的士兵来报说,郧阳巡抚卢象升来了,吓得赵岩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流贼都缴械了,卢象升跑来这里干什么?赵岩连忙跑出去安排,心里边想道。
    卢象升的到来,让赵岩无比心虚,连忙把韩胜叫了过来,两人对好口径,这才急匆匆的带着一百名亲卫前去迎接卢象升。
    远远的,一队人马出现在视线之中,赵岩拿起望远镜看去,只见军中一个三十多岁,穿着巡抚常服的人正乘马而行,应该就是卢象升了。
    卢象升可谓是明末文官中最能战、敢战的文官,只可惜势单力孤,最终在孤立无援之中战死,文,革时衣冠冢还被炸了。
    面对这样的历史伟人,让赵岩有些紧张,更多的还是怕纵贼之事穿帮。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怕的,穿帮一般来说不太可能,就算被看出什么端倪,自己也可以矢口否认。
    自己有钱有人有粮,完全不必要惧怕朝廷。
    想到这里,赵岩心下稍稍镇定。
    五六分钟后,远处那支军队来到了赵岩不远处,赵岩带人策马迎了上去,那支军队顿时停了下来。
    “下官登莱总兵参见巡抚大人。”赵岩下马拱手参见。
    卢象升在马上看着眼前这年轻人,不由瞅了又瞅,有些呆,半响才出声道:“你就是赵岩?”
    “正是下官。”赵岩答道。
    “今年几何?”卢象升又问道。
    “十九。”
    “想不到竟如此年轻,听闻你乃秀才出身,为何要弃笔从戎?”卢象升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拉起了一支兵马。
    “家父为孔有德乱兵所害,下官空读十载圣贤书,却无灭贼之力,深感无奈。只得弃笔从戎,操练乡兵保境安民。”赵岩马上编了个借口,难道还能对他说朝廷要完蛋了,满清要入关了,练点兵马以为自保
    “嗯!弃笔从戎也好,也不至虚谈横议,坐啸画诺。”卢象升点头,然后问道,“你表字为何?”
    “山东巡抚大人给下官取了个持坚的表字。”赵岩说道。
    “本官听闻翻天猴进犯邯郸,十九日启程,日夜急赶,奈何路途遥远,终是晚了一步。不知持坚为何也晚了一步?”卢象升突然问道。
    “这个下官军中兵马出山东作战,士卒多有水土不服者,加上沿途无处补给,所带辎重又太过笨重,因此晚了一步。”赵岩含糊的说道。
    ————————
    票票!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二十五章:安民
    卢象升对赵岩的回答也不可置否,想想这赵岩如此年轻,又领兵不久,行军打仗方面定然缺少经验,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他却不知,赵岩虽然在行军打仗上没什么经验,眼界却是广阔,深谙行军打仗所需注意的各项重要,并且在不断的总结。
    “下官已让人备好酒菜,巡抚大人不如入城歇歇。”赵岩对卢象升说道。
    “也好。”卢象升点了点头。
    赵岩上马,跟在卢象升身旁,向邯郸而行。卢象升路上却不断的看着赵岩身边的卫兵,这些卫兵清一色穿着钢制的板甲,打磨得透亮,个个拉下面罩,显得威风凛凛。并且行动如一,看得出是经过严格训练而出的。
    “持坚你这些家丁好生威武呀!”卢象升赞叹道,赵岩笑了笑,他可没搞什么家丁的特殊制度,真要说家丁,全部士兵都是他的家丁才对。
    “这是从军中选出的精锐。”赵岩答道。卢象升点了点头,也未再多说。家丁在武将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他看来,这些家丁虽然威武精悍,造价定然不菲,也就失去了兴趣。
    刚行了一段路,就看到一些人正拿着量杆在丈量田亩,有人在量,有人在记,卢象升惊奇问道:“他们在做什么?”
    “丈量一下田亩,也好安置百姓,来年种出了粮食,百姓也不至从贼。”赵岩说道,那些丈量田亩的人员正是从山东调来的,安置流民之前,必然要对田亩进行一次清楚的丈量,然后才好进行分配。
    赵岩的回答让卢象升深感意外,颔同意道:“百姓从贼多因饥寒,官军从贼多因缺饷,若百姓无以温饱,就算暂时剿灭,终究还是会复苏。”
    “大人高见。”赵岩由衷说道。卢象升苦笑的摇了摇头,“如我这般见地者大明遍地都有,持坚你也看到了其中的问题,只是看到并不意味着能解决。当年杨鹤巡抚陕西,同样看到了,也真心去做过,奈何天不遂人愿。”
    卢象升同样擅长收拾残局,但面对残破萧条的生产,时常也只能深感无力。
    赵岩微微摇了摇头,想要改变这种状态,还得有大把的银子投入才行,不过朝廷的财政拮据,显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
    行至城门,突然一股香味飘了过来,那是地瓜粥的香味,赵岩一闻到这香味,不由皱眉。
    在后世时,小时候也吃过地瓜粥,一开始很喜欢吃,不过多吃几次就腻味了。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都不吃地瓜粥了,地瓜粥主要拿来喂家里的狗狗。
    每次闻到地瓜这东西的味道,赵岩都有些反胃。他这种情况还算好,后世那些老人吃了几十年的地瓜,连肠胃都吃伤了,见到这东西更是无比厌恶。
    卢象升闻到这股香味,不由朝着源头寻去,马上看到了几百口大锅里面煮得热腾腾的地瓜粥,还有一些玉米棒。
    那些百姓正在后面排队,每人一碗地瓜粥,外加一跟玉米棒,领到了吃食,多数百姓蹲在边上的空地上无比香甜的吃了起来。
    “这是?”卢象升勒住马匹停下,看着那锅里的地瓜粥和玉米惊奇的问道,这两样东西他竟没见过。
    “禀告大人,那是红薯和玉米,红薯若是精耕细作,亩产可达数千斤,也可种下后不去管它,亩产也有两三石。地里种完小麦和红薯,还可以再种一次玉米,亩产也能到二石左右。”赵岩说道。
    玉米是一种廉价的粮食,在后世种植面积很广,是世界产量第三的粮食作物,不过大多数都是作为饲料使用,占了98%左右,一些非洲的贫穷国家,还主要吃这种廉价的果腹粮食。
    “红薯?可是曾在陕西激起民变的白薯?”卢象升问道。
    “就是这种东西,产自万里之外的美洲,传入我大明的时间不长,百姓不知这是何物,强行推广必然会激起民变。”赵岩说道。
    卢象升突然下马,走向了分吃食的地方,赵岩也只好跟着下马。
    “午饭就在这儿吃吧!”卢象升突然说道。
    “大人,下官已经备好酒菜了。”赵岩愕然说道,卢象升抬手说道:“酒菜就撤了吧!”
    “好吧!”赵岩吩咐旁人去把酒菜撤掉,然后陪着卢象升走到了大锅前,拿了些碗筷过来。
    卢象升和赵岩,以及两人的亲卫都分别舀了一碗,又领了一跟玉米棒,然后做到了边上的凉棚中。卢象升狼吞虎咽的将地瓜粥和玉米吃完,打了个饱嗝笑道:“味道不错,再给我来一碗。”
    赵岩连忙让人再去舀上一碗,卢象升看了看那些吃着地瓜粥和玉米的百姓,关心的问道:“这些红薯和玉米从何而来?可够百姓食用?”
    “下官在山东收了将近两百万石红薯,供给这些百姓食用还算够,只是路途有些遥远,运输上得费些力气。不过下官打算在颍州、邯郸二地组织百姓种植红薯和玉米,撑到来年就可有大量的粮食产出。”赵岩说道。
    “百姓毕竟不知红薯与玉米的好处,持坚又是如何推广?”卢象升如同现了一个宝藏一般,急切的问道。
    “拿出实物给百姓尝尝,再告知他们好处,再派些人教导种植方法就可。若是强行的推广,自是会引起民变。”
    “嗯!这倒也是。”卢象升点了点头,思索了一阵,对赵岩说道:“持坚可否送给本官一些种子?本官回湖广后也好让百姓种植此物。”
    “下官这里种子多得是,大人要的话尽管拿去。不过单有种子还不够,下官谁此次从山东调来了一些擅长种植红薯、玉米的人员,可随大人一同前去湖广。”赵岩说道,他对于推广红薯还是很上心的。
    明末生产荒废,天灾不断,加上朝廷财政拮据,北方到处萧条。南方的情况也不太好,南方最重要的就是水利,但朝廷税收过低,偷税漏税的又多,特权阶级也多,更是没钱修水利,每年南方都有大水生。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人自然就不会死那么多。卢象升要推广红薯,自然比赵岩这个总兵更有影响力,赵岩自然是支持的。
    卢象升笑着点了点头,神色大悦,若有粮食,对付流贼就容易多了。
    接着卢象升又与赵岩谈起了安民方面的事情,赵岩在安民方面的经验自是无比丰富,听得卢象升连连点头。
    原本卢象升对赵岩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毕竟凤阳没救下,邯郸又没救下。不过此刻印象却改变了许多。
    即能治贼,又能安民。还能解囊济民,从山东远道运粮而来,自然不是那些鱼肉百姓的武人能比。
    想到此处,卢象升不由想到了祖宽的辽东兵,祖宽乃是祖大寿的家仆,官进总兵衔,却成日焚烧民宅,奸,淫妇女为乐,与这赵岩却有则很鲜明的对比。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二十五章:登莱精锐
    神色大悦的卢象升,接着又提出要视察军营的要求,主要还是好奇山东兵在凤阳作战时的勇猛。
    在凤阳肥水一带,山东兵连斩十三部流贼领,击毙太平王,活捉扫地王,就是卢象升本人自量,也无法打得那般漂亮。
    赵岩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带着卢象升视察了军营。
    军营驻扎在城外,此刻正在紧张的操练,长枪兵练枪术,长弓兵练箭术,火枪兵练装弹
    “下令集合。”赵岩对王文岳命令道。
    “是。”王文岳啪的一转身,转身跑了下去,很快集结号就吹响了。军营内的士兵急匆匆的手持兵器赶来,然后在卢象升目瞪口呆的度中排列起整齐的队伍。
    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军营内的士兵就已经排列成了一个大方阵。一千五百名长枪兵在前,排列成三个横队。
    每个横队5oo人,5o人一队,分1o排。火枪兵在后,1oo人一队,分6排。手持长弓的长弓兵1oo人一排,分5排。
    最后面则是3oo名炮兵,三人为一组,1oo门火炮分三排横列。以及3o名火箭兵,3o架火箭射架分两排横列。
    一千名骑兵,一分为二,分布在步兵的侧翼。
    “一排报数二排报数”
    “一,二,三,四,五,六”
    “一连应到人数25o人,实到人数246人,4人伤病修养”
    “二连”
    “三连”
    数字很快统计了上来,林毅小跑来到赵岩面前,敬礼报告道:“禀告大人,骑兵营应到人数1o5o人,实到1oo5人,阵亡21人,伤病16人,8人外出侦查”
    王文岳这时也统计好了数字,跑来报告:“禀告大人,第二营应到人数31oo人,实到人数3oo6人,65人伤病,29人外出侦查”
    “大演开始。”赵岩下令道。
    “是。”王文岳与林毅二人转身跑回阵中。卢象升在边上却是看花了眼,森寒般的枪阵,骑兵、长枪兵身上人人批着铁甲,骑兵所骑乘的马匹更是彪壮,一看就是上好的战马。阵后还有一百门精良的火炮,以及那些没见过的火箭。
    强军,绝对是强军。
    “登莱兵竟如此精锐!”卢象升心中惊呼,这些士兵看上去一个个装备精良,精神饱满,完全不是一般官军可比。
    而且集结度之快,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特别是那些士兵身上的铁甲,之前在赵岩的亲卫身上也看见了,卢象升原本以为只能装备家丁罢了。
    现在看来却是大错特错,这些登莱兵马中根本没有家丁与弃物之分,人人装备都与那些亲卫一般。
    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卫兵马,自己的兵马与这登莱兵一比,就如同土鳖一般。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上都无法与登莱兵相比。
    还没等卢象升回过味来,那方阵却突然调转了方向,面向了看台的侧面,远处是一片空旷的野地。
    如同一个机器一般,快而又流畅的运转了起来。
    “现敌军,距离18oo米。”测距手位于前方,手持一个望远镜以及测距仪瞭望,报出数字后,后面马上打出一面令旗。
    “火箭兵就位,前方18oo米,45度角。”火箭连连长高声大喝,火箭兵马上开始调整射架的角度。
    “一号就位”
    “二号就位”
    “点火~!”
    火箭兵点燃火箭的引信。
    “噫咻”
    刺耳的呼啸声顿时响起,射架上的一枚枚火箭顿时飞射而出,拽着橘红色的尾焰和白色的烟雾飞向前方。
    “轰轰轰”爆炸声不绝于耳,随着爆炸,18oo米外的野地上顿时燃起大火,地上的枯草正在熊熊燃烧。
    “敌军距离12oo米”
    “炮兵就位,正前方45度角,四秒引信。”
    “射!”
    “轰轰轰轰”一声声炮响,大量的硝烟弥漫了起来,甚至遮挡了视线。只见空中飞过一个个红色的炮弹,快的向正前方砸去。
    炮弹飞出后四秒,那些炮弹再次生爆炸,顿时气浪、弹片横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