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134部分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34部分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绍走到讲台上,示意诸位将领无需起立。随意看了一眼编制表,清了清嗓子说道:“从建军以来,我们国防军的规模日益扩大,我们的国防力量也在逐渐壮大。因为地域的局限,以前我们的军队人员不多,各个部队编制也不完善,都略显臃肿。现在地域扩大了很多,国防军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为了更好的防御我们广大的疆域,国防军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扩军,现在已经基本招满。也为了各级的指挥体系的健全,建国后会对全军进行大整编。

国防军陆军现役部队是这次整编的重点,全军会按照计划整编为一百二十个师,四十个军,八个摩化步兵集团军,两个装甲集团军,一个山地集团军,一个禁卫集团军,共十二个集团军。

海军海军陆战队扩充为了一个军

空军伞兵扩充为一个军

海陆空三军一百二十万预备役

武警部队扩军百万,每两年训练后备部队四十万八十万工程兵部队整编成

全军也会正式对部队番号进行整改,”

陆军的番号开头为数字3,第二、三个数字为集团军的序列号,第四为军级序列号,最后为师级序列号。比如陆军第三集团军二军三师,表现出来的番号就是30323。因为以后要预留许多番号的位置,所以第三集团军就是03,而第三集团军二军就是32军,第三集团军二军三师就是323师。陆军师级以下部队是没有番号的,除非是战功赫赫的部队会被授予荣誉番号。

空军的番号开头为数字5,空军以师为单位起算,师、团、大队,和陆军一样预留了大量的空位。比如空军一师三团二大队,表现出来的番号就是50132,相对应就是空军一师,空军13团,空军132大队。大队以下也没有正式番号。

海军和这些就不一样了,以舰队名称来确定番号,舰艇舷号也会开始启用。

两位数的舷号是航母和战列舰的标志,像昆仑山级战列舰打算就用91的舷号,泰山号就是92。而始皇号航母的舷号是41,剩余两舰分别是42、43。

剩余舰艇都是三位数,1开头是巡洋舰,第一艘建造出来的城市级驱逐舰的舷号就是101,接下来是102,以此类推。3开头是巡洋舰,5开头是潜艇,7开头是护卫舰,8开头是补给舰、扫布雷舰,9开头是登陆舰。排序方式和驱逐舰一样。至于舰艇空下的2、4、6三个开头数值是为了以后的舰艇准备的。

陈绍的话音刚落,仪式上便响起了鼓掌声。在这样的场合下,鼓掌是什么意思?其实是陈绍对国防军展开大刀阔斧的整编,让他们看到以后庞大的国防军体系。他们虽然不清楚为什么需要训练这么多的预备役部队,但这种事他们只会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所能率领的部队会更多,哪个将军不希望自己手中的兵权多点。国防军的诸位将领能感到兴奋,这是人之常情。

随后还有依据战功对各个将领的授勋仪式。

“陈福钦上将,因你在,现被授予勋章。”



最终这场授衔仪式也由蒋百里宣布结束后,正式落下帷幕。

等陈绍回到紫禁城时,已过正午。

昨天还是阴雨天,今天就变成大晴天。

陈绍一身戎装径直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也就是御书房。还没有等陈绍坐下,谢雨欣拿着几套衣服走了进来。

“我听王杰说你回来了,便拿衣服来给你试试。”谢雨欣把手中的衣服递给陈绍道:“也不知道合不合身,穿起来好不好看。”

“有什么好试的,就用之前的唐装,这些衣服不需要了。”陈绍摇了摇头道:“那些老学究也真是瞎操心,岳父也是一样,就喜欢搞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现在要开放,不要老拿着这些旧东西不放。”

陈绍要登基,一些老一点的学者认为必须符合祖制,各项要求和礼仪都必须遵守规矩来,龙袍啥的一点也不能少。

对这些东西陈绍相当反感,一直秉承该简单就要简单。在陈绍看来称帝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根本没有必要去搞这些七七八八的事,向天下宣告一下就可以了,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

“这是他们的心意,说是关乎帝国的颜面。”谢雨欣手上的衣服不知道是收回来还是继续递给陈绍,只能这样干拿着。

“拿来吧!”陈绍接过衣服,直接就丢在一旁的椅子上,连看都不看一眼。随后又接着说道:“衣服就确定了,就是那套唐装。”

“可那套衣服是平常时候穿的,一些场合合适吗?”谢雨欣有些迟疑。她也怕陈绍太过随便了,以后会被人说不知礼仪,是个土豹子。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觉得就很好。是那些老学究想得太多了,而且穿上那套衣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礼仪,能为国家挣回颜面吗?他们也不想想这样搞,要花多少钱。这些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该节省还是要节省下来。”陈绍缓了口气说道。对他而言,什么礼仪,什么登基仪式,难道以后遇到皇帝还要下跪吗?真是扯淡。陈绍当皇帝又不是要奴役人民,这些东西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一个快节奏的政府,一些繁文缛节都必须摒弃。要是真搞这些东西,陈绍还不如不要帝制。

“那你怎么回应那些人,他们可是兴致勃勃。”谢雨欣点了点头,对陈绍的做法她一直都是持支持态度。只不过想起自己的父亲,谢雨欣也只有再次摇摇头。

“晚点我会叫王杰去传达我的意思,整天就知道想这些。有这么多时间,还不如多想想百姓。”陈绍一脸不爽的说道。

谢雨欣点了点头,这件事本身就不是她主要关心的事。是不是该符合祖制,大操大办,谢雨欣也持反对意见。也只有和陈绍生活这么久,她才能明白陈绍的行为准则。这些年陈绍虽然身居高位,富可敌国,但家大业大,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基本上只要赚个一万,就会从这一万中拿出九千多再次投入到民生建设。这是对公事上,对家中也是一样,生活方面一直都很随意,可以说和普通家庭没有太大差别。

“还有件事,”来这里谢雨欣还有件事,只是不知道怎么和陈绍说。

“怎么吞吞吐吐的,有什么事就说,但是别再说什么再讨了一个的事。那件事我耳朵已经听出茧子了。”看到谢雨欣欲言又止的模样,陈绍开口道。陈绍在这个问题上,正常聊天也好,枕边风也好,已经听了很多次了。现在可不想再为这个问题烦恼,先给谢雨欣打了下预防针,省得头疼。

“不是啦!是韵儿的事。”谢雨欣道。至于那件事,她也不打算再对陈绍说什么了,说多了也不好。

“韵儿出什么事了?”陈绍虽然已经在高位上锻炼了很多年,也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毕竟血浓于水,听到陈韵有事,心中免不了一紧。毕竟陈绍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喜怒哀乐,更何况陈韵是陈绍在这个世上最牵挂的人之一。

“韵儿能出什么事,这两天来这里快玩疯了。”谢雨欣摇摇头道:“我想说,韵儿的学习,今天早上爸妈带她去报名了,只不过,学校老师希望我们能亲自去一趟。因为韵儿是转学去的,为了韵儿能更好的学习,想和我们交流交流。”

刚刚拿下北平时,各种先期建设便如火如荼的展开,学校便是第一项目。北平原来就有不少的学校,经过整理翻修,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便很快就再次开放。

“呃!”陈绍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个问题值得思量思量。陈韵和所有高官子弟一样,全部隐姓埋名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上学。有些东西必须从娃娃抓起,陈绍也不例外。

只是现在这个事,还真是不好办。陈绍自己已经是家喻户晓,要是出现在学校,那陈韵的身份就不胫而走,这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影响是单方面指陈韵。陈绍打算给自己女儿一个快乐点的童年,和其他同学一起平等相处。而一旦陈韵的身份暴露了,不单单是同学会因为的身份的关系疏远她,或者巴结她,还有老师方面,一旦知道陈韵是公主,那还敢拿陈韵和其他学生一样看待吗?可以预见,以后陈韵在学校里,绝对是祖宗级别的。毕竟中华几千年的尊卑放在那里,现在社会也不像后世那么开放。

“这件事还是叫岳父岳母去挡着,我们一出现在学校,会给韵儿带来很大的影响。能保密则保密,大不了就让韵儿转学。”思索了良久,陈绍这才开口道。转学是最后一步,毕竟为了保密和安全,陈韵所读的学校一般和家中的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能太近了。

第二百零二章 我有一个梦想

当历史的脚步穿越故宫金殿,这一时刻的欢乐之足以激荡古老的中华五千年尘封的记忆;当祝福的声响震彻十月的神州九天,这一时刻的欢乐之足以激荡今日中华千万平方公里丰饶的土地!

时间脚步刚刚踏入金秋十月,一号凌晨四点,一场看似平淡的登基仪式在皇宫里举行,除了那些摄影人员外,到场的也只有中华帝国的高级官员以及中将衔以上的军官,硕大的皇宫显得有些空旷。要不是陈绍一再强调,或许现在的皇宫已经被人挤满。

仪式更加的简洁干练,一点也不拖沓,只有短短的十分钟。

陈绍便正式成为中华帝国首任皇帝,年号中兴,示意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仪式结束后,陈绍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确定帝国年号中兴元年,定都北平,改北平市为汉京市。

确定皇后为谢雨欣并废除大量的皇族特权,其一就是免除跪拜之礼。

蔡锷国防部部长,蒋百里任国防军总参谋长。陈福钦为陆军司令,孔文鸿为副司令,王云山拟定为第二炮兵司令(未成立)。海军司令陈绍宽,副司令陈济棠。空军司令钱鹏飞,空军副司令徐靖海,公安部部长阎锡山,武警总司令白崇禧,预备役兵团司令李宗仁。后勤部部长黄白兼禁卫军副司令,总装备部部长刘德水孔洪为国家第一任总理,维仁为副总理,宗离外交部部长,刘清为财政部部长,吴锦堂为商业部部长

陈绍亲任三军最高统帅和教育部部长,掌管军事大权和国民教育问题。

发布完命令后,陈绍再次强调。严禁任何人搞特权,坚决打击腐败犯罪,对各级官员贪污犯罪从严处罚。无论是身居何职,法律面前绝不容情,面对贪污腐败,功不抵过。

皇宫外,两万多国防军士兵已经列队完毕,准备接受人民和国家的检阅。

天刚亮,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民众和各民族代表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相继走向承天门广场,他们拿着一封封邀请函,或者手持记者证明,经过层层检查,最终才正式走进广场。

今天,中华帝国将在汉京承天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帝国成立的庆祝活动。

今天,将在气势恢宏的承天门广场见证帝国崛起所奏响豪情激烈的盛世华章。

从1840到1928,一条88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中华,一头连着在民生军事建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华帝国。

中华民族88年风雨历程,几代人的忍辱负重,回望那些在西方列强铁蹄下被无情践踏的人民,回望那数之不尽的屈辱,那一张张不平等条约,那一幅幅荼毒苍生的画面。

但在今天这一切将会离人民远去,因为有了帝国军队,因为有了领导这个民族崛起的伟大领袖:中华帝国的首任帝王。

英勇的帝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中华人民在这里欢聚。静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早上七点许,人群已经在承天门广场汇聚。此刻的承天门广场,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中华帝国字样。

几个月以来,十几万人一起努力,拆除了原来广场上的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遂成如今的承天门广场,并在广场中建起英雄碑。(华丽大意了,各种不能碰,采用原名承天门。)曾几何时,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曾几何时,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多少军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振兴中华”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仁人志士漫漫征途中,曾发出由衷的期盼。

英雄的血肉凝成帝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英雄的精神聚起人民军队的赤胆忠魂。光荣传统,世代相传,帝国军队,威名远扬!帝国军队的英雄气概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激越澎湃,浩浩荡荡!现如今帝国的钢铁雄师整装列队,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88门礼炮齐整地排布在承天门广场最南端,它将用穿透云霄的鸣响为新帝国烙印峥嵘的纪念和和平的诤言。88声震撼的鸣响必将激荡千年古国的万里疆土,激荡中华民族的奔腾血脉。

早上八点整,已经登基完毕的陈绍,身着唐装拉着皇后谢雨欣走上承天门城楼。跟在身后的是一众帝国政府官员和帝国军队高级将领。

陈绍的到来,原本还有些吵闹的广场,霎时间变得鸦雀无声。随后就是一阵整齐的欢呼声,广场上的各族人民已经无法控制他们此刻内心的激动。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



原本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中华帝国字样,此刻也变成帝国万岁陛下万岁。

陈绍和城楼上的所有人都被这样的吼声震撼到了,帝国人民有此士气,何愁无法兴盛。

孔洪走到陈绍身边,示意时间已到。

陈绍点了点头,走到话筒前,伸手压了压。

欢呼的人群再一次陷入寂静,肃穆听讲。

“我有一个梦想。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帝王一统神州大地。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皇帝创造了盛世东方。

然而最近这八十几年来,华夏神州在列强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华人的生活备受压榨。到今天,许多华人仍过着三餐勉强果腹的日子。到今天,华人仍然萎缩在世界社会的角落里。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中华帝国的诞生,就是要把这一切都通通撇开,我们要向世人宣扬,我们华人再也不会任人欺凌,我们将告别饥饿与寒冷。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庆祝活动的人中,有些受尽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