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战狼突击队 >

第31部分

战狼突击队-第31部分

小说: 战狼突击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士们一个一个地倒下去了,而拿敌人却半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候,顾德明忽然灵机一动,想当初夺取腊子口的时候,鬼子不也是这样无计可施吗?他想到了鬼子最后使用的一个绝招:在火力薄弱的地方挖地道,填炸药,炸开缺口。

想到这里,他朝战士们高呼一声:

“谁都不许后退!不许后退!”

说完,命令担任助攻任务的加强团第三营派出一个工兵连,火速赶到地堡的左边,埋头挖地道,一时之间,炸药包、爆破筒、火箭筒等攻击地堡的武器纷纷朝左侧阵地转移。其他战士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

“誓死也要炸开一个缺口来!”顾德明亲自督战工兵连。

奇怪的是,日军就像知道战士们要到左侧阵地挖地道一样,火力跟着延伸过来。

顾德明这时候感觉自己就是被鬼子玩弄于手掌的一只蚂蚁,气愤得眼睛能喷出火来。但已身经百战的他深知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自乱阵脚,越到危急关头越要沉住气。

一个人在别人认为他已失败了的时候,在他情况危急的时候,他非但不会心慌意乱,反而适时制造良机击溃强敌,反败为胜。

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要打赢,就要冷静。

这下面可都是一条一条鲜活的生命,可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或错误,让这些生命白白地消失。

越是在情况复杂和艰难的时候,越考量一个指挥官的作战能力。

“莫团长!你带领第三营和第四营攻打阵地左侧,务必尽快让工兵连挖开地道,炸开缺口,从这个缺口冲上去!无论如何要给我冲上去!其余的独立团第一营、第二营继续朝地堡正面进攻,尤其是火焰喷身器手,要勇往直前,不得后退!”郭虎彪喊道。

这样一来,远征军的火力几乎均匀分做两处,敌人需要打击的目标就增加一个,因此远征军每一处受到的火力压制就比先前小了些。

“轰!轰!”

远征军的山炮继续朝地堡轰击。

地堡的表面、顶面已多处被轰塌,小部分的火力点已经变成哑巴了。

师长魏主强打来前线电话,命令郭虎彪无论如何也得拿下这块硬骨头。

“拿下来了我亲自给你请功!一定要拿下!我相信你!”师长在电话里喊道。

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且不管师长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他顾德彪戎马一生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这可是国难之时啊,不凭别的,就凭受命于危难之际,挽救国运于水火之中,他顾德明也该抛头颅洒热血。

顾德明感觉到热血在沸腾,越战越勇,越战越坚。

终于,“轰隆”一声,阵地的左前方腾起一阵巨大的烟雾,地面都在颤抖,像地震一般,浓烟还没散尽,战士们已经像潮水一般冲了上去。

尽管日军的火力再顽强,这会也失去了威力。

这一仗打得淋漓尽致,顾德明感到前所未有的激情高涨。是啊,这一仗里,他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

地堡里的鬼子被肃清,一些来不及爬出地堡的敌人被活活的烧死,看着鬼子满身烈火嚎叫的样子,战士们就觉得解气。

战后侦查表明,这个地堡只属于滚龙坡的外围阵地,离真正的滚龙坡主阵地还有两公里左右的距离。弄清这一点后,顾德彪感到前途艰险,他打了多年的仗,还没见过如此顽固、狡猾的敌人。

“为什么我们的侦查部队没有事先侦查清楚?这么重要的战斗情报竟然不知道?我们的侦察兵干什么去了?连敌人的情况都没摸清楚就上去了,这仗打得……”顾德彪满得知地堡的真相后质问侦查连长陈久明道。

“报告团座!山势陡峭,我们也没法越过跟前的地堡翻入鬼子的阵地内部去侦查,加上这山高林密,我们又在下方,敌人在上方,而且将最前面的地堡群修得很高,所以根本无法侦查到内部的情况……”

“算了,”顾德彪摆了摆手,“过去的事情就不追究了,现在,我们已经拿下了敌人的外围阵地,你们侦查连这次一定要侦查好,将侦查到的情报尽快向我汇报!”

“是!”

侦查连长陈久明带着新的任务下去了。

第1卷 第十一章 血战滚龙 第94节 冒死侦查

侦查连长陈久明自知侦查工作失误,首先是由于大雾笼罩,没有完全侦查清敌人的火力位置,很多侧面火力点没有侦查到;其次是没有完全摸清敌人地堡的建筑形态,没料到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攻打下来的地堡还只是滚龙坡地堡群的一个外围。

陈久明从内心深处感激团长顾德彪,一句“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让他问心有愧,团长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还交给如此重的任务,陈久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次侦查任务完成好。

侦查不可能带领全连的战士都去,那样动静太大,完不成任务不说,一旦暴露目标就糟了。经过研究,独立团第一营营长召集侦查连全连战士说话,选定了10名战士,下达了任务,确定了联系方法,制定了战斗方案。此次行动的任务是详细侦察敌人的驻防位置、火力配系、指挥所所在位置情况,同时侦察其电台通信频率;行动的宗旨是:尽量不与敌人正面接触,不到万不得已不与敌人开火,尽快将侦查到的情况安全地带回来。

当天晚上8时整,武器装备、装具准备完毕,侦查连长将陈久明单独叫到一边,让他给家里留几句话。

营长这话一出,陈久明顿时觉得这次任务有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不过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死。

在人类所有的悲剧中,还有哪种比死更悲哀。

一种永恒的悲哀。

这虽然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可是这一瞬间仿佛就是永恒。

天地间本来就只有“死”才是永恒的。

一个人的生死,本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无论什么人都一样。

一个人年纪越大,就越不想死,所以逞勇轻生的都是年轻人,跳楼上吊的都是年轻人——你几时看见过老头子自杀的?

一个人连一次都不能死。

如果有人说,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那么他说的就算是句名言,也不是真理。因为爱情是会变质的,变为友情,变为亲情,变为依赖,甚至变为仇恨。

会变的,就会忘记。等到一次爱情变质淡忘后,往往就会有第二次,第二次往往也会变得和第一次同样真,同样深,同样甜蜜,同样痛苦。

可是死只有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

人生中所有的事,只有死,才是真正绝对不会有第二次的。

陈久明才21岁,还是个毛头小子呢,这会哪能体会到营长谈话的深意,还来不及细细的咀嚼和领会,想了想说道:

“报告营座!我保证完成任务,把战士们带回来!”

营长拍了拍他的肩,说:

“去吧!好好干!”

直到晚上11点整,四下一片安静、漆黑,这个包括连长陈久明在内的11人侦查部队才开始出发准备进入阵地。

这注定是一次危险的行动。

天下着小雨,地上湿滑不堪,脚下根本没有路,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而且不能有半点亮光,就连刺刀上都被贴上了黑胶布,以防刺刀遇着灯光的时候反光,暴露目标就麻烦了。

尽管如此,战士们还是奋力朝前走,以求尽量插入敌人心脏,了解到更多的敌情。

到凌晨3点,侦查连已向前推进了10公里。在一片密林里,陈久明通过电台向营部汇报了所处的位置,第一步任务算是完成了。根据行动前侦查到的情报,敌人在滚龙坡的山顶上驻扎有一个敌军的指挥所,分布成炮兵团、步兵团等部队。现在的任务,就是要详细了解敌人火力和兵力的配置情况。顾不上休息,陈久明决定在天亮之前赶到预定的高地位置。

幸好一路上没有遇着敌人,天刚亮的时候,侦查连到达预定位置。

每个人的头上、背上都批满了蒿草,脸上胡乱地摸了一些稀泥和树叶。依然有雾笼罩,虽然有些看不清,不过这正好可以隐蔽自己。从望远镜里望出去,对面不远的山地上,是一所建筑奇特的房子,房子顶上耸立着几根鞭状天线。离侦察阵地大约400米远是一条公路,这时候鬼子已经开始忙活了,来往的车辆忙着运送补给、弹药,7点半左右可以看到他们开饭,两个帐篷下坐满了人,虽然远,还是能清晰地看到军衔。陈久明让其他人开始照相、描图、定方位,有人忙着记录敌军运送弹药车辆的行驶方向,确定下一步侦察行动的基本坐标,陈久明叫过步谈机员,用暗语向营部报告侦察情况。

8点,天开始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完没了。战士们趴在泥地里,地上的积水渐渐地增多,身上感到一阵奇痒……

第1卷 第十一章 血战滚龙 第95节 死命潜伏

陈久明趴在泥地里,随着雨水渗进衣服,只觉腿肚子一阵奇痒,虽然行动前扎好了裤脚,但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裤管已经松开,凭着在山地丛林里长期作战的经验,陈久明知道是蚂蟥钻进了裤腿。

这种蚂蟥俗称“旱蚂蟥”,旱蚂蟥的“老巢”多在溪边杂草丛中,尤其是在堆积有腐败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为多。这些家伙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

如今,这些饥饿已久的嗜血者,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可以饱餐的大好机会,纷纷钻进战士们的裤腿、衣袖、衣领等处,大肆吸血。

尽管如此,侦察连每一个战士都咬紧牙关,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因为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惊动敌人,一旦被敌人发现,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战士李木丁脸上的五官因为被蚂蟥吸咬而痛苦地扭曲在一起,但他深知战场纪律的严明:此时此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得忍着。

忽然,寂静的丛林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地响声,这种响声停一会又响一会,大伙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紧跟着,一阵“咝咝”声传来。

“不好!”

陈久明在心里暗叫一声,这是丛林里常见的一种毒蛇的声音。

谁都没有动,哪怕是侧头观察一下都没有,纵然天崩地裂,也得死死地趴在地上。

李木丁正好潜伏在连长陈久明的前方,陈久明非常清楚地看到,一条两尺多长的毒蛇溜进了李木丁的脖领,不一会,他看见李木丁双手使命地插进泥地里,十指紧紧地陷入了进去,直到一双手完全被泥地淹没。浑身因为急剧地痛苦而变得颤抖不已。

显然,他在努力地控制自己,尽量不让自己的行踪被敌人发现,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暴露而使整个侦查计划失败。

陈久明地心紧跟着悬了起来,他知道李木丁被毒蛇咬了。看见李木丁依然紧紧地趴在地上,他在心里说:

“好样的,我的兄弟!”

正在这时,忽然见敌军营地里走出来两队二三十人的巡逻小分队——显然,大雾天气也引起了敌人的警惕。从望远镜里观察,这两队巡逻小分队正朝战士们潜伏的地方走过来。

陈久明估摸了一下距离,两军大约相隔800米左右,这短短的800米,敌人不到20分钟就能搜索过来。陈久明朝身后悄悄地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做好战斗准备。

一旦开打,自己这10个人肯定不是对方二三十人的对手,何况这里就是敌人的心脏,一旦暴露身份,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战士们埋伏的地方是一片半人高的草丛,潜伏之前,连长陈久明特地分锲形分布,方便战斗。这样一来,侦查连很容易观察清楚敌人,而敌人很难发现他们。

敌人二三十个人组成的巡逻小分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三三两两地朝这边走来,越走越近。李木丁趴在地上,像睡着了一样,看样子肯定是中毒了,性命堪忧,可在这关键时刻,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有的战士取出了匕首,有的解开了电台的背带,有的瞄准了敌人……全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只要连长首先行动,其他战士立即开火。

三个鬼子朝这边走过来,不用望远镜,也能清晰地看到敌人袜子的颜色。空气开始凝固,三个鬼子已经在不到10米开外的地方了。

鬼子们边走边朝草丛这边张望,山路太滑,其中一个一个趔趄,差点摔了一跤,这个鬼子使劲地跺了跺脚,嘴里一阵咕隆,大概是在咒骂这恶劣的天气。

其中一个鬼子一直盯着这片草地看,好像在怀疑其中有诈。

只要鬼子们再朝前走两步,陈久明决定就行动了。

这时候,三个鬼子一起朝草地这边踏开了步伐……

第1卷 第十一章 血战滚龙 第96节 虚惊一场

陈久明努力地使自己保持镇静: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暴露。

路上太滑,其中一个鬼子脚下打滑,滑出有两尺远后终于没能站稳,来了一个嘴啃泥;另外两个鬼子不仅没上去拉一把同伙,反而站在原地哈哈大笑。

侦察连狙击手汪茂才这时候趴在地上瞄准了毫无戒备的鬼子,恨得牙痒痒,真想一枪打爆鬼子的头。然而,战场纪律告诉他,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坏了大局。这时候,连长不开枪,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开枪。

站着的两个鬼子这时候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摸出一包烟,各自点燃一支抽了起来。埋伏在草丛中的侦察连越是紧张,敌人越是轻松。地上那个自认倒霉的小鬼子好不容易才从泥地里爬起来,咕哝着嘴,大概是在咒骂这可恶的天气。

三个人一起朝草丛中看了看,正准备继续朝草丛这边走的时候,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响声,陈久明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握住枪管的手下意识地收紧了。

箭在弦上!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三个鬼子听见凄厉的声音后,都回头张望了一下,只见下面有几个鬼子朝他们挥手,原来这声音是他们集合的信号,在这异常紧张的气氛中听起来才显得那么刺耳、凄厉。

三个鬼子大摇大摆地回去了。

侦察连的战士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直潜伏到鬼子吃中午饭的时候,趁鬼子们不注意,侦察连这才悄悄起身。陈久明回头一看,趴在地上的李木丁已经不能动弹了,嘴唇发乌,双目紧闭,被那条毒蛇咬中毒了。陈久明挥了挥手,上来两个战士,将李木丁朝草丛后便的丛林里拖。拖了三四米远,进入了丛林。陈久明折断一根干枯的树枝,示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