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越南战争实录 >

第51部分

越南战争实录-第51部分

小说: 越南战争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线、通往海防的东线和通往荣市的南线。各条都是轨距1米的窄轨铁路。这几条米轨线,路基、桥梁、涵洞标准低,质量差;主要桥梁又多是铁路、公路两用桥,桥面低,受洪水威胁大;又由于大桥、大站集中,目标暴露,容易遭到轰炸;加之缺乏迂回线,铁路联不成网,所以很难保证战时运输的需要。

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美机不断轰炸各铁路干线,企图切断中国大量援越物资的南运。由于美机轰炸的升级,越南北方的铁路运输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根据中越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中国帮助越南在河内以北地区修建的铁路项目有100个。主要是改建北线和中线,新建克夫至太原的准轨铁路,修建铁路战备工程。此外还要为11座大小铁路桥梁进行防洪加固。根据这一庞大而又复杂的计划,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同铁道部先行派团、组入越勘察,同年7月和1972年7月,又两次派出铁路专家组到越南协助组织铁路保障工作。

越南的铁路多是法国人修建的。法国殖民者侵占越南后,于1889年开始筹建河内至同登的铁路线,到1908年才建成。在胡志明领导的抗法斗争中,法帝国主义者在北方节节败退。退出越南前,对这条铁路线进行了野蛮的破坏,炸桥梁,毁车站,起道轨,整个铁路破烂不堪。

1954年8月,越南恢复和平,越南政府积极筹备修复这条铁路,胡志明主席要求中国帮助。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这种米轨,毛泽东立即决定拆卸中国山西同蒲铁路上的米轨运到越南,并配备了相应的机车和车厢。在修路过程中,中国政府派出了许多有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同越南人民并肩战斗,加速了工程进度。仅4个月,就完成了河内一同登——睦南关的铁路修复任务。

胡志明向参加铁路修复工作的工人、干部和战士写了热情洋溢的祝贺信。他在信中说:“同是这条铁路,过去法国人要10年才筑成;今天在人民政权领导下,我们在4个月中就修复了取得这一成绩,首先是由于中国的慷慨帮助。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工作很多。然而,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还派出专家和工人同志来帮助我们。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中国人民对越南人民的亲密情谊,使我们非常感激。”

10年过去了,铁路严重失修;加上敌人的疯狂轰炸,铁路又遭到严重破坏。要使其重新运行,得需要动大手术;但是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中国援越的铁路战士。他们发扬了不怕疲劳、不伯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一支队抢修了宋化桥后,在河友线又接连抢修了北江大桥、安员大桥、市求第一便桥、圻罗大桥,还抢修了西线外合桥、中线的多福大桥。在1967年1—8月间,美机大规模轰炸同模车站、克夫车站、安员车站,铁路战士奋力抢修。克夫车站先后遭美机轰炸48次,其中41次受到严重破坏,指战员随炸随修,保证了铁路的正常运行。

1967年8月11日下午4时,美机出动了45架,多批、多方向地攻击了越南首都河内的龙边大桥,龙边大桥正桥长1681米,高约20米,共19空,中间铁路,两侧公路。它横跨红河,南连河内市,是通往河内的交通咽喉,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这次轰炸,龙边大桥遭受严重破坏。一支队立即命令十团开通修建不久的轮渡码头,保证铁路运输,同时积极准备抢修正桥。

当时,正值洪水季节,红河急浪涛涛。深水特大桥的抢修,对于入越一支队也是头一次。战士们趴在离桥面17米高的梁顶作业。高空作业,上下困难,往往防空警报响后,还来不及下来,敌机已经临空。然而,整个抢修工作有条不紊。突然,一架绞车失控,工字钢缓缓滑落,载着8名战士的运料驳船正从桥下驶过。桥上桥下的人们惊呆了,一场船毁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张天尧挺身而出,一把抓住制动杆,可是就在这一瞬间,他的一条大腿被下滑的钢丝绳绞断了。他咬着牙死死地把着制动杆,8名战友得救了,运料驳船得救了,可是张天尧昏倒了!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业绩,中国援越部队给他荣记二等功,号召全体指战员向张天尧学习。就这样,经过18个昼夜的奋战,于9月30日提前开通铁路、公路,24小时内,顺利通过27列火车,5小时通过400多辆汽车和6万余群众。

在抢修被美机炸断的铁路的同时,一支队将主要兵力、物力集中在抢建新的铁路线和改建旧的铁路线上。他们克服了美机轰炸、酷热多雨、洪水泛滥以及不易就地取材等重重困难,于1970年6月5日提前完成了各项工程。据统计,一支队共新建铁路正线117公里,改造铁路正线362公里,抢建铁路战备工程正线98公里,新建铁路桥梁30座,隧道14条,新建和扩建各种铁路站、段20个,架设通讯线路1023对公里,敷设水底通讯电缆近8公里。以上工程总共开挖土石方和采砂石958万立方米。所有工程经双方检查验收,质量全部优良。

专家们认为,中国援越部队各项援建工程圆满完成,不但使越南河内以北地区的铁路干线的正线长度由508公里增加到554公里,而且由于整个线路系统得到改善,主要路段联络成网,因而运输能力成倍提高。仅河友一线的年运能力即由原来的146万吨提高到280万吨,几乎提高1倍,有力地保障了越南抗美战争的运输需要。

在帮助越南修建铁路、公路的同时,中国的海军在帮助越南开拓“胡志明小道”方面,也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

1965年前援助南方的物资有70%左右靠海上运输。对此,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坐卧不安,他决心下力气封锁海面。

1966年开始,美军派出近百艘铝制快艇在南方沿海巡逻,这些船只,在美国航空母舰和支援舰的火力掩护下,由南越伪军的帆船协助,每天搜查400O只左右的帆船、舢板和渔船。这样,中国和越南北方支援南方的武器装备、军需物资通过海上偷运就极其困难了。

为了保证对南方的支援,这时,经毛泽东批准,中国使用大量外汇开辟了一条通过柬埔寨境内的西哈努克港(即磅逊港)的秘密运输线。物资运到柬埔寨的鹦鹉嘴地区,再转运到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部队的各个根据地和游击区。由于侵越美军剧增,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越南南方的游击队扩大为正规军,部队扩充急需许多重型装备;加之整团整营的运动战得以发展,消耗很大。这一切单靠西哈努克港的转运,已无法满足斗争形势日益增长着的要求。这时,一条通过老挝狭长地区的崇山峻岭,抵达越南南方各根据地和柬埔寨鹦鹉嘴的羊肠小道——“胡志明小道”就开辟出来了。

开始,在这条小道上只能人背、肩扛,后来逐步拓宽到能行自行车、牛车、板车和大象运输队。

1965年,10万多中国援越部队抵达越南北方,使北方能抽调大批部队和青壮年有组织地开赴老挝和越南南方拓宽胡志明小道。大批中国援助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大卡车,奔驰在“胡志明小道”上。有力地支持了南方的解放战争。

1966年夏,黎笋率代表团访华,主要成员有阮志清、阮文灵、武志公等。周恩来在人大会堂亲切会见了他们。周恩来在会谈中向越南领导人重申了毛泽东主席的话:“凡是越南南方需要的,我们就优先供应。”因此,越南南方部队身上穿的衣服,手中拿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由中国提供的。周恩来曾多次强调:“要把援助越南南方的问题,看作我国援外工作中头等重要的事情。”他对运往越南南方战场的武器装备的包装,具体要求有关部门:“要便于运输,便于携带,便于使用,便于隐蔽。”针对越南人的身材和体力,提出:弹药包装每箱最大重量也不能超过25公斤,大米包装每袋50公斤。毛泽东还嘱咐有关部门“一定要为越南战士配备蚊帐;给他们制做的压缩干粮要分量轻,营养好”。

当时,为了满足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急需,中国军工部门还专门研究生产了专打直升飞机的20毫米的高射炮,为汽车通过弹坑而铺设的轻便桥,以及排除磁性炸弹装置等。这些在南方战场上均发挥了很好的效用。

在援越抗美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的武器装备,除数以几十万支(挺)的轻武器外,仅在1970年至1972年间,中国向越南提供坦克300多辆,3000公里的输油管全套设备,8万件避弹衣。这些都是在中国国内紧急动员下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这一批批援越物资,大都是通过“胡志明小道”,通过穆嘉山口运到了越南南方。

历史公正无私地记载了这样一段史实:

在越南劳动党、越南人民“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斗争的危难之时,中国政府应越方政府的请求,毅然派遣自己的优秀儿女,由炮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海军、空军、后勤运输等军兵种组成的30余万志愿部队,援助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帮助越南人民赢得了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

但是,这段历史至今还是鲜为人知的,中国军队是秘密进入越南的,但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高炮部队和各工程支队的防空部队,在越3年零9个月中,共对敌作战2153次,击落美国飞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国飞行员42名。

中国工程部队援助越南构筑了北方岛屿、海防、鸿基等沿海城市和红河三角洲的防御工事,抢建抢修了横贯北越的7条公路干线和安沛机场,抢修抢建越南北方东西铁路干线和迂回连结的铁路线,从而构成了越南北方整体战略防御体系,保证了中国援越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越南北方、南方,粉碎了美国侵略军妄图登陆北越占领河内的罪恶阴谋。

中国所以能作出这一巨大奉献,完全靠的是国际主义精神。谁都知道,当时中国的国力并不强盛,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尤其是在3年经济困难和“10年动乱”期间,中国人民依然节衣缩食,不惜作出民族牺牲,从道义上、物资上、人力上全力支援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和经济建设。

中国军民援助越南抗美救国的英雄业绩将永载史册,中越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将万古流芳!

就这样,在中国和全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援下,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美国连连失利,约翰逊政府在1965年春天被迫宣布“停止对北方轰炸”,并寻求与越方举行“和平谈判”。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五章 虚晃橄榄枝

侵略别国为“独立”,蹂躏他人为“正义”;

手拿大刀唱和平,统统都是骗人戏。

由于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和美国在越南南方战争连连失利,约翰逊政府在1965年春天,曾被迫宣布“停止对越南北方轰炸”,并寻求与越方举行“和平谈判”。但是,这一宣告并非出于诚意,仅是在公众面前作了个“虚晃橄榄枝”的姿态。时间不久,这一谎言就被约翰逊的言行和美国的战争行动所揭穿了。

1965年4月7日,约翰逊总统在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说。他叫嚷美国“决不会撤退”,将“做一切必要的事情”来达到美国在南越的目标。说美国准备停止轰炸,准备“进行无条件讨论”,实际上则提出了南越人民放下武器,越南北方立即停止支援南方同胞,美国继续霸占南越等条件。约翰逊说:“越南离这个平静的校园是遥远的。我们在那里没有领土,我们也不寻求任何领土。这场战争是肮脏的、野蛮的、困难的。有约莫400名出生在充满机会和希望的美国的青年已经在越南的炎热的土地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

“为什么我们必须走这条痛苦的路呢?为什么我们国家必须为了一个隔得这样远的国家人民而拿自己的舒适生活、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力量去冒险呢?”约翰逊说,“我们之所以打仗,是因为如果我们要生活在一个一切国家都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的世界上,我 们就必须打仗。只有这样一个世界,我们自己的自由才能最后有保障。”

“目前在亚洲的世界不是一个宁静或者和平的地方。这些情况为什么使我们感到关切?我们为什么呆在南越?”约翰逊说,“我们在那里是因为我们要履行诺言。自从1954年以来,每一个美国总统都向南越人民提供支持。我们帮助进行建设,我们帮助进行防卫。因此许多年来,我们国家作出了要帮南越保卫自己的独立的保证。我打算履行我们的诺言。如果不履行这种诺言,把这个英勇的小国交给它的敌人,听任它遭到必定会随之而来的恐怖统治,这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还说:“如果让越南听天由命,这将会动摇所有这些人对美国的义务的价值的信心。结果将使不安和不稳定程度增加,甚至招来战争。”

5月4日,约翰逊向美国国会提出特别咨文,要求国会尽早拨款7亿美元来满足在越南“越来越大的军事需要”。约翰逊说:“从长远看,越南问题不可能用军事办法解决。我们必须寻找通向和平解决的道路,我们曾经一再致力于开辟这条道路。我们仍然准备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同任何政府会谈。为了取得和平解决,我们愿意到任何地方去,讨论任何问题,听取任何观点。”

“我还对轰炸北越的必要性深表遗憾。”约翰逊又说,“轰炸本身不是目的。轰炸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较接近于和平的日子,在任何时候,只有停止轰炸有利于和平,我们就停止轰炸。我们还得记住,当我们开始轰炸时,几乎没有什么关于谈判的议论。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和平的呼声。现在大声说话的一些人,那时却一声不响,听任美国人和越南人在恐怖分子手里受折磨和死去而不提抗议。我们的坚定态度很可能已经使我们较前接近于和平。”

约翰逊5月13日,在白宫向美国时事漫画家协会发表演说时,继续贩卖“无条件讨论”的骗局,并说他“在继续并加紧探索通向和平的一切可能的途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