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法〕托克维尔 >

第5部分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法〕托克维尔-第5部分

小说: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法〕托克维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到后悔和尴尬的旅游者的名单。

    ①蒙有关方面惠赠立法和行政方面的资料,使我至今难忘对他们的好意表示感谢。在热情帮助我考察的美国官员当中,首先应当提到爱德华。利文斯顿先生。他当时任美国国务卿,现为着国驻巴黎特命全权大使。在我访问美国国会期间,利文斯顿先生向我惠赠了有关联邦政府的文件,其中大部分我至今还保存着。

    利文斯顿先生是我结识之前因读其书而表示尊敬的少数人物之一。

    我对这次知遇深以为幸。

 37

    02绪  论

    我知道,尽管我费了苦心,但如果有人想要批判本书,那再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了。

    我认为,想要仔细阅读本书的读者,将会发现全书有一个可以说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中心思想。但是,我必须讨论的对象之差异是很大的,所以要想用一个孤立事实去反对我所引证的成组事实,或用一个孤立的观点去反对我所采用的成组观点,那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希望读者能用指导我写作本书的同样精神来阅读,并根据通观全书所得的总印象来评论,因为我本人就不是根据孤证,而是根据大量的证据来立论的。

    决不要忘记,作者希望读者理解他不得不对自己的每一个观点做出理论上的总结,而且往往会总结得大错而失真,因为人们在行动上虽然有时需要偏离逻辑规律,但在议论时却不能那样,而且人要想在言语中前后不符,几乎与要想在行动上前后一致是同样困难的。

    最后,我自行指出一个可能也是许多读者认为的本书的主要缺点,即本书完全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而写的。我在写作本书时,既未想为任何政党服务,也未想攻击它们;我并不想标新立异,只是想比各政党看得远一些;当各政党只为明天而忙碌时,我已驰想于未来。

 38

    第一部分

 39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

    北美分为两大地区,一个伸向北极,一个延向赤道——密西西比河大河谷——见于这个流域的地球变迁痕迹——建起英国殖民地的大西洋沿岸——南美和北美在被发现时的不同外观——北美森林——大草原——到处飘泊的土著部落——这些部落的外表、习俗和语言——一个早已消失的民族的遗迹。

    北美在外貌上有一个一看即易于分辨出来的总特点。

    陆地和水系,山岳和河谷,都布置得井井有条。在这种简单而壮观的安排中,既有景物的杂陈,又有景色的多变。

    两大地区几乎各占北美的一半。

    D一个地区北抵北极,东西各临大洋。它向南伸展,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两个不等边,最后在加拿大五大湖区下方交合于底边。

    第二个地区始于第一个地区的终点,包括大陆的所有其余部分。

    一个地区微微斜向北极,另一个地区微微斜向赤道。

    第一个地区的大地向北缓缓下降,斜度令人看不出来,几

    1836年(第5版)本,在此处有一个注:“见本册后面所附地图。”

    1951年D版未收此图。——译者

 40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32

    乎可以说这是一片平原。

    在这片广袤的平地上既没有高山,又没有深谷。

    这里的河流曲曲弯弯,好象愿意流到哪里就流到哪里。

    一些江河时而并行或会合,然后分而又合;时而流入沼泽地带,消失于它们自身造成的水乡迷宫之中;经过这样千回百转,最后才注入北极的各海。这第一个地区南端的各个大湖,与旧大陆的大多数湖泊不同,周围没有群山峭壁,湖岸平坦,只比水面高出几英尺。因此,每个湖就象盛满水的大碗:如果地球的构造微微变动,湖水不是涌向北极一侧,就是流入热带的海洋。

    第二个地区虽有些凸凹不平,但更适于人们定居。两条大山脉在其中各据一方:一条名叫阿勒格尼山脉,它沿大西洋沿岸延伸;另一条〔落基山脉〕与南海〔太平洋〕平行。

    两条山脉之间的空间,计有22843平方里约①。

    因此,它的面积约为法国的六倍②。

    然而,在这个广大的地域内却形成一个大河谷,这个大河谷自阿勒格尼山脉的圆形峰顶迤逦而下,然后逐渐上升,一直爬上落基山脉的各个山巅。

    大河谷的底部流着一条巨川,自群山而下的条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其中。

    ①1341649英里。见达比《美国概览》第449页,费城,1828年。

    〔托克维尔引用的是沃登法译本〕。按每里约等于200图瓦兹换算E。

    1里约(lieue)等于4公里,1图瓦兹(toise)等于1949米,两者都是E法国的旧长度单位。——译者②法国的面积为35181平方里约。

 41

    42第一部分

    从前,法国人为了纪念远方的祖国,曾把这条巨川称为圣路易河;而印第安人,则用他们的夸张说法,把它称为“诸水之父”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我在前面所说的两大地区的交界处,源头距分隔这两大地区的高原的最高点不远。

    在这最高点附近,还流出另一条河③。

    它几经回转,流入北极的海洋。密西西比河本身的河道,有一个时期似乎并不稳定。它曾多次改道,只是在缓缓流出湖区和沼泽地带之后才稳定流向,最后缓缓流向南去。

    密西西比河有时在大自然给它挖出的粘土质河床中静静地流过,有时因暴雨而变成洪流,流程100多里约④。

    在离河口近600里约处⑤,水深平均已达15英尺。载重300吨的船舶,可自河口上溯200里约左右。

    有57条可通航大河向它供水。

    据计算,在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中,有一条长1300里约⑥,一条长900里约⑦,一条长600里约⑧,一条长500里约⑨,四条长200里约F G。至于从四面八方汇入其中的无数小河,就不必提了。

    ③鲁日河〔红河〕。

    ④2500英里,合1032里约。见沃登译《美国概览》第1卷第166页。

    ⑤1364英里,合563里约。同上书第1卷第169页。

    ⑥指密苏里河,同上书第1卷第132页(1278里约)。

    ⑦指阿肯色河,同上书第1卷第188页(877里约)。

    ⑧指鲁日河,同上书第1卷第190页(598里约)。

    ⑨指俄亥俄河,同上书第1卷第192页(490里约)。

    指伊利诺伊河、圣皮尔河、圣弗兰西斯河、得梅因河。以上河流的长度,F G我是按标准英里和每里约等于200图瓦兹折算的。

 42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52

    密西西比河流经的河谷,好象专门为它而创造的。这条大河既有为善的意志,又有作恶的意志。在这方面,它俨然如神。在近河地方,大自然展出一片用之不竭的沃野;离河越远,草木也就越稀疏,土地也就越贫瘠,万物也就越羸弱衰败。地壳上任何一处巨大变动留下的痕迹,都没有象在密西西比河谷这里清晰可辨。流域内的一切景象,都是水的作用的证明。

    歉收和丰年,都是水的创造。

    古代大洋的海水,在今日的谷底沉积下厚厚一层适于植物生长的沃土,而且在水退时把它冲得平平坦坦。河的右岸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坦得就象农民用磙子轧过一样。而离山越近,土地也就变得越不平坦和贫瘠。可以说这里是千里峥嵘,古老的嶙峋岩石到处可见,就像一架一架骷髅立在那里,筋肉早已被时间吃掉。

    地表是一层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沙子,镶嵌着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岩石。一些植物好不容易排除这些障碍,才得以冒出它们的幼芽。有人说,这是一片布满一座巨大建筑物的残垣破壁的沃野。经过考察,不难看出这些岩石和沙子,在成分上与落基山的嶙峋不毛山顶上的沙石毫无二致。在谷底沉积出土地以后,洪水毫无疑问又把一部分岩石从山上冲下来。这些岩石从斜坡上滚动下来,你推我挤,彼此冲撞,最后停在它们原来所在的山巅的脚下。

    (A)

    D总之,密西西比河大河谷是只有上帝才能给人们准备出来的最好住所。但在目前,它还是一大片荒漠。

    在阿勒格尼山的东侧,位于这条山脉的山麓和大西洋之

    原作者注,见卷末。——译者D

 43

    62第一部分

    间的,是一条由岩石和沙子构成的长岗,看来是海水退泻时留下来的,这个长条地带的平均宽度只有48里约F H,但它的长度却达390里约F I。

    美洲大陆这一地区的土地,只给开垦者的劳动准备了困难。这里的草木不茂,而且种类单调。

    正是在这一条荒凉无人的海岸,首先聚来了披荆斩棘的强人。也正是在这一条不毛的沙嘴地带,成长和壮大起日后诞生美利坚台众国的英国殖民地。今天,实力的中心也还是在这里。而在它的西面,行将掌握这个大陆的伟大民族的积极力量,正在悄悄地集聚。

    当欧洲人最初登上安的列斯〔西印度〕群岛的海岸,和不久以后又登上南美大陆的时候,他们以为来到了诗人们吟咏的仙境。海面闪耀着热带特有的磷光,海水清澈得使航海者可以看到海底F J。

    小岛星罗棋布,好象是一个一个花篮漂在静静的海面。在这迷人的地方,极目所及的一切,好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准备的,或为了使人享受而安排的。大部分树木挂满了富于营养的果实;而一些对人用处不大的果实,则因其彩色鲜艳缤纷而使人目悦。

    在由芬芳的柠檬树、野生的无花果树、圆叶的桃金娘树、带刺的金合欢树和夹竹桃树汇成的丛林里,一条条缀满鲜花的美洲野藤把所有的树木

    100英里。

    F H约900英里。

    F I马尔梯—布伦在其《世界各洲地理概要》(1817年)第3卷〔第5卷〕第F J726页上说,安的列斯群岛的海水清晰得可以看见水下60米的珊瑚和鱼类。

    船只好象飘浮在空中。航海者透过透明的液体俯视海底公园,感到有些眼花缭乱。在这个海底公园里,五光十色的贝类和鱼类,在黑角藻簇和海带丛里闪闪发光。

 44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72

    连接起来,一群群在欧洲没有见过的飞禽展翅显示其深红色和天蓝色的华丽羽衣,并配以与充满活力和生命的大自然完全和谐的鸣声大合唱。

    (B)

    在这种辉煌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死亡,但人们当时并未察觉,反而沉湎于这种环境的气氛之中。我还不知道有什么消极影响,曾象这种环境使人只顾眼前而不管将来。

    北美的情景与此不同。在北美,一切都是严肃的、郑重的和庄严的。

    只能说这里是为使智力有用武之地而被创造的,而南美则是为使感官有享娱之处而被创造的。

    汹涌多雾的海洋冲刷着岸边,大自然用花岗岩的石块和沙粒给海岸系上一条腰带。海岸的树木茂密成荫,红松、落叶松、常绿栎、野橄榄和桂树长得无比粗壮。

    横越这第一条腰带之后,便进入中央森林的绿荫。在这里,东西两半球所出产的巨大乔木并肩生长,法国梧桐、梓树、糖枫、弗吉尼亚白杨与栎树、山毛榉、椴树枝叶交臂。

    在这些森林里,也象在由人工管理的森林里一样,死亡在不断地夺取生命,但无人去收拾砍伐的迹地。因此,弃枝和残木日积月累,层层堆砌,以致没有时间使它们赶快腐烂而为新树的生长让出地方。

    但是,在这些弃枝和残木的底部,繁殖的活动仍在不断进行。蔓生植物和杂草终于克服一切障碍,爬上枯树和倒木,从这些朽木身上附着的尘土吸取养分,顶起并穿破覆盖着它们的干瘪树皮,为自己的新芽打开一条道路。因此,死亡可以说在这里又帮助了生命。生与死对峙,两者好象有意混合和交换它们的成果。

    这些森林的深处幽暗不明,人力尚未疏导的千百条小溪

 45

    82第一部分

    使森林里经常潮湿。在林荫里,难得看到某种鲜花、野果或飞禽。

    一棵老朽树木的倒地声,一条河流的跌水声,野牛的叫声,风声,是打破这里的大自然沉寂的唯一音响。

    在大河以东,森林已经消失一部分;在森林消失的地方,铺着无边无际的大草地。究竟是大自然在其千变万化的运动中不肯给这些沃野撒下树种,抑或是覆盖这片沃野的森林往昔被人破坏?这是一个无论是传说还是科学研究都未能解答的问题。

    但是,这些一望无际的荒凉土地,并不是从来没有人烟。

    一些居无定所的部落,曾分布在森林的树荫下或大草地的绿野上许多世纪。从圣劳伦斯河河口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从大西洋到南海〔太平洋〕,其间分布的这些野人具有相似之处,足以证明他们出于同源。但是,他们又与现在已知的一切人种有所不同。

    F K    他们既不象欧洲人那样白,又不像大多数亚洲人那样黄,也不像黑人那样黑。他们的皮肤微红,头发长而发亮,嘴唇很薄,颧骨甚高。美洲野蛮部落所操的语言,虽然在词汇方面各部落之间有所不同,但却服从于相同的语法

    后来发现,北美的印第安人与通古斯人、满洲人、蒙古人、塔塔尔人和F K亚洲其他游牧部族,在体形、语言和习惯上有某些相似。亚洲的这些部族辗转到接近白令海峡的地方以后,可能是在古代的某一个时期迁移到荒凉的美洲大陆来了。但是,科学还没有达到弄清这一点的地步。关于这个问题,请参看:马尔梯-布伦著作第5卷;洪堡〔亚历山大。冯。〕的著作;费舍:《美洲大陆起源的推测》〔大概还有〕费舍:《美洲大陆的起源》,彼得堡,171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