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越南战争实录 >

第11部分

越南战争实录-第11部分

小说: 越南战争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理工作开始了。独立山据点区,大部已成废墟。许多地方被人民军的大炮轰塌。为了寻找受伤的敌人,他们钻隙觅缝地穿过一些狭窄的壕沟和来不及掩埋的敌人尸体堆,搜索着每一个阴暗的坑洞。他们找到20来名伤兵都是重伤号,其中有五六人是10天前同人民军侦察队接火时受伤的。由于没有得到治疗,伤口已经长蛆,坑洞里充满一股浓烈的恶臭味。

正当卫生员给一名伤兵扎绷带时,敌机像杀牛似的嗥叫起来,接着在附近投了两颗炸弹。坑洞猛烈地震荡着,横梁咔吱咔吱作响。敌人伤兵慌忙抱住他的救命人,浓血和蛆虫弄得对方满脸都是。卫生员扭过身,用手巾擦了擦,喃喃自语:“哼,又扔炸弹!你们想用这个来报答给你们伤兵治疗的人?”

战士们给敌人伤兵包扎完,又分东西给他们吃,然后把他们抬到一个安全地方集中起来,交代了人民军对俘虏的宽大政策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叫他们放心,等到天黑后转移到医疗站好好医治。他们有的表示感谢,有的合掌祈祷。

快到下午两点时,工作才告一段落。届时,前指用电话传来命令,要战士们作好准备,今天晚上要把这批伤兵交还给板桥据点的敌人。一方面,上级将通过电台通知芒清的法军指挥官,明天早晨派出板桥据点的代表来接收;另一方面,奠边府越人民军前线指挥部,要写一封信给板桥据点的指挥官打个招呼。随函还附上最后通牒,限令板桥据点明天——3月17日17时前投降。为此,战士们必须从敌人的轻伤号中选择一个二等兵当信使,下午马上出发。

“让谁去执行这一任务呢?”负责善后工作的三位越南人民军战士反复商量。他们决定从法军两位黑人士兵中选择一个。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那个主动投降过来的叫穆罕默德,是个中士,另外那个伤兵叫米迪安,二等兵,两人都是阿尔及利亚人,当兵前是搬运工人,穆罕默德看起来懂些政治。在不久前的战斗中,他都是朝天开枪。当人民军攻入据点时,他立刻投降,并自告奋勇给越军当向导。米迪安则有点傻头傻脑的。他刚被抓来当兵不久,对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完全无知,这人曾听从法国少尉的命令抗拒越军。开始时,他料定自己会被杀掉,就像他们的官长一向宣传的那样。可是他被俘后,越军对待俘虏的态度,使他的头脑逐步清醒起来。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派米迪安去执行这一任务。因为穆罕默德是投降过来的,而且在将要释放的伤兵中,有人看见过他给人民军带过路,需要对他加以保护。但是,当这一决定向米迪安交代时,却出乎意料地遭到了拒绝。他恳切地说:“以前,我对越南人民军没有什么认识,我怕受虐待,所以抗拒过。可是现在我搞清楚了,我的活路就是到俘虏营去。扛子弹,抬担架,当劳工,干什么都行。请您们免了我这桩给法国人送信的倒霉差事吧!我会被杀掉的,要么就会在越人民军进攻据点时被打死或打伤。”

越人民军战士反复向米迪安解释,这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要他服从命令。并且说只要他一口咬定自己是被迫干这项差事的俘虏,法国人就不会把他怎么样;一旦人民军进攻据点,就藏在掩蔽部的旮旯里,到时候出来投降。越人民军战士还进一步告诉米迪安,如果把工作做好了,板桥据点的敌人真的投降了,那么等回到越南人民军这一边后,他就会受到奖励。

但是,米迪安仍旧耷拉着脑袋,一个劲地推辞。穆罕默德大概出于对朋友的同情,就犹豫不决地说:“如果你们信得过的话,就让我替米迪安去。当然,我本人也不愿意回到那个肮脏的军队里去。”

前面已经说过,越南人民军战士是不能让穆罕默德去的,所以叫他动员动员他的朋友。最后,米迪安愁蹙蹙地说:“好吧,我服从命令。请允许我保证:我永远不会再把枪口对着你们。”

下午5时,法国飞机停止骚扰,米迪安就出发了。穆罕默德拥抱着米迪安和他握别。米迪安头上缠着白毛巾,手里拿着一面小白旗,向着板桥据点走去。

有一支担架队来抬交还敌人的伤兵。这时大部分俘虏伤兵不愿再回到法军的据点里去,有人哭了。人民军战士对他们解释说:

“越南军队不会扔掉你们不管。如果你们的指挥官逃避责任,我们就来接你们回来医治,直到恢复健康。”这样,伤兵俘虏才躺在担架上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米迪安和伤兵一回到板桥,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敌人的谎言不攻自破了。板桥据点的敌人十分恐慌。3小时后,板桥据点发生兵变。傣族伪军结队涌向他们头目的坑洞口,提出如下要求:

第一,发给每一个人全部口粮。

第二,解散队伍,回乡谋生。

一群军官堵住了坑洞口,向里面眨喝道:“回自己的位置,等候命令!”

傣族兵大声嚷起来:“不干了!弟兄们散伙吧!打倒法国殖民者!”

246名伪军,其中包括一名傣族中尉,他们毁坏了几挺12毫米大口径的重机枪,然后携带全部轻武器,按照最后通蝶里所说的,投向越南人民军。

敌人据点的法军指挥官下令向他们开枪。但是人民军的105毫米口径的大炮和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炮弹立刻飞向据点,法军官兵惊慌失措。人民军军官向他们喊话说:“法军和伪军官兵你们听着:现在奠边府已经被包围得严严实实,你们插翅难飞!嘉林和吉碑两个机场都受到人民军炮火的严密封锁,现已击毁了六七十架飞机,你们如果不及早投降,不按我们最后通碟的要求去做,就会被消灭!”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板桥据点的敌人投降了。至此,奠边府北分区的敌军已全部歼灭。战役的第二阶段——进占东侧制高点区和包围芒清、鸿贡这两个中心区的战斗开始了。

人民军首战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夺取战役全胜的信心。3月30日晚,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作战,对法军指挥机关所在地的芒清中心分区之敌进行攻击。作战部署是:集中三○八、三一二、三一六师3个师的兵力和全部炮兵火力,攻歼中心分区东面各高地及机场北面之敌,以紧缩包围,控制机场,断敌空运。

战斗开始后,突破前沿比较顺利,但进入纵深则发展甚慢,主要是敌人工事和火力构成严密,人民军干部缺乏应变能力,遭敌反击后不能应付,使攻击受挫,部队伤亡较大。经一周战斗,共克敌5个集团据点,歼敌3个多营,控制了奠边府东面大部分重要高地,对芒清中心分区之敌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但对拱卫芒清的A1要点,由于敌人利用日军占领时期构筑的坑道和掩蔽部进行顽抗,攻击部队无法对付,未能全部攻克。另一要点C1被攻克后,法军组织反击,也形成越法双方各占一半的态势。此后,双方进行了反复激烈的争夺战。

中共中央军委对奠边府作战的进展情况十分关注,于4月9日两次致电顾问团长韦国清,对进攻奠边府的战术作了如下指示:第一,要协助越军很好组织炮火,不要吝惜炮弹,我们会及时补充;第二,对敌南北两集团,从中间切断分割之;第三,对敌盖沟可集中炮火分段分点逐渐摧毁;第四,打下一点后,迅即改造工事,巩固一点,尔后逐段发展,紧缩包围;第五,广泛组织狙击兵,限制敌人活动;第六,乘敌已动摇,展开政治攻势。此外,中共中央军委还根据军事顾问团报告的情况,紧急从中国人民志愿军选调数名工兵干部赶赴奠边府前线,帮助人民军部队挖通向A1据点的坑道,准备用炸药将其炸毁。

敌我双方在进行着最后的激烈的较量。此间,美帝国主义为了挽救法军在奠边府的危局,紧急增援法军100架轰炸机和战斗机,50架运输机,并借给法国29架配有飞行员的C—119型运输机。河内法军利用这些飞机加强对人民军阵地和交通运输线的狂轰滥炸,加强对奠边府守军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的空运,促使其继续负隅顽抗。美国还派出两艘航空母舰进入北部湾举行登陆演习,并准备派遣B—29战略轰炸机大规模轰炸围攻奠边府的人民军,甚至还示意要使用原子弹,对越南进行露骨的威胁。

法军困兽犹斗,越军困难增多。人民军部队伤亡较大;长期露营,体力消耗很大,病号增多;连续作战数月,指战员产生疲沓情绪;干部中右倾消极思想抬头,有些干部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擅离岗位,甚至不执行命令,谎报情况,等等。由于敌机狂轰滥炸和雨季到来,后勤运输也日益困难。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结合战场的实际情况,中国军事顾问团建议越军前线总指挥部着重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

——召开干部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指挥能力。各师顾问组具体帮助所在单位进行战斗总结,改进作战指挥。

——对伤亡大的部队进行整补,调整与恢复组织。许多部队利用战斗间隙,及时充实干部,补充兵员,保持和增强了战斗力。

——继续改造进攻阵地,修通各包围部队交通壕,进一步紧缩包围圈。经过指战员不怕流血流汗的艰苦奋斗,战壕不断向前延伸,主壕、支壕纵横交错。

——组织部队开展冷枪冷炮狙击敌人的活动。各部队很快组织起由射击能手参加的歼敌小组,他们以冷枪冷炮消灭了一些敌人,打击了敌军的士气,迫使敌人不敢在工事外面活动。

——开展政治攻势,针对敌军士兵多种国籍的情况,人民军用扩音机以多种语言对敌广播、喊话,效果颇好,常有零星伪军、外籍兵和黑人士兵投降。

经过上述工作和激烈斗争,至4月下旬,法军处境已十分困难,包围圈被缩小到不足两平方公里,整个集团据点群被分割成几段,机场也被人民军占领一半,空投的物资相当一部分落到人民军阵地。由于惧怕人民军的狙击,敌人整天龟缩在工事和地下室里。地下室中伤员拥挤,遇有暴雨,更是狼狈不堪。法军士气极度低落。

5月1日夜,人民军向法军指挥所芒清西面和东面的外围据点继续攻击,紧缩对敌人的包围圈。经过激烈的拼搏,人民军很快消灭了C1据点另一侧的敌人,并相继攻克505、505A据点。在西面,至5月3日,相继攻克311A、311B据点。这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粟裕总参谋长致电顾问团长韦国清,再次指出:“军委最关心的是集结于河内并受过训练的伞兵,空降于你们的后方补给线上,扼要构筑据点,截断你们的交通,捣乱你们的后方,迫你们解围,甚至造成纷乱。因此,望对后方交通注意防范,最好再能抽调一些兵力加强之,以防万一。”

由于奠边府外围据点迅速被攻克,接应解围的企图已成泡影,法军集中河内的伞兵除5月4日向奠边府最后空投一个营以外,未再出动。这就为人民军最后的强攻制造了有利条件。

5月6日晚,越人民军总司令部发出命令,要人民军向A1、州温、那宏、506及芒清发起总攻。人民军所有炮火,包括由中国装备训练、刚刚运抵前线的6管火箭炮向敌纵深齐射。巨大的威力震慑了敌人。这时人民军挖的暗壕已抵近Al据点坑道,埋了一吨炸药,战斗发起,一声巨响,将坑道内的敌人全部炸死。州温和506等据点亦相继攻克,芒清失去最后屏障。

法军见大势已去,于5月7日14时,陆续打出白旗。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少将向人民军投降,其参谋部人员全部被俘。当晚,驻守南分区航岗之敌2000余人南逃,至午夜也被全歼。至此,历时55天的奠边府战役胜利结束。

奠边府战役战果辉煌。共毙伤俘敌16200人,其中俘虏10900多人。计有法军少将1名,上校3名,中校10名,少校27名。击落击毁各型号飞机62架,击毁坦克4辆,缴获重炮30门,坦克6辆,及大量其他武器和军用物资。

法军在奠边府的惨败,震动了法国朝野。法国政府下半旗为其在奠边府阵亡的将士致哀。法国舆论发出一片抱怨声。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使出席日内瓦会议的越南政府代表团不仅处在正义的反侵略者的地位,而且处在战胜者的有利地位。奠边府大捷有力地配合了日内瓦会议的外交斗争。

欲知日内瓦会议的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七章 愤怒的火焰

复仇人焰高万丈,军民一齐上战场;

全面进攻敌发抖,革命洪流不可档。

在奠边府大捷的鼓舞下,印度支那各战场上的越南人民军和寮国、高棉抗战部队向法军展开了全面进攻。在印度支那大地上到处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奠边府战役结束之后,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即与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研究人民军乘胜扩大战果和部队的新部署问题。5月13日,韦国清将与越方研究的意见电告中共中央军委。19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韦国清:“不久前,胡志明主席在京时,商谈过奠边府解放后,敌数量虽仍占优势,但敌军战斗情绪将更下降,法国人民和越南人民亦将更加反对侵略战争。”

“在人民军方面,”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说,“与敌所处情况是完全相反。因此,今后人民军总方针须适应此种有利情况,推进国际和平运动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解放上寮及红河三角洲地区。”

“在兵力部署上,”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应增强上寮之兵力,攻歼敌薄弱据点,孤立琅勃拉邦、万象等敌据点;越北联区及红河左右岸地方部队应加强游击活动,扩大人民军胜利声威,威胁河内、海防;中、下察及第四联区部队亦应积极活动,位于寮、棉边境的部队应向湄公河下游挺进,支援高棉抗战部队和越南南部地方武装,威胁西贡、金边,以有力地配合日内瓦和谈,增强高棉、寮国抗战政府的地位。”

韦国清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电报精神,向越方提出了相应建议。经过研究决定,越南人民军总部随即向全军发出了向敌人展开全面进攻的命令。

1954年5月14日,胡志明主席在接见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记者时,全面地阐述了越南人民政府和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