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为君 >

第133部分

为君-第133部分

小说: 为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少年趴在窗户上又稀奇又热切地看着窗外那普通的市集之景,崔景深仿佛看到一条被锁在深宫里的美丽银龙,心头的念想忍不住放肆起来,他轻轻握住少年纤长优雅如和田玉的手。
  “停车,我要去……”处于兴奋状态的楚昭一下子僵住了,一秒钟从脱缰状态的哈士奇变成安静高贵的布偶。
  汪汪汪汪……喵?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怎能白龙鱼服,与那些粗鄙之人拥挤在一处?”崔景深想了想,直接命令御驾停在尝味阁门前。因为整个过程中,崔景深一直没有放开手,所以可怜的陛下一直处于恍惚状态,像一只被顺毛的猫儿一般,轻易就被心爱的铲屎官抱走了。
  崔景深知道自己今天有些逾矩了,直接命令乘舆官,臣子役使有品级的宫人,已经触及皇室的逆鳞了。可陛下不但不怪罪,还依旧恩宠非常……如此深情,奈何错付。
  微微苦笑了一下,崔景深慢慢吁出一口气。他早就没想过能全身而退,然而苍天弄人,如今便趁着皇上还愿意顾念他,为天下,也为皇位上的人尽量多做一点事情吧。
  此生已经不敢有太多奢求——只愿陪在你身边,见我大楚山河永固,八方来朝。
  不管崔先生心里有多么大的追求,日后会作出多么大的成就和牺牲,就目前来说,崔相爷的首要任务是喂饱肚子咕咕叫的大楚天子。
  下了车,崔景深便放开手,楚昭总算恢复了正常。一进尝味阁,就熟门熟路地点了虾饺,翡翠烧卖,干豆腐丝,海鲜粥,都是郭师傅拿手的早点。
  等饭菜上了桌子,楚昭将一碟撒着葱花、姜丝、蒜末、秋油和金钩虾米的豆腐丝拌匀,推到崔景深面前:“尝一尝吧,别家再没有这样香的豆腐丝。”说完又给崔景深挟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翡翠烧麦:“这种烧麦里面的馅料是青菜煮化后加糯米和肉末搅成的,我最喜欢吃,先生也尝一尝。”
  一时又给崔景深倒茶,如同世上最体贴周到的情人。被这样尊贵俊美的人温柔相待,试问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不沉沦?
  偏生世上还真有这般铁石心肠的人。崔景深没有说话,垂下眼眸安静地吃饭。楚昭不敢打扰他,安静地陪着吃,顺便侧着耳朵打听坊间传闻。
  尝味阁不愧是都城最大的酒家,各种坊间传言的集散地。
  楚昭在民众间的名声极好,当然,这也归功于他大力推广土豆红薯和棉麻纺织技术这些真正改善民众生活的东西。百姓的心思其实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说谁的好话。
  听到民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他,赞美他,楚昭又是害羞又是得意,不免觉得自己吃得苦都是值得的,这一次穿越没有白穿,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个真正有理想有作为的五好青年,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正得意呢,突听大堂中锣鼓敲,惊堂木“啪”一声响,一个说书先儿亮了相,开始唾沫四溅地讲话本故事。今天这话本是坊间新出的,乃是一个清官的故事。
  不论什么朝代,老百姓都是喜欢清官的,在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心中总是盼望着有明君和清官能俯下身子体察他们的痛苦,为其做主。
  楚昭一开始和其他人一样,还听得津津有味,听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劲了,故事里的反派似乎就是……就是自己对面这位“奸相”。而那位清官,怎么听怎么像张庭。
  一时不免沉下了脸,对身边的天权示意,让他前去查一查,究竟是哪路妖魔鬼怪在背后推波助澜,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作乱。
  回过神,就听到说书先生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大清官和青梅竹马的小妾那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噗”楚昭口里的茶一下子喷了出去,幸好崔景深闪得快,不然非被喷一脸不可。
  皱了皱眉,本来有洁癖的崔景深却摸出手绢,仔仔细细给旁边的楚昭擦嘴巴。
  虽然说书先生讲得投入,食客们明显对没有香艳段子的爱情故事不感兴趣,纷纷要求说书先儿快进到清官戏弄奸相的章回。
  这时突然就有人说:“我听说这故事里的人都是有原型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个短打的帮闲含沙射影地对暗号,务必让在场的平民都深刻理解话本的内涵。
  楚昭听他们越说越过分,心里不由动了真怒。正好天权回来了,凑到跟前把安乐郡王所养外室的作为禀报上来,楚昭简直气得双手都在发抖。
  倒是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崔景深忍不住露出一个笑意,拉着他的袖子示意他该离开了。
  走出尝味阁,见楚昭犹自愤愤,崔景深心头一片温软,含笑问他:“今早我送去的折子,陛下是否一本都没看?”不等楚昭回答,崔景深继续说:“是陛下的兄弟联名送上来的奏折,弹劾前将军徐姜玩忽职守,着降调两级,调去陇西督军务。原陇西提督李卫国考评为优等,又立了大功,入京叙职,另行嘉奖。”
  楚昭听了崔景深复述这个折子,不免气乐了:“这种折子先生还需要给我看?你们南书房直接给我驳下去不就完了。自从韩起战死后,到底不是我一手带起来的,西征军那边就有些异动,徐姜明显已经成了楚旦他们那边的人,不然徐戕为何要把楚客押到京城来?还不是为了弟弟着想。只可惜徐姜却执迷不悟,把西征军交给他,那还了得?”
  “直接驳下去是不成的。”崔景深断然道:“昨天的张庭却只是第一招,今日的折子是第二招。陛下以为昨日张庭为何要点刘岩出来?只因他和李卫国有仇!刘岩当年抢了李卫国的功劳,俩人势同水火,这事情说起来都有过错,到底还是刘岩稍微理亏。可如今刘岩都做到了中央要员,陛下却把李卫国流放去了陇西。而楚旦上折子的时候,李卫国其实已经到了都城,正在四处拜访故交,看着也是有跑官的意思。若是再不升李卫国的关,只怕黑骑军那边不服。黑骑军是陛下的立身之本,有心人这是要挑起朝中文武之争啊。如今的舆论造势,捕风捉影弄些话本出来含沙射影,不过是雕虫小技,真正的难题反在折子上头。”
  楚昭叹道:“是啊,这折子驳也是错,不驳也是错。”
  崔景深看他忧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楚昭的头发,说他已经有了谋划,陈参早就去和李卫国接触了,今日当有回应,陛下无需担忧。
  其实楚昭还真不担忧李卫国或者徐戕会背叛他,他是气楚旦这条阴毒的计策。
  崔景深是不明白舆论传播的厉害,说白了,崔景深还有些世家公子的傲气,不在乎贱民的说法,但楚昭却不敢掉以轻心。一时在心里暗下决定,要让朝闻出版社出几本关于崔景深的传奇话本为其正名。
  再次登上马车之后,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崔景深为了让楚昭开心一些,主动翻看苏溪放在马车里的纸袋。
  楚昭看着对面崔景深打开纸袋,拿出一件款式奇特的棉衣,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是羽绒服,我让百巧坊取了鸭子的绒毛,给……给你定做的。”
  说完,楚昭有些惴惴不安,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的观念,觉得喜欢一个人就是全方位关心他的衣食住行,把他照顾得好好的。不管这种表达爱意的方式对不对,却是楚昭知道的唯一追人方式,所以现在就用到了暗恋对象身上。
  崔景深惊讶地抬起头,如果楚昭没看错的话,他眼里有一丝难以琢磨的神色,只可惜崔景深永远都是最会控制情绪的人,还等不及楚昭去确认那代表什么意思就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如既往的深沉。
  “谢谢。”崔景深将那件轻薄如同仙衣的衣服拿出来,脱了狐裘,当着楚昭的面换上。
  衣服是黑色的,很衬崔景深的肤色,可惜有点大,不算合身。
  “大了点。”楚昭挪过去给崔景深整理衣服,老实承认:“我明明记得你的尺码,难道这段时间先生你又瘦了?明天我让他们去改瘦一些。”花了好多心思讨心上人开心的衣服,结果却弄错了号码,实在叫人尴尬。
  在沉稳内敛的崔景深面前,楚昭觉得自己就像个老是做错事的孩子,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等待责罚,同时不停地思量对方每一句话,琢磨对方喜怒哀乐。暗恋的滋味,实在苦涩。
  然而要说崔景深对他不好,那也纯粹是昧良心。平素只要是楚昭想要的,无需说出口,只在心里动个念头,崔景深已经替他处理好了。这也是楚昭一再受挫,却还是厚着脸皮再次贴上去的原因——崔景深实在对他太好,太温柔了。
  若即若离,似是而非,这样暧昧的态度对于楚昭这种恋爱情商为负的人来说,真的是想破头也想不明白。按说楚昭最不喜欢这样玩暧昧的男人,若是前世遇见,必定转身就走,可真的遇见了,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想象中洒脱——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先爱上,谁就是输家。
  楚昭心里很清楚,在这段感情中,虽然自己是帝王,其实反倒是对方一直处在更强势的位置上。
  “不用了。”崔景深目光不明地深深注视了楚昭一眼,起身跪在地上谢恩,同时也不着痕迹地拉开了两人的距离:“陛下对臣的厚爱,微臣肝脑涂地亦难报一二。这件衣服,臣一定会倍加珍惜。”说着就脱下衣服,仔细叠好放在袋子里,打算拿回家供起来。这姿态疏离又恭敬,却正是一个臣子面对君主赏赐时该有的态度。
  又来了,楚昭知道他既这么说,必定是不会穿了,就和自己以往送的东西一般待遇,心里顿时升起一把无名之火。为什么每一次他感觉双方亲近了一点之后,崔景深又再次退开……
  楚昭作为一个皇帝,也是有自尊的,精心准备的礼物被束之高阁,接下来两个人都没说话。
  到了看丹桥,崔景深说要去看一看上回拦轿的蔡氏女。既然张家背后有王府作背景,这女孩子的安危只怕也堪忧。
  楚昭心里赌气,故意把脸转到一边,想要崔景深过来哄哄他。
  崔景深笼着不太合身的狐裘,心下不觉黯然,但还是勉强笑道:“微臣这就去了……陛下在宫外不要乱跑。”似有万千的话语涌到舌尖,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总有种崔先生其实只是把自己当做儿子看的的感觉,楚昭心里一时觉得很绝望,就赌气没和心上人道别。可等人下了车,他又扒在车窗上看个没完,暗恨自己不争气。
  
  第126章
  
  马车浩浩荡荡来到斜桥,阔别多年,楚昭再次站在隐放园门口。
  谢家新换了一个门房,那人不认识赶车的郑朝文,趾高气扬地表示谢家门第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的。郑朝文自然不甘示弱,几乎要和那门房对骂起来。
  楚昭心情本就不好,在车里头听得不耐烦,“唰”地一声挥开帘子,从车里探出身子道:“马大用,是我!不认识你家小爷了么?”
  新门房马大用先是被客人一口叫出了名字愣了一下,再定睛一看,连滚带爬过来趴在车轱辘旁边,哈哈笑道:“哎哟,他要早说是我们公子回来了,省多少口舌。偏跟我充大爷,说是什么龙公子崔先生的缠个不清!两位老爷早说过了,不许姓崔的登咱们家大门。”
  楚昭一边踩着他的背下车,一边笑道:“这也怨不得他,是我让他在外头称我做龙少爷的,只说是崔相的远房亲戚。”说着,便随马大用进门去。
  马大用一听,心里直犯嘀咕,公子也太宠崔家那位了,分明我们中书大人才是正经亲戚哩。只是他也不敢说出口。
  新任的管家谢小东早迎上来,一边忙着让座倒茶,一边道:“可敢巧了,今天苒娘子也回来。二位大人都被夫人们叫到后面去了。”说着自己也笑了,“凭他多大的事,也大不过公子您,小人这就去把二位当家老爷请出来。”
  见楚昭扬眉示意,天权赶忙附在楚昭耳边跟他分说自己得到的情报——楚家的外室是张庭的庶长女,替楚旦生了一个儿子,现在正琢磨着要立为世子。这回谢苒苒回来,约莫是让娘家给撑腰来了。
  听了这话,楚昭端起茶嚼了一口,淡淡地问谢小东:“苒娘子回来作甚?安乐郡王呢?”
  为了陇西的平稳光复,加上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安乐郡王夫妇参与了蓝田王乱政,所以他二人倒依旧安安稳稳活着,只是再无往日威势。楚昭也不是那等小肚鸡肠的人,楚旦和谢苒苒从来就不是他眼中合格的对手,所以将其养在都城郡王府中,反倒赢得不少令名。这些年楚旦只顾着捣腾些铺子,时常赈济灾民,每次国家有事拿钱出来都很爽快,楚昭便也随他去。
  没有军权,即便养了一堆说书先儿,把个贤明王爷吹上天,能有什么用?
  只是有些人你不去搭理他,他自己都能跟那儿整出许多事情来。
  谢苒苒当年怀的是个女儿,这几年又生了一个女儿。因为生产时伤了身体,不宜再怀孕。所以楚旦就一房接一房的抬妾。这也就罢了,楚旦还在外头养着一个外室,搞起了两头大。
  那外室呼风喝雨,要钱有钱,要儿子有儿子,要宠爱有宠爱,除开没有名分之外,几乎一个女人想有的都有了。还不必给正房娘子立规矩,日子过的真逍遥。
  可到底都生活在人世间,吃的是五谷杂粮,谁也不可能真的逍遥超脱。转眼间外室所生的庶长子也有三岁出头,安乐郡王府里却连一个儿子都没有。按照大楚王朝制度,如果没有嫡长子,就是“无子”,“无子”则封国撤除。
  于是等庶长子长到三岁,已经不会轻易夭折的时候,安乐郡王就琢磨着要让庶长子养在谢苒苒名下,充作嫡子。
  听了谢小东这一番背景介绍,楚昭便站起身来。“小东,你带寡人去瞧瞧。谢苒苒到底是谢家女,没道理被个外室欺负。”
  隐放园,燕子坞。
  见了楚昭,谢苒苒一发哭个没完。眼睛肿成个桃儿,一边哭一边说道:“我只把她当姐妹,何曾想却是引狼入室,现在夫君和她在外面连孩子都有了,夫君还……还逼着谢南给他用印。”
  按例,立世子应由王府奉承正(监督官)署名盖印。但奉承正是谢家陪嫁过去的谢南,当年跟在谢晋身边叱咤风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