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不良八路 >

第14部分

不良八路-第14部分

小说: 不良八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我回去后,会马上让来整编的部队送一批粮食过来,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再谈其它的。”

    得到李铁的保证,三位当家的拿出压箱底的东西来欢迎两位八路军代表。

    一场酒饱饭足后,李铁和老雷在三位当家的的带领下,参观了自救队的营区,并接见了自救队的大部分人员(少量在外执行任务)。然后离开自救队,连夜回到根据地。

    二狗区队长听说这事之后,大喜过望,当即就让人带着一支小队过去进行改编。成立了第六小队,小队长王唯,主力是从自救队里挑出来的青壮年,再加上从一、二小队抽出的一部队战士。而常富贵和于一水由于年纪较大,所以就带着挑剩下的一部分自救队成员成立了一支民兵连,虽然人数不多,但也将就了。当然,就算是民兵的武器装备,也不是当土匪时所能比的,清一色的三八大盖。直接把常富贵和于一水乐得的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正文 第十六节

    花开多头,各表一枝。

    连绵不绝的沂蒙山区,到处丘陵遍布,山岭横亘。

    在这样的山区里,别说藏匿个几十人的小队伍,就是藏下千军万马,那也是小意思。随随便便找个小山沟,几十人就不见了踪影,就是熟悉这一带地形的人都无处寻找,更别说是外来的人了。

    同样,纯朴的山岭也以丰富的食物养育了纯朴的山民。

    不过,这丰富的食物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了的。其中就有不少的毒物,也许它的外形很美丽,也许它看起来很美味,但如果不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民,这也许就是你送命的原因。这大概就是传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游击队可以在这一带自由自在的出没,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可别人就不行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这方圆百里的大山里,就藏匿着数支游击队。他们或者几十人,几十支枪,活跃在这绵绵的丘陵地区,不时的给鬼子一狠狠的一刀;或者只有十几人,几支枪,或者仅有一支枪,甚至只有一些冷兵器,但他们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对敌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把敌人斗的筋疲力尽,顾头不顾腚。

    由于他们的武器装备的限制,所以他们不能对敌人进行大的进攻,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熟悉地形,每当大部队进攻或者防守的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敌人造成自己就是八路军主力的假象,导致鬼子和伪军判断失误,从而给八路军创造机会,重创鬼子或者从容撤退。

    沂县游击队是多支游击队的统称。其实是大约有五六支游击队,都用这个“番号”。因为上级没有给个明确的说法,只是鼓励成立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而后就有数支队伍成立了。但上级没有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待,只让大家以沂县区中队的下属单位的名义展开斗争。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正宗的区中队,也不管自己有多少人枪,通通的自称“沂县游击队”。

    这些游击队中,最多的有三十多人,十多支三八大盖,其余的不过是大刀长矛和鸟枪,最少的有十来人,只有一支手枪——十子连,其余的有两支鸟枪和大刀。毕竟大刀和长矛还是自己可以找铁匠解决的嘛。当然,少不了游击队统一的秘密武器:铁皮桶和鞭炮。

    吕梁所在游击队仅有十来人,武器只有两支老套筒,两支鸟枪,其余的就是大刀和长矛了。老头由于年龄有点大了,所以负责整支队伍的后勤——其余相当于炊事班班长的角色。给大家做做饭,给大家弄点吃的,反正现在队伍上也没什么过高的要求,什么厨师必须达到国家三级之上,有什么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之类的东西,只要能把饭做熟就可以了,而且由于自己在这支小队伍上年龄最大,且这些年轻人年龄和自己孩子差不多,所以吕梁不由的把这些人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把一个老人的对孩子的父爱全部的转嫁到了这些人的身上。同样,付出的必定有收获,这些年轻人已经把吕梁看成了自己的长辈,平时生活上有什么高兴或者不快的事,都愿意跟吕梁说,听一下吕梁对自己的看法,吕梁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担负起一个指导员的工作来。

    就这样,吕梁跟随着这支小小的游击队转眼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自从两年多年以前与老伴分别后,也不知道老伴还在不在人世。别看平时吕梁一副乐呵呵的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要是没有事闲下来的时候,老吕头老是自己呆在一个角落里默默的想心事。

    说实话,吕梁也随着自己这支小小的游击队参加过几次规模较大的战斗。别的不说,就说六一大扫荡吧,他们这支小小的游击队也是参加过实战的,虽然只打了两枪就撤了下来,但也没办法,自己了子弹太少了。但是他们在撤退的时候,把自己的铁桶挂在树上,在里面放了一挂鞭炮,当鞭炮爆炸时,在远处听起来就是机枪射击的声音了。

    听说在柳镇附近成立了一支区中队,是由八路军改编的,现在上级号召自己向他们靠拢,加入他们的队伍,如果真的能成了,说不定还能见到自己的两个小子那。想起自己的孩子,老吕头的脸上就露出一种自豪的神情。两个孩子都是八路军,听说有一个已经是八路军的排长了,给老头子长脸了。

    几天后,他们的小游击队进入了蒙县区队的防区。

    二狗区队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承诺全部编入作战部队,这一下可把大家给乐坏了。

    因为大家除了老吕头外,全部是壮小伙,所以二狗区队长一下子就看中了。而看到老吕头身子骨还算硬朗,而且大家对他特别亲切,所以就也留下了,没有让他去民兵队。

    小游击队被编入一二六三支小队,跟随大家进行训练。

    由于老吕头毕竟年龄较大,而且会做饭,所以直接被编入炊事班,成了一名新兵。游击队的小伙们,由于全部被编入部队,也算是高升了,所以是个个高兴,当每个人都拿到崭新的三八大盖时,更是士气{炫}高{书}涨{网},训练的热情空前{炫}高{书}涨{网},其它战士也有样学样,掀起了训练的**。

    训练之余,大家也进行生产。留守的小队帮助根据地的乡亲们除草施肥侍弄庄稼。

    当然,炊事班是留在根据地不随着大家巡逻的。

    马上就要做晚饭了,老吕头衔着烟袋走在小路上,肩上是一担清水。营区附近有一眼山泉,这是部队的饮水做饭的水源。

    转眼到了这里已经两三天了。老吕头已经把自己全部融入了这支小部队和这里的环境。

    当他穿过一小片黄豆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小小的村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透过院子用篱笆围成的围墙,他看到了院子里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旁边是一位身穿迷彩服,佩着驳壳枪的年轻小伙,两个人正在亲热的一边拉着家家常,一边摘着青菜。

    他站在小路上,嘴里的烟袋已经掉在了地上,可他恍然不觉,象是楞住了一样。

    难道真的是她?她怎么到了这里?旁边的那个孩子又是谁?

    象是心灵感应一样,正在亲热的同李铁拉着家常的干娘,忽然把头扭向旁边,向院外望去。这一看,也愣在了那里,手里的豆角也掉在了地上。

    李铁顺着干娘的目光看去,院外的小路上,一位年龄较大的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但头上的八路军帽表明他是一名八路军战士,挑着一担水,同样的楞在那里。

    “老头子?”

    干娘颤巍巍的向前走了一步。

    李铁赶紧扶着干娘向院外走去。由于激动,干娘几乎全身都挂在李铁身上。

    外面的老吕头,扔下水桶,三步并作两步就奔了过来。

    “孩他娘,真的是你啊。”

    “老头子,可看着你了。”

    干娘一下就扑进老吕头的怀里,眼泪顺着削瘦的面容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老吕头的眼眶里也泪滴溜溜转,眼看就要下来了。

    “老头子,俺可真的是又看到你了!”

    “孩他娘啊,俺真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你啊。”

    李铁帮着老吕头把干娘搀到屋里,悄悄的出了门,抹了抹眼角的泪珠,轻轻的掩上门,走到院外,拾起水桶,挑上肩朝炊事班走去。

    小屋里,干娘坐在床边上,手里紧紧的拉着老吕头的手。

    “孩他娘啊,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啊?怎么到的这里啊?”

    久别重逢后的夫妻,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相思语。

    干娘把自己讨饭到这一带,碰上李铁,并认了李铁为干儿,李铁教她找食物,后来又把她带到这里的事跟老吕头说了一遍。

    听说李铁是自己的干儿时,老吕头的嘴就张大了,李铁是谁?根据地里可以没有人不认识二狗区队长,但没有人不认识李铁。

    别看李铁只是一个小队长,可每当有游击队加入区队时,所有的人都必须是李铁挑剩下后,其它小队才能挑人。

    可自己的游击队不争气,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进入李铁的小队。

    别看四小队人数最少,可谁也不敢去惹他一下。

    不说一人一支手枪,一支冲锋枪,就是口袋里的东西,随便拿出一种,你都要吃不了兜着也走不了!那可是相当阴的东西。

    可也怪了,李铁挑人不看你长的壮不壮,只是给你一张纸,纸上有几个问题,如果看中了你,再让你回答几个问题,如果回答让李铁满意,就留下四小队的兵,如果回答不满意,那么,该上哪里上哪里去。就说那上面的问题吧,有一个问题,当你被鬼子逮住的时候,你怎么办?怎么办?宁死不屈呗,这还用问?可李铁不满意,说了句你不适合当我的兵,就把人给打发了。不宁死不屈,难道还要投降鬼子?真是不明白。

    天渐渐黑了下来,李铁回来了。

    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同来的还有二狗区队长和张队长,林指导员和原先几个游击队的同志。他们手里或者拿着几个罐头,或者拿着件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洗的很干净。张队长还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瓶酒。

    几个人进了院子。

    看到根据地的几位领导全来了,老吕头和干娘忙从屋里迎出来。

    二狗区队长握着老吕头的手,“老吕同志,祝贺你夫妻团圆。要不是小李子说,我们还真不知道呢。”

    老吕头激动的手哆嗦着,嘴唇也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干娘连忙招呼大家坐下来,屋里太小坐不开,大家就在院子里随便找了个东西坐了下来。

    李铁摆开自己特意去炊事班炒的菜,二狗区队长打开几个罐头,大家围坐一团,由于没有酒杯,一瓶酒就在大家的手中传了一圈,大家轮流着喝了起来。

    大家一边祝贺着老吕头,同样祝贺着李铁,祝贺他们一家团圆,在大家的注视下,李铁向老吕头敬酒,正式拜了干爹干娘,成为老吕头的干儿。

    直到月上树梢,大家才尽兴而归。

正文 第十七节

    第二天,轮到李铁带着小队去巡逻。

    告别了二老,李铁带着狐狸小队出发了。

    夏天的山区,到处是青草和绿藤,拉拉秧爬的到处都是,一不小心,脚脖子上就是一片血口子。

    狐狸小队排成战斗队形搜索前进。

    在一条山沟里,一名队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洞口。说是小小的洞口,是想对于这片悬崖来说的。从远处看,一个小小的洞口掩藏在绿树丛中。

    走的近了,却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山洞。山洞口被绿藤盖住了大半。

    山洞外面的入口处是一片青石板,山洞的上面也是青石,这个洞口其实是由两块巨大的青石想互倚成的三角形,高有四五米,宽约五六米。

    用刺刀砍断了许多的绿藤,顺着洞口的青石板,李铁带着几个人进入山洞。

    进了山洞,走了几米就看不清东西了,太黑了。

    但洞里明显的不显闷,好象空气还比较新鲜,而且也没有一般的动物象蝙蝠之类的。

    让两个队员出了洞,找了些松枝,做成几个火把,进去点着了。

    接着往里走,洞深不见底,但很干燥,洞底是一整块的青石。火把的火苗明显的朝洞里的方向歪去,象是一股抽力一般。

    走了大约几十米的样子,眼前豁然开朗起来。虽然四周也是岩石,但里面确是别有洞天。

    一条粗大的溶洞显现在大家面前,这条洞大约与入口成45度角,从右前方伸向左前方。整体走势是右前高一点,左前稍低一点。整个洞高约十几米,宽约四五十米,整体上是一个比较平坦的洞。洞顶的石钟乳一根根的竖下来。向右前方往前走,大约走有几百米,两边有许多的偏洞,进去看了几个,发现都不深,最深也不过几十米。再往前走,前面竟然传来了水声,一条地下河出现在面前,河水冰凉,从洞顶流入洞底,不知道流到哪里去了。洞顶上是一条条的裂隙,最宽的足有十几厘米,最窄的也有一两厘米,火把发出的烟就向着这些裂隙散发过去,人站在地方都感觉到一股绵绵不断的风从洞口向这里吹过来。这条洞到这里基本上是到头了,再往里是越来越矮,洞越来越细,终于人进不去了。

    火把基本上要灭了,李铁和大伙赶紧撤了出来。

    重新点上火把,这次李铁和大伙去了左前方的溶洞。

    这一段溶洞也另一段大同小异,不过是稍短一些而已。在里面除了发现了几条蛇,和一些蛇的粪便外,没有发现人呆过的痕迹。但李铁却发现在这个溶洞的墙壁上有许多熟悉的东西,就是平时小便留下的痕迹,当然不会是有人专门来这里小便的,那是什么呢。

    李铁一边想着这事一边带着大家往外走。

    忽然一个想法在他脑中一现,难道是硝酸盐?他努力的回忆着自己上学时学过的化学知识。看来十有**就是硝酸盐,有了硝酸,再有硫磺,那么自己就可以制造炸药了?至于木炭,根本不需要考虑,山上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