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

第26部分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26部分

小说: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兆基成天看着钞票进、钞票出,给钞票迷住了。法市、伪币、金圆 券,还有银行银号自行发行的代银券,它们之间的兑换率是多少?变化如 何?钞票比值变幻无常,像有一只魔手在无形中操纵。       “钞票都是人家的,我们只是赚一点佣金。”父亲向他灌输从业常识。       “我要自己有这么多的钞票就好了。”李兆基常这么想。但他发现,中 国的钞票愈来愈不值钱,昨天还能买一升米,几天后可能一把都买不到。“钞 票有什么用?还是实物牢靠。”李兆基对钞票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1948年,李家的银庄开不下去,变卖家财来到香港。此时,正是“难 民”潮,香港市面,炒汇炒金,如火如荼。于是李兆基就去金号挂单,加 入炒汇炒金的行列。      香港黄金匾乏,李兆基就去澳门,找到当地势大财雄的何贤,与澳门 的炒手联合炒金,获利不菲。      50年代,炒金降温,李兆基开始做贸易,找钱投进货物里滚动,钱自 然愈滚愈多。      面对着大捆的钞票,李兆基仍抱着根深蒂固的不踏实感。后成为地产 巨无霸的李氏回忆道:       “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耳染目睹,后来在 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圆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 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银纸不能代表 什么,只有抓着实物才是最可靠的,是可以保值的。”                                     义结金兰      1958年,香港经济步入起飞阶段,房地产渐成热潮。原先一些没多少 名气的华商,如霍英东、廖宝珊等人涉足地产,生意愈做愈大,成为财大 气粗的新贵。      一天,郭得胜把至友冯景禧、李兆基相邀到一起,商议跻身地产界。 地产是动辄需投入巨金的生意,三人都还是小富,唯有合股才能启动。 
… 页面 120…

     不久,三剑客和另外5名股东合资创立永业企业有限公司。他们第一宗 业务,就是买入沙田酒店,然后以此为基点,稳扎稳打。      当时霍英东卖楼花,弄得地产界沸沸扬扬,众商纷纷效尤。郭得胜说:  “卖楼花是个好办法,过去100万,只能做100万的业务,现在借买主和银 行的钱赚钱,100万就可做1000万的业务。不过,霍英东卖的是住宅楼字楼 花,我们把重点放在卖工业楼宇楼花。”      永业手中没一块地盘,竟投官地,当时竞争力最强的是英资地产公司。 他们便把目光盯住旧地盘,香港待拆的旧楼很多,旧地盘比较容易得手。 这种地盘,通常面积很小,大地产公司不屑一顾,他们却如获至宝买下, 他们的资金,正适合在小地盘施展。      几年下来,永业虽没出现奇迹,却一步一个脚印,从未有过什么失误。      1963年,三剑客从永业退出,重新注册一间公司,叫新鸿基企业有限 公司。      新鸿基公司的名称,新,取自冯景禧;鸿,取自郭得胜鸿昌合记的鸿 字;基,则取自李兆基的基字。熟悉三人的亲友,说新鸿基的成立,是义 结金兰、桃园三结义,更有人把他们并称为地产三剑客。      这三剑客,郭得胜稳健持重,冯景禧勇猛果敢,李兆基敏捷精明。郭 得胜年高望重,担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注册资本500万港元,实收资本300 万港元,每人投资100万港元。这些钱拿到今天,只够一人买一个新界的住 宅单位,从事地产生意,定会叫人笑掉大牙。自然,那时的所值,今非昔 比,不过要想在地产大展拳脚,仍是捉襟见肘。      他们靠的是齐心协力。      公司写字间,设在士丹利街16号3楼,职员下到10人。职员是来捧饭碗 的,对这间小字号公司并没多大奢望。下久,职员发现,三个老板,是一 群拼命三郎,每天都要做足10多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新鸿基业务刚人正轨,一场特大灾难袭击整个香港。1965年银行挤提 风潮,明德银号、广东信托银行倒闭,恒生银行“卖身投靠”才大难不死。 银行业陷入危机,拖累了整个产业界,工厂倒闭,地产公司破产,不知凡 几。      香港刚刚复苏,接着,内地爆发文化大革命。      1967年,香港发生“五月风暴”,导致港人大批移民国外,地产市道一 落千丈,供过于求,而且有价无市。当时,司徒拔道一幢花园独立洋房只 值60万港元。      幸得郭得胜作风一贯稳健,未在危机爆发前过于扩张。又幸得郭氏的 拉链、尼龙生意积攒下不少盈利,调来作为新鸿基的流动资金。1965年至1967 年难关,新鸿基共建了20多幢大厦,略有盈利——与损失惨重的同业比, 这已是相当不错的业绩。      五月风暴,继而酿成大暴动。当时谣言四起,移民潮汹涌澎湃,地盘、 物业更是一钱不值。      走?还是留?三剑客焦虑地聚在一起商量。      “留!”三人心念出奇的一致。现在地盘、物业无人问津,正是趁低吸 纳的大好时机。      于是出现戏剧性场面,别的业主纷纷抛售地盘、物业,三剑客大肆盘 进。到1968年,局势稳定,地产回潮。三剑客不慌不忙逐个出售低价盘进 
… 页面 121…

的物业,又不慌不忙在地盘兴建工业大厦,成为工业楼宇市场的一霸。      从1965年—1972年,新鸿基楼字营业额高达5。65亿港元,平均每年做 了7000万港元的生意,一问实收资本300万港元的小地产公司,有这样的业 绩,令人刮目。                                     劳燕分飞      进入70年代的新鸿基,无疑是间业绩不俗的中型地产公司。三剑客同 舟共济,齐心协力,才有这番业绩。人们看好新鸿基,地产市道转旺,三 剑客必有大的作为。      却传出三剑客分道扬镳的消息。      1970年,冯景禧退出新鸿基的经营,另立一间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 数年后,李兆基效仿冯氏,自立一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      业界风生水起,议论纷纷:       “人可患难,却不可共享富贵。”“家业大了,盈利多了,即使是亲兄 弟,也分不平。”“什么桃园三结义,现在干得红红火火,却闹分裂。如同 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三虎哉?三剑客,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都是有 王侯雄心之人。他们合股,是势单财薄下的权宜之计,而非终身抱负。三 人合在一起,若产生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令业界佩服的是,直至今 日,他们有的离世,有的在世,都未透露任何有关“摩擦”的内幕。      1976年,冯景禧向记者谈三人分手的原因,不管可信不可信,这是三 人集团唯一透露的信息。冯说:“集团已具规模,大家职务开始分工,我是 负责财务及投资方面的业务,而另外两位则负责地产发展我们发现倘 若业务过于集中,大家实难相互兼顾因此决定证券与地产分手,各谋 发展,但精神上仍为一家,休戚与共”      1972年,旧公司更名,注册为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亮出地 产旗号。注册资金由500万港元增加到3亿港元。三大股东仍是郭得胜、冯 景禧、李兆基。      9月,新鸿基地产股票上市,原计划集资1亿港元,股民看好新鸿基地 产股票,结果集资10亿港元。      其后,新鸿基地产股票市值不断攀升,冯景禧、李兆基趁高抛出股票 套现,所得现金,注入各自的公司。三剑客经济上彻底独立,已成现实。      1973年4月股市狂泻,大股灾中,新鸿基地产股票下跌惨重。郭得胜损 失颇大,自不待言,但他却认为这是暂时的现象,反而倾资大量趁低吸纳 新鸿基地产股票。这样,郭得胜牢牢控有新鸿基地产。                                     各得其所      1970年初,冯景禧成立新鸿基证券公司,正值股市大旺之际,证券公 司如雨后春笋冒出,竞争非常激烈。股市无常,证券公司出头快,衰亡也 快。新鸿基证券,一直执同业牛耳,1980年纯利为2。122亿港元,负责买卖 全港总股票交投的1/3。      1970年,冯景禧还组建了新鸿基财务公司,开展汇兑、存放款等多项 
… 页面 122…

业务。经过10余年发展,冯景禧申请到银行牌照,将财务公司改为银行。      1982年3月29日,香港数家大报头版刊登一条要闻:“新鸿基财务今日 正式成为新鸿基银行。”头版刊有新鸿基银行有限公司主席冯景禧的大幅照 片,照片右侧是冯景禧签名的广告文字:      “自1970年新鸿基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不断成长截止去 年底,新鸿基财务的客户存款总额超过31亿港元,总资产达42亿港元以上。 这些数字,为新鸿基银行奠下稳固的基础。为求更有效率地统筹行政工作, 新鸿基银行中区总行大厦将于本年第三季开幕”      1979年,冯景禧成立新鸿基保险公司。      证券、银行、保险,冯景禧实现了他的金融王国的梦想。此外,冯氏 集团还控有中国企业有限公司、新鸿基亿利商品公司、新景丰发展公司等。      冯景禧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与新鸿基进行合作的国际公司有:美国 的美亚股票公司、亿利商品公司、美林证券公司、万国宝通银行,法国的 百利达集团、通用保险集团。他的集团成为国际金融的枢纽。      股市风云莫测,1973年大股灾,冯景禧在3天内损失4亿港元。      冯景禧毫不气馁,重振雄风,业务又蒸蒸日上。在新鸿基银行成立的 第二年,香港发生港无风暴,挤提风潮四起,华资银行又纷纷陷入绝境。 力求生存,冯景禧向法国百利达求援。他付出50%股权的代价,也让出了 银行首脑的宝座。      冯景禧与郭、李二人分手以来,遭受两次重大挫折。他的决策、经营 都没什么过夫,只能解释为他的时运不佳。      冯景禧是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他决不认输,就像他青年时去台湾 贩鱼苗、香蕉一样。才一年多时间,他就调动资金,重新购回新鸿基25% 的股权,又成为最大股东。为寻求国际大银行的庇护,他与阿拉伯银行达 成协议,让出15%的银行股权,使新鸿基银行成为该行在远东的桥头堡。      冯景禧走出阴影,准备重建蒙受损失的金融帝国。岂料上天不成人之 美,1985年8月5日,冯景禧在加拿大温哥华办公务时,脑溢血猝亡,享年 仅63岁。      冯景禧留下10多亿港元的遗产。三剑客的能力魄力,不分伯仲,郭氏、 李氏家族,都跻身百亿富豪之列。冯氏逊其一筹,大概也只能用时运来解 释。      用“老马识途”来形容郭得胜,再贴切不过。      三剑客分手,郭得胜正好花甲之年,他一人独挑新鸿基地产的大梁。      郭得胜在三人集团时,就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方针。1967 年香港发生暴动,地价大跌,郭氏逆市而上,趁低购入大量地皮。次年地 产复苏,地价飘升,新鸿基拥有的地皮价值翻了近10倍。      1973年、1979年股市地产高峰期,郭得胜趁高抛出股票地皮套现。不 久,股市崩溃,地产遭殃,股票地皮跌至谷底,郭氏又趁低吸纳。      六七十年代,炒楼花炒得满城疯狂,是非不断,不少地产公司见楼花 走俏,脱手之后便“烂尾”,故市民对“炒期楼”持有戒心。郭氏知悉这一 情况,即改弦更张,将新鸿基地产由地产发展(兴建楼字出售)扩展至地 产投资 (兴建楼字出租)以及酒店投资(兴建酒店经营)。      郭得胜决定建一幢收租用的“招牌大厦”。他在官地竞投中,投得湾仔 高士打道8389地段,兴建了一幢50层高的现代化商业大厦——新鸿基中心。 
… 页面 123…

     新鸿基并拥有60个地盘,如全部完成,总楼面积可达1417万平方英尺。      据港刊综合统计,进入80年代,新鸿基地产已是10大上市公司之一。      1972年上市时,注册资本才3亿港元,可18年后的1990年,市值已超过 220亿港元,增长70倍。再从纯利收入看,1974年至1990年的16年问,增长 了41倍,盈利己达24。65亿港元,平均每年复式增长超过26%。这个比例, 比郑裕彤新世界的18%,胡应湘合和与陈曾熙恒隆的24%,李兆基恒基地 产的25%还要高,仅次于李嘉诚长江实业的29%。      正如“老马也有失蹄时”,郭得胜在与合和的合作中,错失了一个大发 展的机遇。合和主席胡应湘,在80年代初就高擎起进军内地的旗帜,并拉 郭氏购入合和的11%股权。郭氏见胡氏光打雷不下雨,又把股权售回给合 和主席胡应湘。      80年代后期,胡氏终于把追求了多年的广深珠高速公路、虎门沙角发 电厂C厂、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等大型项目拿到手。合和声誉鹊起,股票飙 升,令郭得胜大跌眼镜。郭得胜的儿于郭炳湘找到胡应湘,要求把转让出 的股份再购回,但此时的股价已非昔日的股价了。      郭得胜“马失前蹄,后蹄夹起”,他在80年代未趁低全面收购帝苑酒店、 新城市广场的股份。郭氏宝刀不老,再显神威。      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10月30日,郭得胜心脏病突发下治,享年79岁。      庞大的事业由他的三个儿子继承,据香港 《信报》1995年1月3日报道,  “排名第三(第一为李嘉诚家族、第二为凯瑟克家族)是郭得胜的三个儿 子郭炳湘、郭炳联、郭炳江,又较1994年升一级,主要是旗下新鸿基地产 市值仍达100Q亿港元以上,继续保留香港最大地产公司的地位,郭氏三兄 弟家财仍由一个基金管理,市值480亿港元,仍是香港最富的家族。”      昔日三剑客,迄今唯李兆基一人仍活跃在香港商界。      李兆基的座右铭是:“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低潮时吸纳, 高潮时吐出。”      李兆基慈眉善目,沉着稳健,但他一旦发威,便有“黑鲨”之势;李 兆基不善辞令,口齿木讷,但他一开尊口,便有万钧之力。      1972年,三剑客分家,李兆基获5000万港元的地盘、物业。这年底, 他与胡宝星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